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书育人嘉惠后学笔耕不辍硕果累累

2023-05-30梁发勇姚韵涵

音乐生活 2023年2期
关键词:曲式教授学术

梁发勇 姚韵涵

2022年12月10日,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承办,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人民音乐》编辑部协办的李吉提教授从教五十年学术研讨会于线上成功举办。研讨会采用云直播形式,全国30余位专家学者及50余位师生齐聚云端,另有百余人观看了现场直播,与会专家学者对李吉提教授在教书育人、学术成果等多方面的成就进行了高度评价。

李吉提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音乐理论家与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长期从事音乐作品分析教学和理论研究工作,尤其对中国传统音乐和中国现当代音乐创作的分析和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原计划在2020年李吉提教授80华诞之际举办庆贺活动,但因疫情原因拖延至今,2022年适逢李吉提教授82华诞与从教50周年,学校特举办本次研讨会向这位正直谦逊、学贯中西、笔耕不辍的老师致以我们最深的敬意!

一、领导致辞

当日9时开始的研讨会由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郝维亚教授主持。首先由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央音乐学院校长、指挥家俞峰教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叶小纲教授,中央音乐学院副校长、作曲家秦文琛教授三位领导先后致辞。

俞峰校长首先代表中央音乐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向李吉提教授致以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向线上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俞峰对李吉提教授50年来的教学、科研工作、学术成果以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踔厉奋发的崇高精神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李吉提教授50年来的教学、科研工作是她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严谨治学的50年,是她心系祖国人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献身中国音乐发展的50年。作为一名久经考验的共产党员,李吉提教授具有坚定的党性原则;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李吉提教授坚持教书育人的崇高职责,她渊博的学识修养、严谨的治学态度、诲人不倦的师者风范影响了一代代青年学子。俞峰表示,李吉提教授学贯中西,新旧通达,理论与实践相得益彰,至今已发表了百余篇学术论文和评论文章,出版有《曲式与作品分析》教程,为中央音乐学院乃至我国的音乐分析教学、研究、学术交流等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俞峰还着重提到李吉提教授最重要的学术贡献——“中国音乐分析”理论研究的开拓和创新。俞峰表示,她最早在音乐学院开设“中国音乐分析”课程,其内容包括有诸多创新性的科研成果,并于21世纪初先后出版了《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和《中国当代音乐分析》两部著作,是关于中国音乐分析的开创性、奠基性成果,在我国的音乐分析教学中形成了广泛的影响,为中国音乐分析理论体系和学科建设作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俞峰校长最后表示:我们庆贺李吉提教授从教50周年学术活动,就是要学习她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

叶小纲主席代表中国音乐家协会向李吉提教授表示热烈祝贺,并分享了他作为不同身份的一些感受。叶小纲表示:作为李吉提教授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了很多,认为李吉提教授尤其在中国音乐分析教学方面对学生的培养很重要,也对李吉提教授严谨治学、学贯中西、关爱学生等很多方面表达了由衷的敬佩;作为同事,他感受到李吉提教授的榜样精神,对她的学术成果也作出了高度评价;作为作曲家,叶小纲对李吉提教授对其本人以及诸多中国作曲家作品的关注、分析、研究表示真挚的感谢。

秦文琛副校长在致辞中认为,李吉提教授从其理论著作到音乐评论,再到对中国当代音乐的分析,体现了她深厚的音乐修养和敏锐的洞察力。随后秦文琛主要谈到两点:一是李老师不断求索的精神令人钦佩,她出版的著作和发表的论文中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理论和观点,对当下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很有启发意义;二是李老师的人格魅力,尤其是她谦虚宽厚的为人态度令人起敬。秦文琛也对李吉提教授关注与研究他本人以及中国当代老中青各个阶段作曲家作品表达了诚挚的敬意。秦文琛认为,中央音乐学院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有一批像李老师一样的有精神、有学识、有品格的教授在做支撑,而且代代相传。最后秦文琛表示:本次研讨会不仅仅是学术交流,也是心灵的交流和情感的交流,希望由此能够开启后疫情时代全国学术和艺术的一个新局面。

