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3-05-30陈静
陈静
摘 要:新一轮新课改的实施,其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了优化和改进,小学基础教育的重心逐渐由教会学生知识技能向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转变。在这种教学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师应主动探索更加实用的数学教育方式,不断创新,为学生呈现更好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10-0152-04
数学是一门具备逻辑性和抽象性特征的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它更具理解起来稍显困难。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思维导图来辅助学生理解这些较难的数学知识,以帮助小学生组建自己的数学思维逻辑,高效地学习数学。
1.思维导图于小学数学的实施价值
一般而言,数学思维导图的表达多采用树形或网格结构,层次分明,逻辑清晰,可以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把模糊的内容直观地呈现出来。其具体应有作用分析如下:首先,教师对目前的数学教育模式进行了改革,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口头解释,对学生而言,他们的想象力是非常有限的,很难建立起一套精确、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而思维导图则是一种直观、可视化的形式,将数学的知识内容以树或网的形式连接起来,对学生学习、理解都有很好的效果。其次,使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发散性思维得到锻炼。当学生在画出的思维导图时,既能体会到绘图的乐趣,又能在快乐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再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学生形成思维导图,利用思维导图的特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从而促进发散性思维的形成。最后,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有显著区别,具有很强的抽象和逻辑。思维导图是将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数学逻辑思维联系起来的桥梁,将复杂晦涩的知识点进行简单、层次的分解,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领悟,提升学生解题的效率。
2.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的应用优势与作用
(1)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体系中,会涉及大量的数学概念内容,小学生的教学思维系统还未构建完成的情况下,小学生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各种数学概念的理解会就会较为吃力。而思维导图在小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些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与相关数学概念衔接在一起开展教学,通过思维导图将数学概念进行条理化后,学生可以根据一条条的概念信息加深对数学概念系统化的认知和理解,教学效果更佳。此外,教师可以先通过分支图形的方式对习题中的各种解题条件进行梳理,降低学生对数学习题的理解难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问题,然后再根据思维导图找到最优的解题办法,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2)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
在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内容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边学边忘的问题,这会很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长期下来可能会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的学习积极性。而通过对其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可知,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多以由于教师没有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选择符合学生自身个性化发展规律和内心实际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进而导致没有帮助学生做好后期的知识巩固训练,加强对知识的进一步认知。数学教师将思维导图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将系统结构知识条理化,凸显出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加强了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更为轻松,对提高学习效率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3)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维导入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被纳入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心理,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教学参与率。思维导图通过图画的方式,将问题难点条理化处理后更易于学生理解与思考,更有利于学生思维体系的构建,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相比,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思維导图将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图画的形式充分地体现了出来,符合现阶段小学生的实际心理特点与思维特点发展,将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了更为直观、想象、具体的图画形式,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思维导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满足了自身实际发展要求与个性化学习需求,使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更为的丰富,拓宽了数学教学视野。
(4)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整体把握
在对学生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在教学前,先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整体的梳理与总结,旨在后期的课程教学中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化的准确认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比如,在教师进行每个课程重点知识的讲解时,可以将它们串联起来,通过引导学生自行制作相关思维导读的方式,将相关知识点整体的衔接在一起,在对知识点的认知中建立属于自己的完整知识体系,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对数学知识的整体认知。如果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给予相应的指导,让其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解决问题的同时,锻炼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
3.思维导图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路探究
(1)思维导图与教学设计的融合
