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研究
2023-05-30李凤云
李凤云
摘 要:当前,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中,探究式教学日益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容忽视的教学方式。探究式教学以丰富的学习理论为根基,注重教学的探究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倡导师生互助、合作探究的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教育教学规律,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最终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文章以探究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融入应用为切入点,从实施优势、存在问题和策略应对三个方面对探究式教学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准则;实践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1;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05-0116-04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采取的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即“一位老师+一支粉笔”,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生为顺利拿到学分而“學”,教学形式单一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功能。再加上部分理论知识体系庞杂、一些原理概念较为抽象,致使很多学生认为教材内容空洞乏味,对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失去兴趣,不能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当中,无法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终往往是“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的昏昏欲睡”。探究式教学正好改善了传统教学模式中过分关注教师、弱化学生主体地位这一问题,师生之间有了一定的权责分配,教师的职责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探究、总结反思,在特定的情境背景下确定探究目标,由学生自己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要学习的知识进行阐述,在探究的过程中真正让理论知识入脑入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创造能力。
一、探究式教学的相关理论概述
(一)探究式教学的概念界定
探究,从字面意思来看是指探讨研究,即探讨问题的本源、寻求问题的真理;研究面临的问题,找出应对的策略。探究的英文表述为“inquiry”,我国《现代汉语词典》将探究表述为“探索研究、探寻追究”,也就是积极主动地透过事物的表层现象去发现和掌握本质规律。那么,何为探究式教学呢?“探究式教学”英文是“Inquiry Instruction”或“Inquiry Learning”,即“探究教学(探究性教学)”和“探究学习(探究性学习)”。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施瓦布教授提到,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没有什么比积极投入到探究过程中去更好的了。国内学者徐学福教授也指出:“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获得某种科学素养以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综上所述,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教材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协作讨论的机会;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建构起知识网络,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疑难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1]。
(二)探究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探究式教学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杜威的“做中学”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托,以师生有效互动的形式走进高校思政课堂的。因此,丰富的学习理论是探究式教学发展的坚实根基和有力支撑。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在教学情境中,学习者以自己的原有经验为基础,通过师生之间探究交流、生生之间合作讨论实现对理论体系的充分建构。布鲁纳认为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将获得的新知识进行转化,构建属于自己的认知系统,最终解决问题,发现真理,掌握规律。杜威认为,学生只有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才能学到东西,积累经验,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创造力和思辨力。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人类具有自主学习的天赋和愿望,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内在价值和创造潜能,了解个别差异,鼓励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最终形成健全人格。
(三)高校思想政治课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方面的统一,要想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学生的主动探究和情感体验。面对新时代的激烈竞争和多重挑战,国家对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探究式教学正是为适应新课程改革与顺应社会潮流的需要、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实现自我突破的需要、突出学生主体性与促进知情意行全面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的重要地位给予了高度肯定。他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校思想政治课堂实施探究式教学正是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学科的育人价值、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对社会、教师和学生都是不可或缺的。
二、探究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中的应用准则
第一,创设适宜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想探究式教学模式与实际教学有机融合,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求知欲的产生。教师在确定了探究目标,选择好探究内容以后,就需要结合相关课程性质和学生的学习特征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可以从与学科理论知识联系密切的史料典籍、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时政热点、对当今社会甚至对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影响较大的新闻事件入手,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突出问题意识,实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注重课后总结反思,沟通交流,帮助学生有所提高。
第二,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师生良性互动。虽然教学情景需要教师依据丰富经验进行创设,需要教师充分地“备教材”后,确定具体的探究目标和探究问题。但开展探究活动之前,教师还需要充分地“备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和已具备的知识水平,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统筹全局,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倾听学生的发言,在学生陷入困境的时候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提示,与学生进行对话、沟通交流,教学相长,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激励、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探究活动的顺利完成。
第三,过程与结果并重,理论与实际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师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关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究活动结束后需要选择合理的评价方式总结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完成情况,可以通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等方式对本节课的课堂表现进行总结,尽量保证学生内隐学习与外显行为的一致性。探究式教学更加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尤其要注重把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避免照本宣科和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转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抽象、空洞、枯燥”的刻板认识,不仅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实际和生活经验,以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对理论知识进行讲授,与时俱进,体现思政课的时效性和时代性;更要结合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让理论知识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三、探究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中的实践反思
