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研究
2023-05-30王国辉
王国辉
摘 要:在互联网大力发展的当下,各行各业对信息化人才的要求愈来愈高,高中教育应强化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认知与能力,所以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创新与优化被提上日程,越来越多的教师也开始研究“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文章从创新与策略两个角度展开研究,得出通过互联网转变课堂教学理念、基于互联网构建特色教学模式、借助互联网拓展课堂教学内容等结论,旨在与一线教师共享,以推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改革。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互联网+;教育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15-0091-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5.030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互联网+”思维开始应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了“互联网+教育”体系,旨在跑好教育信息化的“最后一公里”。教师应立足该背景,将互联网积极地应用在教育工作、教学设计中,以互联网为载体,引导学生对课程展开创新性学习,给予其丰富的知识探究与实践机会,特别是在信息技术课程中。
一、“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创新
(一)理念之创新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创新体现在理念层面。传统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理念主张将信息技术分化为知识、技能等具体的概念或“考点”,具有一定“理论本位”特点,而“互联网+教育”与以往的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理念截然不同,更加注重教师与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综合研究和运用,“素养本位”特征更加突出[1]。基于此,教师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进行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先认识并展开理念方面的创新,从传统的束缚中走出来。
(二)模式之创新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体现了教学模式的创新。简单来说,“互联网+教育”并非“互联网”与“教育”的简单组合,而是以互联网为教育的催化剂,意在从根源上弥补传统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不足,使其在创新中颠覆传统模式,构建全新教学模式。
(三)内容之创新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创新。立足“互联网+教育”背景进行教学,教师需在教学中添加互联网这一新内容。随着该内容的添加,其他信息技术知识也开始进入课堂,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促进了教学内容的创新。
(四)途径之创新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体现了教学途径的创新。“互联网+教育”亦可称信息化教学的升级,以信息化为主要作用路径,衍生了多种信息化的教学途径,使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灵活创新。
二、“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
(一)通过互联网转变课堂教学理念
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通常决定其教学水平的发展,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整体水平。因此,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通过互联网积极转变课堂教學理念,不断吸收应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理念,完善自我成长。学校也应积极提供助力,比如由学校牵头,组织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参与进修和培训,使其获得与其他高中信息技术学科骨干教师进行对话的机会,学习新的“互联网+教育”思维与技能,了解具有前沿性、专业性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主动加强自我学习,在进修与培训中不断总结经验,将打破常规、符合阶段性教学实际的互联网资源与信息化手段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促进课堂完善与学生成长。
(二)基于互联网构建特色教学模式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基于互联网创新构建特色教学模式。
1.翻转交互。“互联网+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开放性、共享性与交换性,为师生翻转课堂、自由交互创造了条件,能够让学生在翻转交互中自主探究并解决信息技术问题,进而促进其素养的发展。所以,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为在课堂中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问题的自主发现与解决,教师可以基于互联网构建翻转交互的特色教学模式。比如,提前引导学生浏览涵盖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的相关网站或论坛,鼓励学生对照网站、论坛与教材,对信息技术知识展开自主学习,将遇到的困惑整理成问题,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其他内容整理成学习片段。然后,教师应立足于开放的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分享以上内容,交换学习片段与问题,通过自主讨论解决部分问题,对于其他问题可通过课堂智能学习终端反馈给教师。最后,教师要对学生反馈的问题进行深入讲解,在互联网中收集能够促进学生理解知识的教学内容,加强生师交互,深度翻转课堂,使学生对相应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2.模拟实践。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实践的引导,培养其实操素养,使其能够灵活运用一些信息软件与互联网手段,解决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信息技术问题,将知识点内化为信息思维、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教育”体系的形成,为此创造了一定的便利条件,即打造了模拟实践教学模式[2]。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高中生普遍关心的信息技术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回归课堂,设计模拟实践项目活动,整合课堂教学知识点,设定虚拟背景,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实践,运用本课信息技术知识完成项目活动,进行信息技术技能学习。比如,以旅行为话题,设定“旅行”虚拟背景,构建“策划旅行”模拟实践项目活动,让学生参考互联网中丰富的旅行宣传片以及各旅行社、旅行博主策划的旅行,制订旅行方案、完成模拟项目策划。随着策划的完成,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通过互联网搜索需要的信息,也掌握了运用信息技术完成项目活动的技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息技术实践素养,让“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凸显实践特色。
(三)借助互联网拓展课堂教学内容
前面已经提及,内容创新是“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一大创新点。在此前提下,教师落实课堂教学自然应借助互联网,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具体来说,教师可选择以下两种方式。
