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物的变迁
2023-05-30李晓艳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尚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礼物交换在中国社会和文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以地域、血缘为中心的亲情、乡情、友情之间的礼物交换维系着乡村各种社会关系。然而随着乡村经济的振兴,礼物交换在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也折射出社会价值观念和人际关系的变化。
国内外关于礼物的研究
西方人类学家对古式社会的礼物交换习俗与礼物经济模式的研究最早追溯到19世纪末,是最初的“礼物研究”。其中“美国人类学之父”博厄斯考察了哥伦比亚的夸扣特尔人的礼物交换习俗;“民族志之父”马林诺夫斯基在其经典的《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中详细描述了特罗布里恩德群岛上的美拉尼西亚人的礼物交换习俗“库拉贸易”;法国民族学家、社会学家马塞尔·莫斯是礼物交换研究的奠基者,他揭示一种虽然尚未到达商品经济的程度但却远比原始自然经济要复杂得多的“礼物经济”;英国剑桥大学人类学博士格雷戈里就明确对礼物和商品进行了区分。
从安达曼群岛、美拉尼西亚到巴布亚新几内亚,从原始的礼物交换再到商品经济性的礼物交换,国内学者们也开始了礼物研究。费孝通在《江村经济》中指出,礼仪开支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这笔开支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婚丧礼仪上要竭力做到最好,村民们认为这笔开支并不是个人的消费而是履行社会责任。杨美惠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城市礼物交换等行为的民族志研究,探索关系学与国家之间微妙的关系。阎云翔用科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写的一本关于中国北方一个村庄的礼物交换体系和人际关系模式的民族志报告——《礼物的流动》,采用众多的农村礼物往来实例来说明理论问题,作者开篇就对礼物二字下了定义,“礼物不只是物质的礼品,它承载着文化的规则,并牵涉到仪式”。礼物交换在乡村中编织了一张人情网,这张网增强了村庄内外熟人间的情感关系。然而人情网的维护又产生了巨大的经济问题,这一点在陈建功的《礼帐与林区居民的社会网络》和黄玉琴的《礼物、生命礼仪与人情圈》中就提到,并且人们逐渐陷入这种人情经济危机中。现以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的康赵村为田野点进行了实地调研,深入探究村民的礼物交换形式、变迁及礼物交换背后的意义。
田野点概况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的康赵村是八百里秦川上的一个小村庄,民风淳朴,崇尚礼仪,村民大多姓赵并且是族亲。村子内部是两街三排房,其中一条街道是乡村主干道,基础设施较完善。与中国绝大多数村庄一样,村里居住的主要是一些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康赵村土地平坦,土壤肥沃,水肥条件好,农作物从播种到收割可以全程机械化,所以年老力衰的留守老人依靠得天独厚的水利优势种植小麦和玉米。在饮食习惯上村民们以面食为主,村民生活质量提高后,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吃饭不仅是为了饱腹充饥,还更加注重饮食健康,所以各类高蛋白、低脂肪的膳食备受欢迎。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朴实无华的村庄,礼物交换为村民们织造了一张巨大的人情网,村民们在这一张网上建立起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礼物的流动及变迁
物质性的礼物交换的变迁
康赵村的礼物交换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流动在亲情、乡情、友情之间,由于村民们以面食为主,用面粉做的食物也就成为一种礼物,且是村民走亲访友必備的物质性的礼物之一。
阎云翔在《礼物的流动》中提到北方过年送馒头的习俗,这一习俗在关中平原亦流行。阎云翔曾问过他的母亲为什么要送馒头,他母亲用“这是农村的习俗”回答了他。在康赵村老人眼里,送馒头这一习俗已经伴随他们一生,是他们从祖辈那里继承来的传统,至于这一传统是从何时开始的他们也无从知晓,对于为什么要送馒头,他们认为与经济水平相关。村民们普遍认为在物资紧缺的年代,村民的收入水平较低,除了自家的农产品外,其他的礼物尤其是贵重礼物是很少见的,即便有也无力购买;这时自家的农产品经过自己加工就能承担起礼物交换的责任。地处关中平原的康赵村以小麦种植为主,在经济状况拮据时期,家里的剩余农产品基本只有小麦,小麦做出的馒头既耐饿又经久耐放,所以送馒头深受人们的欢迎。
