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作曲技术影响下的当代音乐创作艺术特征分析

2023-05-30章佩君

音乐生活 2023年2期
关键词:作曲炊烟声部

章佩君

近代以来,受到西方音乐文化的全面普及,大量作曲家以及学者在学习与了解西方音乐作曲技术之后,根据各种理论以及技术创造出特色化、个性化的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有着明显区别,被人们称之为“新音乐”,即学习过西方音乐技术以及理念的学者所创作的音乐。在近代音乐史当中此类新型音乐的快速发展占据着主流位置,其出现表明我国音乐进入全新阶段。《炊烟》作为黄汛舫所创作的一部无伴奏合唱曲,这一作品以西方合唱技术、作曲技术的研究与学习为先导,是黄汛舫思想理念的重要开端以及实践,当中适当淡化歌词具备的文学性,重点强调合唱具备的音乐性,追求音响具备的整体性。

一、西方作曲技术影响的历史前提

我国近代历史当中新音乐的快速发展正式经历以学堂乐歌为重点的启蒙时期,在这一时期为新音乐快速发展奠定十分牢固的发展基础;之后在新文化运动推动以及影响下新音乐文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特别是各类新型音乐结构的正式建立,为我国现代专业化音乐设立提供牢固物质基础。一批音乐造诣较高以及经验十分丰富的中外音乐学者正式在音乐教育舞台当中出现。特别是在1927年我国第一所专业、专门音乐学院,即国立音乐学院正式建立,后又被称为“国立音专”,它的建立也就表明我国音乐教育逐步进入全新发展阶段,成为当时拥有优异国际水准、相当规模的音乐学府。国力音乐学院在上海地区收集一批教学经验丰富、音乐造诣较高的中外音乐学者,并充分结合专业分开设置键盘乐器、声乐、乐队乐器等,当中聚集一大批重要、音乐理论扎实、作曲技术较高的音乐人才,他们在此时创作出大量、音乐专业水平较高的作品。例如:我国30年代著名音乐作曲家、教育家以及理论家黄自救赴美留学,获取耶鲁大学、奥柏林大学音乐学士等学位,1929年其在上海国立音专担任作曲课程理论教学,课程包含高级和声学、口声学、键盘和声、曲体法、配器法、乐器法等,其作品主要以严谨牢固的创作思维、娴熟的作曲方法、典雅清新的刻画意境以及鲜明多见的古典精神文化为特征,这一切全部在其合唱曲、艺术合唱曲当中有着集中表现[1]。

同时,我国著名作曲家冼星海也曾经进入北平艺术音乐学院进行深造,后正式赶赴巴黎学习理论作曲以及小提琴,之后到1939年回国全方位参与到歌咏互动当中,是歌咏运动最主要、核心骨干[2]。其所创作的作品具备优异的特征,是近代音乐史最重要杰作,对于后期我国合唱音乐的发展带來十分深远的影响,我国大量研究学者在这种环境下逐步开始依托传统音乐文化组织实施音乐创作。其中我国作曲家黄汛舫所选择的则是另辟蹊径进行“怀古”,即立足于现阶段音乐作曲技术发展情况以及西方音乐技术而怀念过往音乐,先怀抱尊崇感念的心理,后加入感怀以及继延接续责任,在这一基础上探索创新、锲而不舍、反复探索与推敲,最终实现推陈出新目标,在其无伴奏合唱作品当中,最为显著、优异的西方作曲技巧手法属于复调、专属的写作。因此,黄教授《工尺谱游戏》与《炊烟》获得成果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作者对于传统文化所存在的浓厚情感以及深深爱恋,在这份情感的影响下,作者整合古今中外传统创作形式,由此将我们正式带入一个新型的艺术层面[3]。

二、中国作曲家——黄汛舫合唱曲《炊烟》

黄汛舫是中国音乐协会会员,也是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1954年在汉口地区出生,1977年正式考入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在湖北地区人民广播电台分别做过编辑、记者等各项工作,在工作开始时期其通过学习与研究全面涉及各个领域音乐作品,也为其后期音乐创作提供了良好基础[4]。1996年被调入武汉音乐学院,其间创作出《蚂蚁》管弦乐,这一作品在1990—1992年获得黑龙杯管弦乐优秀创作奖;歌曲《神农溪》获得音乐协会《共和国五十年》征集一等奖;《啊、喔、呃》在1992年收获《广播新歌》一等奖;《农民的世界》与《走吧,迎着春天的钟声》收获《九十年代之歌》首届、第二届一等奖。《工尺谱游戏》是黄汛舫所创作出的无伴奏女声合唱,在2004年获得“金钟奖”这一综合性、专家型大奖,这一作品深受群众的喜爱,也是音乐形式独立表达的重要展现,一定程度上让合唱具备的音乐性得到有效表达[5]。

