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研讨式教学实践与探索
2023-05-30汲婧孙联文蒲放
汲婧 孙联文 蒲放
[摘 要] 研讨式教学是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建设一流本科课程的重要手段,是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路径。基于“医学伦理学”课程研究,对在新形势下如何发挥研讨式教学效能进行了实践探索。针对大班研讨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对课程进行了科学设计和组织,包括教学理念发展树立、教学内容梳理设定、教学方式改进创新、教学模式形成闭环。实践结果表明,研讨式教学应用于大班授课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增强调查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和解决生成性问题的能力,增进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亲厚关系,体现课程思政的内涵要求。在未来的应用中,应注意更新教学理念、拓展教学形式、细化教学设计、优化效果检验以及构建理想的教学环境。
[关键词] 研讨式教学;大班授课;课程思政;医学伦理学
[基金项目] 2021年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点教改项目“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的研究——医学类课程思政整体设计与实践”(4010065);2020年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临床医学基础与医学伦理”(42020054);2020年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般教改项目“智慧教学工具在《医学伦理学》教学应用中的探索”(4010039)
[作者简介] 汲 婧(1984—),女,北京人,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助理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医学工程及教学研究;孙联文(1972—),女,天津人,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医学工程研究;蒲 放(1973—),男,四川阆中人,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3)10-0005-05[收稿日期] 2022-09-23
以课程思政为引领,突出课程中的价值导向,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课程思政能否落实,最终取决于课堂教学水平能否提升[1]。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和每年毕业人数已居世界首位,大班教学仍然是高校进行课程教学采用的主要教学模式之一[2-3]。由于师生比较低,在教学活动中容易出现师生交互减少、学生个性被忽视、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难以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等问题。实现有效的课程思政,需要“教与学”产生深层次的互动乃至共鸣,提升知识的价值高度。这就对大班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高校大班研讨式教学的意义与可行性
研讨式教学是将研究、讨论融合在教学全过程中的教学方法[4]。其最主要的特点包括:同时具有教学与研究的双重性;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相较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研讨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并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积极参与者。其核心特质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两性一度”的要求十分契合,这种契合不是偶然的,而是由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和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核心诉求所决定的[5]。更重要的是,研讨式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内生积极性,使学生表达观点的渠道更加畅通,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发挥好课程的育人作用。一般认为,小班授课更利于研讨式教学的开展,目前的研究也较多以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模式进行实践[6-7]。但受教学资源等限制,并不是所有大班教学都适用小班研讨的方式。在新形势下,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应用于大班教学的各种辅助教学手段不断更新,研讨式教学的理念、方式、手段等亟须在课程思政的指引下拓展和升华。因此,研究和探索一种适宜大班教学的研讨式教学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参考价值。
二、高校大班进行研讨式教学的组织化措施
以笔者讲授的专业基础课“医学伦理学”为例,探索面对100人左右的大班,如何通过教学的设计与组织,充分发挥研讨式教学在大班授课中的作用。
(一)教学理念发展树立
“医学伦理学”课程是生物医学工程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生物医学工程是从工程学角度研究生物体并服务于人类健康的交叉学科,因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充分激发和唤醒学生对于医学人文本质的认识,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工科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包括:医学道德敏感性差、无法串联医学知识体系、不会将知识与医学问题联系结合。基于此,确立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和掌握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知识与概念,并能将其运用到科研和实际活动中,具有正确的道德行为评判标准。而达到和实现这个目标的最佳方式就是在授课中提出问题并进行研讨。
(二)教学内容梳理设定
