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

2023-05-30尚静伟

今古文创 2023年11期
关键词:目的论康德理性

尚静伟

【摘要】 《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一文提出了九个命题,康德以目的论为前提探讨了对历史的看法。九个命题环环相扣,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描述逐步具体化,揭示了历史的发展是对最完满理性的追求。无论是人还是国家都有非社会的社会性,他们在彼此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促进人类理性这一自然禀赋不断上升,推动历史的前进。这九个命题也引发我们对历史哲学的思考。

【关键词】 康德;目的论;理性;人类历史

【中图分类号】B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1-007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1.024

《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一文写作于18世纪,当时的欧洲正处于巨大变化的时期,社会制度的变革和生产技术的更新使人们坚信具有理性的人类一定能实现一个美好的未来,然而事实上出现了人类这一自诩优越的物种在历史上表现出的理性与非理性的悖谬。康德认为,这种悖谬主要体现为个体是有理性的,但由理性个体组成的整体是没有理性的,那么人自身根本不能设定有理性的目标。由此,康德便以目的论的方式作预设,大自然的终极目的是使全人类变为合理性的存在物,在人的理性发展中展现出大自然的目的。在这种预设的目的论下,康德提出了九个命题并为此做论证,找寻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从而引导人类以正确方向发展并实现对完满理性的追求。

一、康德以判断力法则作合目的性的预设

在这篇文章中,康德从主观判断力出发,按照个人的经验对历史的整个发展过程做了一个设定,并以这种预设描述人类历史的形成和世界公民状态的实现。康德以目的论把握虽然看似混沌,但从整体上看其运行是有目的的历史。因为单从某件具体的事情来看可以追溯原因,但对于人类历史这一整体无法找到原因,这是康德历史哲学的问题,我们不能驳斥说他是错的,因为这在逻辑上是对的,即便是我们无法验证这一观点。对于这一点,需要区别历史哲学与经验科学,历史哲学是对历史的整体研究,无论从思想上把握,还是逻辑上分析都没有问题,但无论如何都无法用实践来证明;而经验科学是对具体事件的把握,需要经过验证才能上升为科学。康德的历史哲学把形而上学作为认识对象,从而看待整个人类历史,他思考问题依靠的方式是判斷力法则,也就是目的论法则。

合目的性就是一种形而上学性的,康德首先就规定所有东西都是一种合目的性的存在,把具体现象纳入自身因果逻辑的思考中,形成他逻辑上一环扣一环的整体性的思考。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目的论本身就是规律,目的本身既是自己行为的原因,又是自己行为的结果,这也是一种因果性,它自身构成了发展的动力。康德研究人类历史的终极目的,但他不认同把实现最完美的国家制度这种终极的历史目的论作为一个衡量标准。事实上,康德研究的历史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看到我们现在离这个目的有多远,同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努力。因此,他用逻辑思维设想了九个命题,用以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

这九个命题之间是环环相扣,互为目的的,属于形而上的认识对象。康德认为一切存在都是按照合目的性发展,根据他的设想,历史也是按照合目的性发展,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是有规律可循。随着历史的推进,人的理性也经历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康德在这九个命题中找一条可以达到最完满的理性的道路,他预设了从个人的自然禀赋到建立一个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最终发展到世界公民的状态,朝着一开始预设的目的前进。

二、对于九个命题的分析

第一个命题一开始,康德便以目的论提出总的大前提,凡是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有其目的性,它们最终都要充分地发挥作用并达到其目的。这一大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合理的依据,也为康德之后的论证做了有力支撑。基于合目的性思想,康德论证了人自身的发展是具有必然性的,而实现其自然禀赋是其必然目标。此外,这一命题中的大自然本身也是一个目的性的存在,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现实可经验的自然界之间存在着跳跃,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

第二个命题康德指明了命题一里提到的自然禀赋,人的自然禀赋也就是人的理性。理性也是一种有目的性的存在,正是通过理性,人可以充分发挥个体能动性把握大自然。而大自然的目的在人把握理性后显现出来,其终极目的就是使全人类变为合理性的存在。由此可以看出在康德设定的目的论中,两者是互为因果,在历史中共同发展。康德强调这种理性并不是表现在单个人的身上,而是体现在整个人类这一物种上,即体现在无限绝对的整体身上。理性也并非最初就是完满的,它需要经过探讨、训练、教导的过程,才能逐步上升至更高的阶段。具体来看,理性需要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发展,像是一种文化积累一样,有一个不停步的训练过程,从而实现从低级阶段迈向高级阶段的飞跃发展,最终达到开始所设定的目的。

