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美学理论探讨高校档案育人研究
2023-05-30高文姬
摘 要:档案在树立理想信念教育中发挥重要育人价值,是档案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我国档案教育育人建设取得一系列成果,但是,仍存在档案意识淡薄、育人资源单一、宣传手段落后等突出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运用调查法探索在新时代美学理论下档案育人工作新路径。
关键词:高校档案;档案育人
基金项目:2022年广西科技师范学院青年科研
项目资助“新时代‘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档案育人机制研究”;项目编号:GXKS2022QN039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育人的中心环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围绕这一根本任务,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1]。如何落实好这一根本任务是高校的核心工作,是新时代高校改革创新教育教学的重大命题之一。
学校档案记录了高校在发展改革创新等重大历程中产生的大量育人档案资源。这些育人档案资源在形成学校文化育人特色,以及师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国家鼓励档案馆开发利用馆藏档案,通过开展专题展览、公益讲座、媒体宣传等活动,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随着新时代档案事业的发展,学校档案将更多地承担学校文化传承与育人的使命,并作为校园文化标志。这既是高校育人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又是档案自身的价值体现。
在《“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中特别强调要深入挖掘红色档案资源,建立“四史”教育专题档案资料,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发挥档案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重要作用[3]。因此,高校在师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充分发挥档案独特的育人功能是一种趋势。本文通过对档案育人资源的整体设计,充分挖掘档案隐形的育人价值。
1 美学视域下档案育人意义
全国档案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提出:“2025年,档案工作走向依法治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取得实质性进展,形成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相适应的档案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建设档案强国奠定坚实基础[4]。可见,国家对档案事业建设十分重视。档案资源作为学校具有重大意义而又特殊的优秀校本文化积淀与优秀的思想教育资源,蕴涵着学校教育教学演进历程的客观规律,承载了学校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了学校奋斗的精神面貌,浓缩了学校精神、制度、物质三个方面的重要优秀文化。学校档案育人具有学校其他育人形式所无法替代的特殊价值。学校档案能够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助力学校育人工作,为学校构建特色“育人阵地”贡献力量。在新档案法背景下档案育人功能的发挥,是在提升育人的基础上,对档案育人的进一步拓展,其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目前,在美学视域下发挥档案育人功能是一个新领域的尝试,通过探索美学视域下档案育人功能的发挥,在理论上可以丰富档案育人理论,实践上可以提升档案育人水平,更大程度发挥档案育人价值。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育人可以多维度渗透,在档案育人工作这方面依然如此,在档案宣传和展览时,保证客观档案真实性的前提下,视感官层面追求形象生动、场景构图的合理,审美层面追求发现场景设计之美、凸显育人档案资源整体震撼力,最高层面追求精神价值和崇高之美,其根本是促进人实现感性与理性的协调发展,是促进人的认知、情感和价值全面发展。
2 新时代高校档案育人工作面临的主要困境
2.1 规划脱节,育人工作认识不充分
一方面在于大部分高校档案馆对档案育人价值认识不全面,大多数高校基本停留在以前档案的资政、存史的单一认识。档案育人工作与学校教育工作脱节严重,没有把档案育人工作纳入学校“三全育人”规划中来,对于档案育人工作更是处于被动的辅助地位,能积极主动地做好档案育人工作的单位较少。另一方面,大多数单位单纯地把档案馆(室)只设综合服务科室或者行政科室;有些单位成立校史馆,单纯地把档案育人资源在校史馆单一陈列,对于档案育人的功能认识停留在表面层次,对档案育人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2.2 结构单一,育人成效不佳
