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2023-05-30孟霞

考试周刊 2023年15期
关键词:双减背景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孟霞(1988~),女,汉族,山东淄博人,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沣水镇第二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摘 要:“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从而让学生得到更好的鍛炼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学中要积极落实“双减”政策要求,并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策略和方法,从而做到减负增效,实现“双减”政策要求。为此,文章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对当前教学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提出了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双减”背景;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15-0037-04

“双减”政策是我国教育发展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实际需求的一项重大决策。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为老师要积极贯彻“双减”政策要求,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水平,从而减负增效优化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下是文章对此问题的几点探究和建议,以期促进“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教师思想认知不够深入,没有落实“双减”根本要求

减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很多教师都认识到了这一点,开始在教学中采取各项措施以达到减负的效果。可教师并没有领悟“双减”政策的真正含义,减负只是“双减”政策的手段,“双减”政策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减负来提高教学的质量水平。因此,务实才是减负的基础,教师要提高思想认知高度,从教学方法上入手,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采取高效的教学手段,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让课堂焕发新的活力,从而打造高质量的语文课堂。此外,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双减”政策要求学生具备个性化思维,拥有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提高学习效率。总之,减负并不等同于放纵学习,通过减负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找到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水平和学生学习的效率。

(二)教师教学实践经验不足,没有真正做到减负增效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要求通过减负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阅读教学为例,阅读教学的目标是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阅读好的文章和书籍,随着阅读数量的增加达到由量变到质变的目的。首先,要保证足够的阅读量,阅读的第一阶段就是积累,正如古人所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要多给学生推荐具有指导意义的阅读材料,丰富学生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这样可以为学生后续的提升和发展打好基础。其次,要提高阅读质量,全面阅读并不一定有利于学生的提升和发展,教师要指导学生有选择性地进行阅读,根据自己的需求筛选合适的阅读书籍,在阅读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成就感和自信心,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动力,同时也能更好地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体验语文学习带来的乐趣。最后,发挥学习成效既不能忽视结果,也不能忽略过程,教师要指导学生寻找过程和结果的完美衔接点,使结果输出和过程引导完美结合,给学生创造更大的发展和成长空间。很多教师认为课堂氛围是教学成功的第一大要素,从教学一开始就努力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其实,课堂氛围的营造也要坚持适度原则,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实际情况才是教师在营造课堂氛围时需要优先考虑的因素,营造氛围但不能丢掉知识引导和传递的过程,教师要保留传统教学的优势,适当加入现代化教学元素,使教学氛围更贴合教学主题,以此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更好地完成知识引导和传递目标。

二、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一)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深入学习贯彻“双减”要求

教学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教学要求以及教育政策在频繁发生改变,为了迎合教育政策要求,提高现代化教学水平,广大教师也要坚持与时俱进,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在教育思想观念上和教育政策要求同步。“双减”政策是为了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而提出的教育政策,这不仅对学生和家长而言具有好的一面,对教师而言也是一种挑战,广大教师要思考“双减”政策的核心要求,把握政策的正确方向,探索如何在减负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水平。首先,教师要不断学习培训,深入理解政策要求;其次,发挥教研组集体智慧,教师之间不断交流学习,优化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将重心放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上,确保学生在教学中始终占据主体地位。

(二)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备课是保证课堂教学有序开展的重要基础,凡事预则立,只有精准备课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确保课堂教学方向的准确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了落实“双减”政策,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水平,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结合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个体情况进行多层面、全方位考虑。要事先考虑到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突发状况,制定好应对措施,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方法,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下去。此外,教师要重点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展开,所以,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从而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制订学习目标。最后,教师要主动与其他学科教师进行交流互动,听取他人的想法和建议,将别人的优秀经验应用到自己备课中去,从而弥补自身教学经验不足和实践能力不够的缺陷,提高备课的整体质量,确保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三)培养课前预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预习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提前感知要学习的全新知识,明确学习难点和重点内容,从而将有限的注意力集中到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的攻克上来,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此外,学生通过预习可以对新知识建立初步的认知,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将更多时间放在难点和重点知识的讲解上,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满足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预习方法,鼓励学生养成课堂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课前,教师要为学生准备预习学案,指导学生完成课前预习工作,学生根据学案要求阅读新课内容,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和语句,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重点听教师对这部分知识内容的讲解,从而突破学习障碍,提高学习效率。预习的过程也是学生动手、动眼、动口、动脑的过程,这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例如,在教学《古诗三首》这节课时,在学习诗词之前学生需要去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这对学生理解诗词的主题思想具有很大的帮助。因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的题目较长,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可以对题目进行拆分阅读,大胆猜测题目的含义,结合诗人的生平事迹分析题目隐藏的思想,这样一来,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對教师的分析就能做出反应,甚至和教师在课堂中展开互动,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体会,学习效率事半功倍。此外,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空间,鼓励学生探究教师预设的问题,说一说自己的阅读感悟,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和发展,同时也能促使学生朝个性化发展方向迈进,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四)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高效教学需要建立在有明确目标的基础之上,在教学前,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摘得智慧果实,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还能增强学生成就感和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动力。此外,教师要对课标进行深刻解读,发挥导教和导学的功能,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融入语文教学中去。

例如,在教学《搭石》这节课的时候,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以及本节课的课时特点和阶段性要求目标来制定课时任务目标:第一,分析“人影绰绰”“协调有序”“理所当然”这些词语的含义;第二,重点阅读课文重要段落,要求流利且带有感情;第三,体会乡亲们身上展现出来的精神品质,比如无私奉献、默默无闻、友好互助、相亲相爱等,感受作者要传递的思想情感,把握文本主题思想。教学目标不仅要突出课时特征,具有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层次清晰,方向明确,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价值导向和人文性功能,不仅要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更要灌输正确的人文思想,发挥语文学科德育功能。