思维导图与教学设计的有效融合,其思维导图所具备的思维逻辑特征,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教学设计支持。通过对思维导图的合理利用,教师可以对当堂课程教学知识框架结构有充分的了解,然后通过对当节教学重点知识内容与重难点问题进行提炼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随后对本节课数学涉及的相关数学概念性知识、生活中呈现的数学问题、数学原理等进行展示,并语言叙述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体现其之间的关联性、各教学环节的顺序,为今后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思维导图与学生创造活动的结合
思维导图与学生创造活动的结合,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创造工具。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实际就是学生思维创造的过程,即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爱好,结合自己所掌握、理解的知识内容通过分析、整合后所对知识点的梳理,通过图画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过程。为此,在教学中,学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思维导图的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认真思考,通过对所掌握知识内容的梳理与整合,利用自己的逻辑思维系统创新出具有自身个性特点的思维导图。一些学生在自己思维导图与其他学生思维导图进行对比的过程中,也会突然萌发出一些新的设计灵感,然后在已有思维导图的基础上进行二次优化设计,从而创造出更为新颖、表现力更强的思维导图,而在对思维导图的设计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均得到了良好的锻炼与提升。
(3)与数学知识点的结合
思维导图与数学知识点相互结合,为数学知识的整理提供了良好的整合工具。新课标要求,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注重对教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充分了解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知识与生活之间存在的紧密关系,感受教学知识的整体性。通过对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材内容分析、整理后可知,数学课本教材各单元知识点间表面联系存在严重的不足,学生无法透过现象发展各知识点之间的存在的本质联系,通过借助思维导图,利用思维导图将各知识点进行条理化梳理后,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就会简单明了,最终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自身整体思维的培养。
4.在小学数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具体方法
(1)运用思维导图简化数学问题,使解题过程变得容易
在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数学问题简化,让数学问题变得非常直观。比如,当学生遇到“一个数字是其他数字的好几倍”这样的数学知识时,教师就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把数量关系归结为“一个数是其他数的数”这个最初的问题,從而简化了这个问题。此外,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思维导图可以分析、呈现出各种形态,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比如,当教师在教授“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时,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将以前学到的面积推导方法、圆形推导思路、整个思考过程展示给学生,逐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简而言之,通过思维导图直观、清晰地展示数学,可以为学生减少许多的解题的困难,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记忆,使其在计算和解题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2)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解题能力
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时,教师要运用思维展示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初步的解题。在解决问题时教师,要充分展现逻辑思想的全部内容,最好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比如,在学习“用方程式求解问题”时,许多同学都不太适应“顺势思维”的方程,以至于在写公式时,都会用“x=?”。而通过运用思维导图,展现顺势思维的方式,能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建立一个基本的数学过程,并根据这些过程来规范学生的每一次运算,从而对问题进行综合的整理和规范。在这种相对固定的思考方式下,学生能够迅速地适应这种思维方式。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辅助手段,它对数学课堂的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可以促进建构性学习、学科知识的集成,改变学生的认知模式,改善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思维表达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进行逻辑性的分析。例如,当学生想要解答“埃及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时,它已经被风吹雨打,只剩下136米的高度,只有它建成时的[573]。胡夫金字塔建造的时候有多高?”这一问题时,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经常会犯错误,而当教师用思维导图形式来分析这一问题时,可以轻易地探索金字塔建成时的高度和建成后的高度。分析之后,问题就会变得简单。数学知识导图能够指导学生理顺数学知识的关系,加深知识的领悟,从而有效地深化数学知识的学习效果。
(3)引导学生识图绘图,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明确指出,用数学模式对自然与社会现象进行描述是行之有效的。思维导图也是一种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思维导图来表现数学问题,要充分认识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作用,要使学生认识到思维导图,还要让他们自己去画,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自主性。首先,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图形,即能正确地辨认出所显示的知识要点。具体而言,教师在教学中要频繁地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让学生对思维导图的熟悉和掌握,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网。同时,教师要善于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板书设计,突出思维逻辑的内涵,使板书的内容更加丰富。教师可以一改过去的线性板书结构,用彩色粉笔绘制“思维导图”,将一长串单调乏味的信息变成色彩丰富、易于记忆、条理清晰的图片。其次,要使学生了解如何画出思考的地图。而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同学们把所有的知识都集中到一起,用一张思维导图,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的数学思维。比如,在“圆柱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本单元的知识点全部画在脑海中,让学生能够整理出单元的知识,并考虑到圆柱体的特性,计算圆柱体的面积、圆柱体的体积、圆柱体体积的公式、圆柱体的实际情况,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分析和整理能力。另外,《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还指出:“数学教育活动要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为依据,以现有的知识体验为依据。”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要做到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要把思维导图运用到教学中,通过简单的词汇、线条、颜色、符号、图像来表达教师所传授的数学知识和相关的数学知识,并运用思维导图来进行教学笔记。学生的记忆过程简单快速,但能够及时地将重要的信息和它们的相互关系记录下来。对思维导图的呈现方式进行了一定的了解,对绘画水平的提升也是理所当然的。数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科技发展的根本。因此,让学生自己画出思维导图,可以加强学生学会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4)运用思维导图,辅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
