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服务贸易降低碳排放的机理研究
2023-05-30胡国良全欢
胡国良 全欢
数字服务贸易随着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凭借其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直接促进着国内国际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在数字服务贸易蓬勃发展与“双碳”目标持续推进的两重背景下,探究数字服务贸易如何促进碳减排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意义。本文选取2012-2020年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数据,分析中国数字服务贸易的现状,研究数字服务贸易对碳减排的作用机理并提出对策建议。数字服务贸易降低碳排放的机理主要是数字服务贸易会对环境产生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数字服务贸易可以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减少资源错配和产生挤出效应来影响碳排放水平。
一、引言
在新冠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模式的情况下,数字服务贸易以其便捷的贸易方式凸显优势,迅猛发展。按照中国国家信通院于2020年公布的《全球数字治理白皮书》全球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服务贸易是通过数字平台达成的;《数字贸易发展白皮书》指出数字贸易推动全球的贸易向数字化方向发展,2019年全球数字服务贸易(出口)总量已经达到31925.9亿元,增长率3.75%,增速超过同一时期的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占服务贸易比重上升至52.0%,占全部贸易比重上升至12.9%。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和服务业绿色转型是21世纪服务业发展的两个重要趋势。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中国提出了“双碳”目标作为未来四十年经济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导向①。中国要牢牢把握服务贸易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的机会,“换道超车”提高中国贸易竞争力,改善中国在世界产业链的地位。数字服务贸易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数字服务贸易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贸易模式,对于数字服务贸易的发展是否降低碳排放,如何降低碳排放,需要在理论层面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本文将分析中国数字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研究数字服务贸易降低碳排放的机理并提出对策建议。
二、相关文献综述
目前,不同的組织机构对数字服务贸易的定义和统计方法不同。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②在2016年提出来了“数字化交付服务”的概念;经合组织(OECD)在《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指数报告》中将数字服务定义为可数字实现的服务(digitally enabled service),这些服务通过电子网络提供;中国信通院(CAICT)在《数字贸易白皮书(2020)》中指出,数字服务是指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交付的产品以及服务,除本文提出的六个分类外还包括数字媒体业、养老等可数字化程度高的服务业;中国商务部于2019年印发的《商务部办公厅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的通知》中对数字服务行业的界定,是指通过数字信息技术进行研究开发、设计、生产和制作,最后利用网络或者其他数字手段推销或给予顾客的商品或服务。本文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中国信通院的标准,用包括金融、保险、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个人文娱服务以及其他商业服务③六项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来衡量一国的数字服务贸易水平。
经济学界对数字服务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字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以及数字服务贸易的限制性措施。现有的关于数字服务贸易方面的研究也缺乏对绿色经济发展影响方面的探讨,而大多数是直接研究整体的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效率的关系。关于数字服务贸易水平对中国总体的碳排放水平有何影响这一问题目前学术界鲜少有人研究。刘洪涛等(2018)的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化发展能显著降低中国总体碳排放强度,中国东部地区的信息化对区域碳强度降低的作用大而显著,中部和西部地区则为小而不显著。丁玉龙(2021)提出信息通信网络将能够打破地理位置的束缚,使各个企业与地方组织之间的分工和协作变得更加简单而迅速,进一步拓宽了分工和协作的领域,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从而大大地提高了社会发展的整体质量。