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滇池流域谚语中地域文化特色研究

2023-05-30徐琛

今古文创 2023年11期
关键词:滇池谚语民俗

【摘要】 谚语是特定区域内文化的集中体现,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滇池流域的谚语则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包括山川风物的独特性、风俗习惯的多样性以及依恋家乡的情感性,这些是滇池流域地域特色的具体表征。而地域特色形成的原因则离不开多元文化的思想源流,包括和而不同、无为而治以及包容平等。在多元文化共生的路径影响下,最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滇池流域地域文化。因而谚语将地域文化的魅力表现出来,地域文化同时也丰富了谚语的内涵。

【关键词】 滇池流域;谚语;地域特色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1-0133-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1.043

地域是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综合体,反映出人们对时空、人类活动因素、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综合认识[1]。地域既具有时空限制,又带有明显的边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地域文化带有明显的差异性。滇池流域作为云南省昆明市发展的核心地带,在其范围内流传的谚语带有明显的“滇”文化特征,因此表现出别具一格的地域特色。

滇池流域是指行政区划概念,包括昆明市所属范围内的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西山区、呈贡区、晋宁区、嵩明县,是整个昆明市发展的前沿地带,人流集中,也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

一、山川风物的独特性

滇池流域山川秀丽,自然风物独特,不仅曾被古今中外无数文人墨客所称赞,也备受流域内民众的青睐。独特封闭的地理环境带来了与众不同的自然风光,也造就了具有独特魅力的自然物产。

(一)山川湖泊

流域内山川绵延、河湖相间。境内主要包括梁王、拱王两大山系,两大山系进入流域内,由此延伸出众多名山大川,包括西山、梁王山、大黑山等。

境内山地众多,海拔较高,地势起伏不平,坝子、盆地相间其中,由此有“九乡山,一乡坝”[2]704的说法。由于地势起伏,给人带来视觉误差,则有“高山望平坝,望得见,跑死马”[2]704的说法,这便是由于视觉误差所带来的错觉,从高山上看见平坝,往往还要走上几小时的路程。流域内民众一般定居于坝子之中,但由于流域内地形的特殊性,四周均为高山,由此有谚云:“沙朗一口锅,出门就爬坡。”[3]275

西山素有“睡美人”之称,是流域内名山之一。古称碧鸡山,间隔滇池与金马山遥遥相望。山上树木葱郁,风景如画,自2008年更名为西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吸引了一大批游客前来观赏西山之美。有谚云:“西山不雨山常润,龙门无云水自阴”[2]705,则生动地说明了西山风景如画的特征。

当然,流域内还有大黑山、梁王山等一系列名山大川,谚语对其记载既表现在其对于天气的预测,如“大黑山戴帽,大雨就来到”[4]114“看到梁王山戴帽,下雨一定可靠”[4]117;也表现为揭示生活哲理,展现生活智慧,如“一拳打不死老熊: 一步登不上乌蒙(彝)”[3]129。

而在环抱的大山中,藏着一颗高原明珠滇池。滇池湖泊总面积约为300平方千米,湖容量约为11.9亿平方千米[5]116。滇池水系复杂,主要包含金沙江、元江、南盘江三大水系,各河流湖泊从流域内穿横而过,不仅打造出温暖宜人的春城气候,也造就了壮美奇特的春城画卷。谚云:“阳宗海无底,昆明海无边”[2]702,昆明海即滇池,流域內民众习惯将湖泊叫作“海”,由此被称为“昆明海”。滇池流域面积广大,素有“五百里滇池”之称,由此人们认为滇池“无边”。

此外,牌坊是流域内特殊的风景。牌坊是含有深刻文化底蕴的独特建筑形式,将历史事件、名人功绩等融合于其中,最终形成独具特色,带有地方风韵的建筑。

有谚云:“昆明有四坊:金马、碧鸡一牌坊;忠爱二牌坊;天开云端三牌坊;万寿无疆四牌坊”[2]703,这便是指流域内著名的四大牌坊。金马碧鸡坊位于市中心,始建于明朝,后被损毁,于1998年重建,它的建造与金马碧鸡的传说密切相关。两坊间隔数十米遥相呼应,是流域内的文化地标,承载着流域内民众的深厚情感。忠爱坊则是为了纪念赛典赤·瞻思丁为流域做出的历史功绩而建,曾多次被损毁又多次被重建,与金马碧鸡坊呈“品”字而立。天开云端坊是为缓和民族矛盾、祈求国泰民安而建,但因日军轰炸被毁,如今已消逝于人们的视野之中。万寿无疆坊是为了感谢皇帝减免屯额所建,但于清朝期间已被损毁。

