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

2023-05-30张昌琴

管理学家 2023年10期
关键词:战略目标全面预算管理国有企业

张昌琴

[摘 要]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逐渐趋向于市场化运营模式。为提高竞争力,国有企业需要充分认识全面预算对于资源配置和风险管控的重要作用,加强和完善内部管理体系,做好预算监控执行工作,强化预算的约束作用,提高预算管理的质量,推动预算目标落地执行。文章站在国有企业的视角,系统阐述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实施中面临的问题,深入分析与探讨企业提升预算实施整体效果的有效途径,以期帮助国有企业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关键词]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战略目标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3)10-0040-03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建立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的重要手段和方式,通过合理优化企业资源,充分运用有限资源,可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国有企业通过全面预算,将企业的总体经营目标分解到各部门、各环节乃至员工个人身上,明确工作任务,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确保各部门、经营管理各环节始终按照经营目标确定的轨道顺利推进。为强化预算管理的实施效果,国有企业要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对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形成统一、正确的思想认识,坚定不移地推动全面预算管理落实,实现国有企业的预期管理目标。

一、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企业以战略发展目标为主导方向,预测与分析一段时间内的经营活动,合理编制预算,将各类生产要素纳入预算管理体系,使其接受企业的统一配置与调整,不断调整经营活动,实现预期目标[1]。全面预算管理通常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经营预算,是指对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编制的预算,例如生產预算、销售预算等;二是专门决策预算,包括投资者决策预算等;三是财务预算,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主要包括资金预算、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利润表等。

二、国有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预算管理体系对于国有企业进行精细化管理、建立规范透明的内部控制体系具有重要作用,企业各部门可以参与预算编制、执行等各环节,为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建言献策,加强企业内部的沟通,有助于厘清各部门的权责和职能,合理安排并有效配置资源。

预算管理目标是依据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制定的,企业将预算管理目标分配到各部门,各部门依照相应的预算管理流程和实施准则,强化内部控制,努力完成每一年度的预算目标,努力保持与战略目标同向而行,促进企业实现长期发展目标。

此外,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企业还可以及时发现与企业发展步调不一致的管理问题,深入分析并查明原因,采取一系列管理手段,纠正现阶段的管理思想与行为,确保企业实现稳定发展[2]。

三、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状

(一)缺乏战略意识

战略规划是企业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的经营目标,企业要将战略融入预算管理活动中,不断细化战略目标,通过有效配置资源,实施对业绩的动态评价,推动企业发展[3]。

受传统管理思维影响,国有企业将业务管理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并没有注意到预算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企业制定的预算管理目标也未参考企业的战略目标内容,没有围绕战略目标细化与分解,导致预算管理目标无法体现战略规划思想,无法科学规划具体实施步骤,无法积极推动战略的实施。

此外,一些国有企业未将战略思想理念融入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例如,企业在预算编制环节没有参考发展规划内容和以往的经营数据,无法统筹预算管理与战略思想,进而影响战略规划的实施。

(二)编制方法单一,缺乏编制依据

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会对企业预算管理的实施成效产生深远影响。现阶段,一些国有企业的预算编制不科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企业为了节省人力物力,只是在上一年的基础上修改预算编制,没有充分结合企业的战略目标,也未将战略目标作为预算编制工作的依据,没有充分考虑企业战略的实施情况,在实践中未结合企业经营发展特点及实际情况,造成预算执行与编制存在一定的差异。

第二,只有个别部门积极参与预算管理工作,例如,财务部门围绕预算目标开展一系列工作,但是其他部门参与度不高,未能给财务部门及时提供数据信息,甚至有些信息缺乏准确性与真实性,导致预算编制缺乏可行性。

此外,国有企业基本上都采用增量预算的编制方法,并未针对企业不同的业务采取不同的编制方法,也不能根据企业的动态发展情况有效结合几种预算编制方法,进而影响了预算的执行。

(三)预算执行与控制不到位

预算编制需要企业全体员工共同执行,只有落实与执行到位,才能发挥预算的积极作用。但是,目前一些国有企业的预算执行与控制不到位,导致这一结果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企业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尽管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机制框架已经基本搭建完毕,但是其内容不完善,企业未针对一些重点的工作环节做出严格规定,导致预算工作无据可依。很多部门比较重视预算的编制与执行工作,按照预算管理的总目标开展工作,但是预算目标缺乏合理性,国有企业不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及规划,无法规划预算工作的进度及实施的步骤,导致企业无法统筹规划与安排各项经济活动[4]。

其次,国有企业的预算组织机构不健全,企业无法将预算管理目标与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无法明确分配职责,各部门之间的权限与职责划分不清,影响了各部门的协同性,甚至会产生较大的纠纷。

最后,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国有企业只是重视预算的实际执行以及结果的展示环节,未对各预算主体的预算执行结果实施全面的绩效考核;企业没有设置公平的预算考核指标,预算考核工作缺乏准确的度量指标,难以准确衡量各个预算主体的工作完成进度与贡献。企业考核工作与奖罚机制没有有效结合,各部门对待预算管理工作缺乏兴趣,导致难以强化预算实施效果,难以有效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四)缺乏全过程监控管理

