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管理探索

2023-05-30黄薇

学周刊 2023年15期
关键词:通识教育教学管理高校

黄薇

摘 要:进入新时代,立德树人是高校根本任务,随着社会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社会各领域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校教育教学也必须做出调整与转变,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单纯围绕自身专业领域的知识去开展教学,那么学生最多只能被培养成“专才”。如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更好地推动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升级与完善,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故先讨论当前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现状,而后结合当前高校通识教育组织开设的实际需求,提出针对性的优化路径。如完善教学理念、提升课程质量、优化教学方法等,旨在致力于为今后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奠定基础。

关键词:通识教育;教学管理;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15-0012-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5.004

高校通识教育是指除专业课程教育之外的基础课程教育,主要通过知识的基础性、整体性、综合性、广博性,使学生拓宽视野、避免偏狭,培养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健全人格,也就是教育引导他们学会做人。通识教育的设置主要分为核心课程以及选修课程两个部分。核心课程是指所有学生都应该学习的课程,而选修课程则是划分为具体的几个类型,学生可以从中选择一个进行学习。通过对西方教育工作开展的经验借鉴,同时在结合我国教育工作的实际需求的基础上,今后高校通识教育的教学管理与组织也可以尝试从以下角度进行思考与优化。

一、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形式

(一)显性课程

所谓的显性课程,就是指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可以学习的课程,这里主要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必修课又可以分为公共必修课以及专业必修课。在专业必修课的教学中,所传授的知识不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在科学知识中融入一定的人文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有着天然的契合点。其次便是公共必修课,以美国为例,美国高校将公共必修课称之为核心课程,其主要分为人文知识类、自然科学类以及社会科学类几个部分。当前我国在公共必修课的设置上通常会设置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一般来说,公共必修课在总课程中所占的比例较低,但是在总学分中所占的比例却较高。

在选修课的设置方面,已经实现了从人文社科类到科学信息类的有效覆盖。特别是近年来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选修课的“深化”改革效果已经愈发明显。这里的深化改革是指通过课程教学,去发挥这些选修知识固有的知识性、启发性以及系统性教学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对于外界事物的好奇与探索,更好地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隐性教育

所谓的隐性教育,实际上就是指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通过相关活动的组织与设置,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去影响和引导学生的进步与成长。这些活动多是以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进行组织。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教学底蕴。一般来说,通过组织相关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引导学生进行“做”的这个过程中,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想”。从“做”到“想”之间的跨越,也是学生亲身参与体会,创造并挖掘乐趣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学生学习与学校教学发展的一个良性循环,更好地保障了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与科学性。除此之外,隐性教育还体现在学校的校规、校训以及校风等软文化的设置与开展上,通过校规校纪的约束与引导,也能够在潜移默化间影响学生的行为举止,引导学生朝向更好的方向去发展和进步。

二、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现状

(一)缺乏足够的重视

在当前的高校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中,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普遍缺乏对于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作为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不认真对待,使得教学活动流于形式。作为学生,在参与通识教育的时候也仅仅是想获得对应的学分。学生以及教师忽视了该课程的重要性,这也使得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这种重视程度的缺乏还体现在课后作业布置上,进入大学之后,课后作业的布置往往形式更为丰富。但是对于通识课程而言,一些高校并没有布置作业。课堂教学流于形式,课后作业又形同虚设,这样一来,通识课程的教学效果自然不佳。

(二)缺乏整体的规划与管理

实际上,如何更好地开设通识教育,当前很多高校都没有全面而系统的规划。在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一些学校选择多开设几门公共选修课,或是开设具有本校特色的必修课程。这样的优化方式尽管能够使课程内容看上去更加丰富,但是却没有结合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整体方案去设置教学目标、划分课程板块、优化课程内容。在此前提下,自然无法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課程教学。除此之外,当前很多高校并没有设置专门的部门去管理通识课程,多数时候都是由教务处进行分管。这样一来,通识课程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及课程内容的选择等工作上都缺乏专门的人员进行把控,这也进一步限制了教学研究工作的深入与细致开展。

(三)教学方法的局限性

当前受制于诸多因素的限制,通识教育课程在授课方式的选择上普遍具有单一性与局限性。很多时候教师只能是以讲授的方法展开教学,讲授法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其以教师为中心的内在教学逻辑,也决定了课堂教学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不多。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辩证思考能力,所以在学习内容的设置上,也不应当局限在教师自身所掌握的内容层面上。如何引导学生去发散思维、主动思考,这应当是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此外,很多时候在授课地点的选择上也相对单一,缺乏与外界环境的充分接触。很多学生在大学生活的最后一年都会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这样一来,对于学生思维上的启发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最后,当前很多高校在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没有进行论证,更多时候仅仅是简单地将专业课程中的基础知识来进行讲解。这样的情况也就会导致出现两种问题,一是课程知识较难,一些学生在缺乏基础知识积累的情况下,难以有效地掌握。二是课程知识碎片化,在缺乏系统的课程体系基础上,也使得学生在接触完所学习的知识以后,无法形成系统的认知,只能是拥有碎片化的记忆。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养成自然也是尤为不利的。