(二)气候特征

较为封闭的地理环境带来了温暖如春的气候,古谚云:“天气常好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2]706,这是因为高山阻挡了冷空气的入侵,加之滇池的气温调节,使得流域内温度宜人,素有“春城”的美称。但流域内一旦开始下雨,则会导致气温骤降,使民众有“四季无寒暑,有雨变成冬”[2]706的感受,这是由于低纬度与高海拔带来的双重作用。

高山带来了垂直性明显的气候特征,而多山带来了较强的独立性,也产生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2]706的谚语。更因为山地的地形特点,带来了降水分布的不连续性,谚云:“天不平,地不平,这边落雨,那边晴。”[2]706

流域内的气候特点十分独特,既具有四季如春的稳定性,又具有四季衣物同穿戴的复杂性。由此流域内关于气候特点的谚语五花八门,从多方面体现出流域内特殊的气候特征。

(三)自然物产

相对隐秘的地理环境带来多样的气候特征,产生了丰裕的自然物产。温暖湿润的气候特征加之复杂的自然条件,使得流域十分适合植物的生长。

流域内草药种类多样,储藏资源丰富,是天然的草药生长基因库,有谚云:“一屁股坐下有三颗药(苗)。”[3]276此外,流域内茶叶长势喜人,香气绵长。民众嗜茶,泡茶讲究要用上乘水质方才能冲出茶叶的香气,而流域内的十里香茶曾被列为贡茶,因此有谚云:“喝水要喝吴井水,吃茶要吃十里香。”[2]709

而野生菌是流域内民众喜食的美味之一。端午前后正是采菌好时节,鸡枞、牛肝菌、见手青等从土里冒出,由此有谚云:“拣得鸡枞丢杂菌。”[3]68

二、风俗习惯的多样性

流域内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衍生出独特的风俗民情,加之多民族杂居的态势,使得流域内民众在融合了多民族风情的基础上,又保留着本民族独特的民情。而这种多样的风俗习惯具体体现在生活民俗、婚姻民俗以及节日民俗之上。

(一)生活民俗

谚云:“云南十八怪,少见多怪,见惯不怪”[2]710,云南十八怪是外地商人来到云南之后,发现此地风俗奇怪独特,所以谓之“怪”。而十八怪则包含了云南民众饮食、服饰、交通等方面独特的民俗,描绘了民众生活的画卷。随着时代的发展,云南十八怪更新迭代,旧时部分十八怪随之科技的进步已消失于生活之中,取而代之的是“新云南十八怪”。

而流域内的生活民俗主要包括饮食、歌俗和舅权三大方面。谚云:“云南一大怪,不放辣子不做菜”[2]740,这表明流域内的饮食风俗多以辣口为主,辣不仅能促进食欲,提升口感刺激,还能中和食物中的酸味,由此辣口成为流域内民众备受欢迎的饮食风味。

歌俗则是指流域内山脉起伏,歌声比说话声传得更远,由此产生了对歌的习俗。谚云:“江上喊号子,山上对调子”[2]745,则表明对歌是民众生活中常见的民情。加之流域内是多民族聚居之地,芦笙也是备受民众青睐的乐器之一。谚云:“看芦情,敲鼓调(苗)”[2]745,芦笙饱含着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由于聚居的环境,芦笙和鼓也不仅仅只属于某一民族,它是民族融合而形成的独特文化图腾。

舅权则是流域内特有的民俗风情,舅权表明舅舅在亲戚之中的重要地位,谚云:“天上大不过雷公,地下大不过舅公(苗)”[2]729“树最大的是杉树,人最大的是舅舅(傈僳)”[3]317,这都生动地说明了舅舅在家族成员中的作用。舅舅不仅是家中的顶梁柱,具有主事的权利,同时也具有管教外甥的权利,由此民众十分尊敬舅舅。

