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2023-05-30席涛

学周刊 2023年14期
关键词:构建策略初中生物高效课堂

席涛

摘 要:课堂是贯彻新课改理念的主要场所,是将教育改革落在实处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新课改理念的贯彻与教育改革的落实。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更加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已经成为新时代背景下学科教学所面临的共性问题。鉴于此,文章以初中生物教学为例,立足于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探讨了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旨在为一线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提供有益的指导。

关键词: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14-0070-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4.023

高效课堂并不是一种死板的课堂模式,而是可以根据学校、学科、教师、学习内容等实际情况呈现出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极具灵活性的课堂教学模式。高效课堂的这一特点也决定了其构建方式并不是唯一的,可以说所有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教学行为都可以成为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举措。

一、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作为教学行为的指导,直接影响着教师对高效课堂构建方式的选择,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首要之举就是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首先,教师要秉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观念的产生与转变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因此教师必须立足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从教學实践中总结优秀经验,并不断关注新时代背景下关于新课改的实施与高效课堂的研究成果,不断用先进的教育观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其次,教师应该正确认识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效”是正确理解高效课堂、选择正确的构建方式的关键,因此教师必须在正确认识“效”的基础上选择最为科学合理的构建方式,认识到效率并不是高效课堂的本质追求,而是效率与效果的结合体,只有效率与效果都提升了,才能成为高效课堂。

二、转换师生角色

在新时代背景下,基础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新课改理念也在逐渐深化,高效课堂的构建呼唤着师本位向生本位的转变。在这一背景下,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正在发生显著的变革,学生逐渐成为课堂的主体,对高效课堂的构建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实现初中生物传统课堂向高效课堂的转变必须转变传统课堂中师本位的师生角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高效课堂的构建主体,形成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

三、立足新课标与新教材

高效课堂是在新课改背景下被提出的,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新课程理念是高效课堂的指导思想,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新课改过程中形成的新课标就成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标准。只有让课堂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才能完成传统课堂向高效课堂的转变。同时,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新课标的核心任务,自然也就成为高效课堂的构建中心。简而言之,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高效课堂的构建必须能够对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起到积极作用。另外,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教材也做出了适应新课改的改变,而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托材料,是高效课堂具体呈现模式的决定性影响因素,因此构建高效课堂就必须以新教材为导向,探索符合新教材教学内容的高效课堂构建方式。

四、挖掘与利用课程教学资源

课程教学资源泛指一切有利于课堂进行的资源,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因此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之一就是要充分挖掘与利用好课程教学资源,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打下良好的基础。

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生物教材。教材是初中生物教学的主体材料,也是科学性最强的指导材料,因此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来丰富教学资源。其次,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实验资源。在新课改背景下引入实验教学已经成为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实现高效课堂构建的必行之举。教师要通过实验教学的组织,让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深化对生物知识的认识,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最后,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利用身边的学校、社区以及家长资源,依托这些资源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实现生物课堂向社会的延伸,为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实现对课堂教学内容深化的过程中构建高效课堂。

五、做好充分的课堂准备

1.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一方面,学校要成立教研组,集合众多教师的智慧,同时教师还可以分担备课任务,做到资源共享,在征集众人智慧的基础上保证高效课堂构建方式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另一方面,教师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个人备课,并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做出适当调整。高效课堂并没有固定的构建模式,学科、学校的不同,甚至教学内容的不同都会造成高效课堂模式的不同,因此针对一个学校中的不同班级,高效课堂模式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做到不落窠臼,通过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的有机结合实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2.拓宽备课范围。首先,教师要备教材。教材作为生物课堂的主体材料,是高效课堂的构建依托,并且高效课堂的灵活性决定了不同的教学内容会产生不同的模式,因此教师在备课之前必须备教材。同时,在新课改理念指导的基础教育改革阶段,教师必须基于新课标来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分析,使高效课堂的构建在适应当下教育形势的基础上得以完成。其次,教师要备学生。学生作为高效课堂的构建主体之一,是高效课堂构建质量的影响因素,因此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高效课堂构建方式。最后,教师要备习题。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生物课堂上,习题训练作为生物课堂的其中一个环节,自然也应该成为高效课堂的对象之一,只有通过提前准备提高这些习题的科学性与针对性,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攻破重难点,在保证教学效率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六、借助导学案

1.先学后教。在双减背景下,为学生减负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因此教师要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避免因为对课堂效率的追求造成学生课业负担的加重。借助导学案应用先学后教模式,需要教师在导入新课之后组织学生通过自主看书解决导学案中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通过问题前置与学习前置的方式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自主扫除一些比较简单的学习障碍,留出更多的时间学习重点内容,进而实现课堂效率的提高。

2.学情分析。在应用导学案进行先学后教之后,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进行检验,在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对本节课的讲授重点与讲授顺序等进行相应的调整,通过教学思路的调整抓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完成高效课堂的构建。

