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决定动机理论视角下教学改革促进本科生学习动机路径评估

2023-05-30郭伟徐维隆

高教学刊 2023年14期
关键词:自我决定理论内部化胜任力

郭伟 徐维隆

摘  要:该文基于SDT理论,利用高校本科生调查问卷数据,通过结构方程建模评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支持活动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内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支持会促进学生自我调节动机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支持与自主性满足、归属性满足之间的关联是直接的,但与胜任力满足之间的关联是间接的,自主性满足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支持与胜任力满足之间起到中介作用,说明学生学习胜任能力的形成是独特的,其需要在能够具有一定自主支持的学习环境中才能发生,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更為关键。

关键词:自我决定理论;学习动机;内部化;自主性;归属性;胜任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14-0146-05

Abstract: Grounded in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using the questionnaire data of college undergraduates, this investigation evaluates the transmission path of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support activities in the internalization of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through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support will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self-regulation motiv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support and autonomy satisfaction and attribution satisfaction is direct. Howe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 and competency satisfaction is indirect. Autonomy satisfaction is important mediating variable between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support and competency satisfaction, which shows that the formatting of students' learning competency is unique. It can only occur in a learning environment with a certain degree of autonomy support, and it is more critical to give students full autonomy in the design of teaching activities.

Keywords: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learning motivation; internalization; autonomy; attribution; competency

在教育研究领域,学习动机被认为能够影响个体在特定学习任务中投入的时间与精力、对任务形成的感觉及持续程度[1]。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步入普及化阶段,教学环境的改变和教学对象的成长背景变化,使得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效果大为下降[2]。在新时期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围绕学生设计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持久性动机,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关键问题是教师充分理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支持是如何作用于学习动机内化的机制。

SDT理论认为,学习动机的内化只有在基本需求满足的基础上才能发生,即只有当自主性、胜任力和归属性得到满足时,教学活动才能激发内部学习动机的产生,并能促进外部动机的内化[3]。然而,自我决定动机理论(SDT)没有提出关于每个需求的贡献是否相等,某些需求是否比其他需求更相关,或者教学支持是否对于三种基本心理有着相同的影响等命题。

在相关研究中,反映自主性、胜任力和关联性(归属性)在满足过程中的先后关系文献数量并不多见,然而探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支持与三者之间的关系路径非常重要,实务上将关系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如何设计、如何开展。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支持能否直接增强三者的满意度,抑或是需要先通过自主性和关联性才能达到胜任力需求的满足,是重要的研究命题,也是本文要聚焦的评估研究主题。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进一步厘清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调节作用机制,为高校教师提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支持设计能力提供一个新的评估视角。

一   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一)  自我决定动机理论(SDT)

自我决定动机理论(SDT)是一个关于个体动机、情感和人格品质的元理论,该理论关注于个体行为的因果归因,是理解与教育环境中学习相关动机过程的一个重要视角,大量学者利用自我决定动机理论(SDT)对高等教育环境中的学习进行了探讨,以深入了解学习过程。自我决定动机理论认为人类在满足自主性、能力和关联性等基本心理需求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自主性代表一种意志感和能力,能够以反映自己动机的方式为决策作出贡献,而能力则是掌握某些技能或实现目标的能力。关联性描述了联系感和归属感,这对于解决自主性和能力问题非常重要。当这些基本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时,个人更有可能从事更为自主、受内部因素而非外部压力驱动的行为[4]。

(二)  学习动机的内化

暴占光等[5]认为外在学习动机内化是指“个体在学习中通过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和较高的自我决定感,将学业要求转化为个体的认同经验与自我调节的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

自我决定动机理论(SDT)的内化概念是指外部调节的内部化,当受到外部因素的激励时,学生个体将表现出内在导向行为,即学习动机内化。自我决定动机理论认为当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学生个体所处的特定学习环境、自然环境因素能激发内部学习动机的产生,并能促進外部动机的内化。如果外部动机内化失败,对内在学习动机会产生削弱作用。在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多样的教学改革策略与教学设计等作为外部调节,力图激发内在导向行为,当教师与学生互动行为满足他们对自主性、能力和关联性的心理需求时,学生将体验到自主学习动机[6]。

二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在高等教育中并非所有的学习经历都具有内在动机,但教育者可以利用各种教学设计手段促进学生的自然倾向,通过整合其行为这种学习内化过程,将外部调节的行为整合到个人内部,从而产生更持久的学习动机和更为积极的学习成果,提高创造力、认知灵活性、概念学习,以及在解决复杂问题方面的更好表现。

(一)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支持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最根本的是要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建立学生对自主性、胜任力和关联性需求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动机从外部调节行为转向更自主的动机形式,创造理想的学习体验,即满足基本心理需求并具有最积极长期效益的学习体验。

