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企业存货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3-05-30张菁
张菁
摘要:现代企业发展迅速,制造行业更是突飞猛进。由于中小制造企业自身特点的限制,想要在市场经济中开拓自己的产业结构,拥有一席之地,除了对生产成本及其他辅助成本重点管控之外,加强存货管理也是重中之重。存货的合理运转,不仅能为企业的安全生产运营,提供可靠保障,也能降低企业平均资金占用的水平,提高企业的存货周转速度和资金周转率,为企业扩大盈利空间,最终实现企业经济目标。本文通过对机械制造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供相关单位参考借鉴。
关键词:制造企业;存货管理;问题;对策
存货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持有的一项重要流动资产,也是企业进行经济活动的主要组成内容。存货管理不仅能够反映企业经营管理信息,也能反映一个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现代管理理念的诠释:即计划、预算、决算、管控、执行等,特别是在加强企业综合效益以及提升企业竞争实力中更为举足轻重。
一、机械制造企业存货管理的重要性
(一)为企业正常生产运行提供保障
现代的制造企业,已经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生产模式。由于同行业技术革新、产品换代比较快,对市场覆盖面广,时效性短,市场竞争激烈,原有库存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市场经济快节奏的发展。科学规范的库存管理可以为企业产、购、销提供一体服务,通过合理控制库存数量、库存流量以及库存周转期来满足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这样不仅能够节约库存成本,而且能够提高存货周转速度,加快企业资金回收。中小制造企业包容性很强,但是面对不断变换的市场环境,存货的管理并非易事。生产能力和范围局限使得企业对存货必须要严格控制,但是零库存模式是不适合机械制造业的。管理者必须要做好企业发展规划的总体思路,半成品、毛坯、以及原材料储备是生产基础,根据以往管理经验,结合库存流量来把控产品品种和数量,对流量大的产成品,企业要短时间内对市场考察研究,迅速投入并且加大生产量以搶占先机;对流量小或者基本不流动的产品坚决不能过度生产,防止积压,以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和浪费。总体来说,存货是企业重要经济支柱,也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和条件,存货的良性循环是企业开展经济活动最可靠的保证,也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前提。
(二)加强存货管理有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
在制造行业中,存货不单纯是企业的资产,而且也意味着数额较大的费用支出。存货不变现,企业无法增加销售额和利润,企业就失去了最根本的资金来源。企业决策者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平衡企业库存结构,使存货与企业生产、销售紧密联系,有利于企业费用减少,经营利润增加。首先,制造业企业的原材料要准备充足,即使储备成本提高,但相对于生产总成本是降低的,利于节约了原材料费;其次,减少老旧产品积压、额外成本的消耗,避免增加资金占用量;对新产品按照生产订单加工、入库、销售,禁止延期或滞后,产品出库后按合同及时收回销售款项;管理层对库存管理要定期考核、抽查,制定详细的库存计划,指导企业生产经营。固定产品存货充足,执行库存最低预警线,防止库存短缺引起生产管理秩序紧张,导致管理费用和其他生产成本增加;同时存货储备充足,应对市场紧急情况,随时处理应急订单,有利于巩固企业地位,增加企业知名度。
(三)加强存货管理利于企业提高盈利水平
大多数制造企业库存成本都比较高,甚至一些企业的存货占资产总额的一半以上。企业存货成本是决定企业是否盈利的关键,通常以缩减库存成本提高利润作为目标。企业的存货成本一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存货成本(使存货达到某种状态所发生的成本)。不同时期企业存货所产生的费用不尽相同,制造企业根据实际流转方式和性质对存货成本采用不同核算方式,以保证企业利益不受损失。比如采购环节一般选取质优、价廉的商品以达到节约目的;又如在物价持续上升时,存货成本相应上升,此时产成品单价需要上调,以保证企业当期利润;而物价下降时,产品单价下调,如此不仅能降低消费者负担,也保障企业持续经营,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特别是机械制造企业如对市场变化识别度高,购入原材料成本低而售价高,企业采用差额销售方式,获得产值利润就比同期水平高,这主要是取决于决策者敏锐地预测能力。以上情况说明存货管理对于产品成本的意义与价值,科学的存货管理方式为企业奠定了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为后续增产增值打下基础。