二、专家发言

三位领导致辞后,来自全国各地的14位专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李吉提教授教学成果、学术成就、人格魅力等进行了情真意切的发言。主要包括李吉提教授音乐分析教学与研究、在两种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的综述以及李吉提教授的为人处事三个方面:

(一)音乐分析教学与研究

与会专家对李吉提教授的音乐分析教学、研究的学术成就以及业内影响力给予高度评价:中国音乐学院高为杰教授表示,李吉提教授通过学术助力推动了我国当代音乐创作的繁荣,提升了我国音乐创作的水平,同时引导人们对我国当代音乐的关注与支持,具有重要意义;上海音乐学院钱亦平教授以“中国当代音乐分析之母”为发言题目对李吉提教授的教学和研究做了高度评价。她对李吉提的《曲式与作品分析》《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中国当代音乐分析》三部著作以及用心整理的李吉提论文集进行讲述。钱亦平说道:从1989年到2020年的30年间,李先生分析、评论了147部中国作曲家的现代作品,可以说是中国现代音乐分析的百科全书。钱亦平还谈到李吉提的理论研究与教学之道,高度赞赏了她在音乐分析领域同时开启西体音乐分析、中国音乐分析和中国现当代音乐分析三条战线所取得的卓越成果,西体音乐分析成果集中体现在《曲式与作品分析》一书,也散见于她的一些论文,中国音乐分析成果集中体现在《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一书,中国现当代音乐分析成果体现在《中国当代音乐分析》一书,同时列举了一些例证并对每本著作的特点进行了概括。钱亦平认为,西体音乐分析、中国音乐分析和中国现当代音乐分析于李先生而言是一个递进的过程,前两个领域的积累为第三个领域的“井喷”做了铺垫,令人惊叹、折服。钱亦平還对李吉提率先提出的“曲式结构力”这一具体理论做了简要论述并给予高度评价。彭志敏教授以“有感于李吉提教授学术转型和关怀的三次目光”为发言题目。首先“目光向内”,即由西方音乐研究转向中国音乐研究;其次“目光向下、向新”,即由前辈作曲家的作品研究转向青年作曲家的新作品研究;再次“目光向我”,即李吉提对他自身教学与研究中的一些影响。他认为李吉提所体现的中国知识分子学术关心和人文关怀的三次目光积极地促进了中国音乐尤其是中国新音乐作曲家和新音乐作品的创作分析研究和进步。上海音乐学院贾达群教授发言中表示,李吉提是我国作曲理论学界特别是在曲式与作品分析、音乐分析、音乐评论领域具有独创学术贡献、影响巨大的理论家,并对李吉提教授的专著以及她提出的曲式结构力等具体分析理论进行评述。他认为李吉提教授不断以自身的学术研究默默推动了我国作曲理论和音乐分析学科向前发展;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主任周湘林教授的发言主要谈到李吉提教授教学和研究的主要特色以及她对中国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的贡献,他认为李吉提教授的曲式教学特色是目标明确、兼容并包,李吉提教授教学和研究的最大特色是对中国音乐的研究,是她对中国作曲与作曲理论学科作出的最大贡献,这些研究不仅激发更多的青年学者投身这一领域,也为他们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高缨教授讲述了李吉提教授与中国音乐学院的深厚学缘关系,对李吉提教授在中国音乐结构研究方面的突出成就进行论述;中央音乐学院郭文景教授认为,李吉提教授是第一位将中国音乐分析、中国当代音乐分析放到和西方音乐分析同等重要地位的专家,这是开创性的、奠基性的工作,是先行者、开拓者,也是文化责任的担当和文化自信的表现。星海音乐学院院长蔡乔中教授分享了他在求学时期跟随李吉提教授学习中国音乐分析课的心得体会,并就李吉提教授的分析理论对其分析、研究、教学方面的影响进行了阐述。钱亦平教授在发言最后对李吉提教授的学术成就进行了精辟的总结,她说道:“李吉提先生同时开启中、西、现当代音乐研究三条路径,在中国现当代音乐分析领域独树一帜、独当一面、独占鳌头、独领风骚,成就了辉煌的学术生涯。”

