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活水”促发展云岭制造添活力

2023-05-30陈彦彤陈柯宇

时代金融 2023年2期
关键词:活水云南省实体

陈彦彤 陈柯宇

实体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根基,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维护实体经济的发展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不可忽视的环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巩固壮大实体经济离不开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产业体系的健全,产业链的完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十四五”期间,云南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提出“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显著提高”的发展目标,在相关政策指引下,全省金融机构紧紧围绕“十四五”云南省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和全省经济金融工作总体安排,金融机构积极扩大对企业的信贷投放,为全省实体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活力。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目标,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就已经特别强调,其具体内涵被表述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制造业作为现代产业体系中一环,其平稳增长作为稳住宏观经济大盘的重要支撑,不仅能充分展现出我国制造业规模大、体系全、韧性强的优势,还能增加有效供给,提供就业、保障改善民生,对于实体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广东省能蝉联我国的“经济大省”多年,靠的就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制造业集群。广州作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华南地区的综合性工业制造中心,拥有全国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的35个,工业经济总量稳居全国城市第一方阵,工業总体规模、综合实力、质量效益等指标领跑全国。

十年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9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这十年,我国坚定不移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努力保持制造业平稳增长,推动制造业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中,通过聚焦产业链薄弱环节,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通过支持行业骨干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通过初步构建多层次、网络化的制造业创新体系等一系列举措,蓬勃发展的制造业涌现出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使我国的制造业实现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显著提升,综合实力、创新力和竞争力迈上了新台阶。

云南制造业提质增效

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加快产业强省建设,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发展实体经济的大潮中,云南省紧抓时代发展机遇,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产业、企业.项目为切人点,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全省工业发展成效显著。近十年来,全省工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全部工业增加值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实现大跨步。据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1至11月,绿色铝、绿色硅、新能源电池产值分别增长38.5%、136.3%和450%,电子行业增加值增长54.2%,成为工业第四大支柱行业。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分别增长44.8%和37.2%,发展势头强劲。

但客观来看,云南制造业仍存在产业层次偏低,大多数产业链条短,产品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等问题。云南省仍属于工业经济欠发达省份,在“十四五”期间,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要求,需着力解决规模总量不大、市场主体不足、产业层次低、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布局不优等突出问题。在此背景下,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云南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该《规划》提出2025年发展目标和2035年远景发展目标。一是到2025年,力争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规模以上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0亿元,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7500家,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500家。二是到2035年,全省制造业发展达到全国中等水平,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在2025年基础上翻一番。

金融全力支持产业发展

在云南省发展壮大的实体经济工作中,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全力支持其发展,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

为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人民银行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支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力争做好金融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与民营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相适应。在相关政策指引下,云南省金融机构与相关部门高效协力,积极推进扩大中长期贷款投放工作,截至2022年末,全省已有955个项目纳入国家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项目名单,涉及产业改造升级及数字化转型、生物产业全链条技术产品创新和制造生产、“双碳”领域设备制造等16个重点领域。

同时,相关金融机构建立融资绿色审批通道,推进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加快贷款投放进度。建行云南省分行对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云南云天化石化有限公司、云南中晟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3个项目及时开辟绿色通道,共投放贷款10.5亿元;农发行云南省分行仅用3天时间完成水富港物流园铁路专用线工程省市县三级行审查审批,快速拨付1922万元贷款,解决企业燃眉之急;光大银行昆明分行仅用2天时间,为威信煤炭有限公司观音山煤矿二井“五化”建设项目放款437.27万元;邮储银行普洱分行通过“抵押+信用”小微易贷产品,成功为普洱某木业有限公司发放了296万元的资金,有力支持企业的发展,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设备更新改造贷款快速落实

为适应经济高速发展、绿色转型,制造业企业有设备更新改造需求,通过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的方式服务企业设备更新,不仅有助于增强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长远发展,也有助于扩大制造业的需求,进而推动扩大内需,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建行云南省分行开通审批授信绿色通道,为云南某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发放3.5亿元设备更新改造贷款,用于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购置;华夏银行昆明分行通过下放审批权限等措施,仅用时6天,成功投放2.08亿元设备更新改造贷款,用于支持昆明市大数据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项目;截至2022年末,农行云南省分行已审批设备更新改造贷款国家发改委清单中项目78个,已放款69个,金额超15亿元,投放金额位居云南省同业首位。

自2022年9月底人民银行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以来,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指导省内金融机构抢抓政策“窗口期”,主动对接市场主体融资需求,开辟绿色审批通道,加快贷款落地投放,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制造业、卫生健康、文旅体育等领域投资和消费。截至目前,金融机构实现签约159个、完成贷款投放239笔、签约金额79.68亿元、累计投放金额30.42亿元,有效助力了省内实体经济转型发展。

“专精特新”帮扶到位

近年来,云南省紧抓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云南省重点支持的高成长型、高创新型企业,对地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金融机构紧扣区域内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需求,主动梳理辖区内专精特新企业名单情况,根据“一户一档”,通过“帮一把、扶一段”助力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针对“专精特新”企业不断变化的资金需求,金融机构积极为企业宣传金融政策,加大金融供给,优化信贷结构,创新信贷服务模式。建行云南省分行为云南丰普科技有限公司的三项知识产权抵押,办理了省内第一笔200万元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邮储银行昆明分行向云南云内动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发放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3000万元,用于该企业产业升级转型及科研研发投入,邮储银行也是第一家向云内动力提供大额贷款的银行;中信银行昆明分行通过“科创e贷”业务为云南某省级“专精特新”制药企业发放300万元纯线上化贷款,支持该企业采购生产医药物资原材料,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恒丰银行曲靖分行为曲靖市德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发放一笔1亿元绿色科创贷款,并充分运用恒丰银行绿色产品优势,在3天内额外为企业匹配2000万元绿色商票额度,支持企业供应商的付款,为企业解决了与上游企业的结算問题,“稳住了”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龙头民营先进制造企业发展。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今时的云南,制造业蓬勃发展,生机无限。遍地开花的各大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科技产业相继落地生根、国内外先进生产设备有序运行……云南省坚持贯彻高质量发展格局,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产业培育、产业招商引资上,出台产业强省建设“1+7+5”政策措施,以“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为目标,统筹推进产业开放发展新局面,金融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中坚力量,与相关政策同向发力,积极发挥好金融服务的“组合拳”优势,优化信贷结构,持续“输血”,精准浇灌实体经济,为其发展筑牢根基。

猜你喜欢

活水云南省实体
云南省安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在英语教学中引入生活的活水
在英语教学中引入生活的活水
如何从阅读教学中寻找「活水」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中日ETF互通“活水来”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云南省瑞丽市老年大学之歌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