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立德树人,培育中国儿童

2023-05-30焦艳

教育家 2023年12期
关键词:幼儿园社区幼儿

焦艳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和发展人,“树人”应考量人的全面发展,以德为先,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发展中的人、社会人和文化人的个体需要。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兴华幼儿园引领幼儿在一日生活中滋养德行,使幼儿逐渐成长为具有自我意识和情感的人、具有归属感和劳动能力的人、具有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的现代中国人。

“立德树人”思想下的育人思考

学前教育阶段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时期,根本任务是将幼儿从自然人培养成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性的社会人。“德”作为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存在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互动中。在幼儿园德育体系中,思考幼儿与自身、自然、社会的关系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前提。

第一,幼儿是生命个体的存在,教育应充分尊重幼儿生命的需要与发展自主权。幼儿园通过创设环境与活动来丰富幼儿的自我体验,调动幼儿的内在生命力,促进幼儿完成自我建构。比如小班幼儿刚刚进入幼儿园,从熟悉的家庭进入陌生的园所环境,帮助他们了解、认识并熟悉新的环境是必要的。主题活动“我的幼儿园”,帮助幼儿体验、认识幼儿园的环境,包括不同的滑梯、不同场地的游乐器械、种植园地、涂鸦区等;认识幼儿园的人,包括保安叔叔、煮饭的叔叔阿姨、笑眯眯的园长、浇花的爷爷;认识自己的班级,包括在哪栋楼、有哪些好玩的区域等。幼儿认识周围的环境,有助于丰富对世界的认知,建构自我经验。

第二,幼儿是社会个体的存在,是在社会情境中的人。教育应尊重幼儿的社会地位与权利,在家庭、幼儿园、社区等环境中促进幼儿对自我社会角色的认知,满足幼儿社会性情感与交往的需要。比如小班幼儿是学习并实现自己吃饭、穿衣等自我服务;升入中班及大班后,幼儿园会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为他人、班级服务,帮助幼儿逐渐形成正确的自我角色认识,了解自己在特定环境中的角色和位置,从而做出与角色相适应的反应和行为。

第三,幼儿是文化个体的存在,幼儿与文化是双向共生的关系。教育需要把中华优秀历史文化融入幼儿生活经验与生命体验,滋养幼儿心灵。比如通过节气活动,让幼儿了解中国节气与饮食、礼仪、气候的关系,了解节气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种下文化自信的种子。

“立德树人”思想下的儿童观建构

我们通过对“树人”本质的思考,认识到“儿童是什么”是“培养怎样的儿童”的起点。基于此,经过几年实践,幼儿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儿童观——幼儿是无价的建设者。

幼儿是自我成长与发展的建构者。幼儿拥有无限的潜能,在不断地“发现—尝试—思考—再尝试”的过程中,幼儿将直接经验转换为知识观念,自我从弱到强,身心进一步发展,从而构建起自己的思维,并获得创造性发展。比如在解决“如何把玩水区的水抽来浇地”的过程中,幼儿在尝试用瓢、盆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像水井般抽水”,在教师的帮助下,幼儿们合力完成了“半自动灌溉系统”,解决了抽水问题。

幼儿是园所发展的建设者。环境源于幼儿,促进幼儿发展。我们将幼儿看作环境创设的主体,鼓励幼儿通过“我参与”“我建设”“我作主”来实现和完成环境创设。小班幼儿在教师引导下,开展形式多样且简单易操作的活动,活动作品展示在教室的合适地点,以操作与展示来参与环境创设。中班幼儿依据主题进行角色区域创设,比如讨论角色名称、收集角色游戏材料、布置游戏环境、制作标识,开展角色区域剪彩活动,以区域建设方式来参与环境创设。大班幼儿全面负责空白班级的设计与打造,比如确定班级风格、讨论区域设置及班级规则、分工制作区域标记和规则提示,全程参与材料投放和物品摆放工作,把环境打造成自己所需、自我所爱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幼儿是课程建设的一分子,幼儿的兴趣、探究方向影响着课程建设。在“幼儿园的树”活动中,教师原计划是让幼儿研究树的分布,但在讨论的过程中,幼儿对“幼儿园最高和最粗的树是哪一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及时追随幼儿兴趣,调整研究方向,引导并支持幼儿对“最高、最粗的树”开展研究性学习,幼儿的兴趣推动并影响着课程的发展。

幼儿是社会进步的参与者。幼儿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个体,他们通过自身行为参与美好社会的建设。比如幼儿把在园内开展的“垃圾分类”“光盘行动”活动迁移到家庭,邀请家长与自己共同参与环保活动,从而提升整个家庭的环保意识,为美好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立德树人”思想下的中国儿童培育思路

我们立足“人”的发展,基于幼儿当下的生活与需要,围绕幼儿与自我、他人、社会等关系确立递进式主题课程。

探秘“我自己”:成为具有自我意识和情感的人。小班的主题是“我自己”,幼儿通过与父母一起回顾、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感知自己的存在和生命的变化过程,增强爱自己、爱父母的情感。之后,基于幼儿对自己的认识,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方式表征“我眼中的自己”,在自画像的描绘中培养幼儿的自我意识。鼓励幼儿对比“小时候的我”和“现在的我”,比如身体的变化、能力的变化、成长的变化等,引导幼儿作为主体认识自己、感知自己、接纳自己。“我自己”主题从幼儿本身出发,回归幼儿个体发展,帮助幼儿内化自我概念和主体意识,使幼儿在初步感知自己与家人的关系中获得情感的关怀和满足,形成爱自己、爱父母、爱家庭的情感。

探寻“我的社区”:成为具有归属感和劳动能力的现代人。中班主题是“我的社区”,各班采用差异化手段了解幼儿所在社区,并基于幼儿的生活背景,整合家庭资源,紧密幼儿与社区生活相关的人、事、物的关系。活动分为三条线,一是探寻社区的人,幼儿以自身为资源,探访社区工作人员的职业与内容,并亲身体验社区人员的工作。二是探寻社区的物,走进社区,通过询问调查与参访了解社区的名称、位置、标志、建筑等。三是探寻社区的事,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义务劳动、环保宣传等活动。三条线互相融合,有助于帮助幼儿生成新经验,同时增强幼儿对社区的归属感,提升幼儿的实践能力。

探解“我是中国娃”:成为具有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的现代中国人。大班主題“我是中国娃”来源于幼儿当下的社会生活、社会文化。主题活动开展前期,以国庆节重大事件推动幼儿对“中国”展开探究。各班基于幼儿的兴趣,通过讨论、亲子调查等方式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并用幼儿理解的方式探究“中国”,了解国家节日与重大成就。活动中期,我们追随幼儿的兴趣与经验,通过整合幼儿家乡与生活城市的资源生发出新的探究点,让幼儿在了解探究家乡和城市景点、建筑、美食中萌发爱家乡的情感,建立对生活城市的归属感。活动后期,主题内容渗透民族文化,以幼儿感兴趣的形式,让幼儿穿着自己喜欢的民族服装参与联欢互动,在品尝美食、展示民族舞蹈中感知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增强幼儿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幼儿园肩负着德育的责任,在努力探索课程、创造德育途径的同时,应充分考量人的终身发展,利用幼儿周边生活的文化资源,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滋养德行,逐渐成长为具有中国自信和中国立场的儿童。

责任编辑:陈璠

猜你喜欢

幼儿园社区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社区大作战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欢乐的幼儿园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爱“上”幼儿园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