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业财融合背景下的国有企业财务转型策略

2023-05-30万军良

中国集体经济 2023年15期
关键词:财务转型业财融合国有企业

万军良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由原来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这种环境下,越来越多的新兴企业开始融入市场争占市场份额。而国有企业要想始终占据竞争优势地位,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是十分必要的。财务管理工作是国有企业实现战略性管理以及长期发展目标的重要因素,而业财融合作为提高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文章针对业财融合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管理理念陈旧、管理时效性低、缺乏信息建设等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相应提出了几点业财融合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转型的策略,希望能够为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业财融合;国有企业;财务转型

一、引言

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深化改革,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冲击和挑战。传统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企业的经济管理要求以及发展需求,甚至阻碍国有企业创新发展。而业财融合主要是指将企业内部的业务工作与财务工作进行有机融合,从企业整体发展角度思考业务的开展是否符合企业整体发展方向。在业财融合背景下国有企业只有进行有效的财务转型,才能够更好地顺应市场变革,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进而提升企业经济创造价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推动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业财融合背景下国有企业进行财务转型的重要意义

业财融合主要是指将企业内部的业务工作与财务工作进行有机融合,打破财务工作中记账、核算等刻板化工作内容,进而直接参与到企业业务管理工作之中。财务工作能够帮助企业管理层的决策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也能够通过精准反应数据信息帮助企业管理层更加清晰地了解到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而增强企业的管控能力,推动企业平稳持续发展。

(一)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实力

近几年来,大多数国有企业的业务工作与财务工作都是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财务管理更强调记账以及数据核对。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广泛应用,专业化模块分工已经不能够很好满足国有企业的发展需求。在业财融合背景下推进国有企业财务转型,能够有效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及管理水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有企业只有完善财务与业务的深入融合发展以及信息化建设,才能提高自身竞争优势,进而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占据优势地位。由此可见,国有企业深化业财融合以及财务转型已经是一种必然趋势。因此,国有企业应该充分重视业财融合的意义与价值,并进行财务转型。

(二)有利于为国有企业的战略发展出谋划策

在业财融合背景下国有企业进行财务转型,还有利于合理制定企业发展与战略规划。在业财融合背景下,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需要从单一化的核算工作转变为管理会计、从价值记录工作转变为价值创造与提升工作、从输出数据信息转变为输出改进意见。在这种情况下,财务管理人员就担任着财务管理者和业务部分合作伙伴的双重身份。这样一方面财务人员能够在财务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专项特长和价值优势,基于财务角度对分析国有企业业务的经营特点;另一方面财务人员能够对国有企业业务资金情况进行整体把握,为企业的战略发展提供参考数据。

(三)有利于国有企业的价值创造

在业财融合背景下国有企业进行财务转型,还有利于国有企业的价值创造。國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开展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最大限度上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效,进而最大限度上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国有企业的升级与转型发展奠定良好物质基础。国有企业的价值创造关键在于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如果国有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处于完全独立状态,无法紧密联动合作,那么财务人员将会无法第一时间内精准掌握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也无法及时了解国有企业业务经营中的成本、生产风险、经济风险等,进而产生大量不必要资金浪费。而业财融合背景下国有企业进行财务转型,则能够有效实现企业内部全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有利于国有企业的价值创造。

(四)有利于国有企业进行风险管控信息化建设

在业财融合背景下国有企业进行财务转型,还有利于国有企业进行风险管控信息化建设。在这种背景下,国有企业只有充分在内部各个工作环节中加强信息化建设,才能占据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而风险管控问题作为所有企业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实力的关键。业财融合的进一步推进,能够让国有企业财务人员将信息系统应用于业务工作与财务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对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潜在的、未来可能发生的经营性风险、财务性风险问题进行全面化、多角度的监管与预防。这样就能够促使国有企业在经济风险面临转变被动挨打的地位,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减少经济风险问题的发生以及势态的恶化,进而提升市场竞争实力和占有率,更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现有财务人员的业财融合意识有待提高

现阶段,各大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所呈现出来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财务管理策略和业务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现阶段,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由于受到传统财务管理理念以及模式的影响,进而在实际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仅进行财务信息处理、成本数据核对、财务报表制作与分析工作。由此可以得知,部分国有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有待提升,并且对于本职工作之外的业务了解与掌控程度不够。而业务人员也只熟知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财务管理以及经济风险问题不予重视。这就导致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与业务管理部门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进而导致财务与业务工作具有一定割裂性。在这种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就无法有效认识到业财融合的意义与价值,而在实际工作中,会导致财务数据以及业务管理的片面性,不利于国有企业管理层进行科学决策,进而影响国有企业的持续发展。而所谓复合型人才,在国有企业财务转型中主要是指具有一定业务工作能力和财务工作能力的专业人才,能够在业财融合背景下得心应手开展相关工作。复合型人才是加快业财融合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有效提高国有企业财务工作与业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关键。因此,在业财融合背景下,国有企业要想更好实现财务转型,还应该注重对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二)财务管理理念陈旧