(二)婚姻民俗

婚姻是人生仪礼中重要的环节之一,仪礼结束代表民众角色身份的转换。隆重的仪礼加之各民族独特的婚俗,成为流域内多彩婚俗的组成部分。

谚云:“青棚底下,三天不认大小(哈尼)”[3]317,这是指哈尼族婚俗一般持续三天,第一天请家中长辈吃饭,表达感恩和尊敬。第二天举行婚礼,青棚就搭建于第二天的上午。选用青冈栎的树木搭建,四季常青的青冈栎代表着新婚夫妻的感情牢固不破。一般在男方家中搭建好的青棚,青棚底下摆好婚宴习俗,宴请亲朋好友。在婚礼期间,不分长幼尊卑,可以随意逗闹新娘、新郎,民众认为闹新房不仅能添喜辟邪,也预示着婚后吉祥如意的生活。在此期间,也可以在青棚底下玩耍嬉戏、载歌载舞,等尽兴再归家。第三天是婚俗的最后一天,将青棚拆下,晒干青冈栎后可用作柴。

当然,还有许多不同民情的婚俗,但随着时代发展,如今的婚俗与旧时相比都已相对简化。但其中热闹、喜庆依然是婚俗中最核心的部分,趋吉也是民众所追求的普遍心理。

(三)节日民俗

节日民俗是指在约定俗成的特殊日子中进行的一系列民俗活动。流域内民众在不同节日中具有不同的民俗活动,但都表现出避凶求吉的文化心理。

谚云:“冬到年到,腊月二十四送灶”[2]747,“送灶”是流域内在小年这一天所举行的民俗活动,用糖果祭祀灶王爷,希望灶王爷向玉帝回报时能封住嘴,多说好话。

“三十晚上莫吵嘴,大年初一莫说鬼”[3]318,三十晚上即除夕夜,除夕夜是辞旧迎新的时刻,吵嘴是不和谐的表现,避免吵嘴祈愿新的一年和美平顺;而民间认为鬼是不洁之物,在新年第一天提到会有晦气之感。

“正月龙灯,二月风筝”[3]317,正月新春到来,通过“舞龙灯”表达民众对于新的一年的美好祈愿,“龙灯”种类多样,热闹非凡,是盛行于流域内的民俗活动之一;而“二月风筝”则指流域内孩童玩耍的况景,二月大地初春,伴着适合的风向放风筝,既能给孩童带来愉悦之感,也有利于强健体魄。

“二月祭龙望丰年,中秋拜月盼团圆”[6]51,二月初二祭龙本是为求丰年,随时代演变已成为一年一度的庙会活动;拜月则是一种古老的民俗活动,民众希望通过拜月仪式能求得团圆的美好生活。

“三月三,耍西山”[2]747,这是十分具有地域特点的民俗活动,三月三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民众自发在西山上组织活动,来欢度这一天的民俗节日。

“年年有個七月半,前人做给后人看”[3]317,七月半即民间祭祖之日,通过放河灯、烧纸钱等习俗,表达对于逝去之人的怀念,也是祖先崇拜的外化形式之一。

三、依恋家乡的情感性

家乡承载着民众深厚的情感。流域内民众深爱这片抚育自身成长的土地,也深爱这片土地之上的自然万物,他们浓烈的情感化作谚语在其中表现出来。而民众的情感表达十分独特,他们既十分直白地表述自身对于家乡的热爱,又由于在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表现出文化、经济上的不自信,从而反讽家乡。但无论是何种表述方式,都表达了民众对于家乡的深刻情感。

(一)赞扬家乡

对家乡的依恋是营造地方归属感、增强区域凝聚力、塑造和谐环境氛围的基础。流域内宜居的环境和气候、闲适恬淡的生活、多样美味的饮食、如画秀美的山川湖泊都成为民众赞扬家乡的具体因素。“水数家乡好,月数故乡圆”[3]3“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3]3,都是对家乡最真切直白的赞扬。

个人的成长经历、接受教育的方式、心里期待的机制都是在家乡这片土壤根基上成长起来的,由此个人自身会对家乡具有浓烈的眷恋之情。而流域内的地方特征,包括流域内多民族杂居的历史背景、较具封闭性的地理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服务、包容多样的文化特征等都是民众的依恋之情产生的根本因素。此外,多元的宗教信仰、多样的节日庆典、丰富的民俗风情,也是流域内民众对本乡土产生留恋之情的根基。

(二)反讽家乡

较为边缘的地理特征,带来经济与文化的不自信,民众通过反讽家乡的特殊形式,表达对于家乡的依恋。“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3]3“再破也是自己的土碗,再穷也是自己的家园(彝)”[3]3,谚语中用“穷”“土碗”“草窝”等词来形容自己的家乡,表述了即使家乡发展缓慢,但依然热爱着这片土地的深切情感。