1.让热门话题进入课堂。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中挖掘热点事件,让热门话题进入课堂。“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高中生是“一心通读圣贤书,两耳也闻窗外事”,对互联网中有关信息技术的热点话题有着强烈的兴趣,并且能够在其探究过程中保持高涨的热情。因此,教师基于“互联网+教育”背景进行教学,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热门话题。比如,挖掘网易新闻、微信公众号、微博热搜、抖音热榜视频等载体中的信息技术教学资源,提取热门话题,安排专门的“课外话题讨论”环节,通过智能教学终端向学生发送相应素材,使其在小组中自行进行讨论,分享观点与收获,让网络信息有效地作用于高中信息技术探索。
2.以新技术、新理论为补充。虽然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定期更新,不断删减落后内容,补充新材料,但受现实条件的限制,其内容仍与“推陈出新”存在一定距离,无法很好地培养“与时俱进”的信息化人才。因此,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应立足于互联网中信息技术新技术、新理论,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整合瞬息万变的信息技术学习资源,以其为课堂讲解教材内容的补充[3]。比如,将当下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环境中备受关注的VB、C语言、Java、Python等内容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根据班级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情况,对其进行适当的讲解,加深学生对当下互联网环境的了解,明确如何在现实环境中创新运用所学知识,不断实现自我成长。再者,教师也可以分析手机、电脑中新软件的开发技术,从中挖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新技术,补充教材内容,让学生不仅理解互联网中众多软件的适用范围与使用方法,还能掌握隐藏在其背后的信息技术。
(四)利用互联网工具丰富教学途径
基于“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途径创新特点,教师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应利用互联网丰富课堂教学途径。
1.微课与思维导图。在以往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都通过自主录制和应用微课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而应用微课进行教学,不仅有“自主录制”这种方法,还可以将互联网中丰富的“教学微视频”进行筛选、剪辑,发挥互联网的作用。由此,教师利用互联网丰富课堂教学,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特点,在互联网中收集相关“教学微视频”资源,适当将其剪辑、重组,形成更符合班级学生微课学习特点的新型微课视频。进而,将其应用在课堂上,通过互联网发送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学习终端自主观看视频,提取、总结、处理关键信息,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让“新型微课”成为“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新途径。随后,询问学生“新型微课”学习感悟并向学生发送思维导图,引导他们梳理碎片化知识点,完善并提交思维导图。如此,便能在思维导图支持下,实现“用信息技术学信息技术”,学生将通过教材与互联网获得的信息技术知识更完整地整合在一起,有效强化系统性的课堂学习。
2.链接与二维码。怎样将互联网中不满足“微课视频”剪辑与制作条件的资源运用起来,全面促进课堂教学呢?应该重视链接的资源共享功能。也就是说,“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为创新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教师可以适当应用网络链接。比如,复制互联网中涵盖信息技术模板、规律、技巧等内容的网页链接发送给学生,指导学生点击链接、浏览网页,以获得大量的课程内容,辅助理解课内知识点,有效掌握信息技术[4]。再者,教师还可以应用新兴二维码工具。比如,设计具有信息传播功能的二维码,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扫码”方式获取学习资料,探究、分析、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点,同时拓展讲解二维码编码技术,最大限度地丰富信息技术学习,使学生在“使用二维码”“设计二维码”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获取与创造。
3.实时检测。互联网的实时性特征,决定了“互联网+教育”的实时性,意味着在“互联网+教育”的高中信息技術课堂教学中,教师须实时了解学生学情,掌握其信息素养发展情况,检验课堂创新教学效果。在此期间,教师同样应强化互联网的应用。比如,将表单大师、调查派、问卷星等工具“搬上”课堂,在其中均衡设计信息技术理论性与综合性问题,要求学生在倒计时结束之前作答并提交问卷。如此,在创新中增加课堂实时检测的趣味性。教师及时摸底学生学情,明确课堂教学效果,对互联网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成效形成一定把握,让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更好地迈向新征程。此外,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云桌面系统中安装多种图片处理、数据分析、视频剪辑、代码编程、动画制作等软件,一边通过软件示范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形象地探究相关信息技术技能,一边通过“云操作”进行检测。学生做到随学随用,检测做到灵活百变,有效提升当代高中生的信息素养。
4.在线评价。创新的课堂评价是“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手段,能够在保证课堂教学完整度的同时,让师生准确把握信息技术学习、教学与实践进程[5]。具体来说,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师可创新在线评价教学途径,在课堂最后阶段向学生发送评价量表并说明评价标准,让学生在线评价自身学情、教学过程。与此同时,教师也在线对学生学情进行一一点评,在学生提交评价量表的同时,将“师评量表”分别发送给学生,打造“师生在线查阅、反思评价”课堂教学新常态。再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中建立独立的展示与评价平台,将学生课堂信息编程等实践成果展示出来,邀请社会各界对信息技术感兴趣的人士进行点评,特别是邀请优秀程序员来进行评价。这样,在社会各界多角度的评价中,学生基于课堂实践接触到更多先进的、创新的、客观的信息技术实践思想,无形中拓宽了课堂学习内容,也可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取得信息素养进一步的发展。
三、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更好地满足了人们对生活、学习与工作的需求,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更美好的前景,让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迎来全新的阶段。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应重视互联网价值,准确把握其对高中生学习信息技术、发展信息素养的影响,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将互联网思维融入课堂教学,充分利用互联网中珍贵的信息技术教育资源进行自我学习,补充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参与模拟实践、在线评价,不断创新、升级课堂信息化教学,让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生机无限,硕果累累。
参考文献:
[1] 张秉英.“互联网+”背景下完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1(11):7.
[2] 张萍,范晓霞.基于“互联网+”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探索[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1(5):19.
[3] 路景鹏.“互联网+”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研究[J].高考,2021(5):96.
[4] 刘卉.“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变革[J].宁夏教育,2020(2):42.
[5] 赵婕瑜.创客教育:“互联网+”时代高中信息技术课创新教学的着力点[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Z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