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身博士》中的 “门”意象解读
2023-05-30朱光燕
【摘要】《化身博士》是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之一,塑造了文学史上双重人格的代表性角色,揭露出人类内心原始的欲望。该文对小说文本词频做了统计,发现“门”出现的频率较高,“门”意象在小说中内涵丰富。通过探讨“门”这一意象承载的含义,研究发现,“门”象征着诱惑、隐藏与揭露真相,反映出作者对时代强烈的批判,这为《化身博士》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对读者深刻把握小说内涵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化身博士》;门;意象;象征
【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8-00011-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8.003
一、前言
《化身博士》(原名《杰基尔博士与海德先生奇案》)是英国小说家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的杰出代表作之一。该小说创作于19世纪下半叶,当时英国正处于维多利亚时期,各种清规戒律充斥着整个社会,人们的情感和社会行为受到严格的限制[1]44。当时大多数中产阶级表面上保守、一本正经、墨守成规,实则内心充斥着放纵享乐的欲望,他们虽有着体面的工作,过着富裕的生活,却也摆脱不了虚伪的面貌。即便如此,这些中产阶级仍受制于社会规约的束缚,不得不压抑内心的情感,渐渐变得精神空虚。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史蒂文森塑造了杰基尔博士(Dr. Jekyll)这个具有双重性格的角色,借以对虚伪的中产阶级以及社会风气展开思索与批判。亨利·詹姆斯称这部小说“充满哲学深意”,体现出“人类高尚的成分和他卑贱的成分之间的关系”[2]78。小说也凭借极强的塑造力,被誉为“心理小说先驱”,“杰基尔和海德”(Jekyll and Hyde)一词成为心理学“双重人格”的代称。
《化身博士》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杰基尔博士天生异禀、声名显赫,生来就占有一大笔财产。但他最坏的缺点是“有一种急不可耐的寻欢作乐的性格”[3],这与他的外在形象大相径庭,因此他时刻隐藏着追求快乐的欲望。长大后,他发现自己被仅仅束缚在了这极端的双重性格中,为了实现自己的欲望,他研制出了一种化学药物,服下后体格变小,便会成为海德先生(Mr. Hyde),承载杰基尔博士恶的一面。药物研制成功后,杰基尔白天做体面的工作,但到了夜晚便会服用药剂,释放海德,寻欢作乐,也因此引发了几起命案,使海德变得臭名昭著。每次寻欢后,海德会再服用一次药剂,恢复为杰基尔,以便为他隐藏身份。然而,杰基尔渐渐地对海德的罪恶行径感到震惊,直到后来药物的作用失去控制,他在未服用药物的情况下也会变成海德,并且海德的体格也变得越来越大,此刻他意识到必须在自己与海德之间做一取舍。不幸的是,原来的药物即将用完,也无法再配置新的药物,最终杰基尔博士只能服下最后一剂药剂,选择了自杀,并留下一封自白遗书,使得真相大白,而恶终究是没能战胜善。
前人对《化身博士》中善与恶的双重人格解读大多从伦理和心理机制分析等宏观视角展开[4][5],较少从具体意象剖析等微观层面入手,基于此,该文聚焦于“门”意象解读,具体探讨“门”对揭示善与恶的重要作用。
二、“门”意象的解析
意象是代表任何感官经验或可见物体的词或短语,能够传达一定的意义[6]246。文学作品中的意象对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主题思想及传达作者情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意象用于传达更复杂、多层的意义时,常常将其视为象征[7]。意象或象征往往蕴含一个或多个隐喻义。“门”在文学作品中常常作为一个重要的意象传达着不同的隐喻含义。
张莉[8]148在分析卡夫卡作品中的“门”意象过程中指出“门是一个备受青睐的空间符号,时常在情节推动、氛围烘托和叙事结构的建构上起着关键作用”。《化身博士》中“门”意象的呈现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是发现真相、拨开层层迷雾的关键线索。本研究借助AntConc 3.5.8.0软件对《化身博士》英文文本进行了词频统计,发现“door”一词共出现了52次,类符/形符比为15%,出现频率较高,且该词在文本中出现的位置与故事情节的发展息息相关。此部小说通过细腻的笔调,刻画出一个丰富的“门”意象,围绕该意象,作者设下一个又一个悬疑,引导读者发现故事背后的真相,进而揭露在虚伪的社会风气下人们内心所处的极端矛盾状态。在整个叙事文本中,“门”承载着多元的象征含义:遭受着将近一代人破坏的门,象征着社会虚伪的一面并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改善;杰基尔博士家的大门是他身份的代表,象征著杰基尔安富尊荣的崇高形象;关闭的门既隐藏着海德先生的身份,也隐藏着邪恶,代表杰基尔博士内心对外界的排斥;敞开的门,象征着真相大白等等。
