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工程实践育人体系建设研究
2023-05-30王凤领陈醒基朱玉琴
王凤领 陈醒基 朱玉琴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人才已成为应用型高校建设的重中之重。从相关概念入手,介绍实践育人的科学内涵,阐述新形势下应用型高校实践育人的现实需要,针对应用型高校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构建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通过探索和实施CDIO-OBE工程教育模式,加强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提升应用型高校工程实践育人实效。
关键词:新工科;应用型高校;工程实践;实践育人;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14-0096-04
Abstract: As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goes deeper and deeper, cultivating excellent engineering talents with strong practical engineering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construction of appli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practical nurturing, describes the practical nurturing needs of appli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addresses the problems in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f appli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ims to cultivate students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ety, builds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strengthen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by explor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CDIO-OBE engineering education model, enhanc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and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The effectiveness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for educating people in applied universities.
Keywords: new engineering; applied university; engineering practice; practical education; application-oriented personnel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创新举措是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见》《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等文件,都要求高校进一步加强实践育人工作的有效途径,顺应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趋势,不断探索融合与创新工程专业培养,优化实践过程管理,完善实践工作责任制,强化实践导师责任制,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有效提高实践育人效果。
一 相关概念
(一) 新工科概念
新工科是指赋予工科新内涵以适应经济转型升级新常态的新形式,即不同学科交叉渗透形成新的工程领域和新的工程范式,是新思想、新模式、新方法和新结构的有机结合。以新经济、新产业为背景的新工科建设与发展,强调理念新、质量新、模式新、结构新和体系新。面对新一轮产业改革和科技革命的挑战和工程人才的短缺,需要培养一大批卓越的工程人才[1]。
(二) 工程实践
工程实践是把自己所学知识用于实践中,以此来巩固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工程实践是工程教育的基石,实践教学可以促进理论知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教学体系是指围绕一定的教育目的,能够稳定存在并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工程人才培养要落实到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中[2]。
(三) 实践育人
实践育人是学生以理论知识为基础,通过教学实践、专业实践和科技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培养高素质的工程应用型人才。第一,实践育人符合教育的学习规律。比如,对学生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由表及里、由下而上及由浅入深的全面、系统训练。第二,实践教育符合教育的客观规律。通过学生学习知识获得能力,有利于消除传统教育的教条、空洞和脱离实际的弊端。第三,实践育人符合自我教育的规律。其使学生们养成勇于探索、独立思考的卓越品质。第四,符合素质教育规律。注重把实践活动融入学习和生活中,让学生理解知识与实践相统一的意义[3]。
(四) 工程应用型人才
工程应用型人才是指具有较强实践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能力,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善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的人才。特点是适合区域经济发展建设需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有很强的实践能力;能走到一线的技术岗位,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创业能力[4]。
二 实践育人的科学内涵
实践育人是基于实践观点的育人理念,其基于学生在课堂上的操作技能、实践能力、理论知识和间接经验,开展紧密相关的各种实践,激发学生对课外相互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兴趣和热情,综合和定向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和才能,并促进形成一种新型的高尚品格、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一) 实践育人的现实属性
实践育人符合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和贴近学生的育人规律。实践育人的实质是引导大学生从周围的事物、特定的事物和自身的事物入手,着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风尚、思想品格和文明习惯。
(二) 实践育人的教育属性
大学生是受过教育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学生在实践中积极进行相互教育和自我教育,从而使学生能够形成劳动观念,形成自我意识、自我激励和自我完善的突出特征,增强自立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三) 实践育人的社会属性
实践育人模式下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符合教育的客观规律。为了维持既定的社会秩序和发展,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必须通过教育手段将所有人的知识、行为和道德等纳入规范性社会。根据人类社会化理论,必须通过教育和其他途径不断获得关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经验,以逐步发展参与社会生活的人。
(四) 实践育人的素质属性
素质教育是一种适应应用型大学精神和职能的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坚持知识和实践的统一,满足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应用型高校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增强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等,有利于提高品格和人格,有利于提高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知识素养,有利于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 应用型高校实践育人的现实需求