(二)在两种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综述

沈阳音乐学院王虎教授与《人民音乐》编辑部张萌编审分别对李吉提教授发表在《乐府新声》《人民音乐》上的近百篇论文进行了梳理与阐释。

王虎谈及李吉提教授对沈阳音乐学院学报《乐府新声》的关心爱护、支持和帮助,他主要对李吉提教授从2004年至今在《乐府新声》发表的33篇学术文章进行梳理,对其中音乐分析趣谈系列、中国音乐分析评论文章以及讲稿随谈杂谈共三类文章的特点进行了论述。王虎教授表示,李老师既有深厚的学养又长于深入浅出而融会贯通,从这些文章中我们看到她涉猎西方现当代作曲家群体以及中国现当代作曲家群体的这种大局观,我们也能看到她所分析评论的音乐作品体裁的全局观,又能看到她热爱中国音乐的人生观和坚持学术精神的价值观。王虎认为,李老师的这种珍贵的学术品质,我们后人应该继承并且发扬下去。张萌梳理、评述了李吉提教授至今发表在《人民音乐》上的51篇文章,对她的评论风格与特点进行总结阐释。张萌表示,传统的音乐分析方法虽然能够对某一创作技术进行抽丝剥茧的分析,但是依然无法解释一個作品如何作用于听众的情感进而挖掘出它的经典性和伟大性,这在音乐评论尤其是当代的中国音乐作品评论中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近些年来,学界正在努力追求文学和音乐技术本体系统形成的一种综合性阐释观念,而李老师正是这种观念的践行者之一,她的评论具有一种独特的历史纵深视野,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非常扎实和丰厚的范例和素材。张萌还提到,李老师从学理方面提出了中国现当代音乐作品研究的一个难度,就是在作品之外的当代和现实属性,李老师用她特有的胸怀、扎实的学养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超越了这样的现实问题。张萌认为,李老师的评论风格有很宝贵的一点就是她对作曲家总是保持着一种关爱和鼓励的姿态,努力发掘他们创作当中的闪光之处,在深层次上反映出她对于整个当代音乐生活、音乐发展的一种深切的人文关照。张萌表示,李吉提教授采用一种学院派乐评写作的独特方式,即通过时间脉络陈述对作品展开细致的分析,并凭借她扎实的学养和对于中外创作风格的丰富阅历,往往能由一个看似非常微小的技术细节或者是风格特征勾连出非常丰富的文化阐释。最后张萌认为李老师用她50年来的辛勤耕耘和思考,以一种洋为中用的理念,为我们开创了一条学术研究与现实音乐生活深度互动的一个典范。

(三)为人处事

与会专家很多发言也提到李吉提教授为人处事的谦虚低调、提携后学的无私奉献精神:西安音乐学院宁尔教授分享了她与李吉提教授接触的往事,对李吉提教授为学、做人给予高度评价。钱亦平教授也赞叹了李吉提低调生活、低调做人的处世为人原则;中央音乐学院向民教授分享了他作为李吉提教授学生和同事不同时期的往事。向民教授说: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一代一代的老师,使我们对这个集体有一种家庭般的归属感,就是因为有像李吉提教授一样的老先生时刻在对年轻人进行提携。中央音乐学院唐建平教授在发言中表示,李吉提教授平和善待工作,真诚帮助后学,笃行致远、知行合一是李吉提老师奉献给这个时代以及她所承担历史重任与岗位上的深刻烙印。唐建平还表示:中央音乐学院的发展与老一代教师们的贡献密切相关,老一辈专家学者有许多闪光的思想值得我们继承和研究。王次炤表示,李吉提老师的学术品格、人格精神使他终身受益。高缨教授也特别提及李吉提教授无私提携年轻学者的学术风范,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定会影响激励更多的人。

钱亦平教授对李吉提教授的教学、研究与为人做事做了精准的总结评价。她表示,李吉提教授“教了真正有学问的课、写了真正有学问的书、做了真正有学问的人”。

14位专家发言结束后,李吉提教授做了简洁而又谦和的发言,她首先对本次会议的主办、承办、协办方以及与会的专家学者表达了感激之情,她认为本次活动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次会议所提倡的尊师重教和学术交流,并谦逊地表示一个人的天分、爱好和努力虽然重要,但是时事和机遇更为重要。最后李吉提教授说:我要感恩我所处的和平年月,感恩学校老师,感恩这么好的工作岗位和治学环境,感恩同事们所营造的学术研究氛围和对我的影响,感恩同学们对我的支持、爱戴与帮助。