学者韩晶等人(2021)对数字技术交易的碳排放量影响展开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技术发展中主要以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影响三种影响因素对碳减排发生综合作用,数字技术交易对降低碳排放量的影响总体上的调节作用明显,而数据服务交易对碳排放量所造成的规模、结构、技术影响,均受到了网络技术的有效调节。数字服务贸易促进碳减排的效果在发展中国家尤为显著。Lei Wang,Thomas Stephen Ramsey等(2021)基于OECD数据、KPWW方法和多元面板回归,探讨了数字技术创新和技术溢出对国内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和机制。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阐明了数字技术对碳强度的综合影响。结论是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将增加碳排放强度,而跨行业技术溢出效应对于降低国内碳排放强度是持久的。由于技术溢出的减排效应大于技术创新的减排效应,数字技术将赋能国内绿色发展。胡熠等(2022)探究了数字技术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机理与实践机理。理论方面,数字技术可以通过促进技术创新、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碳排放的外部不经济等机制降低碳排放。实践方面,数字技术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主要聚焦五条机理:基于数字技术构建碳排放计量监测体系、发展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打造低碳生产生活体系、完善碳排放市场交易体系以及优化碳排放行政管理体系。Qiang Ma,Muhammad Tariq等(2022)以检验数字化是否与研究开发相结合投资可以帮助中国实现低碳增长为目的开展研究,揭示了二氧化碳排放、数字化、研发投资等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长期协整关系,此外,还发现了数字化可以有效地抑制省级排放数据。综上所述,信息通信技术、数字技术的进步以及互联网的发展有利于降低中国总体的碳污染排放水平,而在数字化交易的服务中,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ICT)是中国数字服务贸易最主要的构成之一,以ICT服务为核心,探究数字服务贸易影响碳排放的机理和实践机理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尽管已有学者对数字服务贸易和碳排放做了实证研究,证明数字服务贸易对全球的碳减排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目前直接探究数字服务贸易与碳排放二者直接关系的文献较少,关于数字服务贸易影响碳排放的机理尚未形成系统的解释。分析数字服务贸易如何影响碳排放的机理是后续相关研究展开的基础。本文经过梳理大量文献,基于四个方面对数字服务贸易影响碳排放的机理进行分析。
三、中国数字服务贸易发展概况与碳排放趋势
(一)数字服务贸易发展概况
中国近几年进出口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服务业进出口总额呈增长趋势,同时,中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整体趋势也是增长的,并且数字服务贸易每一年的增长幅度与整体服务业每一年的增长幅度相似。
2012年,数字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仅为2127.0亿美元,从2012到2014年平稳增长至2276.0亿美元,2015年略有下降,此后一直到2020年数字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相关规则制定和数字贸易体系越来越完善,数字服务贸易稳步增长至2947.5亿美元。2019-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国民经济整体水平发展放缓,服务业进出口总额骤降,但数字服务贸易仍然呈现增长趋势,据统计数字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2947.5亿美元。
从2012年到2020年,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所有分类中,其他商业服务的占比一直稳居第一,但逐年下降。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占比一开始较低,但其占比逐年升高。到2020年占比第二,低于其他商业的数字服务贸易的项目,高于其他项目。
根据2020年统计数据,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業服务是中国数字服务贸易的核心组成部分,占比分别为43%和32%,与2012年的数据对比,其他商业服务占比明显降低,ICT服务在数字服务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与日俱增,从12%上升到32%。在各种类别的可数字化的服务贸易中,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从2012年进出口贸易总额217.3亿美元,一直保持增长,2020年已经增长至937.3亿美元,其中进口总额607.7亿美元,出口总额329.7亿美元,美国、中国、日本、德国、韩国是中国最主要的ICT服务供应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水平可以反映一国的数字技术水平和数字服务贸易竞争力。以上一系列数据表明中国在计算机、信息技术领域投入和产出一直在增加,水平一直在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近八年来通信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中国数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数字服务贸易竞争力增强。