基于自我决定动机理论的教学活动设计中,有三个维度可以衡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支持”,一是对学生的自主性教学支持,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是否增加了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自主性体验;二是对学生的联系性教学支持,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能否提升交流、沟通、合作的水平,对于学习成果产出有着重要作用;三是能力提升教学支持,在当前高等教育情境下,能力培养逐步代替了知识传授,成为人才培养体系的最终目标。

(二)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支持与自主性满足

教与学的活动(包括实践活动)在教师给定的框架中进行时,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意识受到很大限制。当教师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即采取自主支持教学时能为学生和教师带来双向的益处,当教师主动支持学生的主动性时,学生通常对于学习活动会变得更感兴趣和更加投入,教师也会提高教学效率和工作满意度。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应当首先满足学生自主性需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目标定向[6]。

(三)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支持与归属性满足

在学习组织中,能够支持学生与他人建立合作学习关系及和组织中的代表性学习人物保持联系,是高等教育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社会性支持。当学生感知到来自组织或者与重要人员较高程度的归属性时,会主动地内化价值观念,并积极地进行认知与行为的调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支持应当重视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关联性需求,引导学生强化学习动机的内化过程。

(四)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支持与胜任力满足

Howard等[7]的元分析研究表明,在满足需求和学习动机方面,能力需求是预测内在动机、确定的调节和动机的驱动因素。内在动机、确定的调节和动机是与学生成绩、敬业度、幸福感和自我评价结果相关联的预测力最强的动机类型。学生往往根据成绩得到奖励的情况,选择具有挑战性的难题。同时发现只有最佳的挑战任务才能使学习者对活动感兴趣,产生积极反馈并增强任务的内在动机[8]。

根据以上相关分析,本文将考察一个基于SDT理论基础的概念模型,以概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支持、基本心理需求满足之间的预期关系(图1),提出如下具体研究假设。

H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支持认知将直接增强自主性满足感。

H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支持认知将直接增强归属性满足感。

H3: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支持认知将直接增强胜任力满足感。

H4:自主性满足将直接增强胜任力满足感。

H5:归属性满足将直接增强胜任力满足感。

M1:自主性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支持认知与胜任力满足之间起中介作用。

M2:归属性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支持认知与胜任力满足之间起中介作用。

三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  调查对象和程序

调查对象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为辽宁省一所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权点、硕士学位授权点、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的综合性大学,调查对象设定为2021秋季学期参加该校本科教学改革课程修学同学,本研究向该高校的经管学科和理工科的本科学生发放教学支持感知问卷、基本需求满足问卷,该两份问卷均为学者验证的成熟问卷,调查采用网络问卷形式,共回收有效问卷552份。样本中男性占比43.32%,女性占比56.68%;大一学生占比33.61%,大二学生占比34.76%,大三学生占29.02%,大四及以上学生占2.61%;经管学科学生占33.72%,理工科学生占比66.28%。

(二)  测量工具和变量

本研究的参与者均使用5分Likert型量表对题项与自己当前情况符合程度进行评估,该量表以完全不同意(1分)和完全同意(5分)为基础。

1  教学支持感知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支持感知采用15项的教学支持环境感知问卷[7,9],该量表包含三个维度:一是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支持,该维度包含6个题项;二是对学生能力培养支持,该维度包含4个题项;三是对学生组织联系的支持,该维度包含5个题项。该问卷内部一致性良好(Cronbach α=0.95)。

2  基本需求满足

采用基本心理需求量表中文版,量表共包含三个维度:一是学生自主需要满足,该维度包含6个题项;二是学生胜任力需要满足,该维度包含6个题项;三是对学生归属需要满足,该维度包含7个题项。该问卷内部一致性良好(Cronbach α= 0.84)[9]。

(三)  数据分析路径

本研究运用了SPSS软件和Mplus软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支持、自主满足、胜任力满足、归属满足之间的关系,在结构模型分析中采用偏误校正的Bootstrap方法检验模型的中介效应。

四  研究结果

(一)  测量模型检验结果

为确保研究工具的信效度水平,本研究对调查数据的6个一阶潜变量因子进行收敛效度检定,计算题项因子载荷Factor Loding、多元相关平方SMC、组合信度CR、平均方差萃取量AVE。结果显示,题项因子载荷Factor Loding均在0.7以上,SMC均大于0.5,CR都大于0.7,AVE都大于0.5,说明各个公共因子都具有收敛效度。

区别效度的检验,采用因子的平均方差萃取量AVE的平方根与该因子与其他因子相关系数相比较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各个因子AVE的平均根均大于该因子与其他因子相关系数,各个因子之间具有较好的区别效度。

(二)  结构模型检验

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以學生为中心的教学支持(TLS)、自主性满足(AUTN)、胜任力满足(COMN)和归属性满足(RELN)潜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拟合指数良好,Normed Chi-sqr为3.59,GFI为0.912,RMSEA为0.068,SRMR为0.073,均符合相关标准,可以认为结构模型具有较好的适配度。见表1。