三、中青年学者发言

下午两点开始第二单元的学术研讨活动,由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作曲技术理论教研室主任董立强教授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15位中青年学者主要围绕李吉提教授的教学成就、学术成果、人格魅力等诸多较为具体的方面做了精彩的发言。根据发言内容主要分五类:

(一)教学与研究——通儒达识卓尔不群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安鲁新教授的发言题目为“论李吉提音乐分析教学、研究的特色”,是第二单元学术研讨中较为全面概括李吉提教授教学和学术研究方面的发言。作为李吉提教授的博士研究生,他根据自己的所学所闻以及李吉提教授的著作和论文相关内容进行论证,“从打造宏观音乐结构分析密钥、注重基于音乐技术分析的文化意蕴阐释和开阔的音乐分析学术视野三个方面,对李吉提中西音乐分析的教学、科研特点及成果进行归纳与解读”[1]。李吉提教授的研究有很多开创性、奠基性的成果,可谓通儒达识、卓尔不群,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读安鲁新发表的原文,在此不做赘述。

(二)学术理念——综合分析 立足中国

李吉提教授学贯中西、立足中国,提出对音乐进行综合性分析研究的理念,并把对中国现当代作曲家作品的研究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下午诸多学者关于李吉提教授学术理念的相关发言都体现出上述特点。

1.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作品分析教研室主任赵冬梅教授的发言题目为“致持之以恒的探路者李吉提先生”,她从“打破音乐学与作曲技术理论的界限,实现对音乐的综合性研究”“坚实的中国传统文化及传统音乐功底”“注重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理性智慧与感性智慧的结合”“个性化的研究”“言简意赅、朴实又富有诗意的文风”六个方面讲述了自己对学习李吉提教授论著的心得体会与感悟。赵冬梅认为李吉提教授的中国音乐理论研究是值得认真研究的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堪称中国音乐研究的百科全书。

赵冬梅表示,李吉提教授数十年如一日的踏实钻研,至今每年都有高质量的成果问世,这种持之以恒的学术态度和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好榜样,令人由衷地钦佩,而今在她的引领下,中国音乐研究的队伍已经日渐壮大,她伟大的精神力量将激励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2.上海音乐学院王中余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李吉提先生的曲式观念——兼与国外相关理论的比较”。其发言主要聚焦于李吉提教授曲式观念相关论文,他按照论述内容和性质,将论文划分为“关于曲式理论”“关于曲式教学”“关于学科建设”“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设计”“关于中国当代音乐的曲式结构”五类,并主要从前三类相关文章中梳理李吉提教授的曲式观念,并与国外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比较。

王中余列举论文《曲式教学之我见——结构力问题专论》中李吉提教授所提出的曲式结构力问题,文中指明了音乐作品的结构力因素主要来自“音乐作品的调式、调性”“音乐作品的主题及旋律音调编排”“音乐的结构时值比例关系”“音色、音响的布局与编排”四个方面,并指出不同类型的作品当中,四种因素所起的作用力是不同的。这种不同类型作品中结构力因素不同的观点在国内外论著中不仅独树一帜,而且确实能够帮助我们在音乐分析时进行路径选择,并可以增进我们对于有关音乐作品的理解。此外,王中余认为这篇文章还是目前发表中文文献中最早论述音乐主题、旋律与和声功能、调性布局或同步或错落结构关系的论文。王中余还谈到在《曲式分析中的共性问题》《有关曲式结构理论问题的探讨》两篇文章中既有李吉提教授之前用心注力的结构力因素的延伸,又有一些新的理论观念,比如在《有关曲式结构理论问题的探讨》中不仅指出音乐结构时值的伸长或缩短对曲式功能的影响,还提出“质量互变”的曲式新观念,这些观念对于我们理解传统曲式范型的边界和变异等诸多问题都有深刻的启示。此外,王中余还对《两大教学体系的对比与抉择》《教学的分科与研究的综合——我所向往的音乐分析学》两篇文章中李吉提教授有关曲式教学的独立见解以及分析思想观念的转变进行了论述。