财务管理理念陈旧也是业财融合背景下阻碍国有企业进行财务转型的重要制约因素。当前,部分国有企业管理者并未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所创造的价值和作用,而是更多地将精力和重点放在了如何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以及扩大生产规模上。这就导致部分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理念一直处于停滞状态,进而呈现守旧落后化。在这种陈旧的管理理念影响下,大部分财务管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仅发挥着基础的核对与计算功能,对于国有企业经营所创造的经济价值被严重忽视。与此同时,部分国有企业由于财务管理理念陈旧,未能够充分利用财务信息数据开展分析与决策工作,这就导致企业在开展业务活动时存在一定潜在经济风险,不利于国有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严重时还会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而国有企业尚未认识业财融合对于财务转型的意义与作用,也会导致国有企业内部业财融合度难以有效深化。部分国有企业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下,很多的将管理精力和策略分别应用于企业内部的财务工作与业务工作之中。这不仅无法有效提高国有企业业务与财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还会加劇业务工作与财务工作的割裂,进而形成信息孤岛问题。这种情况下,业务工作中将会出现审批资金不够或者过多问题,而财务工作中将会出现大量不对账的资金使用,不利于国有企业的持续发展。

(三)信息化建设效率较低,无法有效推动业财融合

我国科学领域的创新发展,信息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生产活动之中。就当前各大国有企业发展状况来看,大多数国有企业仅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生产活动之中,并没有针对财务与业务工作进行信息化建设。此外,虽然有部分国有企业在财务工作中进行了信息化建设,但是其信息化程度并没有达到能够及时、全面进行信息共享的程度。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有企业业财融合的深度。除此之外,不同阶段开发的信息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硬件设备配置问题、内外部接口规范性问题等,进而影响国有企业财务与业务的信息化建设进程,致使信息系统无法有效满足国有企业财务与业务深入融合的需求。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市场的竞争也开始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而国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占据竞争优势,仅在生产活动中应用信息化技术是行不通的。因此,国有企业应该在业财融合背景下加强业务与财务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实现国有企业的业财一体化发展。加强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还能够加速融合国有企业业务与财务工作,通过信息平台建设将业务内容与财务内容进行有机整理和归纳。这样财务与业务部门就能够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在信息平台上进行数据资料查找。同时也能够利用信息平台进行实时沟通,提高国有企业业务与财务工作效率。

(四)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

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管理体系的不健全也是影响业财融合以及财务转型的重要因素。现阶段,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中主要包含了预算管理体系、成本管理体系、风险防范管理体系。首先,部分国有企业由于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虽然积极响应市场号召迎合市场改革发展趋势,引进了先进的预算管理思维。但是在实际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并没有将财务管理思维落到实处,财务工作整体呈现形式化问题。这就导致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体系形同虚设。同时企业内部财务部门由于缺乏对预算管理体系的正确认知,进而在进行预算管理工作时难以保障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其次,部分国有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还缺乏正确的成本管控意识,并且对于当下市场环境了解程度不够,未能够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前期项目勘察工作,无形之中增加了企业的经济风险。与此同时,由于国有企业缺乏完善的成本控制与管理体系,还会在实际工作中产生财务数据信息错误、不规范等问题,进而增加国有企业的经济风险,不利于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市场中还存在部分国有企业缺乏完善的风险防范管理体系。无论何种企业,在发展进程中都会面临一定的风险问题。只有建立健全风险防范管理体系,才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减少经济风险问题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对于推动国有企业平稳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现阶段,部分国有企业对于内部的经营状况存在盲目自信,并未设置相应的风险防范管理措施。同时对于当前市场环境变化、国家政策法律等不够了解,进而导致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存在大量潜在风险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国有企业出现经济风险问题,将会完全处于被动挨打局面,不仅无法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在经济风险过后也无法发挥管理职能进行有效补救。长期发展下去,不仅会导致国有企业承担巨额的经济形势,还会致使国有企业市场占有率下降,影响其可持续发展。

四、业财融合背景下国有企业进行财务转型的策略

(一)提高企业全员对于业财融合的认识与重视

国有企业要想在业财融合背景下开展有效财务转型,首要任务是提高企业全员对于业财融合的认识与重视度。国有企业内部员工只有对业财融合形成正确认知,才能够积极配合和共同推进财务转型,进而在国有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财务转型氛围。首先,国有管理者以及管理层应该为员工做好学习榜样。只有管理层带头重视业财融合以及财务转型的重要性,才能够有效引导内部员工提高对业财融合的认识与重视。因此,国有企业管理层应该积极了解和学习国家最新的政策、市场变化趋势等,建立起正确、规范的财务转型理念和思维。此外,国有企业管理层还应该积极汲取和借鉴其他企业业财融合下的财务转型经验,并将其与自身企业发展情况、发展目标进行具体整合,形成适应现阶段国有企业发展需求的财务管理形式。其次,国有企业管理部门还应该加强业财融合含义以及意义的宣传力度,并积极组织开展相关演讲、培训活动,进而让内部员工打破业务与财务相互独立的刻板思维,提高管理认知,进而从国有企业发展角度考虑业务,通过运用财税知识作出价值评判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这样就能够引导国有企业员工形成良好的财务价值创造意识,在实际的财务工作中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最后,还应该从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中选取具有一定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的精英骨干组成转型工作小组,对业财融合背景下国有企业内部出现的紧急工作进行应急处理,同时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对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具体工作进行审核与指导。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业财工作效率和质量,才能够为国有企业内部员工树立良好学习榜样,进而提高员工对于业财融合的认识与重视。