(四)师资力量较弱

高校管理层缺乏对于通识教育的足够重视,这就导致在师资力量等资源的设置上难以做到一碗水端平。通识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其所涉及的知识也覆盖有不同的领域。这对于教授者而言也有着更高的要求。现有的教师团队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优化路径

(一)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通识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立足当前的教学实际去做出改革,以更好地助力教学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当前很多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实施没有清晰的思路作为引导,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当前课程开展的升级与优化。为此在今后教学活动的组织中,为了保证通识教育的顺利进行,就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通识教育课程的价值与重要性。同时教学管理部门以及教学单位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也应当围绕通识教育课程的开展实际,去制定具体的课程目标。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在接触和学习通识教育课程的时候,也应当转变自身的学习观念。摒弃以往以追求学分为目标的学习态度,结合自身的喜好以及当前的大环境去选择一门适宜的课程进行探索和学习。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学校也应当在选课环节加强引导,就每一门课程的目标、大纲进行详细的描述,同时组织课程试听等活动,以帮助学生在更加充分的了解之后再做出选择,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果。

(二)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通识教学的组织一定程度上依赖课程内容来源的进一步拓展,通过设置选修课程,在结合学分制的基础上,去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自主学习。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组织相关的学习活动去引导学生进行产品参观、跨学科交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也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平台优势,鼓励引导学生走出校园,与社会企业进行接触,通过感受和学习在职工作者的工作逻辑与工作氛围,去更好地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针对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应当提升定位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展开深层次的思考与批判。课程内容的优化是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选择,所以在这一层面的工作开展中,也应当围绕与该课程相关的人类、社会、生活等学科进行组织。对于一些知识容量较大、涉及学科领域较宽的学科,可以考虑通过围绕主题或是学科领域展开系列讲座。而对于所涉及知识内容较少的课程而言,则可以通过讲座等形式去进行。围绕不同的内容设置不同的方法,因地制宜地展开教学,更好地保障课程教学质量。以《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为例,当前在很多高校的课程设置中,语文被设置成很多专业的必修课。但是在日常的工作中,很多学生连最基本的请假条格式都搞不清楚。对于學生的未来发展而言,《大学语文》课程尽管无法明显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但是语文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对于学生所造成的影响,会在学生未来的生活工作中给学生带来悄无声息的影响。所以从这一角度而言,也应当将《大学语文》课程纳入通识教育的范畴之中。通过组织经典阅读、主题征文比赛等活动,在丰富学生学习视野的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感受和领悟世间的道理,有效地唤醒学生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应有的主体性意识。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的升级,更好地推动学生的综合性进步与发展。

(三)改善教学方法

当前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仍旧难以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所以明确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关键作用,注重教学活动中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以此来有效提升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教师扮演好教学活动中引导者的重要角色,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特别是在自然科学类知识的讲解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教师需采取一些灵活的教学技巧。例如合理利用网络科技与资源,去丰富学生的学习视野,积极开展第二课堂,为学生展示一个更为全面与客观的社会场景。或者是走进大自然,带领学生去感受自然的奇妙、把握自然规律等,以此来实现通识教育润物细无声般的组织效果。

(四)构建独立的教学机制

当前很多高校都会通过学院制度,通过构建独立机制的方式去推动通识教育的开展。以复旦大学为例,其在书院制的基础上开展导师制、学生课外活动组织模式等机制,有效改善了传统以院系为主导进行组织和管理的局限性与瓶颈。以独立的教学机制去推动通识教育的开展,也能够更加合理地实现课程内容的设置、课程标准的规范等目的。这也意味着更强的可推广性以及普及性,针对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管理散漫、课程资源分散等问题,也能够做出有效的改善与升级。

(五)强化师资力量的保障

客观而言,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门槛较低,但是在师资力量的安排上却面临着较为尴尬的局面。首先一些资历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不愿意授课,而一些青年教师自身的知识积累又不足以承担授课的重任。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应加强鼓励和宣传引导,支持那些具有丰富经验和阅历的老教师去开设通识教育课程。还要定期开展培训以及讲座活动,以此鞭策和鼓励青年教师群体的成长,为今后通识课程教学培养后备力量。除此之外,加强专项资金的保障以及相关政策方向的倾斜也至关重要。通过经费补助、设置完善的奖补政策等方式,激励更多优秀的教师去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以此来为学生的课程学习提供更为优质的师资力量。

在新时代新文科建设大背景下,各领域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积极开展高校通识教育,积极推动高校通识教育的升级与发展意义重大。其对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以及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今后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过程中,要想更好地发挥通识教育课程的价值,广大教育工作者就需要立足当前的教学实践,正视当前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坚决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实现不同教学环节的优化与革新。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更好地推动学生综合、全面、可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宁.论美国高校通识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西藏教育,2021(2).

[2] 刘绍晨.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实践[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4).

[3] 李晓波.高校通识教育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

[4] 李婧芸.锦上添花的“痛”与“通”: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困境与未来[J]. 煤炭高等教育,2022(2).

猜你喜欢

通识教育教学管理高校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