馒头最初只是在交好的女性圈子内成为礼物相互交换,最后逐渐从家、村落扩大出去。封建时代的女性受到各种束缚,她们与外界接触很少,评价一个妇女就是从她的手艺开始的。蒸馒头讲究一定的技巧,馒头的形状、大小、柔软度等都是不易把握的,在村里妇女做面食的手艺好,是能为家庭带来荣誉的。除了馒头外,烦琐、颜色各异的花馍、片儿馍等其他面粉制作的食品也是该地区礼物交换的硬通货,作为礼物经常出现在生老病死、红白二事等人生大事的仪式上。
添丁是家里的一件大事,必定会有亲友来道喜,而在月子里第一道礼物就是石子馍,康赵村民更喜欢称其为片儿馍,这份礼物由娘家人送给坐月子的女儿。片儿馍不是产妇一人食用,村中的风俗是孩子出生后,女性亲友就要来看望,来探望的亲友会带上各种礼物,如孩子的衣服、营养品和礼金等;亲友登门后,产妇家就用片儿馍招待登门的亲友,且在亲友离去时,再送几片片儿馍让亲友带回作为回礼,图个吉利。
如今片儿馍在康赵村或许还有一席之地,但随着年轻人离开故土进入城市,片儿馍并未在城里站住脚跟儿。婚姻圈的扩大,让片儿馍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这里所说的婚姻圈不着重讨论村里外嫁的女子,主要指娶回来的媳妇,这样才能更准确地表达村里礼物交换的变迁。改革开放前,康赵村的婚姻圈较小,基本上是在邻近村落结成姻亲关系,在这种婚姻关系下,基本保持了当地的风俗习惯。但是随着外出打工和在外地上大学人数的不断增加,村里原来狭小的婚姻圈扩大了,许多年轻人在工作地谈恋爱,这就使年轻村民婚姻圈扩大,而不再限于当地的邻近村落。不同地区的两人结合,就会使习俗发生改变。如今村里娶外地媳妇的例子很多,使得当地很多习俗不复存在,扎根城市的夫妇生孩子时片儿馍、花馍这些风靡一时的礼物被金银器和现金取代。
曾经在礼物交换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花馍地位也岌岌可危。康赵村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玩(完)灯节,这一节日是关中地区特有的民间传统习俗,在这里要分清两个概念,玩灯和完灯。玩灯是玩耍的意思,13岁以下的孩子在每年正月十五之前都要过这个节日;而在孩子13岁这一年的正月过的节日叫完灯,也叫全灯,意味着这个孩子之后不再过这一节日了,所以完灯有结束之意。孩子过完灯节必不可少的礼物就是花馍,花馍也称面花,是人工用面粉做成的颜色丰富、造型各异的馒头;花馍以神态自然的花鸟虫鱼、蔬菜杂果等形象为主,颜色艳丽,外形真实。花馍不仅可以食用,也是一种精美的民间艺术品,将它作为孩子完灯的礼物,也无可厚非。
早些年花馍都是自家蒸,但蒸花馍是一项体力活,且蒸花馍对制作者的手艺有很高的要求,一要外形美观,颜色搭配适宜,二要形态栩栩如生,很多年轻人已没有这项手艺了,再加上花馍逐渐商业化,所以很多人家都不再自己做花馍了,而是去商店购买或出钱请村中还会制作花馍的老人制作。如今,正月里村里玩灯的人家已经逐渐减少,即使给小孩过玩(完)灯节,也不像从前热闹了。
非物质性的礼物交换及变迁
古语言“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礼尚往来更注重送礼者的善意和心意,而非礼物本身的价值。乡土社会人际关系网络的维护,仅靠物质性的礼物维系远远不够,还需非物质性礼物,乡村社会非物质化礼物交换的发生次数甚至远超物质性的礼物交换,互惠式的非物质性礼物交换贯穿于乡村日常生活中,如农忙、婚丧嫁娶、盖新房等的互帮互助。
康赵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型村庄,发展农业需要大量劳动力,尤其是机器化未普及的时期,劳动力交换也是礼物交换的一种模式;亲友邻里都会采用劳动力交换的形式,来完成庄稼的种植、收割。直至今日,尽管小麦、玉米已经实现全机械化,但随着农业经济发展,村民们开始种植葡萄、苹果等经济作物,这些都无法实现机械化,因此劳动力交换仍然作为礼物流动在村民间。近几年,随着劳动力的缺失,致使农村劳动力也作为商品出售,劳动力以每小时8~15元不等的价格出售,劳动力形成了礼物交换和商品交换同时存在的模式。
红白喜事中的非物质性礼物的交换,也是较为常见的,当然其中也有村民的“小心思”存在,希望自己现在的付出,以后自己家办红白喜事时别人以同样的人情来还礼。这种礼物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表达方式,这种交换形式和主家达成不言而喻的契约,也是乡村人际关系的一种隐晦表达,村民们俗称“帮忙”,但这种帮忙也是需要回礼的,此时的礼物交换已经超越了物质,是双方自愿的且不用明确表态的一种礼物交换形式。
礼物变迁的原因