研讨式教学的内容选择必须满足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课程的内在逻辑,教学模式的设计必须服务于教学内容而不是凌驾其上。按照课程的内在逻辑和专业特点,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模块:“伦理学基本理论、原则”“经典的医学伦理学问题”以及“医工前沿技术引发的新问题”。不同教学模块运用的教学方式有不同的侧重。伦理学基本理论、原则是伦理学科的基础,决定着各种道德活动的评判标准和取向,也是后续模块研讨的依据,因此该部分以讲授式为主。第二、第三模块则是理论原则在具体实践情境中的应用,建立在第一模块有效学习的基础上,以研讨式教学为主。在后两个模块内容进行研讨设计时,首先,需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新拆解,即明确知识、能力、素养不同层面的目的以及达成目标的难易度;其次,对教学方案进行仔细分析,考量实现不同目标所需的课堂时间、教学资料配置等因素;最后,对教学内容進行调整取舍。对于较为简单、低阶性的内容,可根据其重要程度和对于课程逻辑的必要性,决定是否放入课下环节或适当缩减课堂时间。对于难点和高阶性内容,则进行重点设计并留出更充分的课堂研讨时间。
(三)教学方式改进创新
1.课上课下全面结合。研讨式教学的出发点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研究的学习兴趣,提倡基于问题的合作式学习,因此研讨过程必然需要向课堂前后延伸。
基于一个讨论主题,课前环节的意义在于让学生“有话可说”,学生的调研、小组讨论、最终呈现的课堂展示内容都需要在这个环节完成。由于大班人数较多,不可能每一个讨论主题所有小组都主导发言,但是如果只有进行展示的小组做了调研,在课堂讨论时必然会导致研讨成效不能辐射整个班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设置课前学习内容时采取分层处理,即要求主导组进行充分的研讨前准备,其余人预习基本知识和阅读事例。这样绝大多数学生就会带有一定的基础和思考进入逻辑强度較大的课堂讨论环节,并且能较好地融入课堂节奏。
课后环节的意义在于让学生“把话说全”。一方面,伦理学问题具有复杂性、开放性,课堂上不可能穷尽每个主题的所有因素;另一方面,进行讨论的学生参与的深度、广度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在课堂之后,以作业述评的形式对研讨主题进行完善和深化,以达到全员研讨的效果。为了更好地支撑课后研讨,使学生各环节的研讨性学习更有指向性和针对性、和课程目标关联更紧密,每个主题内容均提供了一定的参考资料并附有资料来源,以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索。
2.研讨策略动态优化。为了解决大班研讨学生参与度不高、讨论无成效或讨论成效不能辐射整个班级等问题,对具体研讨策略进行了不断优化,以提升每次研讨的效果并降低师生总体筹备的成本。
首先,需要精心设计问题。目前教学内容共分为7个单元,每个单元的思考题根据教学进度分层设计。每单元前期以知识性、低维度的问题为主,适合个人思考回答,后期则以综合性、高维度的问题为主,适合小组调研讨论。在问题设计时要准确,不要产生歧义,对学生思考有明确的指向性。
其次,需要合理安排研讨频率。课程最初也尝试过将课堂研讨集中于两三次课进行,但是出现了非集中研讨内容学习效果欠佳、学生选择性参与等问题,所以目前课堂研讨在每单元均会进行,促使学生对每个主题都能保持高度的兴趣和关注,进而对于每个话题都有较全面的审视和理解。形式也从讨论、PPT讲解扩展为辩论、视频制作等。同时为了避免负担过重,每单元讨论由一组学生主导,其余学生进行讨论评价并完成课后述评作业。
最后,为了保证高效、高质地完成研讨,需要进行有效的课堂讨论管理,要求教师有较高的讨论带领技巧。由于伦理学问题多具有开放性和不确定性,所以很难完全预知学生可能达到的思维发散程度。基于此,在教学改革的探索中,采取了在课堂讨论环节前,学生提前将阶段性讨论结果与教师进行沟通的方式,一方面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更充分的研究、获得更好的发言展示效果,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提前获知学生涉猎的话题范畴和思考深度,在课堂讨论时准备更加充分、导向更加精确。
3.考核测评多样处理。研讨式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和思辨的能力,所以过程性评价是重要的考核指标。在最终的成绩评定上,期末论文占30%,平时成绩占70%。平时成绩包括小组课堂展示、个人课后述评和课堂参与度。小组课堂展示以组为单位进行评分,组内学生此部分得分相同,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协作。为增加大班课堂参与度、考核的公平性和学生的主动性,课堂展示从单一的教师评分改为教师评分与学生互评结合。个人课后述评要求学生针对该单元主导发言组的展示情况进行评价,并进一步论述个人对研讨主题的观点。通过上述要求,学生会认真地审视其他组展示情况,从而使得各组精心准备的研讨内容在学生中得到最大化的交互。课堂参与度针对学生课堂环节的融入程度进行表现性评价,包括提出和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不光注重次数,发言质量也是重要的考查指标。课后述评、课堂参与度和期末论文均以个人为单位打分,可以看到个人完成的学习成果占总成绩的70%。这样的考核设定,也是因为研讨教学不应只关注分组讨论,最终的教学效果,还是要体现在每一位学生身上。
4.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可以充分体现教学的先进性与互动性,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根据信息化教学工具的优点和特点,以及课程的特点和教学需求,主要将其应用于课程互动、课程资源管理、课程质量保障等环节,有效实现实时反馈及课堂研讨的延伸与延续。
课程互动是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的重要场景。由于伦理问题的探讨依赖于个人的成长经历和体验,所以,进行伦理学教学时,要重视和保护学生对于个性和私密性的需求;同时又要解决伦理学教学需要研讨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这些相互冲突的问题。而信息化教学工具可以在匿名状态下进行互动和选择,解除了学生的压力和顾虑,并且能够获得更真实的反馈。
教学资源实现信息化,可以使学生获得更稳定、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是课堂研讨的重要延伸与延续。同时资源的共享是双向的,学生构建的案例、思考和讨论均可以上传至课程资源库,使学生具有更强的课程参与度和成就感。此外,依托信息化教学手段,还可统计师生互动人次、评测学生课上及课下学习情况等,对于大班授课提供了极好的交互及评测途径。
(四)教学模式形成闭环
要充分发挥研讨式教学的特色和效能,需要在上述课程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创新探索的基础上,经过系统设计,形成“课程组织、课前预习、课堂互动、课后评价、课程改进”的闭环式教学。根据每一轮研讨的实施反馈,不断优化提升,并形成相对稳定的模式和标准,使研讨式教学能够充分体现教学目标清晰、课程特征鲜明、内容条理有序、教学方式得当、主题渐进优化、考核测评合理、教学反思高效等优势。