3.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军事文艺创演系副主任娄文利教授的发言题目是“自西向东、中西比较、立足中国——音乐理论家李吉提学术发端及启示”。她将目光投向李吉提教授学术道路的起点,梳理其核心学术思想的形成路径。其发言内容主要通过分析《曲式教学之我见——结构力问题专论》及前后六篇论文的核心观点、内在关联和后续发展,认为“音乐结构力”系列论文是先生在“自西向东、中西比较”的研究思路指导下产生的重要代表作,其中提出的若干中国传统音乐分析理论具有开创价值,是此后《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等专著的理论基础和学术核心,更是李吉提教授以西方曲式经典理论为出发点、以在中国音乐中寻找深层结构原则为动力、通过中西比较逐渐转向中国音乐结构分析这一学术路径的发端。

娄文利认为,1987年12月李吉提教授与琵琶演奏家邝宇忠合作发表的《琵琶套曲〈海青拿天鹅〉结构特点》一文是“结构力”系列论文的起点,更是她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研究的学术发端。通过对该文的分析研究,娄文利认为“自西向东、中西比较”的研究方法始终贯穿在李吉提教授的教学和学术研究中。随后,在1989年《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第2期发表的《论“一波三折”的音乐结构——中西方传统音乐比较之一》中,李吉提教授开始有意识地将中西音乐比较当作一个专题,紧接着她在当年第3期《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发表了其重要代表作——《曲式教学之我见——结构力问题专论》,娄文利认为此文是李吉提教授在十几年西方曲式理论教学之后对西方音乐结构宏观问题的思考和总结,是该领域具有方法论意义的重要文献,不但产生了重要而长久的影响,也为李吉提教授此后的学术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石。李吉提教授1992年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第3期發表的《民族音乐结构研究小引》开始了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力相关研究,随后很快就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上接连发表了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力观念三篇重量级系列论文,每篇均2万余字。文章集中探讨了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力的问题,透过大量实例分析,首次厘清、归纳、提炼了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若干特点,提出了“隐结构”、“显结构”及其与音乐“语言美”和“结构美”的关系等极有价值的学术观点,提供了若干针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分析思路,观点鲜明地讨论了一些在学界有争议的话题,文中常有精彩的中西比较、古今对照,引导读者从思维方式、美学追求甚至哲学思想的高度去理解差异,不但给读者一个理解文章的“入口”,也体现了李吉提教授广博的学识和相当的理论高度,也为其后专著《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的上编“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分析”定下了基本的理论框架。

最后,娄文利表示,“结构力系列”论文是李吉提教授在“自西向东、中西比较”的研究思路指导下产生的重要代表作,“结构力”概念的提出在学界产生了重要而长久的影响,文中提出的若干中国传统音乐分析理论具有开创价值,这个系列正是先生选择“立足中国”为研究方向的学术发端。

4.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刘洁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中国当代音乐分析的理论范式建构——李吉提先生的中国现当代音乐分析研究”。其发言以重点梳理李吉提教授对中国现当代音乐的分析研究为主线,同时试图以“互文性”的视角来看待这一研究,即它与其余方向的研究形成的网状联结点,进一步探讨这一研究不仅是李吉提教授最重要的学术贡献之一,也是她所有学术研究的合力之共融。具体主要有两点:一是树立了20世纪中国现代音乐分析的理论范式。刘洁认为,李吉提教授是20世纪以中国现代音乐分析作为长期研究对象的先行者,并以前人研究为基础,结合自身研究之融合进行探索与创新;二是建构了中国当代音乐分析的本土化理论,具体是通过解析作曲家的审美趋向来解析、总结其个性风格,并重点解析作品中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三)对部分文论的感悟思考