整体而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支持(TLS)影响自主性满足(AUTN)、胜任力满足(COMN)和归属性满足(RELN)系统中,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TLS)显著正向直接影响自主性满足感(AUTN)和归属性满足感(RELN),表明假设1和假设2成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支持(TLS)不能直接预测胜任力满足感(COMN),假设3不成立;自主性满足感(AUTN)显著正向直接影响胜任力满足(COMN),假设4成立;归属性满足感(RELN)对胜任力满足感(COMN)的影响不显著,假设5不成立。如图2所示。

(三)  中介效应检验

对模型的直接效果检验后,本文后续进行了中介效果检验。结果表明,第一,自主性满足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支持和胜任力满足之间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假设M1成立;第二,归属性满足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支持和胜任力满足之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假设M2不成立。见表2。

五  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  研究结论

本研究结果支持大部分研究假设,表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支持会促进学生自我调节动机发展,亦表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是学生学习动机调节的先行前提。模型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支持与自主性满足、归属性满足之间的关联是直接的(H1和H2),但与胜任力满足之间的关联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支持与胜任力满足之间的两条路径,只有一条影响路径成立,支持了假设M1,不支持假设M2。

(二)  教学启示

上述研究结论给高等教育者教学改革实践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1  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充分注重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重要性

本文的研究结果有一个重要提示,即学生学习胜任能力的形成需要在一个能够具有自主性满足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生的自主性满足感受度是胜任力满足的中介,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完善以学生为中心原则的教学内容设计水平,要在教学活动设计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教学环节安排,这样,学生才会将学习动机的外部调节内部化。另外,要在不同的教学环节确定师生角色定位,教师可以定位为“简化教授者”和“评价者”,教师通过提炼、简化课程内容,讲授重点和难点内容,目的 在于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为学生自主性学习提供基本学习框架,在其他学习阶段,要强化学生的“知识发现者”角色,教师要定位为“评价者”,对于学生的知识发现成果进行强化和引导。

2  加强学习组织中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支持明显与归属性满足显著关联,但是归属性与胜任力之间的直接关联非常小,这种对组织和同学的归属性是不明显的,表明在地方本科高校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学习活动中获得的归属性满足无法达到教育的目标,即学习胜任力的满足,表明学生在沟通合作中的收益感到不够满足。

在高等教育教学活动中,包括小组合作活动等合作学习方式是提高归属性满足的有效途径,在合作学习中互动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这种互动包括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实现认知、情感与技能教学目标的均衡达成。高校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当加强合作学习的环节,增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归属感满足程度。

3  提升教师教学多维能力

对于高校教学主管部门来说,要充分注意到教师对于学习环境控制感的训练,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能力水平,会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自我调节过程。

已有的文献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外在激励对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是显著的,然而教师对学生学习动机激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一方面考验着教师的教学设计智慧,另一方面其非快速成效也会面临着社会和学校的双重绩效压力。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设计更需要学校提供一个更为宽松、符合高等教育特点的教师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 LEWIS A D, HUEBNER  E S, MALONE P S, et al. Life  satisfaction and student engagement in adolescents[J].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2011,40(3):249-262.

[2] 邢以群,鲁柏洋,施杰,等.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索——从知识到智慧[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5):122-128.

[3] DECI E L, RYAN R M.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 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 [M]. New York: Plenum,1985.

[4] CORLISS B, MEREDITH  R, TANYA F. Using the Learning Climate Questionnaire to Assess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Support in Youth Sport[J].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2019:1-22.

[5] 暴占光,張向葵.自我决定认知动机理论研究概述[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141-145.

[6] RYAN R M,DECI E L.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in motivation,development, and wellness[M].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2017.

[7] HOWARD J L,BUREAU J S,GUAY F,et al. Student motivation and associated outcomes: A meta-analysis from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J].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21(6):1300-1323.

[8] 雷雳,汪玲,CULJAK T.目标定向在自我调节学习中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1(4):349-353.

[9] 包蕾萍,刘俊升.心理一致感量表(SOC-13)中文版的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4):399-401.

基金项目:煤炭行业高等教育研究重点课题项目“基于PBL和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研究”(2021MXJG073);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数据驱动的金融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研究与实践”(辽教通[2022]166号-245);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数据驱动的金融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研究与实践”(20210204-3)

第一作者简介:郭伟(1970-),女,汉族,辽宁阜新人,硕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

*通信作者:徐维隆(1970-),男,汉族,辽宁阜新人,硕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金融产业理论、公司金融。

猜你喜欢

自我决定理论内部化胜任力
合作动机对企业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感知政府支持情境的调节中介作用
处级领导干部胜任力的自我评估与模型建构
中学班主任胜任力的初步探析
浅议文科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胜任力
胜任力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创新动机对民营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自我决定理论的调节中介模型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品牌依恋研究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探索大学生参与体育课动机的研究
实现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的阻力及对策分析
综合能源系统外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