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美化教学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2023-05-30窦玉英付超

科技风 2023年14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

窦玉英 付超

摘 要:审美化教学转化主要从教学目标美、教学内容美、教学行为美和教学评价美四个维度展开和测评。新闻传播学科的教学目标美和教学内容美主要体现于:人才培养方案中人才培养目标制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以德育与智育双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以及课程设置具有内在逻辑美和层次美;教学行为美主要表现为:纵向阶梯式教学模式和横向融合性教学方法的合规律、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评价美则以学生获得感、教师成就感的教学关系的和谐美为重要衡量标准。

关键词:审美化教學;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

审美化教学是指将所有的教学要素(诸如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评价、环境等)转化为审美对象,使整个教学过程转化为美的欣赏、美的表现和美的创造活动,教学过程成为静态和动态和谐统一、内在逻辑美和外在形式美高度和谐统一的整体,从而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习负担,使师生都获得身心充分愉悦的一种教学思想理论、操作模式和方法。审美化教学具体包含着三大转化:一是将教学的各个要素转化成对于学生来说是具有审美品质或审美价值的对象;二是将教学过程转化成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审美欣赏、审美表现与审美创造的活动;三是将原传统的生硬呆板的教学关系转化为师生互为欣赏、师生共同欣赏、实现和创造教学(因素、过程、结果)美的审美关系。第三个转化实际上是在前两个转化实现的同时实现的,即教学因素及过程的审美转化成功了,教学的审美关系便成立了,教学美感的产生与体验就有了基础。基于审美化教学理论,本文结合河北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以下简称河传新闻传播学院)的教改实践,分析其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中的具体应用。

教学要素是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根据著名教育家李秉德的“教学七要素说”,是指学生、教师、课程、方法、目的、反馈和环境。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审美化教学,即把教学七要素纳入教学过程,转化为教学目标美、教学内容美、教学行为美、教学评价美四个维度。其中教学目标美、教学内容美主要体现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教学行为美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纵向连贯和横向协调,教学评价美则以教学关系的和谐为重要标准。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前瞻性与可行性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规定了人才培养主要目标指向和培养路径,界定了教学内容的基本框架和范围,体现了教学运行的整体逻辑和流程。人才培养方案的前瞻性和可行性主要反映在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与时俱进和课程设置的内在逻辑,前者是教学目标美的前提和依据,后者是教学内容美的基础。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与时俱进

在传统教学中,侧重对学生智力能力的培养,而审美化教学下的人才培养目标,既要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又要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张扬,培养具备人道主义精神、积极向上、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完满个性的人。即关注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全面、整体发展,从人的发展本身需要去培养人。审美化视角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新学科”建议需要为准绳,体现智育和德育双重追求,不可偏废其一,除了要培养学生采、写、编、评、摄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学生成长为具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基准上,制订和调整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突出各专业特色和亮点。

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时,还要注意人才培养的整体性和个体性。所谓整体性,就是在教学中通过不同专业和课程的学习,培养人的各种知识、能力进行智育时,德育要自然地融入其中,培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新闻传播人才。所谓个体性,就是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发现自己、悦纳自己,培养生机勃勃的个体,通过个体生命的独特感受欣赏美,在个体的身心体验中表现美,以个体对真善的表达创造美。

(二)课程设置的内在逻辑

教学内在逻辑审美转化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知识点、知识结构(即知识点之间联系)的清晰化、教学过程逻辑环节和细节的清晰化、教学目标以及与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之间关系的严密化等几个方面。新闻传播学科课程体系设置需要考虑五个方面:一是“全”,即课程体系全面完整:按照一门学科知识的构成,需要开设理论、实践、历史、技术四类课程;二是“实”,即实际、实用:按照业界对传媒人才基本能力的需要,开设必需的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课程;三是“新”,即社会发展新需求:按照强化“课程思政”和传媒变革对技术依赖的增加,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类和融媒体技术类课程;四是“广”,即学识广博:根据“新学科”建设需要,开设文、理、工类跨学科课程;五是“特”,即特色课程:按照学校和专业发展定位,开设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

