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型党支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究

2023-05-30吴雷张胜强

高教学刊 2023年14期
关键词:学习强国组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吴雷 张胜强

摘  要:当代中国精神最准确的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代表全体人民的价值追求。高校大学生党支部是最基层的学生党组织,承担着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大学生党员素质,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密切联系师生的关键作用。该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义和难点出发,然后从线下、线上层面提出强化体制建设,加强队伍培训,完善学习制度,强化活动牵引力,利用“学习强国”APP创新管理和运行机制等路径。

关键词:学习型党支部;“学习强国”APP;组织建设;考评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14-0163-05

Abstract: The most accurate embodiment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spirit is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which represents the value pursuit of all the people. The Party branch of college students is the most grass-roots student Party member organization. It plays a key role in strengthening ideals and beliefs,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Party members, guiding college students to study hard, helping college students grow healthily and contacti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closely. Starting from the significance and difficulties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lea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arty branch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paths from offline and online levels, such as strengthening system construction, strengthening team training, improving learning system, strengthening activity traction, and using "learning power" app to innovate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help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 in the new era grow into qualified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of socialism in the new era.

Keywords: learning-oriented Party branch; "Learning power" APP;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evaluation mechanism; core socialist values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新时代的价值追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把学习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作为不断的追求目标,做到好学乐学。我国建设学习型政党必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党组织全员学习、深入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新时代大学生生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土壤中,汲取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养分,接受着党和人民的栽培,使他们逐渐茁壮成长为能担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兵”。据2021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1年6月,全国共有基层党组织486.4万个,党员9 514.8万名,全国共有大学生3 599.25万名,学生党员306.7万名,大学生党员数量占大学生总量的8.5%左右,全国每年新发展党员总数中约40%为大学生党员,大学生是党组织的重要生力军。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抓好高校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建设大学生学习型党支部,坚持不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的意义

(一)  丰富高校大学生党支部的理论指导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和网络环境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大学生的三观和生活方式都发生着改变,导致高校大学生党员思想教育工作充满挑战。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全社会开展顺应时代发展、理论形式鲜明的实践活动,丰富高校大学生党支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明确个人奋斗目标和理想追求。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指导思想、工作核心和工作基础等方面为高校开展党建工作提出指导,为高校大学生党支部培养优秀大学生党员提供了理论支持和路线规划。高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有利于大学生党支部顺利吸收、教育、管理、服务和监督大学生党员,全面优化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有梦想、敢追求和勤拼搏的优秀大学生党员,为国家创造更优秀的建设性人才。

(二)  适应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支部发展要求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便利的网络环境让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变得更便捷,接收信息内容更丰富,信息更新交替十分迅速。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持和互联网的宣传,书本上的知识是基础,证书是能力的证明,但是大学生如何发挥自己的能力,将书本上的知识更好地应用到现实工作中,打破“本领恐慌”“能力瓶颈”等问题,创造工作价值是当前新时代的新发展要求和前提保障。当前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和团队化学习也被更多的国家认定为当代世界主流教育。面对国内外日趋复杂的形势,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有更多的规律要探索,有更多的矛盾要解决,有更多的难点要破解。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应符合更严格的时代要求,拓展传统书本理论知识传授模式,紧抓党建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加强学生的道德水平建设,提升认识事物的高度,完善求真务实的态度,准确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谛。

(三)  增强高校大学生党支部综合治理能力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高校大学生是西方敌对势力妄图分裂、实施西化的重点对象,意识形态斗争充满挑战。高校基层党支部必须保持高度的政治清醒,明辨是非善恶,克服艰难险阻,敢于同一切反动势力作斗争。新时代高校担负着汇聚青年才俊,输送经世致用人才的光荣职责。高校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办学方向,高校大学生要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中国近现代史,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历史,保持思想的先进性和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把握国家和民族发展大势与大局。大学生党支部是党在大学生中开展工作最基本的单位,是党在高校的基层组织,是学生与学校、学生与学院之间沟通的桥梁,担负着联系团结大学生,宣传组织大学生,实践引领大学生,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落实到学校、落实到广大学生个人的重要任务。人民生活条件日益良好,大学生家庭条件也越来越优越,父母越来越舍不得孩子吃苦,可能导致对孩子管理出现疏忽,可以看到有一些学生过分强调自我主义及享乐主义,思想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悖的,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高校大学生党支部重任在肩。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的现状及难点