企业开展全过程监督预算管理,可以及时了解企业预算执行中各环节存在的问题,便于企业纠正偏差行为,提高预算管理能力。然而,由于国有企业缺乏全过程的监督,企业内部监督工作不到位,国有企业虽然建立了相应的预算管理机制,但是由于工作人员的理念与经验有所不同,其预算执行监督结果也会有所不同。国有企业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无法定期分析与监督企业的预算工作进度及质量等,影响了预算执行结果。另外,国有企业未重视信息化建设,也不重视运用信息化系统对预算实施全过程动态监控,因此难以发现预算管理中的各种问题与漏洞。

四、国有企业强化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树立全局意识,深入贯彻战略思维

企业应将战略意识融入预算管理,细致梳理与划分战略目标,进而细化与分解具体业务目标、各职能部门的目标,从而形成若干个小目标,以便于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因此,国有企业应确定预算目标,将初步形成的预算目标作为预判预算编制结果是否可以符合战略目标的审核依据,确保预算管理可以充分融入战略思维。企业要树立全局意识,深入了解与分析市场环境的动态变化,结合企业的业务发展形势,全面落实预算管理理念。

企业不仅要关注预算管理与战略导向的融入,而且要在预算管理的其他环节深入贯彻战略思维,确保预算管理各个环节都与战略思维紧密联系。例如,企业可以在预算执行环节关注基于战略目标的预算管理执行的具体情况,在必要时可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调整相应的业务行动和计划,充分反馈战略的执行情况[5]。企业领导层应站在战略高度,自上而下地推动战略分解与预算实施工作,促使预算管理体现战略思维,在战略实施中体現预算管理的实际价值。

(二)丰富并完善预算编制方法

企业应将战略思维贯穿于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尤其是在预算编制环节,企业应围绕战略导向,将其细化后分解为短期发展规划,并根据发展规划,确定企业每一年度的具体预算内容。企业还应立足于实际发展情况,科学编制预算,向员工宣传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将预算的实施效果与员工个人的工作相结合,促使员工为财务部门提供准确、及时的业务信息。企业还可以推进内部交流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促进企业各部门的交流与沟通,借助大数据平台完成数据信息的传递与预算编制、审核等内容,提高预算编制的工作效率。

在选择编制方法时,企业不仅要考虑到预算的灵活性与动态性,采取增量预算的方法,而且要考虑到预算编制方法的适用性,遵循上下结合的编制原则,将领导层与各部门联系起来,结合企业不同业务的发展特点,结合预算编制方法的优势与缺点,选择适宜的编制方法,充分运用各种编制方法的优势,优化与改进预算编制内容,使预算编制更加合理[6]。

(三)加强预算分析与控制

其一,为强化预算管理,国有企业要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系,明确规定各环节的基本操作流程及程序,明确预算管理的总体目标及实施步骤,根据企业的预算目标合理规划预算实施进度,从而有效控制预算活动。

其二,企业应加强预算绩效考核管理,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对预算工作的各个环节负责,尤其是预算分析与执行环节。在实践中,企业应结合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对预算主体的工作完成进度、具体结果以及各部门的工作态度实施全方位考核,实时掌握预算管理的具体状况,便于企业制订下一步的计划。同时,企业应将考核与激励办法结合起来,运用各种激励方式,推动预算管理的全面落实。

其三,企业应加强预算分析与控制,定期组织召开预算分析会议,分析各部门预算执行结果的影响因素,总结预算执行的有效途径与方法;还可以评选出年度预算执行优秀团体,形成经验总结报告,供其他部门参考、借鉴。企业要对偏离企业预算的支出加以控制,及时调整经营计划与资金收支计划,合理控制资金支出,将实际支出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四)实行全过程动态监控管理

国有企业应建立预算监督机制,成立相应的预算监督部门,定期巡视与检查各部门的预算执行过程及结果,在检查中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各预算主体的行为。在此过程中,企业应完善预算反馈机制,配合预算监督机制的实施。预算监督部门应就预算监督的结果形成报告,报告中包括各部门执行状况、各部门执行问题及改进建议,将其送达管理层,管理层可以根据反馈意见制定相应的决策。

此外,国有企业还必须推进信息化建设,利用大数据平台监控预算管理全过程,将预算编制、审核与执行等环节引入信息化管理平台,定期维护、持续优化与完善信息化系统,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作用,实现对预算管理活动的有效监控。

五、结语

全面预算管理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抓手,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提升经营绩效的重要途径。国有企业要不断贯彻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大力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规范预算支出管理,约束各岗位员工,促使其遵守相应的管理规定,强化内部控制,加大预算收入统筹力度,实现国有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目标。

同时,国有企业还应充分考虑企业的战略目标,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明确与规范全面预算管理各环节的程序,通过严厉的奖罚机制对各部门实施考核,对执行结果加以分析,改进预算管理方法,以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海霞.强化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效果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22(04):18-19.

[2]郑君毅.对国有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2(01):48-50.

[3]熊计祥.加强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J].财会学习,2021(21):72-74.

[4]佘湘琼.关于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J].中国中小企业,2021(02):80-81.

[5]林晶晶.强化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现时思考[J].大众投资指南,2020(21):157-158.

[6]刘芷蘅.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20(10):91-92.

猜你喜欢

战略目标全面预算管理国有企业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煤炭洗选技术的发展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京东方大学堂:提升组织业绩 推动战略目标实现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漫谈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第一生产力”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目标的内在动力
推行综合平衡记分卡的战略目标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