二、机械制造企业存货管理的现状
(一)库存目标设置不合理
机械制造业的原材料、有机物料、各种耗材的储备,是生产经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然而管理部门为避免生产资料存货过剩,减少资金占用率和损失率,追求“零库存模式”,导致原材料、基础物料库存供应不足,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临时补货成本较高,使存货成本不减反增,而且延误了生产工期,造成企业信誉度降低,阻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
(二)采购存货管理不规范
部分企业采购物料,通常只关注价格、数量,忽视对采购产品质量的专业性把控,加工的产成品品质不达标,造成二次浪费,致使生产滞后,影响生产进度,对于企业来说得不偿失。部分采购人员与管理人员沟通不及时,主观意识严重。对于库存数量及耗费情况不清晰,购入个别产品数额较大,造成库存滞压,资源和资金双向浪费,给企业管理带来负面压力较大。还有采购人员利己主义严重,徇私舞弊、以次充好,为满足私欲损害了企业的经济利益。供应环节是企业经济运作的开端,如果初始链条脱节,企业就失去了竞争能力,企业产品优化、资金运作、盈利都是空谈。
(三)产成品存货管理不完善
由于部分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对存货管理不到位,致使货物出入实际情况与记录存在差异。出入库数据、手续混乱模糊,导致存货信息不准确;产成品的机械标准不符合出库要求、外观质量有瑕疵、表面处理不规范、外观包装不合理等,相关人员失职影响企业的正常销售,使返修和废品费用升高,增加了产品成本;而且部分制造业企业存货品种繁多,没有科学收纳规整,致使货物混淆、整体结构不合理、账卡物清晰度低,违背了库存管理理念;不仅如此,货物存放混乱辨识度低,容易重复加工生产。
(四)各部门沟通协调不畅
企业内部沟通不畅,各司其职协作化程度低。决策部门下达生产计划、进出货物时间、业务量、单价、以及物流状态时,没有逐级落实到位,相关人员麻痹大意,玩忽职守,导致存货不能按时出入库。还有企业部门之间运作卡顿,内部管理机制松散,如销售部门对于时效性要求严格,而生产部部门期望加工周期长,双方维护自身原则和利益,互相推诿,寻找借口,忽视了企业整体利益和目标,企业对外业务不能按期交付;此外,生产部门无计划过度生产,没与相关部门协商沟通,只注重生产环节,忽视了销售和资金占用,造成存货沉积,流通困难,企业的流动资金运转速度降低,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到位,企业运行机制停滞不前。
(五)存货管理智能化程度低
存货管理低端、呆板,科学性、规范化、信息化方面欠缺。存货管理的配套设施缺乏、智能设备没有完全应用其中,对于数量大的产品,容易出现收发失误;流量、体积大的存货,单靠人工搬运,效率低,增加了库管人员的负担,并且对于外观有要求的存货,人工搬运损害几率大;存货空间环境拥挤狭小,物品叠放无序,安全隐患增加,不能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增加企业额外的风险。还有,产品种类繁多,信息程度低,不利于库存盘点和日常管理,增加机械的重复作业。
(六)存货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存货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不高。管理员的职责除了掌握出入库数量,严格来讲保管员的业务还应该涉及到生产加工、仓储专业常识以及存货日常养护等。现在,保管工作人员的职责单一,只注重收发货物,对于专业的基本知识了解甚少,没有发挥存入库管理在生产经营当中的作用,存货的日常核算业务、销售退货等合理性、指导性作业微乎其微,加重了生产管理层面的负担,不利于企业开展日常业务,导致收入、销售成本及其库存成本结算延后,不能及时反应企业的负债、收益以及资金流量等状况。
三、加强机械制造企业存货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基础物料供应制度化
企业严把基础物料采购关,结合本企业的加工特点、周期,选取质量过硬、诚信可靠的供应商,签订长期供货合同,下达季度或年度生产计划,以确保企业基础供货充足。生产过程中,领用出库物资,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对损坏、报废、有缺陷的物料,报备处理,以免占用库存数量,防止库存不足影响日常生产,从而既能保证物资供应充足,占用库存不多,又能为企业节约了部分库存成本。
(二)规范存货采购管理
严格規范企业采购程序,并且重点监控采购物品,把采购产品的质量、数量和价格与采购人员的绩效挂钩,杜绝企业中的采购人员的不良行为。企业把货物需求和条件对外公布,在市场中公平竞标。协作方一旦中标,则与企业利益达成一致,双方合作共赢签订意向书。如此不仅减少了采购的中间环节,节省了采购费用,也保证了采购质量,为企业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
(三)加强对产成品的管理
