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教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
2023-05-30张钰
张钰
〔摘 要〕 小学科学与其他学科相比较而言,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为直接和紧密。小学科学的知识点都来源于生活,所以在教学中,教学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师应围绕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选择处理教学内容,选择探究材料。教学应该采取更加直观形象的形式,以生活元素凸显科学价值,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小学生主动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本文对搭建科学教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3) 12-0043-03
从学科特点来看,小学科学课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极为密切,其中所包含的理论知识都源自现实生活,跟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无论从教学要求还是从学科特点来看,生活化教学都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教学模式。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之下,小学科学教师应当站在小学生的角度,促进学科教学内容生活化,推进课程教学资源生活化,构建更加贴近生活的高效的小学科学课堂,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以其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学习基础理论,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科学知识,不断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小学科学教学要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以生活化的教学环境和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搭建科学教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引领学生产生科学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发展学生科学课程核心素养。
一、从生活化教学视角看小学科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有待更新
学生是接受知识的主体,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更是学生与科学知识间的桥梁,因此教师的教学理念和专业素养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目前有一部分小学科学教师还未能很好地适应教育的发展趋势,教学观念陈旧,生活化教学观念亟待更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部分教师往往会忽略实际生活中的资源,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小学科学课枯燥无味,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效率低下,学生科学思维固化,无法实现自主设计实验、动手完成实验的教学目标。因此,从学生的状况看来,小学科学生活化的推进尤为重要。
(二)教学情境生活化不足
目前小学科学还存在教学形式单一的问题,与生活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应该实现教学方式的丰富多样。区别于举例论证的方式,教师应该更加灵活地讲授小学科学实验过程当中的科学知识,例如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或者让学生自己动脑设计实验、自己动手完成实验等等。通过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发现,单一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小学科学教育的长远发展,因此教师一定要尽快推动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形成。
(三)缺乏生活化教学环境
结合具体的实例我们发现,小学科学课程的生活化教学缺乏一定的发展空间,尽管小学科学的知识内容十分丰富,但一部分学校对于未纳入考试体系中的小学科学不够重视。尽管在课程设置时,要求小学科学必须作为小学课程的重中之重,但是部分学校的执行力不足,并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与此同时,教师的热情随之消退,科学课程的生活化随之受到影响,学生对小学科学的学习热情亦不复存在。有数据显示,小学科学课教师,有很多不是相关专业的教师,多为其他学科教师代课讲授课程。与此同时,很多学校不能很好地为小学科学课程提供相关基础设施以及生活化的教学资源,无法满足科学课程教学需求,也无法开展规范的科学实验。长此以往,这样的教学环境一定会阻碍小学科学课程生活化的发展。
(四)作业设计与生活关联度较小
由于小学科学并不是小学阶段的主要学科,因此为了减轻学生的压力,很多学校对小学科学的作业布置十分随意。要么是仅仅停留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层面,要么是过于虚无缥缈,与实际生活的关联度较小。真正的科学课程课后作业,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科学探究意识,结合小学生的课后实际生活进行设置,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在作业中深化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并提高探究和动手能力,真正实现小学科学课程应有的效果。
二、搭建科學教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从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二者之间的联系入手,深刻理解科学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原则和目标,在努力提升自我专业素养的基础上,结合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创设科学生活化教学情境,丰富科学生活化教学资源,优化课后作业设置,以提高小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和主动性,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科学课教师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要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效率,教师首先要重视对小学科学生活化知识的学习,密切关注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不断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与此同时,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学生的课堂行为以及思考给予充分的尊重,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和教学环境,朝着小学科学的教学发展目标前进。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自身要在创新中发展,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汲取经验,学习新的科学知识,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够真正发挥教师的作用,保证科学课程生活化的顺利推进,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要实现小学科学课程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教师就必须探讨课程内容与生活之间的关联性,大力创设合理科学的生活化教学情境。教师应当不断创新,不拘泥于旧有的教学课标设计实验,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日常生活,摈弃以往传统的、单一的、枯燥的教学方式,设计一些跟小学科学课程相关的科学游戏和探究活动,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发现和创造,促进小学生在科学探究学习活动中的学习品质得到有效培养。