部分高校大学生党支部在建设中还存在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目标路线不明确,缺乏主观能动性;学习型党支部管理机制不完善,政治职能不全面;学习型党支部监督考评机制缺乏时效性,学生党员需更恰当激励约束方法等现实难点,需要加以解决。

(一)  党支部学习目标还须凝练,品牌建设还须加强

由于缺乏清晰的发展目标与定位,部分大学生党支部的工作停留在完成上级安排的工作上,党支部缺少核心凝聚力和形式丰富多彩的党日活动,未能打造特色化、精品化党支部,党支部发展目标未来规划不明确。由于大学生党支部学习制度不完善,多运用学习约束机制,无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党支部实践战斗力不强。部分大学生党支部虽然制定了学习制度,但得不到落实,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大学每年都有毕业生离开和新生加入,党员每年新旧交替人员较多,学习制度很难形成系统化运作;二是高校大学生党支部书记主要是同届学生,缺乏部门管理能力和专业的党政知识培训,对党支部的内涵了解不够深入。

(二)  党支部主动学习性欠缺,学习形式单一化

高校大学生由于学业任务重、科研比赛较多,特别是当学生需要参加毕业实习和创新创业比赛时,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被占用,党支部集中统一学习的机会较少,导致出现学习方式简化、学习内容滞后等问题,分批分散学习也降低了党支部凝聚力。部分大学生党支部主要学习方式以党政老师集体讲座形式为主,缺少深入学习,导致学生党支部拿到学习内容就安排领读、导读,导致理论部分学习形式性过强,不了解前因后果,不懂得将学习所得与工作、生活实际结合起来。部分大学生党支部认为上党课即为党政知识学习最重要方式,把“三会一课”当作理论学习的唯一渠道,没有深入理解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型党支部的内涵,不积极探索新型的学习形式,创建学习型党支部的主动性不足。

(三)  党支部成员培养不够全面,考核激励标准不完善

大学生党员学习考评机制的根本目标是提升学习的实效性,健全的考评机制不仅要求考评党员学习的过程,还要求运用考评结果对党员的日常学习行为进行激励约束。当前,部分高校大学生党支部学习的考评机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的广度、深度及运用情况缺少评价指标,特别是受考研和工作影响的高年级学生,缺少入党之后的终身教育,尤其是在思想修养与道德基础,党员应该负责的义务等方面,这就在无形中建立起了一种以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次数为主的学习考评导向,忽略学习实效的评价,导致一些学生认为只要学习不失败,就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导致大学生党员只愿停留在考评指标范围内的“舒适区”,而不愿尝试具有挑战性的“创造区”。

(四)  党支部的政治职能较弱,纪律意识有待提高

部分高校大学生党支部的党支书和管理人员党政知识专业化水平不够,上级传达学习要求,下级单一传递要求,并没有认真思考如何通过要求和指导去更好地管理本支部,如何开创发扬本支部,如何发挥党员主观能动性。从一名普通学生成长为学生党员,不是简历上四个字的变化,而是一种身份的转变,是一种责任的提高,我们必须做实做真党支部活动,提高政治觉悟,加强纪律意识,心中要时刻想着我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我有责任有义务为了国家、为了学校、为了自己更好的未来去奋斗,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开拓进取。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的路径

(一)  線下层面

改进大学生党员学习管理制度,强化大学生学习型党支部体制机制建设,完善学习型党支部学习制度。

1  理顺大学生学习型党支部工作机制

首先要明确高校院系党组织对学生党支部建设承担主体责任,学院书记担任主要领导职责,副书记担任直接领导职责。院系党组织应正确把握大学生学习型党支部的建设方向,调动辅导员、任课教师和学生党支部书记等多方力量,严把入口关,推选学生入党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更要思想上入党,综合考虑学生日常工作生活表现,实践活动参与效果,不能简单以学习成绩作为单一选拔依据,可以加入党支部活动参与度来衡量入党或转正时间。

2  增强大学生学习型党支部书记配置

优秀的党支部书记可以更好地凝聚本支部,引导成员更好地发挥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力。院系党组织应从政治标准、业务能力和工作效果等方面选拔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和热衷于学生工作的学生当支书。学生党支部书记的政治素养、工作能力直接关系着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上级党组织应进行专业化管理,安排学生党支部书记等支部委员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对考核结果较差的支部书记进行撤职处理。

