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据挖掘和信息化体系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

2023-05-30王磊

兰台内外 2023年12期
关键词:数据挖掘个性化图书馆

摘 要:随着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数据类别、载体形式、服务内容变得愈来愈多样化,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高校图书馆的传统管理模式,使其面临更大的考验和挑战。本文从现状分析、技术应用、面临困境与解决途径进行深入研究,讲述了如何充分利用数据挖掘和信息化体系相关技术,实现对用户的个性化服务。

关键字:大数据;数据挖掘;信息化;个性化服务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素质的总体提升,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高等院校的校园规模及学生数量也在不断扩张。图书馆在高等院校学生知识存储、技能扩展、思维逻辑训练、价值观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国家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实现服务水平走向标准化、规范化、个性化,是高等院校图书馆未来发展的主要途径。

1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1.1 个性化服务是提升高校图书馆竞争力的抓手

信息化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的高速提升,高校图书馆随之进入个性化服务时代。个性化服务不同于以往的被动服务模式,是一种利用馆藏资源,面向用户开展的有针对性、灵活性、分层次、全方位的服务方式,需要以用户需求、兴趣和偏好为起点,为用户提供信息推送、数据展示等优质服务,切实增强用户的满意度、获得感。这大大体现了高等院校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深入沟通,是现代图书馆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1.2 数据挖掘技术为个性化服务提供新思路

伴随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类似文献、期刊、电子图书等大量的数字资源涌入网络平台,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读者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就可获取知识。高校图书馆具有的大量纸质馆藏资源利用率不断走低,读者流失日益严重。数据挖掘技术为改善这一现状提供了新的方法,是从大量的数据中通过算法搜索隐藏于其中信息的过程,包含信息统计、在线分析处理、情报检索、机器学习、专家系统和模式识别等诸多技术。促使高校图书馆系统平台不仅可以充分了解读者信息行为、需求意向,还能够深度挖掘其在寻求知识过程中的潜在需求,进而有针对性地在系统平台开展一对一的高效、智慧型服务,以应对图书馆当前困境,进一步推动服务不断延伸、完善。

2 高校图书馆個性化服务的技术应用

2.1 信息化技术体系应用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和人民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多形式、多种类、大批量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信息数据从社会各界多渠道向图书馆汇集。据《2021年中国高校图书馆基本统计数据分析》,我国图书馆馆均图书累积量达131.5万册。由于手机电脑等客户端移动设备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搜索和浏览记录等时效性强的数据存在,使高校图书馆具有低价值密度的特点。在用户资料查询过程中,其提出的检索任务和信息需求也逐渐向综合性、复杂性、多面性、有序性发展,更加注重有深度、有广度、有帮助、有实效的知识获取,而不是像过去一味地对相关信息、资料线索、文献书籍或者数据参考等内容获取的满足。所以,集大数据、云计算、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组合成完善的信息化技术管理利用体系在高校图书馆的运行过程中至关重要。通过对大量数据信息的深度研究,分析各类数据间关系,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匹配性、安全性,以高标准、高质量、快速度满足用户特定要求,实现个性化服务。

2.2  数据挖掘技术应用

数据挖掘技术是在高校图书馆大数据背景下,高效利用数据、发现潜在价值的核心技术,是发现数据隐含价值、通过应用实现价值的重要步骤,同时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服务方式拓展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图书管理员可通过书籍的用户借阅流通、检索请求、查询利用等信息对广大读者行为倾向和兴趣模式进行分析,确定每本书的利用率和拒借率,形成科学合理的动态预测报告,进而帮助用户借阅到心仪资料,提高用户满意率。过去传统的图书馆信息服务一般是用户向图书管理员提出借阅信息,管理员逐一解答的过程,属于被动服务模式。在大数据背景下,数据挖掘技术实现了图书馆服务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即系统根据用户兴趣记录提供主动个性化服务。