下午的研讨活动有5位学者的发言,内容是通过李吉提教授一篇或系列文章引发的感悟与思考。

1.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郑艳教授的发言题目是“郭文景歌剧创作中的“音乐—戏剧”关系研究——基于李吉提教授相关著述成果与理论思想的再思考”,她根据李吉提教授发表的有关郭文景歌剧创作的系列著述提出了作曲家对“音乐—戏剧”关系处理上所做出的突破,从“西体中用”“中国戏曲的创造性继承”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在“西体中用”方面,郑艳认为李吉提教授主要强调了“西乐的中华民族化”特征(《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中篇第一章,2004),在《郭文景与大歌剧〈骆驼祥子〉》一文中进一步阐释了作曲家如何实践“西体中用”。李吉提教授在《中国西体歌剧音乐创作的得与失》一文中进一步指出:“中国西体歌剧的特点是采用国际主流歌剧的通用体裁形式来讲述中国故事。为了达到‘西体中用的目的,作曲家非常注重西体歌剧与中国音乐语言、风格和中国审美观念相互融合,并以此彰显中国特色。”在“中国戏曲的创造性继承”方面,李吉提教授主要通过《化腐朽为神奇——歌剧〈夜宴〉观摩随笔》等论著从“借鉴戏曲程式的手段”“戏曲行当唱腔的化用”两点进行论述。郑艳认为李吉提教授有关“西体中用”的理论提出、有关“中国戏曲的创造性继承”的研究分析“既是其理论思想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音乐理论的组成部分;既体现出中国特色的音乐理论成果,更彰显出全球视域下作为中国理论家所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青年教师魏明博士的发言题目是“从李吉提学术文献研读中得到的启示——以‘中国传统音乐专题和‘民乐器乐作品评析文献为例”,主要通过研习李吉提教授“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力”的专题研究和她对于“民乐器乐作品评析”的文獻,从“探索——中、西传统音乐比较研究的萌芽”“积淀——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力专题研究”“耕耘——中国当代作曲家民乐器乐作品评析”“思考——寄语年轻学子”四个方面分享了他的心得体会。

在“探索——中、西传统音乐比较研究的萌芽”中,魏明将李吉提教授的中国音乐结构分析相关文论按发表时间脉络做了梳理,认为她的研究路径基于教学,从作品分析中发现问题,进而促使她从学理层面思考问题,并最终于2004年集结成学术专著《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在“积淀——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力专题研究”中,魏明基于李吉提教授上世纪90年代陆续发表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的系列文献,认为这一时期是集中于“中国音乐”和“结构力”的专题研究。对曲式中的结构力从“基于音乐本体的研究观念及分析视角”“与音乐本体相关的交叉视角”“一种特殊音乐结构形式分析的视角”三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在“耕耘——中国当代作曲家民乐器乐作品评析”中,魏明主要针对李吉提教授1997年之后对中国当代作曲家的作品评析的相关学术成果进行梳理和论述;在“思考——寄语年轻学子”中,魏明梳理了李吉提教授对当下音乐创作、音乐分析、音乐体裁以及创作与文化根基等做出思考的文章,并根据相关文章对其中主要观点进行论述。最后,魏明分享了研习李吉提教授文章后的收获与启发。

3.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蒲方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专业共同课教学的“规”与“格”——学习李吉提《论专业音乐教育的几个问题》心得”。蒲方主要通过该论文的研习谈了自己的感悟,她首先介绍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对文章中“专业音乐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专业水平的高超”这个观点进行了梳理,提出了专业音乐教育的特点、问题和解决方法。其次,蒲方谈了三个方面的感悟:第一是该文的意义,蒲方认为,新时代对于人才的迫切需求以及目前我国专业音乐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培养什么样的专业音乐人才、如何培养出未来合格能用的专业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这篇文章更是具有厚重的历史意义;第二是“规”与“格”。蒲方认为,这篇文章最终揭示了专业共同课教学“规”与“格”的辩证关系问题,文章中的一些观点体现了专业共同课教师所应遵循的“规”和“格”,并进行了较为具体的论述;第三是师德榜样,蒲方认为一篇文章的内容是有限的,但好的文论能带着读者继续探索,教师一生所面对学生也是有限的,但像李吉提教授这样品德高尚的老师,总是引领着我们,常听常新,同时在她学术光环的感召下,努力实现着自我的目标。

4.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卞婧婧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以理解为方法:李吉提‘音乐分析趣谈系列中的‘趣与‘智”,主要是对李吉提教授2006—2009年间为《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特邀撰稿连载的十四篇“音乐分析趣谈系列”文章的研习心得。其发言提取了趣谈系列中李吉提教授的原话“写文章有‘好点子”“教学的‘秘诀”“开卷有益”“现代音乐奇思妙解”“我的爱趋向何方”“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得快”作为标题分别论述。卞婧婧结合个人的体会解读了“趣谈”背后的“趣”与“智”,她认为整个趣谈给人感觉似一位长者、师者语重心长地对青年音乐从业者传授教学之道、治学之法、学术之道、学者之风。卞婧婧认为李吉提教授的“趣谈”系列文章亲切朴实又根基雄厚,轻松易读又全面透彻,处处灵光闪现又渗透文化的观照。