第三个命题谈到人类要运用理性法则才能获得幸福,康德将对幸福的追求限制在理性所允许的范围内。只有人的一切发展都符合理性发展的目标,人所追求的幸福才符合理性的要求。这里的合乎理性就是人按照普遍必然性的法则来规范自身的行为,这样的人是有原则、有底线、有规矩的人,才是有理性的人。人在理性的基础上可以拥有意志自由,意志自由使人敢于说不,拥有敢于不服从别人的能力,从而促进人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存在,与此种意志同步发展的是人的理性,在这一进程中理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同时,人类自身的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也促使个人德行的完善,逐渐培育出对他人的善意。这一步步发展也是按照大自然的发展,基于目的论推演出来的。虽然在当时看来,人的每个行为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但从世世代代的发展看来,每个行为都是在为人类整体的理性发展创造条件。也只有经过世世代代的磨砺,人才配得上享有幸福,也只有理性越来越完善,人才能享受更多的幸福,这种幸福是合乎理性和道德的要求。到了拥有完满理性的最后一代人,这种有着完全理性的人才配享幸福。

第四个命题再次从整个人类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人“非社会的社会性” ①。这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对抗性力量,也正是因为人与人之间有着相互作用的对抗性力量,人才能实现上一个命题中的幸福。一方面,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人在社会中生活,人与人之间不得不产生相互作用的力量,每个人也互为因果,彼此成为对方的阻力。另一方面,作为个体的人拥有自由意志的独立的人格,他必然有想要逃离社会的倾向,有可能不合群甚至反社会。但事实上人既要在社会中生活,又不能因为自己的独立意志脱离社会,这就是非社会的社会性。也正是有了这种相互对抗的力量存在,人的自然禀赋才有动力,才能一步步地向前发展。在这种阻力下,人既是自然的人,又是社会的人,人自发的道德感不断地产生作用,不断地转化为一种自觉的道德认可。

第五个命题指出大自然的目的就是迫使人类“建立起一个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 ②。康德在这里强调的是个人自由的天然权利和法治社会之间的关系,只有在利益平等交换的法治社会里,人才能达到自由,这种自由是在法律基本原则的强制和个人道德自律的双重作用下实现的。法律基本原则要以公民宪法的形式制定出来,这种公民宪法使人完善自身,并帮助他人获得幸福。人只有在能动性的指引下为了一定的目的而奋斗,在这一奋斗过程中不能妨碍别人的自由,社会才能更和谐的发展。由于人对自身欲望的放纵需要加以限制,处在野蛮状态中的人类社会不能拥有良好的社会环境,不能促成良性竞争。因此只有在法律规范的社会环境下,人与人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关系,这种良好的社会环境为理性的发展创造条件。

第六个命题提出了一个最困难的问题,困难在于人都是有缺陷的,要想使每个人都服从公共的意志是很难解决的,因为人都想要仅仅将自己排外于对公共意志的服从。即使人是一种有理性的存在物,但不可否认每个人都是一种独立的存在,都有不想被外界牵引的自在性。有目的性的大自然向我们提出了目标,人人都能遵从法律,做到真正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但要实现这一目标,真正解决这一难题要经过世世代代的发展,出现可以集理性、知性、感性三者为一体的一代人,这一代人能把握最完满的理性。这是建立在全人类这一整体层面的要求,需要经历漫长的等待或许才能实现。

第七个命题将前面命题中人的社会性与非社会性关系上升到国家之间,强调建立公民宪法的必要性,并进一步建立国际社会,用以解决相互冲突的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像人与人之间具有对抗性一样,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对抗会采取战争的形式表现出来。而這种斗争是大自然在一开始就预设的,经过理性的不断完善,国家必将走上各民族的联盟,走向和平共处。但要注意,这种预先设定的国与国的冲突与达到世界公民之间的和谐状态没有必然性,人并不是只听天由命就能坐享其成,要充分发挥每个公民的积极性以保证世界的和平。康德认为对结果的选择也靠人自身的努力,从整体上把握人类历史,可以从已发生的历史中找到一条明智的线索,通过理性的指引预设将来可能发生的命运。只有用道德和理性的法则来规范世界的公民状态,人类才可能达到一种真正的理想的国际社会状态。

第八个命题是对第七个命题的延伸,从历史延伸到未来,对未来的一种绝对整体的把握。大自然对内的目的是提升人的自我意识,从而达到完满的自由状态;对外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完美的国家政治制度。从表面上看,人类历史好像是没有规律的,但从目的论的角度理解历史发展,一切存在都具有自身的目的性。我们无法看到历史的终点是什么样子,但我们可以整体性把握未来,看到历史是有规律的。在这一命题中,康德指出哲学与宗教信仰有共通之处,只是他历史哲学的观念要依靠人自身去实现幸福的需要,不像宗教可以依赖上帝这一至高存在。而人能按照自由意志行动,只要有条件就能实现其目的。人类是在不断地创造希望,我们拥有这样一个观念仍是必需的,未来时代的到来也是可以指望的,启蒙运动就让我们看到了这种希望。接着康德按照等级编了一个秩序,从艺术到宗教再到哲学,不断的把握理性。从文化、艺术、学术各个方面的发展来看,国家的强大依赖有理性的国民,依靠国民的创造性发展。人能力的不断发展推动人的觉醒,人们要求自由的主张也越来越强烈,国家也因外部的竞争促使着公民自由全面地发展自己的能力。随着公民社会和历史发展可以看到人从相互冲突逐渐走向了相互联合,推动国家共同体的实现。在此基础上,人的自然禀赋也得到相应的发展,最终形成一种普遍的世界公民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都是自由的,每个国家是又独立又竞争。