(一)诱惑之门——门后的人究竟是谁
“门”意象在本质上是一个关于诱惑与排斥的主题[8]157。小说的开篇便讲的是“门的故事”。律师厄塔森(Mr. Utterson)通过亲戚恩菲尔德(Mr. Richard Enfield)的指引来到门前,门便化为一条纽带,慢慢地将厄塔森与海德先生捆绑在一起。然而这个门是房子的唯一通道,“它的山墙紧挨着街边,没有窗户,只在底楼有个门,门楣以上的墙面早已褪色,好像没有眼睛的额头。”[3]3作者给这栋房子增添了神秘感,让人不襟产生好奇心,门里面的房子到底是什么样的,房子的主人究竟是谁。此外,观察眼睛是一个人了解另一个人最直接的方式,作者将褪色的墙面比喻成没有眼睛的房子,间接地阻断了外人了解房子的通道,使门产生了一种“诱惑力”。随着恩菲尔德对一起离奇案件的回忆,厄塔森对海德先生产生了初步的印象,认为他是“一个真正该下地狱的恶棍”[3]5。然而不幸的是,他得知,就是这样一个人,竟与他的朋友杰基尔博士有来往,这让他更加想要了解海德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因为在他心里,杰基尔博士品德高尚,且赫赫有名,绝不会同一个恶棍有来往。如此,厄塔森便与海德有了更加紧密的联系,这也是悬疑案的开端。
门的关闭状态是一种更为强烈的分离、建立边界和获取自由的意志[8]152。厄塔森得知杰基尔在遗嘱上嘱咐,在他失踪后或连续三个月不见踪影时,便将所有遗产转给海德先生——他的“朋友兼恩人”[3]9。正是这样一份离奇的遗嘱让厄塔森变的异常愤怒,因为他对海德一无所知,这让他产生了“几乎是过分的好奇心”[3]12。从那时起,厄塔森就开始经常在那门前徘徊。这扇紧闭的大门似乎成了厄塔森无法跨越的鸿沟,门的强大诱惑力使厄塔森渐渐地陷入重重迷雾中,门后的房子究竟是什么样的?门后的人究竟是谁?这扇门究竟隐藏了什么秘密?直到他在门前再次遇见海德,这才迈出了拨开迷雾的第一步。最终是海德打开了这扇满门,证明了他房子主人的身份,这扇诱惑之门也成功地将厄塔森律师与海德先生联系在一起,让读者能借助厄塔森的身份找到解开谜题的初步线索,逐步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门”意象蕴含的诱惑意义在故事的开端表现得淋漓尽致,“诱导”读者紧紧地跟随故事人物的步伐,走进悬疑场景。
(二)隐藏之门——邪恶的保护屏障
门将现实隔离在外,是对隐秘内心空间的维护[8]150。小说中将杰基尔博士家的大门形容为“有一种安荣富贵的神气劲儿”[3]16,并且在厄塔森敲门时,来开门的是一位衣冠楚楚的老仆人,面容慈善,这与海德公寓里的那扇斑驳的大门以及那位脸相凶恶的老妇形成了鲜明对比。杰基尔在自白中提到,“为了隐藏身份,他仔细地做了一切准备工作,买了街边的那栋房子,添置了家具,雇佣了一位女仆”[3]70,但是房屋的装饰尤其是门的样式不如杰基尔家中的华丽,这位女仆也并不如他家的那位老仆人亲和。作者通过塑造两扇样式完全不同的大门以及两位样貌、气质、性格完全相反的仆人,借以衬托门后的“两位主人”性格的迥异,这样便很好地隐藏了杰基尔博士的另一个身份。
小说中的卡鲁凶杀案将故事情节推向了高潮,凶手的作案工具正是厄塔森律师送给杰基尔博士的那根手杖,而这手杖的半截竟是在海德家的门后被发现的,作者借此指明杰基尔与海德之间的确存在着某种关系,“门”也因此成为厄塔森律师了解两人关系的重要线索。但是,海德并没有将这半截手杖烧毁,反而放在了门后,这并不是因为海德粗心,根本目的是为了摆脱他是杰基尔的嫌疑。若在这两人之间作选择,世人只会相信作案的是穷凶极恶的海德,而不是德高望重的杰基尔博士,因为在大家眼里,海德与杰基尔博士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此外,杰基尔家的仆人们也都知道,解剖室的门只有杰基尔博士与海德先生两人能进出,外人不会轻易地透过门听到任何声音或看到任何场景,而且海德只要在作案后服下药剂便会重新成为杰基尔博士,便不会再出现。所以,没有证据能证明凶手是杰基尔,也更不会将嫌疑落到他身上。此外,拉尼翁医生(Dr. Lanyon)是杰基尔与厄塔森的挚友,从小说的后文得知,医生是因知道真相后惊吓过度而死,这给杰基尔造成沉重打击,他也因此决心要将他的门永远紧闭,不仅仅是因为他心存一丝悔恨,更是为了隐藏事情的真相,如此,“门”便成了隐匿罪犯,保护邪恶的最好屏障。《化身博士》中,“门和欺骗似乎总是形影不离”[9]216,“门”意象不仅仅象征着对杰基尔邪恶一面的隐藏以及他对世人的欺骗,更代表着对大多数中产阶级内心邪恶的隐藏与欺骗。作者对“门”意象的巧妙设置,也能引发读者的深入思考,意义深远。
(三)破晓之门——拨开云雾见天日