而《炊烟》这首女生无伴奏曲子就是他音乐思想的深入实践,当中充分融入《工尺谱游戏》的思想观念,是2004年7月黄汛舫缩写的一首合唱曲,在同年莱梅奥林匹克合唱竞赛当中首次演出,并获得银奖,后续在国内也组织数次演出,并且获得大众以及专业领域专家的一致好评。这一首作品当中并没有歌词,也不拘泥于传统、常规的曲式结构,全曲是由汉语拼音以及声部当中韵母发音组成,可以实现即形式演唱,整首作品具备的艺术性优势十分突出,以20世纪复调音乐方法为核心和主导,淋漓尽致、全面地勾勒出一幅“炊烟袅袅”的画面。并且这一首作品是从黄汛舫另一首室内乐作品《笛膜》当中选择一定曲调素材、作曲技法以及手段,将20世纪传统作曲方法与民族调式全方位整合,即运用五声调式创作曲调,合理使用微复调方法(模仿),全方位依托多调式、多调性重合纵向模式,构建形成常规、稳定的合唱织体。

三、西方作曲技术影响下黄汛舫合唱曲《炊烟》的艺术特征

(一)西方作曲技术影响下合唱曲《炊烟》纵向性转变

从总体思维层面进行分析可以将其划分成为横向型、纵向型两种模式,传统音乐当中合唱曲以及多声部思维大部分都是创建在横向型前提条件下,例如:南方部分区域民族多声部合唱民歌,包含各个民族说唱、器乐合奏的伴奏,大部分都是采取支声的方法构建,其考虑与分析的重点是织体当中横线条而不是纵线条,我国传统、常见合唱作品也一样。而西方作曲技术则主要就是对中国传统合唱作品产生影响,重点展现在织体思维模式以及纵向型改进与转变层面[6]。就此来讲,《炊烟》整首曲子共划分为72个小节,主要涉及六个不同部分,在各个声部内分布一定调性,部分声部形成、产生调性的全面对比,例如,《炊烟》第一部分当中女高音声部在D微调上结束,而次女高音当中第一声部则主要在G微调上结束,曲子在正式延伸到第17—22小节之后,六个声部则主要在五个调性里结束。此类改变,产生一种立体感,增加合唱整体紧张程度,助推着无伴奏女声合唱发展与进步,为人们带来一种炊烟袅袅的音乐场景,充分展现西方合唱纵向思维具备的写作技法与技巧。

(二)西方作曲技术下合唱曲《炊烟》

对立与统一对立统一是自然界最普遍的规律,也是音乐艺术的主要规律,矛盾雙方不仅需要统一,还需要斗争,助推事物转化与发展。大部分音乐作品“自身发展与运动”的源泉,就处于音乐主题快速发展的统一和对立中。西方合唱技术与传统合唱作品当中蕴含的对立统一规律就是依托音乐主题在全面发展中的统一、对比来全面完成,不过这一对比与统一有着一定区别。音乐主题的全面发展手法大致可以将其划分为重复发展以及对比几个类型。重复类方法主要就是把音乐主体材料进行变化或者原样呈现,主要表现在《炊烟》合唱曲当中多调式纵向重合、微复调手法(模仿),此类手法都可归入这一类当中[7]。发展方法主要就是将主题材料内部的典型因素,依托特定、可以让旋律正常开展的手法,例如:紧缩、传承、扩充、综合以及引申等进行体现。不过西方作曲技术与中国音乐作品在音乐主题统一以及对比层面有着一定程度的差异,传统合唱作品比较崇尚音乐素材整体统一,之后在统一基础上,以派生变化的方式形成一定音乐对比。它们之间的对比主要是通过自身改变来全面实现,即便在全面统一的基础上出现某些有着对比性特征的新材料,此类新材料也不是非节外所生,而是由派生所得,并且对比性有着一定限制,主要崇尚统一性、整体性原则。新时期,《炊烟》作品在西方作品技术的全面影响与限制下,其丰富、多元的音响效果以及矛盾冲突的特征充分体现着音乐主题快速发展过程中,统一、对比层面发生的转变。

(三)西方作曲技术影响下作曲家黄汛舫合唱曲《炊烟》艺术特征

中国新音乐以及传统音乐的两者属于一个相对的概念,正是此类对应性充分展现着民族性保持的内在需求。在近代音乐史全面发展中,此类新音乐发展占据着主流的地位,也是中国音乐与国际音乐有效解囊与交流的重要手段,我国大部分作曲家都会或多或少受到一定的影响,作品主题、形象、表演形式等当中不仅会融合中国时代特征,也会结合西方作曲技术的对比统一、纵向性转变等特征。黄汛舫也不例外,他主要是在传统、民间音乐艺术的影响和熏陶下成长,但是当时正处于西方文化迅速、快速融入中国时期,黄汛舫学习了大量西方音乐技术以及文化。后期其开始作曲过程中,又经历一系列、长期专业培训,这也使得其无伴奏合唱作品当中西方作曲技法影响较为深远,充分使用复调式写作手段,体现与表达着作品具备的艺术特征。