5.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博士生史若凡的发言题目是“李吉提先生的‘钱仁康音乐学术论坛之《中国当代音乐分析》系列讲座评述”。这次系列讲座其实是李吉提教授专著《中国当代音乐分析》出版前的教学实践,讲座之后结集成册出版,并收录在“钱仁康音乐学术讲坛”系列丛书中。史若凡首先介绍了系列讲座的缘由,之后从两个研究视域对《中国当代音乐分析》系列讲座特征进行阐述:第一,李吉提教授始终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当代音乐,史若凡对每一讲内容的安排和发展逻辑关系进行了实例论证;第二,用多元化学科建构的思维审视中国当代音乐。讲座第一讲的“序论”中李吉提教授指出在进行音乐分析研究时应该加强音乐学与作曲技术理论方面的沟通。随后史若凡从音乐作品分析的“深度与广度”两个维度出发,对讲座中的诸多实例进行探讨。最后史若凡分享了她从《中国当代音乐分析》系列讲座中获得的感悟,她认为这次系列讲座体现了李吉提教授从音乐学者、作品分析者、创作者等多种身份的视角对中国当代音乐进行了思考,实现了宏观的历史发展脉络到微观的音乐作品特征的完美结合,同时也是李吉提教授在中国当代音乐研究领域几十年孜孜不倦的丰厚成果。

(四)对李吉提教授评论文章的评论——七“度”评论李氏风格

有二位学者聚焦于李吉提教授的音乐评论文章,其中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明虹副教授总结的七个“度”、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杨静副教授提出的“李氏风格”非常贴切。

1.明虹的发言题目是“清泉活水荡涤乾坤——论李吉提当代音乐创作评论的七个‘度”。明虹认为,李吉提教授音乐评论站在世界音乐文化的高度,坚持历史的维度、东西文化的视角和作曲技术理论的立场,引领了“兼评论、兼分析”的专业性乐评范式,她总结了李吉提音乐评论中的“有深度、有广度、有态度、有温度、有厚度、有速度、有高度”七个“度”,并逐一做了论述。本次发言是明虹2021年发表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第2期同名论文的概述,明虹对李吉提教授的音乐评论总结精辟深刻,她最后说道:“李吉提先生数十年来以大量的评论实践而树立起的评论理念、方法、风格、成就及其社会影响,成为中国音乐学术界的一股‘清泉和‘活水。她以一种对艺术执着的探索精神,长期践行‘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学术理想。其音乐评论的七个‘度,不仅开创风气,而且将中国音乐创作和音乐评论的乾坤世界荡涤一新,为当今我国音乐批评学科的建设和理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杨静的发言题目是“论李吉提先生音乐创作评论中的音乐分析”。她首先提到李吉提教授在音乐评论中建立的“李氏风格”,认为她的乐评是建立在对中西方音乐中谙熟于心、對中国当代音乐评论反思的基础之上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坚守“乐评一定要姓‘乐”;二是强调学术性的音乐批评。随后杨静以李吉提教授音乐评论中的音乐分析为切入点,首先从聆听之“巧”、分析之“地道”、语言之“妙”等几个方面对评论文章中音乐分析特点与手法进行论述;其次,杨静对《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唐建平的琵琶协奏曲〈春秋〉评析》进行品读;再次,杨静对李吉提教授的乐评文章能够“一枝独秀”总结了原因。最后,杨静认为:李老师通过征引谱例,将专业性的音乐分析和感性的文学描述相辅相成,形成具有个人风格的音乐文字叙述方式,李老师评论中的音乐分析不但揭示了所评对象本身的内在有机性,并引发了审美、文化意涵等深层次的解读,她的音乐评论方式对于促进我国当代音乐评论学科发展及理论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李吉提教授的教材与教学——深入浅出教导有方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史付红和胡银岳两位老师的发言主要是从李吉提教授音乐分析教学及所著教材中得到的启示,从中可以看出李吉提教授教学深入浅出、教导有方。