四、多元文化的共生性

多元文化的交融是流域内地域特色形成的基石。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互融之中逐步推进,最终形成既具有广泛认同性,又具有强烈包容性的文化发展路径,即文化共生。在多元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儒释道三家文化,分别包括和而不同、无为而治以及包容平等。

(一)和而不同

“和”是指包含多样性的统一或尊重差异性的和谐,而“同”则是指排除多样性与差异性的抽象的同一[7]。在儒家文化思想内核中“和”是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这也是流域内地域特色的文化底蕴。

家庭关系的和睦、亲邻关系的和谐都是贵“和”思想的体现。谚云:“家人和睦,凉水也像美酒;家人反目,蜜汁也会苦口(彝)”[3]202“和睦的家庭,火塘总是热的;吵闹的人家,锅里总是凉的(苗)”[3]203,这便说明贵“和”的思想已渗透至民众的家庭观念中,民众以“和”作为家庭中的处事标准。而“邻里有争让三分,不是亲来也是亲”[3]126“邻居有好友,一生情似酒”[3]125,则表明“和”的思想内核已成为民众处理人际交往的优先标准。

在此思想内核的影响下,能进一步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最终达成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当然,这种思想内核在文化中也有体现,流域内文化多元,来源庞杂,但多元文化在这其中却能极好地交流融合,其中便蕴藏着贵“和”的思想。“不同”则体现在同生长于一片土地之上,但多元文化依然保有着自身的特性,能够在差异性寻求共同发展的路径。正是由于“和而不同”的思想内才逐步形成了多样丰富的地域特色。

(二)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是指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实现其自在发展。而此思想来源与道家的最高法则“道”密切相关,顺应自然而为,顺应自然规律而为,才是“无为而治”的根本内核。谚云:“日月运行有常,花木荣枯有则”[2]8,则契合了道家世界观的运转法则。

而要实现“无为而治”除了正确认知道家的最高法则之外,还要做到“少私寡欲”,方能达到“无为”,这种价值观的判断与选择,暗合了流域内民众的思想性格特征,民众知足常乐,自然清净,谚云:“乐道安贫,一生太平。”[2]568当然,仅知足是不够的,需要真正做到不为富贵所迷,坚守本心。

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内核与儒家不同的是,其更偏重于天人关系的和谐。流域内朴素的生态保护意识暗合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其中“以万物为师”的自然和谐相处法则、“取用有节”的生态保护思想以及“万物平等”的生态意识观念,都是在道家思想影响下民众无意识践行的保护行为,由此出发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在这过程中,不仅造就了天然的物种基因库,也为多样丰富地域特色的形成铸就了坚实的自然条件基础。

(三)包容平等

包容平等原是佛教价值观的体现。佛教讲究“众生平等”,而其中的“众生”包括有情众生与无情众生,将自然万物皆涵盖于其中,由此“众生”的概念就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在包容平等的价值观取向下,有助于维系社会稳定,也有助于推动文化的和谐共生。

但这种“包容平等”的价值取向与前两家不同的是,佛教更注重修心,由此它更偏重于对自身的修行。修“心”、治“心”,最终实现身心的和谐。而从“心”出发的民众,则对多元文化秉持着高度的包容性,同时也具备着极强的开放性。地域承载者的性格特征决定了多样丰富地域特色的形成。

五、结语

谚语中独特丰裕的山川风物、别具一格的风俗民情以及民众对家乡浓烈的依恋之情是浓厚地域特色的集中展现,而多元文化的共生性则是地域特色形成的思想根源。谚语对于地域文化具有极强的表现性,同时也反映了民众高度认同的地域特质。通過谚语探寻地域特色的表现与成因,最终实现“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格局。

参考文献:

[1]李清泉.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的美丽乡村景观构建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7.

[2]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文学集成云南卷编辑委员会.中国谚语集成·云南卷[M].北京:中国ISBN出版中心,2002.

[3]昆明市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王定明主编.昆明谚语[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1.

[4]罗家柱编.晋宁谚语[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

[5]昆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市志:1978—2005:全三册[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6:116.

[6]昆明市盘龙区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盘龙区民间文学集成[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

[7]邵汉明,漆思.“和而不同”:儒道释和谐思想分疏及其当代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05):13-19.

作者简介:

徐琛,女,湖南益阳人,昆明学院2020级中国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滇池谚语民俗
冬季民俗节
民俗中的“牛”
在滇池东岸看西山
民俗节
说说谚语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滇池湿地,美回来了
谚语趣画(一)
关于治理滇池的哲学思考(下)
关于治理滇池的哲学思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