3.精讲点拨。生物学科的时空性、微观性等特征,使得教师不能完成生物情景的再现,因此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就会出现直观性与形象性不够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要善于借助一些辅助教学手段来完成对生物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实现感性认识的建立,进而掌握生物重难点,提高学习效率。

4.知识迁移。生物课程标准已经明确表示了对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高度重视,因此高效课堂的构建方向就是要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迁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实际,适时引导,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迁移。

5.巩固训练。在制作导学案的过程中,教师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设置梯度化的习题,让导学案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所有水平的学生都能通过巩固训练有所发展,通过生物课堂全面性以及针对性的提高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七、选择科学的高效课堂衡量标准

1.师生关系。高效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因此在判断一节生物课是否是高效课堂时就要从师生关系的角度入手,观察师生是否在生物课堂上实现了双向互动。

2.教师层面。教師作为高效课堂的构建主体,是衡量高效课堂构建效果的一个方面。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变,只有教师达到以上要求,才能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3.学生层面。从学生层面对高效课堂的构建效果进行评判,主要是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三个角度进行的,如果学生的这三种学习类型都能够达到一定的标准就有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八、应用信息化技术

1.视频导入。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生物课堂上。视频是最为快速有效的导入方式,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教学氛围,为接下来高效课堂的构建打下良好的基础。

2.多媒体演示。多媒体演示在课堂中的应用实现了抽象知识的具象化,降低了学生的思维难度,在加速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实现了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的双重提高。例如,在讲授细胞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演示的方式让学生来观察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进而深化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

3.利用网络教育资源。互联网平台上的教育资源十分丰富,这些都可以成为生物课堂现有教育资源的有益补充,通过网络教育资源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对于实现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4.与其他教学手段相互配合。信息化教学手段在生物课堂中的应用可以起到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但是教师也应该认识到信息技术只是课堂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其不能替代其他的教学手段。因此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在保留传统教学手段优势的基础上对信息化手段进行综合应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优势的结合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九、进行科学的课堂设置

1.把握课堂节奏。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向课堂45分钟要效果,因此在教学时间比较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必须对课堂教学时间进行合理的分配,将时间用在“刀刃”上,助力于高效课堂的构建。为了有效把握课堂节奏,教师必须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进行科学的选择,要以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的不同为转移。例如,当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时,教师就要对学生思考与讨论的时间进行合理的分配。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合作探究的题目难度从中等学生的角度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为学生预留合适的思考时间;另一方面,教师也要避免选择难度过大或者过小的题目,避免因为难度过大学生不能解决以及难度过小没有必要进行合作探究等造成的时间浪费问题,进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创设最优的组织形式。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效课堂既不能成为教师的一言堂,也不能成为学生的“天下”,而是要实现组内“小对话”与班级“大对话”的有机结合。例如,在讲授“了解自己,增进健康”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要选择小组合作探究的组织形式,而当讲解难度较大的细胞分裂相关内容时,就要坚持教师为主导,兼以小组合作探究的组织形式,通过组织形式的合理选择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创造条件。

十、更新教学时空观

向课堂45分钟要效果并不意味着高效课堂的构建只能从课堂教学这一环节入手,相反教师必须更新教学时空观,走出时空对生物教学的桎梏,通过对时间以及空间的延展来提高高效课堂的有效性。一方面,教师要走出课堂,走向室外,走向社会。在新时代背景下,学科教学的教学目标已经不再唯分数论,而是以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局限在室内的课堂教学所产生的培养效果毕竟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教师就要打破空间对生物教学的限制,实现教学空间的转移,通过对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等的开发来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合作能力等的培养。例如,在讲授“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前往室外,利用自然资源来让学生对藻类植物、苔藓植物以及蕨类植物等进行观察,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另一方面,教师不能将课堂教学局限在45分钟之内,而是要将课前、课后纳入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通过教学时间的弹性化设置来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学时间的弹性化设置并不是要让学生在课下承担更加繁重的课业负担,而是要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通过学习活动以外的活动形式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深化,在活动中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例如,在讲授“被子植物的一生”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下种一个被子植物,并记录被子植物从萌发、生长到结果的全过程,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实现对知识的内化。

无论是在传统教育阶段,还是在素质教育阶段,高效性都是课堂教学的追求目标。高效课堂的构建在新时代背景下已经迫在眉睫。教师在探索高效课堂构建方式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高效课堂并没有提供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因此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教学内容等的不同来对构建方式进行科学的选择,实现新课改理念与生物教学实践的结合。

参考文献:

[1] 刘虎.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2(4).

[2] 曾志谋.新时代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探讨[J].读写算,2019(22).

[3] 王明玉.新时代高效课堂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J].考试周刊,2019(36).

[4] 王禄.浅谈新时代高效课堂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转变[J].学周刊,2019(1).

猜你喜欢

构建策略初中生物高效课堂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