一是对档案资源开发与利用和学校教育教学的关系认识不到位,档案馆对自己学校的历史认识不充分,没有结合本校历史征集具有本校特色的档案,导致档案馆藏结构单一。二是育人档案资源开发力度不足。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教育,对于高校档案育人就应该体现在高校的每一个角落。三是档案馆结合学校的特色挖掘的精品档案文化產品太少。有些档案虽开放出来,但是缺乏新时代的新意和对年轻一代人的吸引力,没有研究当代大学生的认知特征。在挖掘育人档案资源的同时对育人档案资源内在含义缺乏深层次的解读,导致档案育人价值的作用发挥不到位、成效不佳;没有激活档案的潜在能量,导致学校多数师生对档案育人的独特价值没有充分认识。
2.3 内涵不深,时代特性不强
一是对育人档案资源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缺乏深入认识和提炼。工作人员展览设计上未能将学校的历史文化、精神面貌等充分突出展现,导致最终所呈现的育人阵地没有深刻的文化内涵;缺乏从档案客体的情感上升到精神融合,导致档案实体陈列、构造、设计缺乏生命力。二是部分工作人员在对育人档案资源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没有综合考虑场景周围的建筑、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导致在设计档案种类时比较单一,不具备丰富的造型手法,从而致使育人资源形式单一、效果不理想。三是在档案育人资源原材料加工转化为缺乏对当代大学生的认知方式特征深度思考。在21世纪,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更新周期快,学生的认知方式会随之发生改变,生动直观的文化形象更能让当代大学生接受。
3 美学视域下探索高校档案育人的新路径
3.1 目标明确,着重规划布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抓牢思想建设工作,工作才有方向,思想上充分重视是开展高校档案育人工作的首要任务。一是学校做好统筹规划,将档案育人纳入到学校建立“三全育人”阵地工作中,把档案育人工作视为提升全校师生素质教育的重大工程。同时,档案管理部门要重视档案育人工作,充分认识档案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将档案育人工作纳档案馆年度重点工作之中。二是档案管理部门要建立档案育人的工作机制,明确档案育人工作总体目标,创新档案育人工作方法,强化师生的档案意识。三是在思想上全体档案馆员要树立育人理念,贯彻档案育人的思想。全体馆员要摒弃守旧思想、主动积极寻求创新,力求突破边缘化的地位。在认知上养成主动服务档案育人工作的意识和习惯,坚持全员、全面、全过程落实档案育人理念。
3.2 整合优化,激发育人资源潜能
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是高校优良校园文化精神建设和传承的重要手段,档案馆要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高度来构建档案资源体系。
一是抓牢基础门类档案资源建设。从档案数量和质量出发,征集档案,以丰富和完善档案资源,确保学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各方面的档案全面完整。合理整合新时代元素,寻找新时代审美规律后对育人档案资源加工,使其成为有教育价值的档案资源。例如展示优秀的校友时,一张图片和文字的展示对于年轻人来讲显得单调,如果运用新媒体技术对图片和文字进行处理,达到声图并茂的效果,就显得更生动、更吸引人,对陶冶师生的情操、树立正确精神导向作用更明显。二是加强校本特色育人档案资源建设。在基础档案资源建设上,需要拓宽档案工作思路,拓展档案收集渠道,对于突出学校精神文化的各类档案资源要大力收集。一般特色档案多散落于各个角落,可能在某位校友或者退休干部手上,要广泛发动学校校友、教职工,同时寻求地方政府以及其他社会媒体平台的合作,通过多途径征集来进一步丰富学校育人档案资源,使档案资源具有鲜明特色体系。三是充分认识育人档案资源的重要性。对于学校精神、校训和前一辈优秀教职工和校友智慧结晶做好定位,在育人阵地的布局中突出主题。通过学校定位挖掘档案中的育人资源,激发档案育人资源活力,建立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品味的档案文化育人资源库。
3.3 文化融合,创新档案育人工作方法
档案育人是最大程度把档案变成“活”育人信息资源,让档案育人潜移默化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发挥其独特的教育功能,为学校教育育人注入新动力。档案的最终价值体现在利用,一份被人挖掘的档案蕴含的生命力是超越人们认知范围的。如何把档案育人价值发挥到极致是我们新时代面临的课题。所以,我们档案管理部门在档案育人这方面就需要做到多个维度去思考档案育人功能的发挥。
一是知己知彼。对自己学校的历史需要有一个深度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了解学校历史发展历程、重大转折、校友榜、重要领导视察指导工作等这些基本的知识。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我们才有思考的广度与深度,从而才能在设计整个档案育人阵地的总体定位中脱颖而出。使整个育人阵地在布局上更体现一种特殊的文化氛围。二是整合育人档案资源。运用美学理论思考在展示档案实体陈列、色彩、构图、空间透视、光线、质感的整体设计,更能体现档案的内涵与灵魂,使整个育人场景更具有吸引力和震撼力。正如诺贝尔获得者李政道说过:“21世纪将是一个靠设计的世纪。”运用现代美学理论去设计档案育人阵地的整个布局,能更好提升参观者的情感体验,引导参观者聚精会神,看进眼中,从而进入心中,达到思想上的升华。三是在育人档案资源的塑型、造型上遵循美学思想。运用美学理论对塑型、造型加以运用,更能体现育人档案的力量感。例如湘江战役的纪念碑,造型上追求线条的力量感,更体现抗战烈士的英勇、不怕牺牲形象,加上色彩和环境的渲染设计,让观者如同身临其境。更能抓住参观者的思想情感,激发参观者的共鸣,深深种下红色基因的种子。四是青年一代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采用新时代青年易于接受的形式,向青年一代传递育人档案信息资源的精髓,让档案的文化育人体现在学校的各个角落,最大程度实现档案文化育人。