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尽量使思维导图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有利于学生的知识结构系统的建立。首先,教师要使思维导图的可视化更加直观,就需要让思维导图将知识的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而教师也要面对这样一个客观的问题,思维导图并不是万能的,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都以最好的方式展现出来。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形式的思维导图来展现数学知识的问题,即能够运用多张思维导图构成知识的组合,并保证对大量知识进行任意组合或构造多种方案,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教学效果、深化教学方式,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目的。比如,教师在设计“圆柱”的思维导图时,一幅画可以将所有的公式和知识都组合在一起,却不可能将圆柱形的知识全部展现出来。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可以根据概念导图,对“无盖油桶、空心桶、切割圆柱、粮囤、压路机”等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习题,并对其计算方法、重点、易错点等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其次,教师要保证思维的可视化,快速地构建知识体系,首先要让学生在预习阶段就开始运用思维导图,设计预习主题,然后围绕主题展开,将各个章节的关键字填充到各个分枝上,最后将各个分枝进一步细化,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库。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理解的或者不懂的东西写在纸上,然后在课堂上用思维导图来解答。在完成学习之后,教师会指导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改进自己的思维导图。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总之,通过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的关系与规律,将“厚”“薄”的知识进一步转化为条理化、有序、网络化的知识结构,并能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思维的过程和相互关系,从而实现思维过程的可视化。
(5)引导学生思维反思,优化教学设计
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思维反思的重要性。它既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又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并能够更好地引导和保证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教师要在课堂上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教师都是用教案的形式来准备,虽然有详细的教学记录,但并没有给学生提供任何指导。同时,一些教师不能记住具体化的过程,导致课堂更加散漫,难以形成有效的教学规范。其次,要在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规划。教学方案要以整个教科书为对象,以思想导图为基础,使其更好地反映出整个教科书的知识和内容。最后,教师要运用思维导图来进行板书的制作。在明了的板书中,同学们将会对整个课程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比如,在“认知多边形”的教学中,这一环节所涉及的新图形数量多,其特点也有一些相似之處,使其难以理解与掌握。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在绘制思维导图的同时,向学生解释这些知识的联系和区别,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把握这一部分的数学概念。
(6)借助思维导图,可以完成对学生知识点的查漏补缺
将思维导图引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对相关教学知识点的整体,将各类数学知识以框架的形式进行快速且深刻的记忆,教师也可以多鼓励学生自主构建属于自己学习习惯及实际情况的思维导图,多与同学进行沟通交流,弥补自身思维导图中的不足。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通过及时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对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纠正、指导,帮助学生通过反思,实现对自身思维导图的进一步完善与优化,增强思维导图在日后学习中的导向性,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知识点的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框架。比如,教师在进行小学课本内容“分数”相关知识点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对这堂课程相关教学知识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理解,然后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去自行构建并制作自己的思维导图,为该部分学习内容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知识体系。首先,教师可以向引导学生对该课内容知识,即分数的概念、意义及性质进行分析与理解,然后在对分数教学内容会涉及分数除法(A÷B=[AB]),真假分数,约分和通分、分数与小数的互相转换等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究。本次教学探究活动包含了给部分知识的全部教学内容,可将其看作对学生学习成效的以此检测。通过学生制作的思维导图以及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不难发现,在真假分数知识结构中,少数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学习不够全面,只对真假分数相关知识点分析、理解的较为深入,对于带分数的知识点有所欠缺,这时教师就需要针对带分数相关知识点进行补充,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的同时,将这部分遗漏的知识内容填充到学生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上去,实现对思维导图和教学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总的来说,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为此,小学数学学科教师应积极探索如何更高效地将思维导图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使学生在掌握数学基本知识的同时,还能正确地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提高自身数学能力,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金霞,王范武.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35).
[2]张慧.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单元整理与复习课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2022(33).
[3]沈天红.浅析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