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海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模式探究
2023-05-30付宗国张译匀吴宇
付宗国 张译匀 吴宇
摘 要:立足于学生发展需要,分析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可行性,解决教育认识上淡化、实践上弱化、制度上僵化的难题,探索提出涉海高校“创新创业+劳动”教育路径:制定服务海洋战略的教育目标、构造海洋特色的培养方案、建立蓝色底蕴的课程体系、实施海洋风味的活动内容、建设海洋品格的师资队伍、搭建海纳百川的教育平台等,实现教育上同心同向,同频共振,资源整合优化,更好地发挥协同育人作用,确保人才培养目标顺利实现。
关键词:海洋;高校;劳动教育;创新创业;融合
创新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创造过程即是最大限度发挥人的聪明才智的实践过程[1]。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两者内涵相契,同样都要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两者有机结合,同心同向,同频共振,更好地发挥协同育人效果。“创新创业+劳动”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探索,本身是一种“学中做、做中学”教育教学形式,该形式将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实践教育三者有机融合,在专业实践中锻炼学生,形成“在劳动中创新,在創新中劳动”的效应。探索形成“创新创业+劳动”教育,为高校破解落实创新创业教育、劳动教育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23]。
一、涉海高校开展“创新创业+劳动”教育的意义
“创新创业+劳动”教育符合新时代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有利于培育学生意识与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增强学生劳动意识[45]。
(一)有利于增强节约与环保意识
“创新创业+劳动”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厉行节约意识,实践过程才能让大学生明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涉海专业学生在参与劳动、在实践中接近自然,感受自然,才能理解人类、海洋、大气、植物、动物是一个多样性的有机体。涉海高校开展净化海滩、劳动,提出保护海洋环境的创新方案,有助于加强学生保护环境的理念,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有利于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大学生要在实践中才能发挥艰苦奋斗精神,把书本上的理论与实践劳动相结合,学会“自找苦吃”,走出校园,扎根社会,才能得到真正的成果。涉海专业的劳动,不仅在校园里、实验室里,更需要出海劳动实践,如远洋渔业、航海技术、轮机工程等专业,需要吃住在船上,长时间在海上实践,枯燥乏味,需要坚强的毅力。海上作业环境,由于受天气海况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学生要克服船上设施简陋、环境恶劣,精神生活缺乏等困难。因此,学生通过实践锻炼,可以培养自强不息、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品格。
(三)有利于渔农村发展和共同富裕
推动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关键;建设海洋强国,振兴海岛渔村是关键。渔农村发展离不开人才,然而海洋渔业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艰苦,涉海院校学生从事渔民意愿不强,从事渔农业活动不积极,渔农业生产吸引人才难度大。振兴渔农业需要培养懂渔业、爱渔农村、爱渔民的人才,这是涉海高校德育重点内容之一。
打造具有“海腥味”的“劳动+创新创业”的教育体系,培养一批知海爱海,立志于渔农村振兴的新型涉海类人才,实现共同富裕。以浙江海洋大学为例,学校鼓励学生将创新创业项目与海岛渔村实践相结合,从实际生产实践中寻找项目灵感,带动海岛渔村致富。通过“创新创业+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大海的感情,唤醒学生对“蓝色农田”的热爱,树立为我国海洋现代化贡献力量的崇高理想。
二、涉海高校“创新创业+劳动”教育的路径
兴海强国,必先强教。涉海类人才规模较小、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是目前阻碍我国海洋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而海洋教育是提高涉海类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的重要方式。涉海高校应按照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需要,积极培养海洋人才,紧密围绕区域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需求,海洋科技研发奠定基础。涉海高校“创新创业+劳动”教育要统筹设计,从以下6个方面,探索紧密结合的有效路径,实现互利共生。
(一)服务海洋战略的教育目标
海洋人才队伍不足,需要靠大力发展海洋教育来解决。如果“创新创业+劳动”教育依然保持各自为战的教育目标,将导致教育资源浪费,加重师生负担。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均提倡一体化实践体验训练,要按照“具体体验、观察反思、概念抽象、主动检验”的体验式学习理念,循序渐进地融入劳动价值观塑造、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为一体的教育目标观。以养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为基础,融入海洋品格、海洋意识、海洋特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以此提升学生创造性劳动知识与能力,培养工匠精神,形成具有海洋特色的目标体系。