(1)复调技法特征。《炊烟》合唱曲创作过程中主要是将20复调音乐手法当作核心和主导,因此这一作品具备复调式织体,当中运用大量、充足不协和音程,这也使得整首作品当中蕴含着一种幽静、朦胧、恬静之美。全曲共同划分为四个不同部分,加上尾声以及引子。引子当中具备贯穿整首音乐作品的关系,节奏的错位关系以及复调技法的使用,使听众可以拥有一种细腻、炊烟缓慢上升的感觉,第一个部分主要包含两个乐句,这一部分大部分都是使用模仿的复调方法,即第11—16小节当中高音第一个声部四度平行到女高音第三个声部并展开模仿,紧接着产生全新的音型,给听者带来一种炉灶内部火逐步上升,炊烟形状逐步扩大并越来越密集。第二乐句当中第17—22小节高音模仿第一声部,并逐步向下做出八度移动到次女中音声部,正式模仿第一个声部。第二部分则主要就是下方与上方三个声部逐步形成“音块式”复调关系,以各种不同节奏产生对比。第三部分当中次女中音先进入,并与第二、第三女高音声部出现对比,出现不协和的音程,为听众带来一种炊烟被风吹散之后快速回到原形,其之间存在自由模仿的特征,即开放模仿之后逐步形成对比。第四个声部以及尾声当中不协和音程相对较多,在模仿过程中会产生一种矛盾铺垫,形成一种静像关系,如同微风吹拂着炊烟,炊烟随着微风旋律缓慢飘动。

(2)音乐形式表现特征。《炊烟》这一首作品宣传有着紧急、零碎以及迅速等各种特征,节拍部对称、结构不清晰,将会从某一极端朝向另一个极端出现改变。不过其虽然和弦不协和,但是当中又有着描绘印象主义,即炊烟这一生活中常见、特殊情境,其周围光线、色彩、气氛等得到淋漓尽致描述,西方技法运用十分巧妙与合作,中西方作曲手段结合特征较为明显。一方面《炊烟》这一作品是将20合唱织体当做主要载体,主要曲调仍旧属于五声调式,有着多调式综合重合、多调性等特点,构建形成的合唱织体,将会产生一种音乐整体音响科学合理、井然有序的听觉效果。横向观看谱面,《炊烟》这一作品就与名字相似,炊烟有条不紊、随风而动的浮动,音区主压迫保存、留存在小字二组f与a两者之间,六个不同声部所运用的各种高音谱号,力度也会有规律、有目的地发展与运行着,线性材料从力度当中充分展现出运行无痕迹、平滑特征。从纵向层面分析,其又是节奏不同步以及比较凌乱的,六个不同声部将会交错对位,听觉层面虽然存在凌乱的情况,但是整体节奏感较为优异。另一方面,这一首作品在写作力度上也十分特殊,从谱例当中可以发现尾声以及引子部分最后三小节当中充分标记着弱音记号,即记号“p”,以及尾声第59小节当中标记着的“f”,其他区域对于力度要求不高。同时,在谱例当中作者也做出一定的注释,即总体音量管控在最微弱状态,要求音量改变自然醒特征。但是倾听过程中仍旧可以发现中间部位使用相对较强力度进行体现,作者为合唱指挥给予更加充足、宽广的发展空间,将炊烟随风变化与飘荡的画面为听众展现,尾声以及引子当中力度,形象将刚刚上升的余烟被风迅速炊烟的朦胧情感全面展现,呈现出一幅风景优美的画面。

结语

综上所述,《炊烟》这一首作品作为一首优秀合唱曲,当中全方位、巧妙融合西方作曲技术、作曲理论以及传统民族调式,充分借助西方多声部合唱技巧以及技法,让音乐不仅蕴含着传统音乐具备的风韵,还蕴含着新时代特点以及交响性、史诗性优势,此类有着民族风格、时代发展特征的合唱形式,使得炊烟这一作品整体性、音乐性优势特征十分显著,通过不同作曲模式、形式以及内容拥有相同思想,为音乐作品快速发展提供极大的帮助。

(责任编辑 高月)

猜你喜欢

作曲炊烟声部
AI:像贝多芬一样去作曲
梦里炊烟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邀你来我家
作曲心语
睡在炊烟里的等待
出走的炊烟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心静听炊烟
George Gershw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