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学治疗角度看《红楼梦》中的疾病治疗与精神疗救

2023-05-30谢依晨

今古文创 2023年11期
关键词:曹雪芹治疗红楼梦

谢依晨

【摘要】 许多古代的文学作品中都会或多或少出现治疗疾病的情节。在医疗水平不发达的情况下,许多人们不可避免地把一些病症治愈的希望寄托在求神拜佛上,使得古代的文学作品中产生了许多有关于鬼神治病的想象和猜测。也有一些作品体现出了文学对于人物心理的影响,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文学治疗的意识和功能。本文主要讨论了清代世情小说代表《红楼梦》中体现的文学治疗意识和治疗功能。

【关键词】 《红楼梦》;文学;治疗;曹雪芹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1-0016-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1.005

文学的治疗功能,大体上可以看作是通过改善治疗对象的心理、精神状态从而达到象征性影响身体健康的效果。中国民间的俗语“治病必先治神,药疗必先疗心”,就体现出了心神稳固和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可见文学的治疗功能在很早的时候就有所体现。例如《红楼梦》中就有秦可卿、林黛玉抑郁成疾,终至身亡的例子。秦可卿因被公公贾珍胁迫,内心羞愤又无可奈何,也没有一个可以倾诉的人,不久便一病不起了。黛玉心情好的时候小说中便较少提及她的病,一旦被烦心事牵动了情绪便“病来如山倒”。此外,宝玉也常说林妹妹的病是因为想得太多,再加上给自己的压力又大,这病才一天比一天更严重。①在第三十二回中,当凤姐哄骗宝玉老爷要把林妹妹嫁给他时,因为丢失通灵宝玉而变得浑浑噩噩的宝玉“认以为真,心里大乐,精神便觉得好些” ②。这些都说明了心情的变化与身体健康的变化息息相关。

在医学尚不发达的古代社会,一些疑难杂症和心理疾病都得不到有效的医治,许多人们不可避免地把治愈的可能性寄托在求神拜佛上,从而使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出现了许多与鬼神治病有关的想象和猜测。作为清代世情小说的代表作之一,《红楼梦》通过对贾、王、史、薛四大家族兴衰的叙述展现出了一个时代的世俗人情、生活百态。其中不乏许多关于治病救人的情节,除了常见的吃药、吃补品,这些大家族往往也会采用一些奇特的方法治病消灾。而像宝玉、黛玉这样天分高明,又受过教育的富家子弟也常常能通过诗词曲文疏解心结,得到开悟。这些活动都或多或少地体现出了文学治疗的意识和功能。

不少学者曾就《红楼梦》中的疾病问题展开分析,有的学者从医学角度出发,或分析《红楼梦》中人物病症的形成原因从而探讨书中疗救方法的合理性,如段振离《医说红楼》;或尝试从理性角度对《红楼梦》中人物的病症进行分类,如何素平《〈红楼梦〉中病理现象的诗性与理性》;有的学者从文学角度出发,或讨论疾病与人物性格的关系,或讨论疾病的隐喻、象征及暗示作用。前者如刘晓林的《〈红楼梦〉的医药描写与人物性格的刻划》,后者如张璇的《浅析〈红楼梦〉疾病描写的意义——以薛宝钗、林黛玉为例》。在疾病治疗方面,虽然有学者对《红楼梦》中使用超自然力量来治疗邪祟病的情节有所关注,但很少有学者讨论过文学治疗在这些情节中的体现,尤其是作为文学治疗媒介的曲文诗书在人物心理疗救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红楼梦》作为一部名著,其传世过程中对作者以及读者产生的治疗作用。结合文学治疗在文学作品中的价值,本文尝试从治病巧方、曲文诗书、名著传世三个方面讨论《红楼梦》中的文学治疗意识和功能。