(一) 厘清实践育人模式定位与工程教育理念的需求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未能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学生的学习方式不适应社会需求的发展,实践教学模式的更新难以适应产业转型的需要。因此,要明确教育的目的,厘清工程教育的理念,不断调整工程实践模式,适应当前行业发展的新需要[5]。
(二) 不断提升社会化、专业化人才的需要
“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和网络强国等重大发展战略都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出了具体要求,以新业态、新技术和新行业为特征的新经济正在蓬勃发展,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注重人才培养高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职业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必须创新实践与教育相结合[6]。
(三) 转变产教分离现实需求
国家大力倡导产教结合,把高校人才培养战略与当地人才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但目前部分高校产学研一体化战略尚未实施,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与社会需求脱节,社会实践平台没有与企业发展和社会需求充分结合,影响了工程实践在新工科工程人才培养中的开展[7]。
四 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工程实践基地数量不足,难以保障工程实践效果
当前,应用型高校工程实践基地的建设存在着不稳定、数量偏少的问题。资源有限的工程实践条件不能满足应用型高校学生的整体实际需要,与应用型高校学生的工程实践活动通常是随机的,效果不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无法达到工程实践育人的效果和目标。
(二) 对工程实践认识不足,参與实践积极性不高
应用型高校学生缺乏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对工程实践育人的认识不足,没有足够的热情参与工程实践,参与工程实践的积极性不高。
(三) 更新速度滞后于社会需求,实践教学内容陈旧
传统的专业实践课程只注重技术分析,在实践性课程中,工程设计、工程创新等实践性教学内容严重不足,难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概念的出现,工程技术知识体系正面临全方位、多层次的更新。就其内容来说,缺乏动态调整机制,工程实践教学内容陈旧,更新速度滞后于技术发展速度,已经越来越无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工程人才[8]。
(四) 实践教学目标模糊,人才培养偏离工程实践
一是工程实践教学对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认识不足。二是高校实践教学目标趋于一致。无法体现工程实践教学的特点,教学目标趋于雷同,因而出现了“有形而不神”的现象。
(五) 缺乏实践性教学资源,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与实际教学相比,教学更具有理论性和操作性。面对大规模的工程教育,办学经费相对紧张,限制了本已不足的实践教学资源。由于实验设备、实习场地和实习教师的限制,实践教学活动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六) 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实践育人体系不健全
第一是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在开展工程实践活动中,更多地关注开展次数,一方面只注意工程实践的结果,而对工程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则不能进行深入的讨论和研究。第二是校政企之间没有协同作用。尽管应用型高校将工程实践纳入其教学计划,但对工程实践环节的时间和计划安排缺乏科学性指导,校政企之间没有协同作用形成一定的合力,无法实现预期的目标效果。
五 工程实践育人教学体系建设
(一) 实践教学体系是工程人才培养的需要
实践教学是联系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纽带,是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提升。工程人才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工程实践教学中实施[9]。通过校外工程训练、开放式实验教学、多样化的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活动,实践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系统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工程实践教学的作用[10]。
(二) 实践教学体系是新工科建设的关键
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新工科建设的关键环节。新工科建设是国家战略、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对工程教育的新要求,重新设计一套科学、系统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培养“新工科”人才,推进“新工科”建设进程。
六 工程实践育人体系的实践
(一) 更新观念,提高实践教育的重要性
一是应用型高校必须改变传统的强调理论而忽视工程实践的观念,不能简单地将工程实践的作用视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理论课的延续。要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教育的顶层设计,协调校政企之间的工程实践育人工作,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细则。二是教师必须树立工程实践育人的观念,将知识教学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相结合,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通过工程实践巩固和升华理论知识。三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必须根据自己的需要独立参加工程实践活动,以实现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共同提高。
(二) 工程实践育人一体化平台建设
在新的工程背景下,培养创新和“互联网+”思想,建立一体化的实践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根据课程教学计划和安排,从基础实践课程开始,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建立实验平台和虚拟实践平台,使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普通课程、虚拟实践入手,建立一个综合的职业培训实践平台和一个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11]。
(三) 加強校企协同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高素质教师培训体系,组建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和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校企合作师资队伍,以确保优秀的培养质量。在生产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基础上,有效利用生产与教育之间的优质导师资源,建立“课程整合、实践整合、导师整合、团队整合”的实践教学新模式,有助于实现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互补与共赢发展。
(四) 产教融合育人体系的制度保障
实现对教学过程的监督和反馈,通过师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确保教学体系的稳定运行和持续改进。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领导下通过建立人才培养工作组,建立优秀生产、教育和科研基地的选拔方法,企业奖励制度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成立产学研联盟委员会,以协调内部和外部资源,并为规划人才培养提供组织保障。
(五) 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
在培养体系中,主要包括学科竞赛、课程设计、专业认证、毕业设计和工程培训等,通过生产实践完成。实施毕业实习教学管理办法,制定实践教学学习文件归档管理制度,做好校外实践教学保障工作。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办法,高校和企业要制定大学生实践基地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使基地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