3.4 人才强档,构建专业队伍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档案的育人功能,高校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具有较强的档案整理、保管、查询利用等基础性技能,还应积极学习掌握档案信息开发利用、信息检索、互联网与计算机等现代化信息技术,进一步增强自身信息素养。因此,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应积极建设学习型组织,注重培养工作人员专业技能与服务观念。通过多样化、系统全面的学习,有效破除被动、思维定势给工作带来的负面效果,自觉主动提供服务,全身心投入到档案育人工作中,为学校教育育人提供优质档案服务。由于档案工作人员并非档案专业出身,档案专业知识不足,学校应积极补齐短板,吸引更多计算机、档案学、历史学学科专业人员加入到档案管理人员队伍中,为档案育人工作的发展奠定人才支持。
3.5 方法多元,构建特色平台
一是服务好档案查询工作,这是档案育人最直接、最实质的方式。档案管理部门应基于育人目的提供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切实把档案工作所获取的成果运用于育人实践过程中。二是立足于学校实际情况,创建独特的档案展览体系。每一所高校均拥有辉煌、曲折的发展历史,组织开展档案展览活动,充分利用好档案资源,广泛传播学校历史、校园文化。高校积极构建校史馆、特藏馆,把以往枯燥、单一的档案内容艺术化、形象化、集合化进行对外展示,让学生兴趣浓厚,积极参与到爱国教育、愛校荣校教育中,进一步强化自身使命感、自豪感。对于校史馆展馆展览建设,运用信息技术虚拟、3D动画等方法,利用多媒体展示档案育人资源。三是将档案馆列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平台,促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全身心投入到档案工作中。另外,高校应积极尝试在档案馆中开设相关专业教学实践活动,设置档案文化有关课程,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通过一系列教学实践活动,将学生置身于浓厚学术氛围中,对学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如此,不仅可改革专业教学,加快专业转型,强化学生专业素养,而且还能够延伸档案服务范畴,共享校内教育资源。
4 小结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校大学生对视觉审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也给档案育人工作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在档案育人阵地的设计上追求德育与美育的协同发展,不仅能给学校师生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而且能带来心灵上和情感上的升华。通过对育人档案资源整体设计让育人档案资源发挥其独特的历史性、直观性和原始性,让档案育人资源中的文化精神潜移默化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去熏陶师生思想感情,赓续红色血脉,从而达到“以史育人、以史鉴人、以史励人”的良好效果,进一步提升学校校园文化底蕴,为高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提供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撑。
参考文献
[1]江涛,段玉柳,张慧.“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档案育人功能研究[J].黑龙江档案,2020,242(05):20-21.
[2]曾静怡,顾伟,刘力超,张莹.照片档案创新编研思路探析[J].档案学通讯,2021,260(04):71-76.
[3]张冬冬.“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红色档案资源建设[J].档案与建设,2022,403(07):58-61.
[4]王霞,“互联网+”时代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人事档案现代化管理模式探讨[J].兰台内外,2022,371(26):10-12.
作者简介:高文姬(1991-), 大学学历,美术学专业毕业,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档案馆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档案管理和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