APP下载

如何识别并挽救有自杀倾向的青少年?

2023-05-30周彩丽石依诺

教育家 2023年10期
关键词:代表青少年家长

周彩丽 石依诺

朱廷劭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自杀预防研究与实践者。

刘兴云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综服小组负责人之一。

近期,两起高中生失联事件迎来悲伤结局。2月7日,失联高中生曹某英的尸体在沱江中被发现,警方通报称死者符合生前溺水死亡特征,排除他杀。在其生前录音中,她表达了对学校生活的留恋,担心自己结束生命的行为让老师失望;称对家人没有感情,也没有动力继续下去。广受关注、失联百余天的胡某宇,被警方证实为自缢。心理专家认为胡某宇失踪前心理状态失衡,存在内疚自责、痛苦、无力无助无望感、无意义感等情绪问题,表现出明确的厌世和轻生倾向。

近年来,自杀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每年有超过80万人死于自杀,自杀是15~29岁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

导致青少年自杀的危险因素很多,除了探寻原因,我们还需要及时识别自杀的危机信号,有效地预防和阻控自杀,挽救宝贵的生命。如何识别并挽救有自杀倾向的青少年?我们邀请专家进行解答。

如何识别孩子的自杀信号

刘兴云:我们目前总结出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预警信号和风险因素。当然,每一个自杀的个体都有其独特性,今天我们提供的这些信号只能做广义上的指导,细化到个案还需具体分析。

经过长期观察,我们发现多数青少年在自杀前会向身边人求助并表达出明确的自杀意愿,甚至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公开发表轻生言论。但可惜很多人都将这种表达视作幼稚、心理不成熟的表现,没有意识到这已经是非常危险的信号,因而错过了自杀干预的最佳时机。

在这种表达之外,青少年在自杀前还会有一些前置动作,比如自残。虽然并不是所有的自残都会衍化成自杀,但这是一个明显的预警信号。自杀有两个条件:一是具备自杀的意愿和想法,另一个是具备自杀的能力。自残就是强化自杀能力的一种途径——当一个人对死亡的恐惧感低、对疼痛的忍耐度高,就具备了基本的自杀能力。自残将增强一个人的疼痛忍耐度,降低其对死亡的恐惧感,其自杀能力得到了提升,自杀成功的概率也会更高。如果孩子已经明确表达“活不下去、想死”,或有自残的行为和想法,家长一定要联系专业心理机构。

除了以上两点,自杀还有很多的预警信号,比如突然暴食、厌食、严重失眠。睡眠及进食的变化意味着神经递质调节的失衡,所以出现相关问题往往是明显的预警信号。此外,孩子如果突然改变着装、发型、习惯等,且学习成绩明显下滑,也可能是预警信号,家长要及时关注,多与孩子沟通。

综上所述,我们把所有的自杀预警信号总结为三个单词——IS,PATH,WARM。

IS、PATH代表六个信号。I——Ideation,代表自杀的想法与念头,甚至是自杀的计划;S——Substance Abuse,代表药物滥用,比如青春期孩子出现吸烟、酗酒行为。家长总是会对这样的行为进行指责,却不去思考这些行为背后的问题——孩子可能十分痛苦,无法消解和应对,所以才借助药物和酒精来缓解;P——Purposelessness,代表生活的无意义感、无目标感,失去活下去的动力;A——Anxiety,代表焦虑;T——Trapped,代表被困住,自己无力解决困境,在此前的一个案例中,有自杀念头的个体表示自己如困在高速公路上一样,前后都是车流,自己在一个非常狭小、燥热的空间里,看不到希望和尽头;H——Hopelessness,代表无望感,如贝克曾提出的“消极的认知三角”,即对生活、身处世界、人类未来失去信心和希望。

WARM代表四个信号:W——Withdrawal,代表封闭孤僻,个体呈现出不愿与外界接触的情绪;A——Anger,代表愤怒,个体有易怒表现;R——Recklessness,代表冲动,青少年自杀与其他自杀的显著区别在于其具有冲动性,这个阶段的孩子做事不计后果,几句拌嘴就会激情自杀;M——Mood Changes,代表情绪的转变和不稳定性,当一个孩子的情绪起伏总是非常大,可能也是一种自杀信号,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

朱廷劭:研究表明,国外的自杀案例中90%以上是由长期精神疾病导致的,中国可能只有50%左右是精神疾病导致的。也就是说,国内的自杀人群,其实他们半数是心理健康、精神健康的,他们的自杀可能并没有经过长时间的酝酿,而是冲动性行为,这就导致传递信号的时间和内容会比较少。

有自杀倾向的人可能释放出自杀信号,这个信号表明他/她希望得到救助。但是就国内情况来说,尤其是对有自杀倾向的青少年来说,这些信号很少向身边人传递。年轻人有自杀想法后,往往第一个求助的不是父母,而是陌生网友。因为中国式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大多是“专制型”的,对孩子的求助不予回应甚至指责,所以这样的家庭中孩子愿意和家长敞开心扉交流、倾诉的情况非常少。这也对自杀信号的识别和自杀干预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另外对信号的识别也需要专业的判断。即使我们说出一些大概信号,如情绪的变化、行为的变化等,但关注到这些信号后,仍然建议请专业人士进行判断。