2.3 大规模网络分析应用

高校图书馆的庞大信息可达千万以上的数据级别,海量数据的计算、分析、可视化是高校图书馆推动个性化服务落地落实面临的关键挑战。在此背景下,大数据网络分析技术是数据挖掘应用和实现数据互联互通的关键技术,也是知识分析的主要工具,此技术可将不同载体、不同领域、不同形式的数据进行有序的全方位整理和组织关联,进一步实现对读者阅览信息的把握。平台将各个文献书籍的共性信息与用户差异化阅读习惯线索进行比对分析、归纳推理、深入解读,使得系统充分了解并预测用户真实需求,进而提供优质个性化服务。同时大规模网络分析的可视化技术和知识地图构建技术,可为用户提供知识展现服务,让其更加便捷地去作出决策,提高知识选择效率。

3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面临困境

3.1 应用水平整体落后

目前图书馆馆藏资源在不断增加,馆藏数据库充斥着大量信息内容,而有些信息内容混杂、误导严重,需要通过深度、有效的信息检索途径来获取所需内容。这为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平台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部分基层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仍然以人工形式为主,信息检索困难、管理难度上升,工作效果直接受到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制约。在软件方面,部分图书馆虽然已成功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但在建设方案制定阶段未明确自身需求,没有根据实际管理情况进行调整,导致信息管理系统功能较少,数据资料的储存以及数据信息的共享在实际应用中效果不足,系统可用性较低。在硬件方面,由于系统平台硬件基础薄弱、软件技术落后等因素,导致数据收集缓慢、系统运行卡顿,无法短时间内处理大量信息数据。在储存功能方面,存在存储大小的限制问题、数据安全性、数据私密性等问题,导致储存过程中极易出现数据丢失、数据损坏。在共享功能方面,功能性不足主要表现为数据分享困难、数据访问难度较大、信息检索功能缺失等,严重影响了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个性化服务。

3.2 基础平台建设投入有限

在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知识服务的关键前提是系统平台能够实现对大数据的实时处理和高效分析。目前来看传统信息化体系下建成的平台难以满足对关系型、非结构化、半结构化的数据挖掘和深度分析的需求,需要建立高性能计算设备和软件平台来提升数据处理速度进行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在外部环境下,相关科技领域发展不平衡,大数据应用和开发技术扩散不畅,造成高校图书馆数据挖掘面临技术壁垒,有限的计算设备和资金投入也为高校图书馆大数据个性化服务带来挑战。在人员方面,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足够的信息技术能力,但在实际应用中,大量工作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信息化技能培训,对系统缺乏总体认识,尚不具备较高的图书管理水平和管理技能,仍以传统人工操作形式开展工作,导致信息化管理系统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严重影响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性,制约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发挥,使信息化管理系统形同虚设。

3.3 “信息孤岛”随处可见

在我国高校图书馆,馆际之间不同数据库关联程度迥异。数据格式和多种类型数据的存储方式也各不相同,功能上不关联互助、信息不共享互换、信息与业务流程和应用相互脱节,信息共享、反馈难的矛盾突出,这就导致“信息孤岛”的产生。数据无法实现有效的集中收集和完整获取,即使通过有关技术将数据汇总,也只是简单的“物理堆砌”,并且数据的一致性无法保证由于信息定义与采集过程彼此独立。高校图书馆的同一数据可能在不同的应用中不一致,深度融合水平较低,数据挖掘技术难以进行有效的知识发现和价值获取,为高校图书馆的整合带来困扰。

3.4 隐私保护工作不够完善

大数据是一把“双刃剑”,在高校图书馆运转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读者数据,包括用户姓名、邮箱、电话号码、用户查询记录、用户借阅数据以及系统访问日志等隐私问题,一旦遭到泄露,将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在高校图书馆进行数据分析的过程中,针对数据安全性、保密性、隐私性制定的制度、方式、手段不够齐全,使得部分学生和老师联系方式被盗取,对用户造成极大危害。所以,对于用户数据的使用范围、使用方式、使用途径,还需进一步规范界定。