一、治病巧方体现文学治疗的意识

在《红楼梦》中,共有290多处涉及疾病及疾病治疗的知识③,在这些疾病中,有一些病症十分稀奇古怪,往往是医生束手无策、药方效果欠佳,有的时候长辈都说情况不妙,打算预备后事。针对这种病症,作者很少具体给出治疗病症的良方,而是在文中塑造出了癞头和尚和颇足道人这两个人物。脂评指出,癞僧和跛道原是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的幻像。他们隐去神仙的身份在人世间游走,关键时刻总是能及时救人于水火之中。这些情节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文学治疗的意识。

在《红楼梦》第十二回中,贾瑞因对凤姐起了歪心思,被凤姐设局戏弄了两次,心病加上受冻,他一病不起,而且这病也尤其厉害恐怖。文中说他口淡无味,腿软无力,眼睛也酸涩不堪,晚上高烧,白天困倦,并且“下溺連精,嗽痰带血” ④。闭上眼还噩梦不断、满口胡言。于是贾家人四处寻医问药,贾瑞也将各种中药吃下去了几十斤,他的病还是毫无起色。这种情况下,普通的药物对这种“冤业之症”已经没有什么效果了。颇足道人便及时出现,前来贾瑞门前化斋,听到贾瑞的呼救,这道士既不把脉,也不作法,就对贾瑞说这个病不是药物可以医治的。接着拿出一面“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 ⑤的宝镜,镜把上写着“风月宝鉴”,叮嘱贾瑞只能照镜子的背面,千万不能照正面。虽然贾瑞最终由于好奇正照风月鉴而不得善终,但是使用宝镜治病而不用药,并且三天管好的情节已经具有了治疗的意识。

相似的情节也出现在第二十五回中。赵姨娘因为嫉妒,和马道婆一起对凤姐、宝玉施了法术,让他们变得疯疯癫癫。针对这种无药可医的情况,癞头和尚、颇足道人又及时出现,前来医治。治病的过程还是同样的神奇怪异。先是持诵了贾宝玉的玉,然后把宝玉悬挂在卧室的门上,再把凤姐和宝玉放在一个房间里,除了妻子和母亲不让其他女子进出。就这样“三十三天之后,包管身安病退,复旧如初” ⑥。从这里可以看出,贾宝玉和王熙凤的病愈也是通过癞头和尚、颇足道士还有一个宝物来实现的。

在另一些情节中,病症的痊愈虽然不是得益于癞头和尚和颇足道人,但是治疗方法也有别于平常的治疗。例如巧姐出天花,凤姐让下人供奉“痘疹娘娘”;巧姐从大观园回来发烧,刘姥姥让凤姐去大观园烧纸送花神;宝玉的玉丢了之后一直疯疯癫癫,听到林妹妹病逝的消息承受不住,一下子闯进了阴司,被石子打中心口,醒来疯疯癫癫的病就好了;还有尤氏和贾珍生病之后,都是请人占了卦、烧了纸才慢慢好起来。这些情节的安排,都体现出古代人们所信奉和使用的一些奇特的治病方式。

黛玉的病症也曾勾出过一副巧方来。前面曾提到过,黛玉的病,不仅是身体上的病,更重要的是病在心里。在第二十八回中,宝玉就为黛玉的病开了一副方子⑦,这方子的“巧”不在于其中的药材,而在于开出方子的人,也就是时时刻刻牵动着黛玉心病的贾宝玉。在书中,贾宝玉并没有明确说明这味药的名字,但是因药方中许多材料都是“滋补热性”的药,脂砚斋在庚辰本的眉批中将药名定为“暖香丸” ⑧,与宝钗的“冷香丸”互文参照。在药方中,有一个反复出现的数字“三百六十”,配药需要三百六十两银子,药里还要有三百六十两不足龟。暂且不说三百六十两药材会不会过量,单这三百六十两银子也与薛蟠配药时花费上千两银子相矛盾。这里贾宝玉特意两次提起三百六十这个数字,其实是试图通过两个“三百六十”来呼应黛玉的“三百六十日”,从而暗示黛玉:“你的葬花吟听‘痴了我,我们两个心意相通,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有我来和你一起抵挡‘风刀霜剑。”虽然黛玉直到最后也没能听懂宝玉的告白,但是宝玉尝试用药方的隐喻来疏解黛玉的心病,同样也已经是文学治疗意识的一种体现了。