(二)二氧化碳排放趋势
根据《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1),在2020年,全球由于能源消耗而排放的二氧化碳下降6.2%,自2011年以来降至最低水平,这是自二战结束以来的最大跌幅。尽管有了一些振奋人心的发展,但随之而来有两个主要问题:首先,各国的承诺还远远不够,尽管国家和区域层面实现净零目标的意愿增大,但是《联合国国家发展报告》(2020)指出“目前的气候情况无法实现我们巴黎协定的目标”;其次,目标与期望结果不匹配,《巴黎协定》带来了巨大的希望,但这并没有反映在实际排放数据的显著改善上。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生产大国,中国每年因为生产、消费以及其他活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在全世界碳排放统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中国的碳减排对世界而言具有重大意义。
2020年,中国的碳排放总量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30.7%。2000年到2012年,中国碳排放水平明显地不断上升,自2013年以后,碳排放的年增长率明显下滑,甚至在2015和2016年碳排放的增长率为负。根据数据显示,中国2009-2019年的碳排放年均增长率为2.4%,中国香港2009-2019年的碳排放年均增长率为0.9%。中国碳排放水平下降的现象与中国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节能减排政策和“双碳”目标息息相关。
四、数字服务贸易对碳排放产生影响
(一)数字服务贸易对环境产生影响
根据国际上常用的贸易一环境一般均衡模型,数字服务贸易对环境的效应可以分解为规模、结构和技术效应。一般而言,规模效应与环境污染呈同向变动的关系,经济规模扩大,污染物排放越多,环境污染越严重。结构效应与环境污染呈反向变动的关系,产业结构升级,环境污染程度降低。技术效应与环境污染也呈反向变动关系,技术进步则环境污染得到改善。
1.规模效应。数字服务贸易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是双重性的。第一,随着数字服务贸易的规模扩张,投入到数字服务贸易项目的资源越多,导致碳排放量增加。第二,数字服务替代了许多传统的服务,突破了传统交易空间、时间的约束,它不依赖于传统的物流,也就节省了物流中的能源消耗。如计算机与信息服务、数字金融等部门所产生的碳排放水平低于传统服务部门所产生的碳排放水平,对环境的污染也更小。同时,数字服务贸易的扩大加深了资源共享的程度,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资源浪费现象减少。从规模效应来看,如果第一种效应大于第二种效应,数字服务贸易的规模扩大会使碳排放量增加,如果第二种效应大于第一种效应,数字服务贸易的规模扩大会减少碳排放量。
2.结构效应。部分学者的调研结果表明,数字服务贸易的发展可以优化~国的产业结构。数字服务进口也可以得到科技溢出效应,通过引入和吸纳海外先进的数字服务行业的管理经验和制造技能,促进中国本土科技的升级和革新,从而逐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姚战琪,2019);数字服务行业的发展,可以改善一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从而促进服务行业部门的规模增长,从而改善服务部门构成,进而优化整个行业的内部结构(邰鹿峰和徐洁香,2017)。综上所述,当污染密集型企业在整个服务行业中的占比降低,会减少服务业污染物的排放。从而一国的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整体减少,最终对改善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3.技术效应。一方面,数字服务贸易可通过提高低碳技术水平来降低碳排放水平。数字服务贸易中包含着降低碳排放水平的项目,如引进煤炭清洁利用、二氧化碳捕获与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等项目。此外,绿色金融、绿色保险等项目的发展也能够促进资源流向高效率低耗能的生产部门,最终降低碳排放水平。另一方面,随着数字服务贸易水平的提升和数字技术的进步,较低效率的传统技术会被市场淘汰,较高效率的数字技术会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如果数字技术的进步非常快,还将拉动经济快速增长,从而产生经济增长效应。因此,数字服务贸易一直在不断开发新业态、新模式,由此带来的数字技术的创新能够优化生产要素的投入,节约资源改善环境。数字技术的进步也能够升级监管的设备,对环保型产品进行更好的质量控制。
(二)数字服务贸易促进技术创新,降低碳排放
据相关统计,数字服务贸易已成为服务贸易的新引擎,数字服务贸易和数字技术是相互促进的。数字技术能够推动数字产业化④,从而推动数字服务贸易发展,形成绿色产业链;数字服务贸易的向前发展又会促进数字技术向前发展,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带来生产技术的创新,在新的生产技术下,不仅数据成为了生产要素,而且生产过程中能源的使用效率提高了,因此可以减少资源的依赖和环境的破坏。
(三)数字服务贸易减少资源错配,降低碳排放