3  加强大学生学习型党支部监督管理

在组织纪律方面,要求大学生党员严格执行所在党组织的工作部署,严守政治纪律,注意个人言论,严格处理长期失联的党员;在群众纪律方面,要求大学生党员提升服务意识,自觉学习党内重要法规,提升自身的廉洁意识,做到廉洁自律,坚决杜绝在学生组织中出现以权谋私现象,坚持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在工作纪律方面,主动承担责任,不搞避重就轻、互相推诿,坚决反对“四风”,严格执行民主生活会制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相互监督整改成效,在评优评先与党员考核中将目标考核结果作为重要依据。

4  深化大学生学习型党支部学习资源

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部分内容较为抽象,不易理解,很难完成预期教育目标。大学生党支部必须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和结合实际的学习材料,由浅到深逐步丰富学习内容,重要知识多利用便捷的多媒体软件,加入讲解视频、会议录像、案例分析和要点纲领,强化学习氛围,提高党员学习积极性,注重了解理论推出的现实背景、内在逻辑和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其次,利用实践活动丰富学习内容。理论学习环节与实践体验环节不能按部就班,简单叠加,而是要切实开展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政策要求融入其中,例如,组织学生观看中国与美国的高层对话,让学生党员深刻感受到国家荣誉感和民族的自豪感;介绍企业减税、减负,以及扶贫工作、大学生回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国家5G等高科技的发展,感受科技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5  开展大学生学习型党支部专题活动

高校大学生党支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结合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标杆院系的先进经验,引导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和原理分析时事政治,理解党和国家的决策,帮助大学生党员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大学生党支部定期开展党课学习活动,安排名师讲故事,讲解党史中的大事件,增强民族荣誉感;大学生党支部可结合专业特色开发形式多样、内容全面的党课;开展“四史”学习活动,大学生党员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集中学习,积极讨论学习中的问题,鼓励党支部开展演讲、征文等活动,帮助大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

6  弘扬大学生学习型党支部先进模范

大学生党支部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可定期开展学习先进人物事迹的活动,开展模范评选活动,请优秀学生党员进行答辩讲解,树立榜样典型,而后在各党支部推广宣传,这种先进人物事迹可以是党员队伍中值得学习的楷模,也可以是在各党支部中表现突出的党干、党员,多方面寻找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就业中的优秀典型,发挥同辈传帮带效应。

(二)  线上层面

创新大学生学习型党支部运行机制,正确利用“学习强国”APP进行全方位、全时刻学习(图1)。“学习强国”APP作为中宣部主管的全新融媒体平台,依托从上至下的整体架构,借助领先的网络技术,创新在线学习新方式,帮助全体党员随时随地学习、全面及时参与,第一时间了解国际国内大事。高校通过“学习强国”平台,把党支部建在线上,把学习型党支部建在每个学生身边,发挥正向引导作用。

1  创新为党发声模式

高校大学生党支部通过“学习强国”平台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功能,建设全方位、多层次传播路径,强化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阵地,筑牢意识形态堡垒,引导大学生党员在网络意识形态阵地上抒发爱国爱党情怀,发表正能量言论。大学生通过“学习强国”平台自带的“分享”功能,将平台内容分享给微信好友及分享到朋友圈等,有效调动大学生党员为党发声、为党正言的热情,让大学生党支部成员的“红色朋友圈”始终正能量充沛、主旋律轩昂,在全社会形成爱党、敬党宣传氛围。

2  创新学习教育模式

大学生党员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手机在线学习功能,把平台当成“网络党校”和“掌上移动课堂”。党支部在学习平台管理方面保证党支部全员参与,各党支部建立内部交流群,保证百分百参与度;量化线上学习效果,重视APP“学习积分”累计,更加直观准确监督党支部成员学习效果;通过“每日答题”“每周答题”实践考核方式检验学习成果,保证党支部成员切实准确进行APP学习;多用平台“订阅”和“收藏”功能,热点新闻及时阅读,重点消息反复熟读;坚持学、做结合,坚持“学习强国”线上理论学习和线下实践的相统一,对于学习效果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树立学习模范标兵;党支部可以每天安排1名学生党员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学习群内分享一条热点消息,并积极组织点评;灵活运用“挑战答题”板块,学生党员可以把这当作学习、工作之余的一点小乐趣,每一次答题都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每一次答题都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党支部可以将此作为一项活动举行,举办“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有奖挑战赛,从支部、总支到学校层面进行比赛,选出最强挑战者进行表彰和奖励;党支部成员可以每天通过微信群打卡相互提醒、相互督促,形成良性竞争机制,建立积极团结的学习氛围。党支部结合我国的传统节日,借助文化特色开展党员活动,在“学习强国”平台为大家讲解或诵读经典文章或名著,营造共同学习、相互学习的氛围。党员之间也可以共同讨论在学习中所遇到的疑惑及交流各自在平日里的学习方法等,达到取长补短促进个人更快成长的目标,形成一种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学生党员们要认识到理论学习不仅对组织的建设有益,更对自身的成长有帮助。