门是房间与房间之间的分界面,同时也是不同空间的连接物,从而成为实现空间与空间内部人物之间社会关系空间化隐喻的关键要素[8]153。自从厄塔森律师发现海德写给杰基尔博士的那封信后,他便知晓杰基尔家还有一个后门,而这个后门是海德作案后逃回解剖室变回杰基尔的唯一通道,也象征着这些中产阶级总会为自己的虚伪留有后路,善与恶也并不会完全分开。然而门一旦被打开,所有的危机、灾难、耻辱、厄运都会倾泻而至,人的身份和尊严的沦丧也接踵而至[8]149。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化学药剂的效用出现了问题,杰基尔在不服用药剂的情况下也会变成海德,并且“海德先生的体格开始变大,而且血气更旺了”[3]73,这让杰基尔感到害怕,他开始担心海德变得越来越强大,甚至可能会占据他的身体,将他永远吞噬。因此,凶杀案后,没了化学药剂的辅助,要想变回杰基尔,海德只能向拉尼翁医生求助,但当他打开拉尼翁医生家门的那一瞬间,预示着真相也就不辨自明了。此外,拉尼翁家的门被打开这一事件也象征着海德进入了另一个“实验室”,医生的家也因此成为他秘密变身的新场所,只不过在这个实验室里多了一个见证人——拉尼翁医生。然而拉尼翁也难逃厄运,成了整个事件的受害人,最终因得知真相惊吓过度而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能说明杰基尔博士内心的邪恶隐藏之深,就连与他最亲近的好友也未能发觉,作者通过对拉尼翁医生的细节描写,使文章更具讽刺性。
药物的失效给杰基尔博士造成了巨大冲击,海德的体格与精神力随着杰基尔的衰弱变得越来越强大,杰基尔利用最后一份药剂的作用变回原样,最终选择以自杀来结束这一切。虽然杰基尔身上的善恶较量随着生命的结束而终止,但这并不代表着整个社会善恶较量的终止。就在厄塔森和仆人们砸门之后,一切便不言而喻,杰基尔邪恶的一面最终被人知晓,而被砸破的“门”象征着一切疑团最终被解开,迎来了拨开云雾见天日的那一刻。即便如此,厄塔森发现杰基尔的自白信之后,又“关上了阶梯教室的门”[3]73,似乎又是另一种隐藏,最终作者也并没有交代厄塔森是否将信的内容公之于众,给读者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但笔者认为,“门”被重新关闭意味着将拥有双重人格的杰基尔永远尘封,更是对他恶的一面的重新隐藏,象征着虚伪的社会风气并不会轻易该变,人们终会受到规约与束缚,这与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息息相关。一个人的悲剧或许不会改变整个社会,却总会触动一些看戏人的内心,悄悄地做出改变,这或许是史蒂文森写下此作的初衷。
三、结语
《化身博士》作为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之一,塑造了文学史上双重人格的代表性角色,揭露出人类内心原始的欲望。本研究利用语料库工具对小说全文进行了检索,发现“door”一词在小说中出现频率较高且意象丰富,不仅能渲染气氛,也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该文通过对“门”不同的意象进行探讨,分析“门”在小说中发挥的不同作用,发现“门”意象在小說中具有诱惑、隐藏、与揭露真相的象征意义,揭示了作者对时代强有力的批判,也提醒人们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避免走上歧途。该研究为《化身博士》研究与欣赏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对读者深入地把握小说的内涵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隋华.善与恶的共生—— 《化身博士》主题分析[J].语文建设,2013,(20):44-45.
[2]陈榕.野性的规训——解读R.L.斯蒂文森的《化身博士》[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03):78-82.
[3](英)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化身博士[M].赵毅衡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
[4]李仙.本我与超我的斗争导致的人格异常——解读《化身博士》中的杰基尔[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04):14-16.
[5]吴业贤,李碧芳.文学伦理学视域下《化身博士》善恶关系的解读[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10):42-45.
[6]金莉,张剑.文学原理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7]邓绪新.英语文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
[8]张莉.在卡夫卡的门前——卡夫卡作品中的“门”[J].外国文学评论,2019,(03):146-160.
[9]Sandison,A.Robert Louis Stevenson and the Appearance of Modernism[M].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1996.
作者简介:
朱光燕,女,汉族,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英汉对比与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