礼物的变迁其实也是时代发展的结果,送礼一是尊崇传统,二是建立人情互动,康赵村礼物交换的流动体系和礼物形式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收入水平的提高,近些年村民收入来源多元化,整体上村民的经济收入大幅度提高;收入越高,礼物的档次就越高;礼物逐渐货币化,馒头逐渐退出了礼物圈;互惠性的劳动力被等价的劳动报酬取代,货币化下的等价交换取代了部分传统的人情交换。二是人际交往空间距离的扩大,摩托车是康赵村家家户户必备的交通工具,小汽车也逐渐普及,交通的便利使礼物交换的空间逐渐扩大,村民们的交际圈随之扩大,在走亲访友更为便利的同时,包装精美的商品性礼物也因便利的交通大量涌入乡村市场,五花八门的精美礼品提高了村民们的送礼认知,使得传统形式的礼物不再受欢迎。三是人际交往时间距离的缩短。交通便利扩大了人交往的空间距离,现代通讯极大地缩短了人际交往的时间距离,短信和微信的交流、问候,同样能有效地维系村民的交际网,这一过程中礼物交换是不存在的,但亲友间的的感情并没有淡化,反而更为亲密。
礼物交换的实质及意义
礼物交换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各个地区,是每一个人为人处世、融入社会不可缺少的社交形式。送礼—收礼—回礼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又产生了一种礼尚往来的交际网,乡村社会的亲情、友情、乡情在礼物交换中形成了稳定的社会秩序,同时也赋予了礼物交换丰富的含义及意义。
伦理道德的约束
莫斯认为古代社会人们为何要回礼,一是出于一种道德的考虑;二是迫于“礼物之灵”的压力。中国古语云:“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中国的礼物交换不似莫斯所写的夸富宴那般具有毁坏性,礼物交换与以物易物交易不同,在大多数情况下,礼物交换过程中道德原则超过了经济考虑,礼物交换是一个关系培养过程,也是一个道德约束过程,以此表达慷慨大方,获得荣誉。在乡村社会中礼物交换也有道德的考虑,交换不是因为需要交换而交换,不是在道德义务的约束下被动进行的。例如在特定的节日晚辈向有血缘关系的长辈送礼,且长辈不会直接回礼,但礼物交换仍存在,收礼长辈的儿女又会向送礼人的长辈回礼,这种间接的礼物交换就是在伦理道德的约束下完成的。乡村社会不送礼或是不回礼会受到惩罚吗,显然不会,但是在道德上会受到谴责,送礼—收礼—回礼这一过程中回礼环节一旦断裂,久而久之彼此关系也就逐渐疏远。庞大的送礼费用可能导致家里负债,但这并不能成为拒绝送礼和回礼的借口,所以在道德的约束下礼物交换一直以送礼—收礼—回礼的形式在村民间传承下去。
人情关系的维护
以地缘和血缘为基础的亲情、乡情、友情是在熟人社会中建立起来的。乡村社会也是熟人社会,熟人在信任的基础上构建起人际关系网络,熟人间的关系网络通过礼尚往来的方式稳固;淳朴的乡村人一般不提送礼二字,更多的是說送人情,以一种表达性的礼物交换来表明自己的祝愿,建立自己的社交网络。礼物交换过程中村民彼此的社会地位是平等的,双方之间的关系是长期的、循环的,也体现了一种互惠原则,在互惠原则下彼此之间的人情关系更加牢固。
私人利益的考虑
从礼物交换的长期性和道德约束来看,礼物交换过程中村民们仍然有部分私人利益的考虑,将礼物交换看成一种另类“投资”,在这项投资中包括资金投资、物品投资、劳务投资,甚至是社会关系的投资。一个家庭长期处于礼物交换之中,送出去的礼物在将来自己举行某项仪式时,又会回到自己手中。自己因与他人的人际交往而去别人家付出的无偿劳动,也会在自己劳动力紧缺时,由别人来偿还,这样自己以前的“投资”也算是得到了回报,而且各种社会关系也没有断裂,反而彼此的交情更加亲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村民们思想意识的转变,礼物变迁也是不可避免的,一篮子馒头回娘家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但中国人向来重“礼”,礼尚往来也是社交的基本礼貌,礼物交换也会一直延续;但是如果礼物交换看中物,那么礼尚往来也就变了味道。礼物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在改变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延续礼尚往来的优良传统。
参考文献
[1]费孝通.江村经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3]杨美惠.中国人际关系与主体性建构:礼物、关系学与国家[M].赵旭东,孙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4]黄玉琴.礼物,生命仪礼和人情圈——以徐家村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2(04):14.
[5]尹书强,黄四枚.农村社会人情交往的社会功能分析[J].管理观察,2008(15):16-17.
[6]陈代福.乡土社会的礼物交换及其当代变迁——以鄂西南地区龙山村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37(12):177-179.
[7]马塞尔·莫斯.礼物: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8]莫里斯·古德利尔.礼物之谜[M].王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李晓艳(1988—),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