产成品入库,质量、数量是第一关。除此保管人员对检验入库产品进行二次检验,保证入库产品外型符合质检标准。产成品入库后,保管员定期盘查,汇报库存状况。对于出入量加大或减少的产品要及时与有关人员沟通,做好应对措施,及时避免供应不足或供应过剩,影响企业的生产销售计划。产成品要制定沉积库存时长,超时库存,根据其材料、工艺、用途改造现有产品尽量止损。对于无法进行再加工产品,出具废料单,核实后出库,减轻超时库存积压,减少企业因库存无法变现而占用的资金。还有产成品库的存货管理,必须安全整洁、科学有序、层次分明。库存管理是一个系统、严谨的科学管理体系,良好的库存管理可以促进企业高效稳定生产,有效节约成本,减少资金占用,是加速企业资金流动和使用效率的最佳途径。
(四)强化各部门与仓库之间协作沟通
企业各部门之间协调沟通是促进经营机制良好运转的前提。首先,部门之间定期研讨、分析、制定企业可行性方案,以存货为基础,经营销售为主线,生产为主要任务,培养原始物料到成品的开源节流全局观念,构建一套完整、科学、行之有效的库存管理机制即存货控制系统。例如,可以采用ABC控制系统,根据存货管理的重点来分层管理。A类实行重点控制、严格管理;B类和C类的重视程度则低于A类,可以降低管理层次,采取一般管理措施。管理部门以此就可能分析出企业发展的着重点,有目的的进行经济活动;又如,采取适时制库存控制系统,企业的物资供应、生产和销售形成连续的同步运动过程,此种系统及开发、生产、库存、分销一体,可以提高企业运营管理效率。其次,库存出入需有生产系统、销售系统、财务系统、存货系统四方共同落实、制约,四方数据在同一系统中,各种成本、费用、销售额度、利润也明确化,且任何一方出现问题,流程就会启动预警,有利于各部门之间资源的节约,同时加强各部门的协作。再次,财务系统要重点加强存货的管控。存货的销售以及销售退货最终是企业资金的流入、流出。财务需要第一时间与仓库核实,确保发出货物的准确性、及时性,便于企业对外业务的开展,如各种税收、票据、各种应收账款、应付账款,财务监管到位,不但掌握了存货的情况,还有利于维护客户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五)提升存货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对于制造企业,存货品种繁多,产品体积较大,适量的增加高科技机械设备,不仅能节约劳动力,而且还能提高效率。现代社会是信息的时代,产品运输、出入库,都可以利用半自动机械手或电脑操控,并且存货信息的自动程序,可以随时计算出存货短缺、存货异常、存货的位置。存货管理的智能化,不但解决了管理人员重复的机械运动,还可以为繁琐的盘、清点数量,提供准确数据,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加强仓库管理员的业务能力
企业应该培养各个技术领域的高、精、尖人才,来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特别是要培养适应性强、业务能力全面,懂生产、财务、管理的人才,协调企业的生产操作流程。而仓库管理是企业重要的信息平台,对管理人员的要求更胜一筹。企业的仓库管理人员除了能够胜任基本工作,熟知基本的流程、手续之外,还必须能够熟悉机械图纸和机械工具,熟悉相应的机械加工常识,只有具备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仓库保管员必须每日清点出入库产品,加强存货的核算工作,对每一项业务都必须账、卡、物相符,如果出现不符,及时纠错,追查细则,避免发生重大失误;产成品库存要求每日汇总,随时抽查,定期盘点,对于库存的盘亏、盘盈、账物不符要及时解决、上报以免影响后续工作。还有保管员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熟练操作电子设备、先进库存管理系统,利用高科技来提高仓管水平和效率。
四、结束语
库存滞压是机械行业最薄弱的环节,主要是企业自身的经营模式、发展方向决定的。要彻底摆脱存货弊端,则需要企业在长期的不断探索、实践中找到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现在许多企业都在加强库存防控,将存货管理与企业各部门绩效相挂钩,各管理部门齐抓共管,努力增加企业风险防御机制、预测机制。不断强化企业库存风险机制,可以使企业从根本上奠定成本意识,并且在节约、共进、发展的道路上走的更稳、更远。
参考文献:
[1]顾立新.财务视角下的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分析[J].现代商业,2020 (14):103-104.
[2]张妍.浅析制造业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1):107-108.
[3]刘小宁.中小制造业企业存货管理问题和对策研究[J].财经界,2020 (34):92-93.
[4]刘新权.谈制造业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J].财富生活,2020 (22):147-148.
[5]孙铭浩 乔瑞中.制造业企业存货管理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9 (13):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