(二)加强复合型人才储备力度

复合型人才作为国有企业在业财融合背景下进行财务管理以及转型的重要参与人员,其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有企业的财务转型效率。因此,国有企业要想在业财融合背景下推进财务转型,还应该加强复合型人才储备力度。首先,国有企业应该制定并完善财务梯队建设方案。国有企业应该明确建设财务梯队的主要目的,并制定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相符合的人才规划。然后在此基础上招纳符合要求的财务管理人员,并对财务人员的信息化水平、专业能力等进行具体分析。在人才引进后,大力培养“财务+业务”的复合型人才,进而打造一支高质量的财务管理队伍。其次,国有企业还应该对现有财务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进行针对性技能培训与提升,夯实国有企业基层财务力量。第一,国有企业应该定期对财务人员开展业务知识、企业管理、信息技术等各个方面知识的学习,将单一性人才培养成为具有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第二,国有企业还应该加强财务人员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促使财务人员参与到企业的生產经营活动之中,进而提高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能力。

(三)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构建财务共享中心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工作已经成为新时代下国有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深入渗透,各行各业也开始进行了技术革新。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国有企业只有利用信息技术加深业务与财务的融合,并进行财务转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财务共享中心,主要是指将国有企业内部业务部门的工作内容与财务部门的工作内容进行统一化管理与有机融合,促使国有企业各部门之间信息管理系统处于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状态之下。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还能够在最大限度上避免国有企业财务工作出现信息孤岛、难以实现资源共享等问题。如果国有企业在决策工作中仅仅依靠单一化的数据进行决策和发展目标制定,那么未免过于片面化。基于此,为了更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良好发展,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其信息化技术构建财务共享平台,并引进ERP管理系统,推动办公自动化的进一步实现。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简化财务与业务工作流程与任务量,还能够有效推动国有企业财务与业务的融合开展,实现财务转型。

(四)健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首先,预算作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国有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经济效益。因此,国有企业应健全预算管理体系,在实际财务管理工作中严格遵循政策和法律法规指导,进而减少非法违规行为以及经济风险问题的发生。在此过程中,国有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发展目标、未来转型方向、实际发展水平等,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系。这样就能够有效提高预算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促使预算目标符合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这样就能够在业财融合背景下,更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力度和效率,提高国有企业资金有效利用率,进而提升经济效益。其次,国有企业应该完善成本管控体系。所谓成本管控体系是指在企业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对成本的支出以及经济收益进行具体管理,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国有企业应该始终秉持着价值导向的成本控制原则,并强化管理层以及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这样就能够为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同时也能够便于财务人员及时发现财务工作中出现的异常数据信息,进而保障国有企业的收支平衡。与此同时,国有企业还应该在开展各大项目合作之前,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活动,在了解市场发展趋势之后判定项目的可行性以及经济效益。最后,国有企业还应该在业财融合背景下完善风险防范化解体系。明确当前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并借助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建立起完善的经济风险预警体系。这样就能够在业务与财务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更好的检测潜在的以及可能发生的经济风险问题,减少国有企业的经济损失。

五、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与转型升级是当今经济市场的重要战略,国有企业也应该顺势而为进行财务转型。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实现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有效提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显著竞争优势,实现平稳持续发展。基于此,国有企业应该在业财融合背景下结合自身的发展目标,促使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进行有机融合,并通过提高企业全员对于业财融合的认识与重视度、引进复合型人才、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完善财务管理体系等措施为业财融合模式在企业内部落实奠定良好基础,进而推动国有企业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钰艳.论业财融合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转型[J].中国市场,2022(30):151-153.

[2]陆芳.业财融合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2(21):133-135.

[3]赵毓岚.在业财融合趋势下国有企业财务转型定位探究[J].财讯,2020(29):5-6.

[4]戚亚雅.业财融合下国有企业财务转型探索[J].租售情报,2020(08):22-24.

[5]聂健锋.论国企深化改革背景下财务管理转型[J].商场现代化,2022(06):139-141.

[6]于建伟.混改资本模式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J].消费导刊,2021(44):199-200.

[7]陈晔.国企深化改革背景下财务管理转型探究[J].财会学习,2020(05):22-23.

[8]王晓丽.业财融合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转型发展思考[J].当代会计,2022(01):61-63.

[9]李瑞尧.关于业财融合下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相关思考[J].品牌研究,2022(06):205-207.

[10]赵刚刚.业财融合下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J].现代商业,2021(23):167-169.

(作者单位:许昌许继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财务转型业财融合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招标企业“互联网+”财务转型浅析
打造产融结合平台推动企业财务转型
通信运营企业基于客户效益的业财融合研究及应用
业财融合助力企业发展探究
论实施业财融合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措施
通信企业基于价值的业财融合分析浅谈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