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地理环境对民俗的影响研究

2023-05-30赵有勇

炎黄地理 2023年2期
关键词:凉山蒙古族彝族

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儿女对生产生活的深刻总结。对于自然地理环境对民俗的影响而言,民俗的形成发展以自然地理环境为前提基础、民俗的传播扩散受制于自然地理环境、民俗是人与自然地理环境相协调的成果。基于此,从自然地理环境、民俗内涵,自然地理环境与民俗之间的关联性,自然地理环境对民俗的影响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相关人员开展同类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人类世世代代的生存发展皆以自然地理环境为其物质基础。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不论是哪个民族文明的形成、发展及演变,都与自然地理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与此同时,人类的思想观念或者精神意识也受到极大影响。人们常提及的自然地理环境主要包含地理环境、气候环境、地质地貌环境等多个方面,各个地区、各个民族都有自身生存发展较为固定的地区,在这一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中,人与自然之间逐渐构建起一种趋于稳定的关系,进而发展成各种民俗文化[1]。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使得不同地区、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各不相同,由此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各地人民的性格特征。因此,对自然地理环境对民俗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概述

自然地理环境,主要指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域空间,是有机界与无机界相互转化的场所,是人类社会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除去拥有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五大常态地貌类型之外,還拥有诸如海岸地貌、冰缘地貌、冰川地貌等特殊地貌,正是凭借多样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让我国传统自然经济、中华文明实现了多元化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地处地球北温带,没有严寒酷暑,气候宜人,江河湖泊星罗棋布,广袤的土地可垦可耕,让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在这里繁衍生息。基于此,相较于世界上其他古老文明,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拥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越环境。

民俗的相关概述

民俗亦可称之为民间文化,主要指的是某一民族或者某一社会群体通过漫长生产生活实践逐渐形成的,并得到时代传播、趋于稳定的文化内容,简而言之即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在中国广袤大地上土生土长的各民族中,无不世代流传着由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不仅使人们的生活得到极大丰富,还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民俗与人类社会群体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各民族、地域形成、发展及演变中,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自然地理环境与民俗之间的关联性

民俗的形成发展以自然地理环境为前提基础

人类作为自然的产物,在其生存发展过程中,一直以自然地理环境为重要物资基础,而这也是民俗形成发展的前期基础。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一直十分推崇农业生产,而农业生产受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可想而知,自然地理环境不仅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必需的场地、原料,还是农业生产力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自然地理环境还与农业社会分工、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紧密关联,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下,传统农业更形成了生产周期长、不稳定性、季节性等特征[2]。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的服饰都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在过去,服饰主要供人们防寒保暖、保护人身安全,受不同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人们对服饰功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比如,地处严寒地区的人们,穿着的服饰讲究厚实防寒;在气候炎热地区的人们,穿着服饰则讲究宽松、透气。而对于一些地形复杂的地区而言,由于气候的多变性,当地人们所穿着的服饰则讲究适应多变的气候特征。

民俗的传播扩散受制于自然地理环境

对于民俗的特征而言,同时表现为时间层面的传承性及空间层面的传播性。其中,时间层面的传承性即为民俗的形成发展;空间层面的传播性即为民俗的传播扩散,于此期间既可能形成一种全新的民俗,又可能形成全新的民俗分布区。对于民俗的传播扩散,主要可归结为两种方式:一是鉴于人口迁徙因素所造就的民俗传播扩散。历史实践表明,在战争、灾害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下,会使得相应民族或者相应地区的人口发生大规模、长距离的迁徙,在此过程中,民俗这个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也会伴随人口迁徙而得到传播扩散。与此同时,一些民俗会因为丧失了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或者社会环境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一些民俗则经由改造创新,或与移入地区原本的民俗进行融合碰撞,进而演变成一种全新的民俗。值得一提的是,新的民俗务必要与当地的自然基础、社会环境相适应,不然最终仍会陷入不复存在的境地。二是依托采借途径,让一些民俗得以在其他地区、其他民族得以传播扩散。该种传播扩散方式相对简单,无需人口的大规模迁徙,而是在不同地区、民族之间趋于稳定的前提下开展民俗交流。民俗的这两种传播扩散方式都讲求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便利交流和往来为重要基础,从自然地理环境角度而言,即要以地形平坦、交通便利为重要前提[3]。