(二)构造海洋特色的培养方案
(1)丰富培养方案。海洋类专业教育具有统一性、连续性、标准化和制度化等特点,这主要是由海洋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导致。因此,涉海院校应当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出发,将创新能力、劳动意识的培育作为培养目标之一。对学生实践教学的考核进行了全面改革,满足产学研合作的需求,使人才培养更具活力。如远洋渔业、海洋装备、海洋油气工程等专业,要求很强的专业实践和创新思维。
(2)创新教育观念。海洋教育应具有跨学科融合、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特点。“创新创业+劳动”教育模式通过针对性的课程体系,围绕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切实提高新时代大学生从事创造性劳动的能力和水平,引导学生把论文写在田野上,绘在海洋上。
(3)完善考核评价。高校应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重点围绕素质素养评价,定期考核,全面客观记录学生课内外劳动、创新创业过程和结果,改进质量考核标准,做好评价分析。涉海专业综合实习是本科教学中主要核心内容之一,是系统贯通学生专业知识的一个重要过程,是检验考察“创新创业+劳动”能力的重要手段。涉海专业实践,在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的同时,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和创造性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三)建立蓝色底蕴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育人的主渠道,把“蓝色”融合到课程中,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与创新能力。为满足大学生“创新创业+劳动”的需求,高校以第一课堂为基础,以“面向全体”“结合本专业”“围绕职业目标”“融入培养全过程”作为基本要求。
1.构建课程结构
涉海类高校在构建“创新创业+劳动”教育课程结构体系时,要充分融入海洋通识教育和海洋专业教育。该课程结构,以课程为载体,强调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能够将海洋情怀、创新精神根植学生内心,有的放矢地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发扬首创精神,创造性地将劳动教育融入智育学习之中,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统筹理论与实践教学、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
2.细化课程类别
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开设“通识性”教育和“专业性”教育,构筑双轨并行的“立体式”教育体系。这种“立体式”教育体系,既强调“全覆盖”,又体现“分层次”教育模式与“差异化”人才培养。对全部学生开设劳动理论、创新知识必修课,完成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考核要求,达到启蒙教育的作用;针对创业意愿不强的大学生,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开设相关马克思劳动观、海洋通识类、创新创业体验等课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更好地投身于服务海洋产业发展的工作中;为创业意愿强、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增设劳动技能类、创新实踐类选修课,进行专业化创业管理教育和职业化培训体系,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才。
(四)实施海洋风味的活动内容
涉海高校完善“创新创业+劳动”活动体系,以督导机制为保障,建立劳动学分积累、创新创业学分转换,打通第二课堂德育学分等支持的制度体系,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活动体系包括以下方面:
(1)课内教学实践活动。除设置常规课程之外,高校开展各种实习、实践、实训活动,引导师生重视并有效利用该环节,加强实践类教学活动,在各类实践教学中都考虑融入创新创业和劳动元素,并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体现。
(2)课外第二课堂实践。高校第二课堂是促进“创新创业+劳动”的主要平台。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实践活动,完善相关管理办法,使大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劳动收获的成就感。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具有专业特色、涉海研究项目,建设“基础—提升—拔尖”层级化项目,推进基础项目全面化,提升项目精品化,以高质量项目培养高质量人才。加强学科竞赛参与度,以此培养大学生劳动意识、创新素质,进一步提升育人质量。
(3)校外实习实践活动。涉海高校要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积极开拓新领域,加强与用人单位联系,融入社会发展中。产学研有机结合是培养优秀海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优化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等,培育既有科研能力,又符合社会需要的海洋人才。聚焦国家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单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主动寻求与相关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如海洋水产类专业,通过参与育种、养殖、捕捞、运输、加工等全过程多项劳动,结合暑假志愿实践服务,在实践中与渔农村、水产品、渔民进行深入互动,获得生态环境、渔农业、海洋文化等感性认识,再通过专业教师的讲解,引导上升为热爱渔农业等理性认识,结合专业知识与创新思维,解决相关行业难题,并转化为创业的过程。