(一)探究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中的实施优势
1. 探究式教学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建立了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高校思想政治课堂的探究式教学创设出丰富的教学情境和融洽的课堂氛围,一改以往枯燥沉闷的教学状态。比如课堂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的探究形式,学生可以在具体的情境中去体验、去思考、去讨论,各抒己见,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教师可以进行激励和引导,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获得自身的职业幸福感,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和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构建开放和谐的课堂氛围,真正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2. 探究式教学发挥了教师的创造性,提升了教学实效。探究式教学要求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反复研读、吃透教材,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立足学生所处发展阶段和学习实际,可以通过集体备课讨论确定合适的探究目标。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注重学习的生成性,按照循序渐进、由浅到深的规律,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每个任务设置目标,这一目标不能过高或过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既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又要体现探究性、时代性和创新性。
3. 探究式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教师在课堂中实施探究式教学,通常会把晦涩难懂的政治理论融入鲜活有趣的现实生活中。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在讲授“物质”“意识”“实践”“认识”“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等抽象概念时,可以列举实际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密切联系时事,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就业前途息息相关。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加工改造,重新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结构,加深对政治理论知识的认同,提升自身核心素养,增强政治责任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二)高校思想政治课应用探究式教学时发现的问题
1. 学校相关配套设施不齐全,支持力度不够。学校作为探究式教学实施的重要场所,其态度对探究式教学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学校的硬件设备是教师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物质条件,部分学校由于经费不足以及缺乏政策支持,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硬件设备、图书资源、课程资源和校本课程开发不到位等问题。学校大多采取统一的机械式授课模式,适合探究式教学的小型多媒体教室和软件系统不到位,图书馆的馆藏图书和文献资料少之又少,这些都阻碍了探究式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2. 教师探究问题设置不合理,课堂调控能力较差。教师对教学理念认识不清,没有掌握完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所以在设置问题、创设情境与课堂把控能力等方面时有欠缺。课堂讨论要求教师准确把握重点、难点和热点,依据明确的教学目标、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系统的教学设计,确定合适的探究问题。如果在实际的探究活动中,教师设置的探究问题过于简单直接,缺乏新意,部分学生不需要讨论就可以根据提供的材料甚至之前积累的经验得出答案,就会导致课堂秩序混乱,难以发挥探究的实效性;如果设置的探究问题过于复杂抽象,就会导致学生无从切入,难以转换思维,又回到教师“一言堂”现象。
3. 学生认知水平有差距,课堂参与程度不均衡。在探究式教学的指导下,对于课堂表现积极、踊跃发言的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有着比较好的教学效果,而对表现中等以及不太理想的学生的教学效果改善则不够明显,可能存在知识和技能学习“后显性”的情况。他们的信息表述能力、逻辑思辨能力与预设的理想状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与学生自身的学习状态密不可分。由于课堂探究的时间有限,无法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如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身心发展状况等)使得成绩优异的学生成为主角,部分学生不愿思考,参与度不高,失去探究兴趣,使得探究效果大打折扣[4]。
(三)推进高校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有效开展的建议
1. 学校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探究式学习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需要采取小班式教学,需要完善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需要充足的人员配备,保证一定的师生比等。因此,各高校首先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探究式教学的实施,这是关键。其次,各高校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图书馆的开发利用和多媒体设备的更新引进,比如购买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数字资源,在课堂中融入多媒体元素寓教于乐等。最后,各高校要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培养一支优秀的实施探究教学的高校思政课师资队伍。只有这样,探究式教学才能长足发展。
2. 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环节,适当发挥教育机智。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探究式教学,教师的知识储备至少需要包括教育教学方法的理论知识、相关心理学知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专业知识、科研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主动持续地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各类研修和课程培训、进行实践考察、聆听专家学术交流讲座、参加联学联研活动等途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设计问题时要注意确定问题的合理性、开放性和生活性,取长补短及时更新知识,在课堂中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预想可能发生的教学情境以提高自身驾驭课堂的能力。思政课教师要沉着应对不同程度的突发状况,既要对课堂声音进行有效控制,又要避免无声课堂造成“冷场”现象,注意发挥教育机智,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上好每一节课。
3. 要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实践活动。学生要提高专业技能,从多方面多角度认识同一事物,培养勤于思考和敢于质疑的学习习惯;定期回顾掌握所学理论,积极钻研探索新知,不断更新知识储备;落实主体地位,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例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学习中,讲到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培养和践行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环节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同,还能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以后的课堂探究中,每个人都要明确探究任务,积极与教师进行交流沟通、各抒己见、轮流发言,真正成为实践者和探究者[5]。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改善教育现状,贯彻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探究式教学应运而生。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创新,探究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堂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通过对探究式教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堂实践进行分析研究,在借鉴优势的同时指出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应对策略,希望能对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探究式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 任长松. 探究式学习:18条原则(上)[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01):47-50.
[2] 刘儒德. 探究学习与课堂教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 徐学福. 探究学习教学策略[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0.
[4] 彭艳芳. 探究式教学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与反思[J]. 学理论,2014(14):212-213.
[5] 王晓非. 试论课题探究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J]. 思想教育研究,2012(09):76-78.
(荐稿人:王伟,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向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