(五)与实际生活相挂钩,丰富学生学习体验

减负不仅能够减轻学生学业压力,同时也在逐步改变着传统教育的生态环境。以往教师只关心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成绩好坏,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情绪变化和思想教育。其实,教育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乐享生活才能使生命质量得以提高,丰富的生活经验也能帮助学生收获更丰富的阅读感悟,增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因此,语文教学要与实际生活相挂钩,唤醒、鼓舞、激励学生,激发学生对生命的体验和感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例如,在教学《触摸春天》这节课的时候,通过阅读课文我们可以得知作者描述了一位盲人女孩通过手指间扑腾的蝴蝶感受到了春天气息的故事,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告诉读者生命都有着美好的一面,用心感受就能触摸到属于自己的春天,鼓励人们要乐观积极面对生活,直面人生挑战,珍爱生命,热爱生命。为此,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和学生交流沟通,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回想一幕幕美好的画面,感受生命的美好和生活的乐趣,从而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的生活。此外,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通过和文本对话的方式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和思想感悟。

(六)鼓励学生合作探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是当前社会发展对学生提出的新的要求,在“双减”政策下更要关注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给学生创造合作、互动、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集体协作完成作业任务。首先是小组内部合作,其次是小组之间合作互助,从小组力量逐渐向班级力量发展。在设计作业内容时,可以选择合作类型的作业,比如小组辩论赛、小组合作探究、角色扮演等,通过这种互动合作类作业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合作互助的积极性,起到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锻炼学生协作能力的效果。

例如,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续写日记的任务,以一周为期限,在一周内小组成员要记录每天的活动内容,可以每人负责一天,也可以多人合作完成,一周结束后再由下一个小组继续完成续写日记的任务,每个月可以进行一次评比,选出续写日记最好的小组进行表扬。再如,在学习《去年的树》这节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高低分成两个学习小组,理解能力高的小组可以自主设计任务计划,围绕“诚信”创建主题情境,在思维的碰撞下强化对文本主题的认知和理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理解能力偏弱的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指导完成对课题的研究,教师也要采取设疑的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此外,在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这节课的时候,识读生字是这节课的重点,为了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生字的拼写和读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识字游戏:教师准备一些卡片,卡片上分别写着这节课要学习的生字,教师向学生展示卡片,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汉字进行组词,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哪个学习小组组词最多。比如,教师展示的卡片上是“知”这个字,组词可以是“知识”“知会”“知了”“知道”等,如果是“脚”这个字可以组词“脚跟”“脚面”“脚趾”“脚丫”等,活动开始,学生聚精会神地盯着教师手中的卡片,看到生字后立刻思考,也可以小组成员之间交流讨论,最后小组代表发言,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大声讲出来,最后说出词语最多的小组获胜,将赢得大家的掌声鼓励。在游戏活动中学生占据主体地位,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表现,针对学生在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给予赞赏和表扬,增强学生自信心,唤醒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提高教学效果。

(七)注意改进评价方式,保护学生的自信心

为了更好落实“双减”政策,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就必须要改进和完善教学评价方式。首先,教师要注意评价语言的使用,评价不是一味地鼓励和赞赏,更要帮助学生及时了解为什么正确,错又出在哪里,围绕教学目标组织评价语言,起到纠正学生错误行为、指引学生正确方向的效果。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要注意自身的言行,同时关注学生成长过程和学习情况,积极评价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关心学生学习体验和成长经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这节课的过程中,教师听到有的学生将狐狸的行为看作是聪明的表现,认为狐狸有耐心和恒心,拥有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同学们的想法虽然很新颖,反映出学生真的有认真思考,但把“诈骗”看作“聪明”是错误价值观的表现,所以,教师不仅要夸赞学生有创新意识,同时还要因势利导,通过辩论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狐狸的行为是不可取的,“欺骗”是不值得学习、不提倡的,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价值观,让学生在积极健康的环境下快乐成长。

此外,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问题的不同使评价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还要注意评价的方式方法,选择学生能够接受的辅助动作,比如摸头、微笑、鼓掌、点头等,这些辅助动作不仅可以更好地展现教师个人魅力,赢得学生的好感,同时更能表达教师对学生的赞赏之情,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认可和鼓励,进而增强学生自信心,唤醒学生进取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帮助。再如,有的学生内敛敏感,针对这部分学生赞赏和纠错都要点到为止,重要的是自信心的建立,使学生明辨是非,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有的学生自信开朗,性格活泼,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戒骄戒躁,稳定心态。教师要主动和学生交流互动,通过沟通的方式了解学生想法,知道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然后注意评价语言,赞赏鼓励要幽默风趣,纠错批评也要表达自己的善意,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在这样和谐融洽的成长环境下学生才能获得长远的进步,实现核心素养的提高,同时也促进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提高,实现“双减”政策的目标要求。

三、 结语

总之,在“双减”的大背景下,作为小学语文老师要积极贯彻“双减”政策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从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陆熠璇.“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实现减负提效[J].好家长,2022(17):80-82.

[2]杨梅.“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新作文,2022(36):11-12.

[3]薛敏.谈谈“减负增效”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学苑教育,2022(19):7-8.

[4]王立华.“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策略探究[J].学周刊,2022(1):154-156.

[5]林婉莹.“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做到减负增效[J].考试周刊,2022(14):30-33.

猜你喜欢

双减背景教学策略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