(五)建设海洋品格的师资队伍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逐渐融合,因此特别需要建立一支劳动和创新创业相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涉海高校全面加强“创新创业+劳动”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对学生创新劳动的指导力,满足未来海洋事业发展对海洋人才的需要。
1.一体谋划队伍建设
涉海高校要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引导和支持专业教师深入生产前线,参与企业生产和管理实践,实现劳动价值观、创新精神与能力、创业意识的全方位掌握。进一步完善教师培训机制,组织教师到企业里面挂职锻炼,邀请企业人员来校开展培训指导等。
2.专业深化教师培养
涉海高校可将SYB、KAB等创业教育培训与劳动、科学培训结合,并融入海洋品格,培养既懂创业知识又懂劳动,掌握学生发展规律的专任教师。提升理论教学与针对性指导学生实践的专业能力,培养在指导学生实践中具备“创新创业+劳动”教育融合的意识,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3.实践强化专业教师
全力打造理论与实践双精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对学生创新劳动的指导力,使教师充分认识培养大学生劳动和创新精神培养的内在要求,使每位专业教师都成为“创新创业+劳动”教育队伍一员。通过广泛招聘专兼职教师队伍,进一步补充教育力量。聘请优秀企业家、劳动模范担任兼职指导教师,使各行业领域的科学家、大国工匠等新时代精英进校园,并使得聘请活动常态化、机制化,促进社会人士与高校教育相结合,培养国家发展需要、社会迫切需求的创新型高素质劳动人才。
(六)搭建海纳百川的教育平台
高校应依托实践育人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学习交流实践的平台,以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为重要支撑,加强平台建设,培养深厚的劳动情感与创新意识,深化“创新创业+劳动”教育。
1.内外联合互动
高校应完善“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项目保障机制,社会要为“创新创业+劳动”教育项目提供平台和资源支持,家长支持,形成三方联动,协同引导的全新育人格局,构建“校企资源沟通、校校资源连通、跨地资源互通、政府资源融通”的局面,促进基地共建、资源共创、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的体系,发挥环节的资源优势,协同培养创新创业型劳动人才。
2.内外融合共赢
深化高校与用人单位的产学研合作,以生产、学习、研究相结合为主线,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贯穿到“创新创业+劳动”教育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成为生产、学习、科研、创业相结合的平台。以浙江海洋大学为例,该校把学生的创业实践融于“专业教育+竞赛活动”,打通“师资—课程—实训—创业”环节,探索出“专业教育+劳动实践+创新成果=创业项目”的学生创业路径,提高在校生创业率。学生在智能海洋装备、高价值水产品养殖、海岛主题旅游民宿、涉海产品电子商务等方面,建立多支学生创新创业团队。
结语
在建设中国特色海洋强国背景下,为高校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涉海高校要围绕落实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根本任务,处理好劳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若干关系,推动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耦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通,把握理论与实践、价值观与知识技能、生活与工作、课内与课外等方面的关系,坚持“五育并举”,发挥“创新创业+劳动”教育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的育人价值,探索构建具有海洋特色的“创新创业+劳动”教育新模式,为国家海洋事业培养具有深邃涵养、海洋品格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吕艳娇,姜君.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价值、困境与路径[J].当代教育论坛,2021(04):116124.
[2]于兴业,张迪,李德丽.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8(02):6569+85.
[3]管艳梅,陈静,胡普华,等.基于实践教学的劳动和创新教育探索[J].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2020,5(01):1316.
[4]付淑敏,孙元.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育人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1,12(05):138143.
[5]刘丽红,曲霞.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同构共生[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0,39(01):103109.
基金资助:浙江省高教学会课题“新时代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模式研究”(KT2021337)
作者简介:付宗国(1987— ),男,汉族,河南信阳人,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