4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解决途径

4.1 统筹规划系统平台基础建设

4.1.1加强信息化体系建设。数据积累是开展数据挖掘和决策分析的基础,高校图书馆要统筹规划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汇集馆内各类数据资源,并加强与外部大数据的整合,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化体系平台进行不断优化升级,建立低成本、高效率的大數据系统。

4.1.2强化人员选拔培养。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吸纳,优先选聘既懂图书分类管理专业知识,又熟悉信息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更好地促进系统平台维护和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平稳开展。在日常工作中,通过线上线下培训的方式,提高工作人员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熟练程度,有意识地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创造型管理人才和训练有素、学有专长的专业人才,真正实现信息化管理的高效应用。

4.1.3完善管理制度体系。围绕“科学原则、系统原则、完整原则、实用原则”将制度建设与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同步发展,不断精准完善工作人员行为规范指南与工作实施的准则,形成行之有效的监督和评价体系,逐步实现高校图书馆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安全化、标准化,促进各项管理工作协同发展。

4.2 加快核心技术开发

高校图书馆管理者要把握时代走向,及时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扎实开展数据挖掘及信息化体系关键技术研究,攻关数据挖掘利用的主要难题,重点突破数据建模、数据可视化、数据安全、数据分析等核心技术。同时,要做到将自身的传统架构往云架构去做迁移,以虚拟化为核心,一方面提升数据资源的使用效率,一方面提升整个资源的计算密度,实现弹性伸缩的能力,提升信息化总体水平。要在优化和改进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的模式下,推动数据中心向绿色节能、集约化发展转型。在改造升级过程中,通过技术手段将数据采集平台、数据管理软件、数据可视化软件通集约到一个平台,并充分利用虚拟化与容器技术进行传统硬件设备的资源整合,减少因各个环节的分工不同而产生的沟通成本,降低整个平台的维护难度和整体造价。也可根据物联网配套相关硬件设备,实现软硬件一体化全面创新,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4.3 促进互联互通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以“一盘棋”思想,构建并完善图书馆信息化平台。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高校,必须超前谋划,以系统性思维统筹推进信息化建设。二是强化信息数据标准化建设。统一数据标准,打通数据壁垒,为将来数据互通提供基础条件;挖掘数据价值,推动标准化大数据在图书馆数据管理工作中的广泛运用。让数据不仅用起来更要管起来,明确数据共享的范围、边界和使用方式,由专业部门按照统一口径进行管理。三是理顺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各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及管理职责,避免多头管理,重复投入。四是合理配置资金,统筹使用财政资金,形成资金合力,将有限的财政资金更多倾向于搭建底层平台,构建数据中心,打造标准化接口等工作,真正做到物尽其用。

5 结语

根据大数据时代科技水平的发展程度,高校图书馆面对学生和教师完全可以实现个性化服务。图书馆的领导者在此时代背景下应充分调研市场、抢抓机遇、开创新局、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及时转变服务模式,全面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使图书馆成为广大师生求知创新的学习场所,为新时代人才培养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晨曦.大数据挖掘在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才智,2019(28):236.

[2]贾玉文,黄小淋,王康.大数据环境下国内图书馆服务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J].新世纪图书馆,2019(01):49-55.

[3]柳益君,何胜,冯新翎,武群辉,熊太纯.大数据挖掘在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中应用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05):23-29.

[4]李艳,吕鹏,李珑.基于大数据挖掘与决策分析体系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6(02):60-68.

[5]陈丹,罗烨,吴智勤.基于大数据挖掘和用户画像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9(04):50-53+59.

[6]吴高,韦楠华.我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03):47-51.

[7]万慕晨,欧亮.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效果实证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22):72-78.

[8]杨格格,朱荀,徐双培. 数据素养视角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研究[J]. 图书馆,2023(1):82-87.

作者简介:王磊(1987-),枣庄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方向。

猜你喜欢

数据挖掘个性化图书馆
探讨人工智能与数据挖掘发展趋势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图书馆
基于并行计算的大数据挖掘在电网中的应用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一种基于Hadoop的大数据挖掘云服务及应用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去图书馆
基于GPGPU的离散数据挖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