有时是和尚道士等与神佛有关的人物,有时是宝物和咒语,还有的时候是占卦烧纸,这种治疗疾病的方法在《红楼梦》中多次出现,并且大部分的治病巧方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体现出了文学治疗的意识。

二、曲文诗书作为文学治疗的媒介

在《红楼梦》中,作为文学治疗媒介的主要是戏曲、诗文、小说等文学作品,还有一些以宝玉为主的神游经历。从这些作品和经历中,宝玉、黛玉、宝钗等人物总是可以别有收获,从而得到内心的顿悟和救赎。

在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中,宝钗在生日宴上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的戏,因被宝玉嫌弃又是一出热闹戏,宝钗便说起这戏的词藻中有一支《寄生草》填得极好,宝玉听宝钗念了这支曲子也十分喜欢。后来宝玉在湘云、黛玉两边调和倒受了两处的奚落,回到房间又想起《寄生草》,便占了一偈,在偈后又填了一支《寄生草》。然后自己念了一遍,才“自觉无挂碍,中心自得” ⑨。结合《红楼梦》下的注释中说,宝玉作的这两首都是双关,既是谈禅,也是说情。也就是说在两边不讨好的情况下,宝玉从先前听的那支《寄生草》中体悟到自己可以“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⑩,如果自己无所谓“情”,那对黛玉和湘云的关心也就不存在了,这样两边受气的情况也不存在了。可是宝玉到底还只是停留在浅显的层面,他不会放下心中的“情”,因此被黛玉一句“无立足境,是方干净”便将这番彻悟抛到了脑后。从两处受气的苦闷到参悟禅机再到开解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宝玉净化了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内心的纾解。

《红楼梦》的第五回有一个十分经典的情节,贾宝玉游警幻仙境。警幻仙姑带贾宝玉来到仙境是由于受到了宁荣二公所托,试图用情欲和声色犬马之事警示他不要继续愚蠢顽劣下去。让他从容易使人沉溺的胭脂水粉、旁门左道中跳脱开,从而回归正路、回归仕途之路。警幻带宝玉至仙境后就先带他去看了“金陵十二钗”的正册、副册、又副册,希望用宝玉家中三等女子的终身册籍来警示他,如果继续浑浑噩噩下去,家业终将衰败,家中女子都将落得个凄惨结局。可惜宝玉并没有看出这三册判词的意义,于是又有了之后的饮仙酒、演红楼。但是警幻发现宝玉依然没有醒悟,于是红楼还未唱完就被打断了。警幻开导宝玉的过程中,先是让他看了书册,后又给他听了曲文,以这二者为媒介警示宝玉不要再流连于女子脂粉之间,而应该走科举救业、经邦济世的孔孟之道。

《红楼梦》中以诗书曲文作为精神疗救媒介的例子还有很多。黛玉自小体弱多病,郁郁寡欢。她作的诗一方面是她内心情感世界的真实写照,另一方面也成了她排遣苦闷、寻找乐趣的精神依靠。她把美好易逝、时光短暂的苦闷留在了《葬花吟》中,将金秋品蟹、恣意快乐的心情装在了《螃蟹咏》里。苦闷也好,欢乐也好,黛玉都把它们放在了诗里。这作诗的过程也可以看作是她对自己心灵的一次次净化、对精神的一次次升华。宝黛共读《西厢记》的情节至今还有不少人将之奉为经典,认为这是宝黛爱情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二人读书时的专注,读完后青涩懵懂的互相试探,又何尝不是他们爱情的一次疗救。以《西厢记》为媒介,宝黛二人的心思显露出来,没有了猜疑和纠结,两人之间感情的裂缝被修补了、愈合了。

三、名著传世反映文学治疗的功能

《红楼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不言而喻。其中蕴含的冲破封建礼教束缚、自由追求爱情、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等思想都具有进步性。这种影响既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发展,也让阅读这部作品的人们产生了思想和精神上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可以看作是精神的治疗。