在课程的知识梯次和内容安排上,则按照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拓展课的顺序对课程进行布局,明确各时段课程的教学目标,科学有序地安排前导后续课程,达到平衡、合理、流畅,具备结构美、层次美。河传新闻传播学院在学科基础课中,除了开设采、写、编、评、摄课程外,还开设了突出“课程思政”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现“新学科”的“文艺美学”课程。在专业课程中除各专业必须要掌握的知识、能力课程外,还开设了“融媒体音乐与音响”“媒介与社会发展”“融媒体技术应用”“网络舆情监测与研判”“红色文化传播”等体现“新”“广”“特”的课程,专业拓展课开设了“影视经典赏析”“微视频创作”等拓宽视野和思路的课程。

二、教学模式的阶梯式与融合性

审美化教学在纵向上采取不同学段的系统连贯设计,在横向上注重普通、职业、专业等各种类型教育的整体协调,把学生视为发展中的生命个体进行教育。根据学习科学中的“4E+S”理论,四个“E”分别代表具身(Embodied)认知、嵌入(Embedded)认知、生成(Enactive)认知和延展(Extended)认知,“S”代表情境(Situated)认知。具身认知强调身体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嵌入认知强调个体的认知过程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性,生成认知强调认知发生于个体与环境的交互过程中,延展认知则强调认知不仅发生在大脑内,还能够以某种方式延展到环境中——这四种认知都是在情境认知所强调的特定情境中发生的。河传新闻传播学院自2016年以来,历经6年多的探索,形成了“学练干创一条线”的纵向阶梯式培养模式和“三跨三融四结合”的横向融合性教学方法,是审美化教学和“4E+S”理论在新闻传播学科教学中的具体运用,遵循了审美层次阶梯感美、立美、创美规律开展教学活动。

(一)“学练干创一条线”阶梯式教学模式

河传新闻传播学院“学练干创一线条”的阶梯式教学模式,覆盖本科教学全过程,按照梯次配备、连续培养、分段突破的方式打通应用型融媒体人才培养的路径。大一主要通过理论教学让学生学懂融媒体理论;大二则侧重校内实训让学生练就融媒体技能,即通过具身认知感受美;大三强化校外实践,让学生干好融媒体业务,即通过嵌入认知和生成认知体验美;大四通过师生同“学”共“进”,共同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水平,即通过延展认知创造美。

“学”:实施大类招生与专业教学相结合、专业教学与方向教学相结合的“3+4+1”的課程学习模式,各专业、各方向通过核心课程、方向课程聚焦融媒体人才培养。在前3个学期,开设10门学科基础课,使学生融媒体基础理论学扎实。第4、5、6、7四个学期开始进入专业教学阶段。如新闻学专业的核心课“大数据与信息传播”“媒介融合报道”,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核心课“融媒体图形图像处理”“整合营销传播”,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融合新闻学”“融媒体策划与创意”等课程的开设提升了学生适应融媒体时代需求的核心竞争力。第8学期,进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工作。

“练”:依据融媒体的生产流程,搭建了校内外一体化融媒体实践教学平台,把学生推上新闻采编一线掌握基本技能。根据融媒体生产流程再造的特点,打破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采编模式,按照图文+音频+视频的形式和“一次采集、多元传播”的要求安排学生开展实践教学,将校内的一份报纸“河传学子报”、一个广播电台“MyRadio校园广播”、一个网站“河传学子在线”、一个微信公众号“河传新闻传播学院”进行整合,成立了师生共同参与的“融传中心”,开展符合融媒体传播规律的策、采、编、发工作。另外还与一些平台开展合作,产品覆盖图文、音视频等融媒体全形态,培养了学生感美能力。

“干”:教师和学生到新闻生产一线去、到县级融媒体中心去,综合检验融媒体教育教学成效,引领教学与实践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立美能力,即通过与真实环境的互动,在模仿与实践中理解理论,由应用美而涵养美、体验美。建立教师“顶岗制度”,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到一线挂职。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实践教学,以“融标准”检验教育教学效果。2018年赴河北邢台前南峪,2019年赴河北遵化市融媒体中心,传播“抗大精神”“沙石峪精神”,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面貌;2021年老师带领20余名新闻学专业学生到涉县融媒体中心实践。先后多次到内蒙古固阳县、河北省新河县等,开展实践采访、支农支教活动。

“创”:拓展创新创业教育,培育“双师型”教师,努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积极创美。在人才培养方案通识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中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分别占64、32、48学时,4、2、3学分,有效保障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激励学生在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进行跨专业、跨院系合作,进行毕业作品创新。