以数字技术为依托的数字服务贸易可以更大程度地披露企业的信息,而无论对于消费者还是生产者来说,获得有效而准确的信息都是至关重要的,这样才能降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和时间不确定性。数字服务贸易中交易信息更加公开透明,从而促进价格机制的完善,实现供给方和需求方更加准确的匹配,降低了交易的成本,因此数字服务贸易通过避免无效的生产和资源的浪费,提升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减少碳排放,
(四)ICT服务的发展产生挤出效应,降低碳排放
数字服务贸易随着ICT技术的创新应用飞速发展,作为数字服务贸易中的重点产业,ICT产业自身就是环境友好型产业,会对碳排放水平高的产业产生挤出效应,ICT产业迅猛发展,挤压高排放产业的生存空间,从而优化了城市的整个产业结构,最终达到减少碳排放的效果。此外,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也有助于碳排放的降低。信息技术发达对于研究和生产一体化有促进作用,科研人员与生产企业可以共享数据和信息资源,有助于研究上的创新和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从个体层面来看,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享受信息通信技术带来的便利。比如在遇到问题时通过网络搜索来寻找需要的信息并解决问题,并且近几年线上教育发展趋势一片大好,相比过去而言,人们可以用更短的时间、更低的成本获取到相同的信息和知识。这就实现了人力资本的积累,而人力资本越丰富,技术创新、技术推广的速度越快、覆盖度越广。人力资本的积累为工艺革新创造前提,工艺的改革创新一方面是找到能够可替代传统能源的清洁生产要素,优化要素的投入,另一方面是能够提高能源的实际使用率,使生产同样产量的产品需要更少的能源,降低碳排放水平。
五、数字服务贸易助力碳减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联合国贸发会议、OECD等国际组织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与规定来减少全球碳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在国际贸易领域,已经有一些协议制定了绿色贸易的规则,如“碳边境调节机制”提出对部分进口商品征收碳税。近年来,中国也高度重视产业绿色发展,中国除了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中提出碳中和、碳达峰、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外,还实施了对环保型企业补贴和优惠、成立绿色转型专项基金等政策。对于中国而言,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新阶段的重点任务,而实现“双碳”目标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但目前中国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的道路还任重而道远,数字服务贸易推动碳减排过程中也存在各类问题。
(一)数字技术创新动力不足
中国数字技术起步较晚,数字基础设施仍不够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存在能耗高效率低的问题,从国外引进新型IT设备等成本高昂,且无法掌握核心技术,但目前政府和企业在数字技术的开发升级方面的投入仍显不足。此外,创新的基础是高科技人才的积累,数字技术领域只有在充分吸纳人才的前提下才能实现不断地创新。简而言之各方面的投入不足和人才储备不足导致了数字技术创新动力不足。
(二)节能环保技术落后
中国的节能环保技术有待提高,当前中国在碳捕捉、碳储存、去碳、固碳、凝碳等方面还存在技术短板,中国在这些领域缺乏创新,许多设备依赖进口。虽然中国环保服务业占服务业整体比重已超过30%,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占比较少,且中国的环保服务业在减少碳排放技术开发和应用中没有起到充分的作用,因此节能环保技术落后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六、数字服务贸易助力碳减排的实践建议
《数字贸易发展白皮书(2020)》指出数字服务贸易是中国数字贸易发展需提升的短板,中国数字服务贸易处于刚起步阶段,对其经济理论、监管治理、政策设计的研究非常不足。本文在研究数字服务贸易推动碳减排的理论基础上,提出实践建议如下:
(一)引导和投资数字技术的开发和升级
数字技术的开发和升级是数字服务贸易发展的核心。首先,政府应加大对数字技术开发和升级的投入和引导,如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领域。其次,积极推进数字中国行动计划,加快传统服务贸易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实现服务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以达到提高服务业绿色生产效率。最后,建立数字服务贸易一体化的大数據平台,从精准收集用户需求数据到监督交易执行直到完成都需要大数据平台的支撑,因此大数据平台能够为买方和卖方提供便捷的服务。此外,政府应该为数字服务贸易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鼓励良性竞争,促进从事数字服务贸易业务的企业积极创新,提升自身竞争力。
(二)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促进节能环保技术发展
对金融部门来讲,应该秉承发展绿色金融的理念,重视环境质量,将环境保护政策贯彻落实,在投融资的决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种显性的和潜在的环境影响,将日常业务中的环境风险和环境成本都放进决策的依据里,而不是只考虑经济成本和收益。在金融经营活动中重视环境保护,加大对绿色生产行业和污染治理行业的投资,加大投资第三产业中的环保服务业。金融部门能够起到引导社会经济资源的作用,发展绿色金融能够将社会资源更多地引向环保行业,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