3  创新组织管理模式

高校要根据管理服务部门、学生党员的实际情况,在思想发动上,从增强针对性、实效性角度出发;在组织部署上,建立自上而下,规范统一的管理机制;在学生工作中,注重突出管理者指向作用、指导作用。学院领导分工分时,定期安排学习主题,充分利用平台的丰富学习资源,深入研究和提炼学习内容,自上而下带头开展学习,把握平台功能,深化学习深度,把大学生党员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各学生党支部可以利用平台在线发布信息公告,积极开展群内部聊天,召开支部视频会议,开展支部党员线上舆论引导和监督,掌握支部党员的学习情况开展量化考评,在线互动交流,在线多样化学习,在线反馈问题等,真正把“學习强国”APP打造成大学生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的新平台、好助手。同时各党支部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记录,将党员每日学习情况作为考评内容,将线上平台学习和线下日常实践考核相结合,实行日公开通报制,形成督促长效机制和良性竞争循环。

4  创新在线服务模式

积极利用“学习强国”APP志愿者板块。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充满生机活力,在志愿活动方面无论是参与积极性还是身体素质都属于佼佼者,是新时代推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在社会中落地生根、在群众中开花结果的中坚力量。党员志愿服务不能纸上谈兵,新时代大学生党支部可以利用此版块的志愿服务功能,学习典型,寻找对象,借鉴利用版块中具体生活案例,走下网络,走进群众,特别是在新冠感染疫情还未完全消散,危难之际,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党员选择坚守、选择逆行,在防疫工作中用最美的身影,给予社会最暖心的感动。高校大学生党员可及时准确地通过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亲身实践弘扬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雷锋精神和袁隆平精神,用实际行动来建设新时代高校志愿服务站,更好地发挥党员志愿服务职能。

参考文献:

[1] 冯身洪.新时代提高高校党建质量的多维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9(1):84-87.

[2] 龚照绮.核心价值观培育在大学生党建教育中的意义[J].求贤,2021(3):54-55.

[3] 广禄,孙美娟.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9-14.

[4] 董洪亮,张烁.全力推动新时代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N].人民日报,2018-9-12(02).

[5] 杨晓慧.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理论意蕴、现实难题与实践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8(18):4-8.

[6] 张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学生党建教育的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18):26-27.

[7] 吴巧慧.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建设有效路径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5):150-152.

[8] 吕规,黄义灵.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4):48-49.

[9] 方志,宋晓东,张皓天.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理论学习的困境与改进路径——以北京市某高校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20(12):156-159.

[10] 王国鹏.开放教育办学体系下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0):34-37.

[11] 蔡文华.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时代要求与发展路向[J].探索,2019(4):118-126.

[12] 杨俐,樊继福.新时代学习型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2):47-48.

[13] 阴浩.基于文化自觉视野下高校文化育人实施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9(21):51-52.

[14] 寇光涛,岳敏,武镒.新形势下高校“立德树人”和“三全育人”的发展路径研究[J].教育探索,2018(4):84-88.

[15] 蒋笃君.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范式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3):43-45.

[16] 刘惠,张兆学.全媒体视角下大学生党支部建设路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8):35-36,65.

[17] 雷婧.“学习强国”平台在高校党建工作创新中的应用研究[J].高教学刊,2020(14):40-43.

基金项目: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的政治建设研究中心2021年基础课题“大学学生党支部在育人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式研究”(GXZY2319)

第一作者简介:吴雷(1980-),男,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管理学博士,副研究员,副书记,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通信作者:張胜强(1994-),男,汉族,山东烟台人,应用经济学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科技金融。

猜你喜欢

学习强国组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海安市高新区侨联积极推进侨眷侨属安装使用“学习强国”APP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党支部掀起“学习强国”平台学习高潮
江苏阜宁:“学习强国”成为党员干警提升综合能力“推进器”
基层武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浅谈中职学校体育社团的组织建设
立足岗位 突出重点 努力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
加强企业共青团组织建设分析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