《红楼梦》是一本可以从小读到老的作品,身处人生不同阶段的人都可以和它产生神奇的共鸣。很多人都说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读《红楼梦》会有不同的体会,蒋勋在书中说在30岁以前,关注的人物通常只是黛玉、宝钗、宝玉、柳湘莲这些主要的、年轻的人物,其他很多人物都不会给自己留下很深的印象。等到年纪大了之后,他慢慢地就会更容易关注到书里那些不堪的、卑微的人物。所以蒋勋说《红楼梦》对他来说是一个救赎,让他能够活在现世当中。这种阅读《红楼梦》带给人们的感受体会,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它们同样地创造了人们关于自己独特人生的意义。或救赎、或通达、或宽容、或净化,人们都可以在《红楼梦》中找到想要的答案,这就是文学治疗、精神疗救的价值所在。

《红楼梦》中有一首诗广为流传:“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文学治疗的对象除了读者,还有创作者本人。读者通过阅读、倾听获取的信息完成治疗,作者则通过情感、信息的输出达到排解情绪、自我治疗的效果。曹家被抄家时,曹雪芹尚且年幼,他开始创作《红楼梦》时也还未满二十岁,此时他的生活早已变得潦倒困窘,可他还是“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耗尽心血建构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红楼”世界,将心酸血泪化为文字浸透了满纸。这不仅是他对昔日繁华生活的追忆,在亲眼目睹了家族的剧变和世态的炎凉后,投身于这样一部带有自传性色彩的小说创作中,更是他在没落窘迫的环境下,将内心积郁的种种复杂情感宣泄而出的一个途径,一种救赎自己的灵魂、追求一片心灵净土的治疗手段。何永康先生在分析曹雪芹创作心态时曾经提出,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时带有深深的“忏悔之意”。其中既有对眼看曹氏家族“大厦将倾”而自己无可奈何的忏悔,也有对“当日所有之女子”的忏悔。?这种忏悔又不是简单的自省,而是作者在经过变革、经过磨砺和深思后对整个社会乃至整个时代的反思。他将这种忏悔和反思宣泄在了《红楼梦》里,给读者带来一次次冲击的同时,也是对自己灵魂的一次次净化和治疗。

在《红楼梦》中,可以通过贾、王、史、薛四大家族,尤其是贾家内帏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件,看出古代人们在治疗疑难杂症时使用的神怪奇异的方法体现出了文学治疗的意识。在精神疗救的过程中,人们也常常以戏曲、诗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以及一些神游的经历作为治疗的媒介。最终,《红楼梦》这部经典名著本身也成了给读者以及作者以心灵救赎的媒介,实现了文学治疗的功能,成为留给后世宝贵的精神财富。

注释:

①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34页。

②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36页。

③钱宇:《〈红楼梦〉疾病书写研究》,扬州大学2021年硕士学位论文。

④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5页。

⑤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6页。

⑥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47页。

⑦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76页。

⑧曹雪芹、脂砚斋:《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第四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年版,第142页。

⑨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98页。

⑩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97页。

?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何永康:《曹雪芹创作心态描述》,《红楼梦学刊》1990年第1期,第39-61页。

参考文献:

[1]王艳凤,杨荣.试论《罗摩衍那》的文学治疗功能和禳灾功能[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4,43(3).

[2]叶舒宪.文学与治疗——关于文学功能的人类学研究[J].中国比较文学,1998,(2).

[3]钱宇.《红楼梦》疾病书写研究[D].扬州大学,2021.

[4]何永康.曹雪芹创作心态描述[J].紅楼梦学刊, 1990,(1):39-61.

[5]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6]裴雪重.解析《红楼梦》里针对林黛玉的心理治疗及暖香丸的真实意义[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1).

猜你喜欢

曹雪芹治疗红楼梦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曹雪芹南游金陵说再考辨
敦诚的西园与曹雪芹
别样解读《红楼梦》
“这个地方难站”——曹雪芹对聚散离合的叙事与思考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