1.史付红的发言题目是“音乐分析的‘播种者——记李吉提教授和我的不解之缘”。她分享了跟随李吉提教授学习和交往的一些经历,主要从李老师的教学、做人、研究等几个方面谈了她的体会和感受。在教学方面,史付红认为李吉提的授课风格言简意赅、大道至简、逻辑清晰、条理分明,特别善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擅长用最凝练的语言总结和阐述曲式结构中的核心规律和问题,同为曲式与作品分析的教师,李老师关于曲式“结构力”的理论以及其教学方式方法影响和渗透到史付红自己的作品分析教学中。此外,史付红还就李老师在做人方面和理论研究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最后史付红还分享了李吉提教授分析研究她本人的作品并撰文发表的一些感悟和感动。

2.胡银岳的发言题目是“李吉提《曲式与作品分析》对教学的启发”,主要从教材特色、重要的理论阐述以及对其教学的启发三个方面对李吉提的《曲式与作品分析》进行解析阐述。胡银岳认为教材的特色首先是结构清晰、明确;其次是论述很详实;再次是运用的谱例恰当。胡银岳认为教材中关于乐思发展和结构功能的阐述非常有价值,并从基本乐思的构成、乐思的陈述方式、结构功能的划分等几个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胡银岳最后分享了在教学中使用本教材的一些心得体会,主要包括乐句分析、乐段分析、附属结构分析三个方面受到的启发。

此外,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音乐分析教研室主任邹彦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探索适合音乐学专业的音乐分析教学”,这个“号外”发言和李吉提教授的教学研究等没有直接关系,但邹彦对于音乐分析教学与研究的理念与李吉提教授的“跨音乐学”分析是一致的,他从音乐学专业角度提出“创作、表演、理论”三个层面的“综合分析”探索。邹彦着眼于调性时期音乐作品分析,通过对于一部作品的简化结果,结合传统“四大件”的教学思路和不同的历史风格、不同作曲家的音乐语言特点,来探究同一个简化结果可以如何“生成”出不同音乐风格的乐曲,并通过实例分析对这一教学思路的特点进行了说明。

结语

本次学术研讨活动虽然只有一天的时间,但充满了学术性也充满了温情,内容也全面展现了李吉提教授在专业音乐分析教学、研究以及为人做事的方方面面。笔者还要特别说明的是,李吉提教授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和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在发表文论中,不仅有音乐分析教学、学术研究以及音乐评论相关文章,还在和声、复调、音乐与文学的关系、戏曲等其他方面也有精辟的论述,比如《从段平泰教授的〈雨水〉谈起——写在全国和声复调教学会议召开之际》《受益于技术理论课间的横向沟通》《乐人说文》《受益于姊妹艺术间的沟通——漫谈戏曲》《也谈音乐作品的收集与欣赏》等等,不仅显示出她音乐方面的综合能力,也显示出诸多音乐之外知识结构积累。此外李吉提教授还关注普通高校大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这在俞峰院长的致辞中曾经提到,比如李吉提教授关注普通高校大学生的美育教育,与修海林合作出版了《中国音乐的历史与审美》、《西方音乐的历史与审美》。李吉提教授也曾为中央电视台“广播电视大学”的“中国音乐名家名作”课程编写录制课件并成套演播,为推动我国的音乐美育教育发展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让我们向李吉提教授在中国现当代音乐分析方面所做的成就致敬!向她在耄耋之年依然笔耕不辍成果辈出的坚持致敬!向她关注青年作曲家、嘉慧后学的精神致敬!向她为我国音乐事业所做的贡献致敬!让我们以李吉提教授为人谦和、平易近人、无私奉献、品德高尚的做人风范为榜样,继承她磨砥刻厉、潜精研思、皓首穷经的学术精神。最后,祝李吉提教授幸福安康!为我们留下更多的学术财富!

(责任编辑 于洋)

猜你喜欢

曲式教授学术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变体曲式的“再变”及结构范畴的结合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论并列曲式的审美特征
辨其体、感其韵、品其意——基于“曲式”的音乐作品阅读
学术
恐怖的教授
心不在焉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