三、教学效果与问题讨论
(一)效果
通过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可行性分析,进行科学的设计和严密的组织,大班授课也可以通过研讨式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对课程思政要求来说,大班研讨式教学更有利于调动和促进“教与学”“师与生”的积极性和互动效能。
1.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和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得到了提高。针对学生的调查问卷显示,实施了研讨式教学的班级(2019级,100人)较未实施研讨式教学的班级(2018级,105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下自主学习的意愿度明显增加,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显著提高。
2.学生调查研究能力、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通过课前环节的准备、课堂互动的参与、学生展示的评价、课下的延伸思考,班级的每位学生均参与了整个研讨式教学过程,调研、协作、思辨等综合能力得到锻炼。通过对课堂讨论以及学生作业、论文的分析可以发现,在评判某一道德现象的时候,学生已不再囿于单纯的道德直觉,而是拥有了严谨的科学态度,能够依据某种伦理学理论或原则对案例展开分析,对其深层次的社会、文化、经济、法律等影响因素进行溯源,对道德现象的认识实现了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3.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解决生成性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通过设计融入研讨式教学,推动了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手段、教学考核等多个环节的创新。通过教学反思将创新成果固化,教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此外,学生认识问题的差异性和认识角度的多样性,决定了研讨式教学中所有学习活动的过程组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而大班人数众多,使生成性问题的数量成倍增长。在引导、点拨、促进学生思考讨论的过程中,教师的应对能力会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升,更好地保证生成性问题的有效性与方向的正确性。
4.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平等亲厚。研讨式教学法改变了师生关系的传统定位,从主客关系转变为主主关系;而大班研讨的开展,也使处于竞争关系的学生个体变成了彼此的协作伙伴。师生们在课程历程中一起经历教学的创新、变革,并且一起拥抱最终的成果。这是教学的理想状态,教师的品质、课程的内涵、学生的潜力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充分交融,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充分体现和深化。
(二)讨论
大班研讨式教学具有诸多优点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所做的尝试还较为有限,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还有如下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1.教学理念的更新。研讨式教学应用于大班授课是教师破解客观限制,进行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能否真正达到发展高阶思维、促进深层学习、实现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改革目的,一方面依赖于教师对教学内容深层次的理解和对课程的宏观驾驭能力,一方面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进行改革的意愿。教学模式不是僵化固定的,应灵活理解和运用。如我们在授课中,以讲授式为主的第一模块,其高阶性目标也在后续模块的研讨中得以实现,所以不必拘泥于研讨占总体课时数或单节课堂时间的比例,而是要把教学思想真正通过研讨式的教学方式体现出来。
2.教学形式的拓展。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课堂研讨部分大多数都在线下开展,师生能够直接进行目光接触,观察到对方的肢体语言并快速做出反馈,因此较容易形成良好的讨论氛围。但随着高校教学信息化变革的进程加快,教育模式也开始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目前,已经有不少在线教学尝试研讨的实践研究,提出了诸如匿名研讨、形成性评价等有建设性的想法[8-9]。利用好信息化教学灵活、素材丰富、评价多元等优势,更好地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提高大班研讨各环节教学数据采集的效率,是今后重要的研究方向。
3.教学设计的细化。技术发展带动学科内容不断更新。当研讨式教学实践积累到一定程度,教师就会发现学生所获取并分享的内容具有很高的质量,是非常好的教学资源。在进一步改革的过程中,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设置研讨主题,如将相对较新、素材较少的方向比例增加,既对学生有吸引力,又能提升课程的挑战度。如果可以确保对教学目标的把控,也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提出问题,并在大班范围内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筛选,最终确定优质的主题进行研讨和述评。
4.教学效果的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评估需要多维度的综合评价体系。目前,能力、思维乃至素质的考核是国内外高等教育面临的难点[10]。特别是素养目标,很难在一门课程或一学期的教学中获得准确评价。就本门课程而言,需要深入引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并提升医学人文素养,评估难度非常大。一种可能的思路,是使用伦理学习评估量表对课程学习前后学生的道德敏感度、道德判断力等指标进行量化[11]。但对于学生深远的影响,则需要进行长期的跟踪研究,具有较大的现实难度。
5.教学环境的构建。为了充分实现研讨式教学的效果,在教师层面,首先需要建立和形成师生间平等交流、沟通的氛围。只有老师与学生形成对等关系,才能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并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在学院乃至学校层面,要注重通过研讨式教学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同时在教室配置、信息化平台建设、培养方案、教学评估体系等方面要进行改进和调整,适应研讨式教学的特征需求。