(六) 建设产学研一体化协作育人基地
地方政府与高校人才培养深入合作,不断拓宽合作范围,积极建设人才储备。通过建立信息化和数据平台的共同建设,学校和企业共同建立研发培训基地,开展实践培训、针对性培训及智库储备和其他形式的实践教育。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与当地政治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应建立联合研发基地,提高企业效率,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技术问题,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与国内外大学在人才培养、科研和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深入合作,建立校际联合培训教育基地,整合学生的培养模式,扩大科技创新中心,并建立跨校协会,以充分探索不同大学的实践教育内涵[12]。
一是体现实践基地的共建。企业本着“合作共建”的原则,从企业建设与发展,满足应用型高校学生工程实践需求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工程实践场所。应用型高校可为企业提供优秀毕业生,并提供智力支持。企业应增强社会责任感,与政府合作,积极与高校学生建立工程实践基地,为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提供实用的场所;政府应大力扶持高校和企业共同建设的工程实践基地,增加资金投入;应用型高校应该在政府创造的环境基础上,充分利用资源,建立高质量的工程实践基地。二是突出工程实践基地的特色。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应用型高校学生建立就业创业基地,建立工程实践教学基地,使学校与社会紧密合作,达到教学、科研和生产紧密结合。三是加强与实践基地的沟通。及时总结双方合作的经验和不足,积极了解工程实践基地所在地或单位的实际需要,积极将高校自身的科研成果反馈给基地,以便工程实践可以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及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作用。真正发挥学生接受培训的目的和从基地中受益的作用,对确保应用型高校工程实践育人的稳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七) 构建科学合理的工程实践育人体系
一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应用型高校不仅要注重对工程实践育人成果的评价,而且要着重对工程实践的前期、中期和后期进行评价,并制定详细、科学的评价标准进行总结和归纳。总结每个阶段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下一次工程实践的顺利开展。坚持将应用型高校学生的自我评价与他人的评价相结合,并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工程实践基地和教师评价相结合,以全面考察学生的工程实践效果。二是加强校政企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有效资源,促进各个环节快速有效地实施工程实践育人,形成实践育人合力,最终达到实践育人效果。三是要完善应用型高校学生工程实践效果评价的激励机制。将评价结果与学生的奖学金评定、评优等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工程实践评价的激励作用。
(八) 强化多方协同实践育人体系
实践育人是一个多阶段的系统工程,实现实践育人的普遍性和创新性,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学生的自主精神,必须加强社会、学校和学生的互动与有机结合,使实践育人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建立互利互惠、相互联系的双赢合作机制。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和有目的的实践,提高学生的思想、能力和素质,并增强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实践育人在培养应用型高校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工程实践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实践育人基于社会实践活动和生产劳动的发展,其与教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有机结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应用型高校的育人体系,是对“三育人”理念的完善和发展,是应用型高校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物。
七 结束语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挑战,对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开展系统研究,依托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平台,以培养卓越工程能力为目标,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企业实践以先进的生产链、技术链和管理为基础,产学研结合特色突出的实践教学实训体系,以开放式实验教学为主线,两条主线贯穿实践、实验训练环节,有助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为工程实践育人建設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仝月荣,陈江平,李翠超.面向新工科的实践教育体系构建——以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1):56-61,122.
[2] 杨桂松,彭志伟,何杏宇.面向新工科的物联网工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0,39(8):160-165.
[3] 刘亮军.新工科: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新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9):32-35.
[4] 蒲艳玲.工科高校创新实践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探索[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5(4):219-221,224.
[5] 杨天,闫蕴琦.新工科视域下高校实践育人路径探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33):79-80.
[6] 姜立婷.基于“新工科”背景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与实践平台构建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20,41(3):125-128.
[7] 徐晓飞,沈毅,钟诗胜,等.新工科模式和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哈尔滨工业大学“新工科‘Π型方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2):18-24.
[8] 郭涛,傅丰林,黄大林,等.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5(6):74-78.
[9] 冯婧.新工科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9.
[10] 周学智,吴小林.适应新工科发展要求 提升学生工程实践素养[J].中国高校科技,2019(Z1):73-75.
[11] 王谦,高波,康灿,等.产教融合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以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S1):262-263,299.
[12] 余魅,程红霞,杨月寒,等.构建工科特色“五层次、四结合”工程实践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3):126-129.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项重点课题“数智时代下基于产教融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21ZJY1410)
第一作者简介:王凤领(1976-),男,汉族,山东金乡人,博士研究生,教授,副院长。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信息化、新工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