(二)“三跨三融四结合”融合性教学方法

“三跨三融四结合”是指:通过跨专业实现课程融合,形成思政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相加相融的课程体系,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跨学科实现资源融合,建构“新闻+技术”“传媒+艺术”的师资队伍和以人工智能、生物传感、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为支撑的融媒体实验平台,整合校内外相关教育教学资源,实现讲授与实训结合;通过跨领域实现标准融合,以“作品变产品”的理念引领,建立“教学标准+行业标准”的学生学习效果融合评价体系,实现课堂与基地结合、学界与业界结合。

“跨专业”的第一要义是落实“课程思政”,以舆论引导力、思想引领力作为学生专业课程的基本要求和能力形成的基本要素。为适应融媒体需求,打破各专业间按照传统媒介类型进行教学的壁垒,将“广播电视概论”“新媒体概论”“媒介融合导论”3门课程整合为“媒介导论”,打通新闻传播学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跨学科”的关键是打破学科框架对专业发展的限制,与兄弟院系和校外实体合作开展复合型人才培养。艺术学、管理学、教育学、工程学教师共同参与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考核大纲的制订,充分调动和盘活全校行政资源、教学资源的存量。

“跨领域”的核心是要切实实现学界业界的互通。任课教师必须走出去到业界挂职,学生必须到行业一线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业界专家一定要请进来到课堂传授课程,这样的良性互动会推动学生考核标准学界业界相融,促进学生的作品根据市场需求转化为产品。

三、教学关系的和谐美

教学美感体验也就是师生从教与学的活动中看到自己的本质力量,看到自己的智慧、人品、情感、个性以及教学与学习技能等的神奇力量,产生清新感、轻松感、奇异感、惊喜感、神圣感、崇敬感、优雅感、成功感等体验,从而在精神上获得极大满足和愉快。河传新闻传播学院在“学练干创”“跨融结合”中实现了“教学、科研、创作、立德树人”四位一体协同发展全面提升,师生收获了教学美感体验。

(一)学生获得感提升

经过“三跨三融四结合,学练干创一条线”的教学模式培养,河传新闻传播学院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普遍得到了全面提升,特别是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近七年,学生获得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相关奖项近200项。其中由教师指导学生共同制作的纪录片《交通中国》第四集2021年2月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在内蒙古固阳县支农支教中拍摄的反映智力扶贫的纪录片《心愿》,获得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2017“联合会杯”——中国青年影像创意大赛“最佳人气”奖;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的横向课题《科技工作者风采》5部系列短视频获得验收单位的高度肯定;师生在新河县融媒体中心实践教学中为当地拍摄的扶贫宣传片受到新河县委组织部的多次表扬。

(二)教师成就感增强

培养应用型人才,在“干中学”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获得感,也让师生共同发现了单纯课堂教学、理论教学不可能觉知的知识盲点,增强了学生技能,开阔了教师思路,增加了专业自信,收获了教学成果。教师制作的短视频《寻石记》获2020年“美丽中国”微电影盛典“纪录片优秀影片奖”;发表在核心期刊的多篇论文《人物纪录片选题策划的创作实践探究》《采访前准备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用新闻组照讲故事的三点技巧》等是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产物。

参考文献:

[1]赵伶俐.审美化教学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6(5):108.

[2]赵伶俐.审美化教学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6(5):109.

[3]李秉德.对于教学论的回顾与前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9(8):58.

[4]赵伶俐.审美化教学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6(5):111.

[5]范蔚,赵伶俐.审美化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38.

[6]张婧婧,牛晓杰,刘杨,等.学习科学中“4E+S”认知理论模型的内涵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21(8):23.

[7]张婧婧,牛晓杰,刘杨,等.学习科学中“4E+S”认知理论模型的内涵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21(8):24.

[8]赵伶俐.审美化教学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6(5):110.

项目:本文系河北传媒学院教改支持项目“地方民办高校卓越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及路径”(jw2021044)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窦玉英(1973— ),女,汉族,河北沧州人,学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新闻采编实务、网络舆情分析;付超(1987— ),女,汉族,河北唐山人,博士在读,副教授,研究方向:影像创作与传播。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培养模式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对广西高等艺术教育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