综上,研讨式教学是建设一流课程和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方式,是贯彻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在应用于大班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具备高度的教学热情和教学能力,对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进行充分的思考和科学设计,并在实践过程中持之以恒地进行优化和改进,最终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常莉.高等教育改革视域下课程思政理念论析[J].思想教育研究,2021(11):114-118.
[2]崔瑞霞,谢喆平,石中英.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概念来源、历史变迁与主要内涵[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9,40(6):1-9.
[3]谭志虎,胡迪青,田媛,等.微助教对高校大班课堂互动教学的重构[J].现代教育技术,2018,28(1):107-113.
[4]郭汉民.探索研讨式教学的若干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2):109-112.
[5]毛小平.论高校研讨式教学的实践路径与动力机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4):67-71.
[6]刘献君.“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7(2):19-24.
[7]柴立辉,李霞,张海龙,等.“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1,35(4):523-525.
[8]汲婧,黃艳,孙联文.在线教学模式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以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为例[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1,34(7):898-902.
[9]王金花,黄凌凌,吴荣敏,等.互联网环境下形成性评价在人体组织学与胚胎学大班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学杂志,2019,42(4):418-420.
[10]熊庆旭.教学创新的基础、特点和途径[J].中国大学教学,2021(8):73-78.
[11]戴正德.医学伦理教学有效性之研究[J].医学与哲学,2003(5):55-58.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Seminar Teaching in Large Classes
JI Jing, SUN Lian-wen, PU Fang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 and Medical Engineering, Beiha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Seminar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means for universities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and build first-class undergraduate courses and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implement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Based on the Medical Ethics course, a practical exploration is made on how to exert the effectiveness of seminar teaching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imbalance and insufficiency of teaching in large classes, the course is scientifically designed and organized,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and establishment of teaching concepts, the sorting and setting of teaching content, the 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formation of closed-loop teaching mod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seminar teaching in large classes can improve the intrinsic motivation of students learning, enhance the ability of investigation, research and analyzing problems, improve teachers teaching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 ability to solve generative problems, improve the teacher-teacher relationship and the student-student relationship, and reflect the intrinsic requirements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the future application,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updating the teaching concept, expanding the teaching form, refining the teaching design, optimizing the test of teaching effect, and building an ideal teaching environment.
Key words: seminar teaching; large classes teaching;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Medical Eth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