例如,在《食物的营养成分》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后时间,让他们观察在家中都有哪些使用过的食品包装袋,仔细观察食品包装袋背面罗列的营养成分。返校后,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在课堂上展示他们讨论和统计的结果。这样就能让学生的参与性更强,加强小学科学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让他们对科学课程更感兴趣,将科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融为一体。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学习,更要在实践生活中通过细心观察来发现科学的奥秘。由此,才能够培养学生科学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调动他们的好奇心促使他们热爱科学,不断引导他们主动积极地学习科学,提高科学素养。
(三)发掘生活化教学资源
生活中有很多可以直接运用于小学科学课程的资源,关键在于教师能不能够充分挖掘,能不能让生活化的资源在科学课程当中发挥最大的效用。教师如果对这些教学资源加以充分利用,可以促进小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
比如,在进行“植物发芽”实验时,可以引导学生在家中进行观察,按照对照条件,将植物的种子一组放在阳光下、一组放在阴凉的地方,或者一组每天浇水、一组不浇水等。通过长时间观察,学生会发现,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是多方面的,包括土壤、水分、温度、光照等因素。这样学生不仅对科学知识有了更深的印象,更锻炼了他们在生活中的观察力。
再如,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课的学习中,由于有很多生涩难懂的名词,就导致学生很难理解这些物种之间的关系。为了有效突破这个难点,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生活中常见的物种,进行“捕食游戏”。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更轻松地掌握这一相关知识,同时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教师可以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提问,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具体生活来解决相关的问题。在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一定要给出充分、细致且科学的答案,系统地讲述科学知识,引导学生得出最终的结论,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求知精神。
(四)营造生活化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的改善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推动小学科学课程生活化的发展。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下,小学科学教师应该按照课程标准逐步落实相关要求,结合小学生的发展个性以及学习情况,从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等方面入手,不断优化和提升科学课程的生活化教学环境,逐步实现实际生活与小学科学的接轨。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提高对小学科学课程生活化的重视程度,投入资金,加大科学课程基础教学设施建设,如,开辟种植区、养殖区,设置科学实验室,丰富科学实验的器材,有条件的还可以建设AR模拟体验室,开展科技节、创新实验比赛,通过多元化的科學竞赛活动激发师生的参与兴趣,保证科学课程生活化的顺利推进。同时,要积极学习其他学校的优秀案例,建立科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与其他学校的资源共享,丰富教学课程的内容,逐步推动科学课程生活化的进程。这样才能把科学知识更加轻松愉快地传授给学生,使其在学习的基础上,提高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在知识海洋遨游的过程中,不断迸发活力和热情。如此,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会越来越高。
(五)优化课后作业设计
优化科学课程课后作业的质量,看起来是很简单的一件事,但是从生活化教学的角度衡量的话,却反映了学生对于科学知识掌握的水平,体现着科学知识生活化的习惯意识。科学合理的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课堂上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进一步提高科学课程在家庭、学生和学校间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而实现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目的。科学教师要努力改变传统的作业布置形式,把握学生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的特点,丰富作业完成的方式以及与实际生活的关联度,加大生活中常见事物和现象中的科学原理在科学作业中的体现,设置一些体验式、探究性作业,给学生预留探究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走向大自然,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提高他们自身学习和把握科学知识的能力。
三、结语
小学科学课是引领学生迈入科学殿堂的主干课程,其教学效果必然会对学生未来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产生影响。生活化教学导向下的小学科学课程,能够不断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意识和创新精神,更能够启发他们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的意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实现小学科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紧密相连。小学科学教师要提高对于科学课程生活化教学的认识,创新生活化教学模式,在有效的生活化教学环境中,引领学生从生活走向科学,实现小学生在生活过程中提高科学意识的目标,为提高他们的科学课程学习品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于红.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8):87.
[2]魏艳红.基于生活化理念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2(30):165-167.
[3]杨海明,郭瑞勤,王小英.探究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5):155-156.
[4]左家君.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21(8):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