第九个命题康德用一种自我预言式的方式对人类的整体历史做出一个合乎大自然目标的理解,让我们通过普遍的世界公民状态的理念对人类世界整体有一个把握。把人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看作一个整体,整个自然和人的历史都是一种合目的性的发展。在大自然预设的目标下,人的历史实际上是人自己设定目标,自己实现目标的过程,人有了努力的方向,朝着目标不断接近。哲学为我们提供一种理想化的标准,用以观测我们离理想目标还有多远,并指导我们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也即大自然的目的。其中,目的贯穿各个环节,是时刻都在的,整个过程都受目的指引,尽管目的与经验之间有距离,但实现目的要依靠与经验的相互作用才能达到。尽管我们看不透整个大自然设定的目标,但通过普遍的公民状态,可以对整个人类整体做出系统的把握。整个世界历史意识的发展也在朝着目的前进,大自然合目的发展的进程为人类未来提供方向,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对未来的期望和方向,使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走向更好。按照康德的这种预设,就必然会引入上帝的存在为预设找到推动力,因为人对未来永远不能有确定性的把握,假如我们在人类历史中看不到美好状态,就会转向宗教世界。因此,他借用了上帝说明大自然合目的发展的进程,目的是一定能达到的,这也属于对上帝存在作的历史哲学证明。实际上,康德从实践理性的要求出发促使人在现实世界中努力获得幸福,要求人自觉并努力地在当下时代实现美好生活,而不是到宗教世界中寻找。对世界历史的整体性思考是一种哲学探讨,研究这一历史可以把握最开始预设的目的,让人们把目光放在未来,不断实现自我目标并激发人的道德意识。

三、对九个命题的思考

通过对这九个命题的逐一把握,可以清晰地看到康德目的论贯穿始终,虽然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但不難看出康德对历史进行了一种哲学性的把握,对人类、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发展做出美好的展望。按照康德九个命题中的要点,实现历史的最终目的要把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看作一个整体,看作是大自然必须要实现的目标,要求我们把目光放在未来,朝着目的前进。他创造的关于未来的希望要以人为载体将其变为现实,这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提供了一条理想的路线。我们要以实现每个人的自由为目标追求至善,为享有更多的幸福遵循理性和道德的要求,追求每个国家又独立又和平竞争的普遍世界公民状态并使之成为现实。同时,我们正是在不断地接近这个目标中获得幸福和发展的动力。

在人的理性与自由实现问题上,能看出康德对道德具有很高的追求,他为保证两者的实现设定了普遍法制的公民社会的建立。只有在以法律基本原则和道德的双重约束下,即在外在自我强制与自律的共同协调下,人的自由才得以可能。这要求我们要遵循实践法则和道德法则,在此基础上为人类理性的发展创造条件,推动高度自由社会的形成。对个体到国家和社会理想状态的设定,康德重在强调人类理性的发展,经过一步步的积累达到最完满的理性。要实现人类理性的充分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无论是个人道德发展,还是追求高度自由与对抗性共存,这些目标都需要依靠人自身不断地进步才能实现。

康德预设的最终目的是使人的理性达到最完满的程度,在这种状态下,公民社会的公民宪法一定是最完备的,这代表着公平正义的法律规范,也达成了人最高程度上的自由。在一国之内有一个最和谐,最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国际上,作为国与国之间联合体的联盟也有着和平的国际环境。人在这一环境中不断把握理性,享有最完满的幸福。虽然历史总是面向过去,但经过康德这种历史哲学的思考,我们明确对最完满的理性的追求,即使这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无限把握,但我们仍要追求并不断地接近它,力求达到真正地实现。

注释:

①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2020年版,第6页。

②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2020年版,第8页。

参考文献:

[1]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

[2]周巩固.论题:康德《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讲读[J].历史教学问题,2013,(6).

[3]袁盛勇,张卿均.康德历史——政治哲学的纲领性表达——解读《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J].江南大学学报,2002,(4).

[4]王丁龙.康德历史观中的自然意图与人类理性——读康德的《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J].世纪桥,2009,(1).

猜你喜欢

目的论康德理性
目的论视角下的宜兴特产翻译实践研究
纯接受性的被给予?——康德论自我刺激、内感觉和注意
从“目的论”三大法则谈外宣中古诗修辞的翻译
艺术百家
从目的论看环保公示语的汉英翻译
康德是相容论者吗?
对康德空间观的误解及诘难的澄清与辩护
翻译功能目的论视阈下的科技文本翻译——以认知无线电翻译为例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理性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