如何防控青少年自杀

刘兴云:很多青少年在产生自杀意念或采取自杀行动前,倾訴的对象往往不是父母,而是陌生的网友,因为在倾诉时,陌生人带来的压力更小。所以家长应该反思自己与孩子的相处模式,为什么孩子在求救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不是你。

对于专业的心理援助而言,倾听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一种咨询的技巧,可以了解对方所处阶段与程度。作为家长,如果识别到孩子的自杀预警信号,就要多与孩子沟通,多去理解对方的情绪。很多家长担心沟通不成反而弄巧成拙,但其实不聊会让情况更糟。多去倾听孩子的想法,有助于改善孩子的情绪。家长切忌将孩子当作不成熟的个体,跟他辩论自杀的对错,这样反而会促使他找出更多的理由来支持自己的行为。

如果实在无法沟通,家长可以求助孩子的老师,与老师沟通孩子的在校情况,或者直接找专业的心理辅导机构。如果遇到非常紧急的情况,家长须进行24小时陪伴,同时将家里的利器收好。

相较于其他年龄段,青少年情绪波动更大。当孩子出现自杀倾向时,家长不应与其辩论,而是引导孩子倾诉——要倾听,不要反驳。当孩子处于急性自杀风险期,家长不要一味追问自杀的原因,而是要倾听。同时储备一些心理援助的资源,万一发生紧急情况,及时求助专业人员,比如联系心理医生或拨打当地的心理健康热线。

朱廷劭:自杀干预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很多人面对有自杀倾向的人时会给他们讲大道理,但实际上,挽救他们绝对不是讲大道理就可以的,自杀者需要的不是励志鸡汤,不是劝慰。我和我的团队曾做过一个研究,了解自杀者自杀前的话语内容。我们发现,自杀者在自杀前逻辑表达清晰,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思维混乱,反而非常冷静。这也不难理解。对我们所有人来讲,人生最大的事就是生死。我们经常讲看淡生死,其实能看淡的没几个。当一个人下定决心自杀,说明已经看淡生死,一个连生死都能看淡的人,还有什么大道理能说服他?

所以,对于自杀干预,我的第一个建议是找专业机构、专业人士。对普通人来说,进行自杀干预有时候好心未必办好事。第二个建议是倾听他的想法。对自杀者来说,我们不需要回避自杀这个话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倾听,鼓励对方说出心里話。倾诉有时候也是一种治疗,是一种发泄。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在干预时一定要注意保护他们的隐私。任何在不保护隐私、不尊重自尊的情况下的救助可能都是没有价值的,因为有可能践踏了别人的自尊,这样带来的后果是可怕的。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很多有过自杀尝试但在干预下没有成功的人,再次自杀的死亡率非常高。如果我们在干预中采取了一些行为使得他的自尊受到伤害,那么他后续再采取自杀行为的时候,可能非常决绝,就彻底没有希望去救助了。

如何应对孩子的心理危机问题

刘兴云:对抑郁的病耻感是家长要克服的问题,在我们以往的案例中,很多孩子表示在抑郁后求助父母,却遭到父母的打压与忽视。抑郁是一场心灵的感冒,不必污名化,更不必担心“过度治疗”,抑郁状态或自杀倾向其实有生理机制的问题,可能需要借助药物来治疗,拒绝治疗可能会给孩子带来无法挽回的影响。此外还要注重保护孩子的隐私,很多孩子被贴上抑郁的标签后,反而会按照标签去发展。

没有家长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有些家长的爱反而让孩子痛苦。中国有句俗语“望子成龙”,对孩子的期待过高,会给他们带来压力和痛苦。过高的期待其实是对真实存在的个体的一种否认,孩子如果长时间生活在这种过高的期待中,就会产生心理问题。

中医有一种说法是“治未病”,即治疗没有发生的病,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重点就是在孩子没有产生心理危机的时候,给予其心理韧性的培养,比如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研究表示,保持规律运动将有助于治疗抑郁,其效果与药物治疗相当。心理状态与生理状态息息相关,身体越好,内心越坚韧;内心越坚韧,身体素质往往也会越来越好。所以家长一定要让孩子规律作息、经常运动、健康饮食及有一两项兴趣爱好。

当孩子已经产生心理危机甚至有自杀倾向时,其内在的心理问题往往已经积累了一段时间,这个时候治疗的难度已经很大了。所以家长要“治未病”,从日常培养开始着手。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上,家长要做第一责任人,不能完全依靠学校和老师。一个老师要管理几十个学生,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家长要主动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未成年人自杀的悲剧才有可能越来越少。

朱廷劭: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下的情绪变化、心理变化都是可以理解的,随着他们的年龄增加、阅历增加,会慢慢调整、平复。孩子成长过程中有些逆反是正常的,我们不要轻易给他们贴上标签。我们给一个小孩贴上抑郁症的标签很容易,但是撕下这个标签是很难的。如果孩子真的确诊抑郁症,我们也要保护他的隐私,如果为众人所知,周围的人会对他形成一种刻板印象。所以,家长在应对孩子的问题时,不要轻易地从精神疾病的角度或是心理不健康的角度去给他贴标签,尤其是在学校,可能让孩子被孤立。即使他有过心理问题,我们也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他。

猜你喜欢

代表青少年家长
诠释代表初心 践行人大使命
四季的代表
青少年发明家
“代表通道”新观察
这个代表咋这么拗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