在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中,有很大一部分民俗在我国得到了广泛流传。比如,每逢端午佳节,我国南方地区都有举办赛龙舟的民俗,一些地方还将赛龙舟打造成一场每年固定的民俗盛会。赛龙舟民俗之所以得到广泛流传,一方面是为了纪念备受人们敬仰的民族英雄屈原,另一方面更是因为南方地区的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河流众多,水面开阔,由此为举办龙舟赛事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还有一些民俗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则较为狭小,比如,云南作为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之一,当地少数民族的分布普遍呈岛屿状,而相对应的,当地民俗分布也呈岛屿状,之所以造成这一局面,主要是因为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和横断山区,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交通十分不便,进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不同地区、民族之间的交流往来,阻碍了民俗的传播。

民俗是人与自然地理环境相协调的成果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存在明显差异,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探索总结,孕育出了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通过对各种民俗的认知和了解,不难发现很大一部分民俗均可彰显出一种因地制宜的精神,以期追求建立起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关系,并达成一种“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境界。这一精神追求在中华民族的饮食、居住、生产等物质民俗上均有明显体现。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千百年来一直有以农治国的传统,同时,农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中十分重要的产业。在漫长的发展中,广大劳动人民总结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并提出了大量与自然地理环境相适应的农业生产技术手段,并依托民俗的方式世代流传。比如,在农业生产中讲究因地制宜,即结合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渔则渔。又如,在农业生产中推行各式各样的耕作制度、耕作方式,如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主要为旱地,多平原,该地区主要适宜种植小麦、高粱、玉米等农作物;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主要为水田,该地区主要适宜种植水稻等农作物。还有在农业生产中,讲求对土地肥力的保护及恢复,具体表现为在农业生产中采用休耕、轮作、施撒有机肥等生产技术手段。

自然地理环境对不同民族民俗的影响——以蒙古族、凉山彝族、黑衣壮族为例

自然地理环境对蒙古族民俗的影响

蒙古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这一自治区地处我国北部,全区基本为高原型地貌区,同时涵盖有高原、山地、平原、丘陵、河流、湖泊、沙漠等地貌,气候主要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还表现出降水量偏少、分布不均,风大,寒暑变化显著等特点。自然地理环境对蒙古族民俗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蒙古族饮食习惯的影响。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主要体现在其饮食特点、饮食习惯等方面,饮食特点和习惯作为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反映着该民族的历史文化、生存环境。从饮食素材角度而言,蒙古族饮食可主要分成肉食、奶食两大类,这与蒙古族的游牧文化相契合,当地人民以放牧为生,家中饲养有成群的牛羊,由此、牛肉、羊肉、马肉及牛奶、羊奶、马奶等牧业产品成为蒙古族主要的传统食物。再加上草原气候寒冷,使蒙古族形成了喝奶茶的习惯,这一饮食习惯既便捷,又有助于当地人民防寒御暖;二是对蒙古族居住民俗的影响。居住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需求。民居习俗不论是其形成发展,还是其类型分布,均与自然地理环境有着紧密联系。内蒙古地区降水量偏少,冬季漫长严寒,牧民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这一时期的住所主要为随时拆搭的帐幕,该种帐幕亦可称之为毡帐、穹庐,其大多为圆形,主要采用条木结成网壁及伞形顶,上方铺设毛毡,用绳索固定,易于拆装、移动。依据气候转化及其他相关需求,还可对毡帐外围包裹物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所以其尤为适宜蒙古族的居住习俗,再加上十分便捷和经济,所以一直沿用到今天;三是对蒙古族民族服饰的影响。内蒙古自治区气候变化显著,冬长夏短。在漫长历史发展中,蒙古族在广袤的土地上放牧游猎,服饰在当地人民生产生活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蒙古族民族服饰主要由长袍、窄袖、束腰以及靴子等构成,它们的产生与内蒙古地区高原的地形地貌及草原的游牧生活密切相关,服饰着装形式表现出对该种自然地理环境的适应性。

自然地理环境对凉山彝族民俗的影响

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处我国四川省西南部,境内地势多样复杂,主要包括山地、山原、丘陵、平原等。凉山彝族生活的地区,大多在平均海拔超过2000米的高寒山区及二半山区,全年气温偏低,属高山台地气候。自然地理环境对凉山彝族民俗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凉山彝族饮食民俗的影响。因为凉山彝族主要居住在高寒山区及二半山区,当地气候偏冷,仅适宜种植荞麦、洋芋等农作物。因而,洋芋、荞巴成了生活于高寒山区彝族人民的主食,其他的粮食作物还有小麦、燕麦等;二是对凉山彝族居住民俗的影响。凉山彝族的居住形式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紧密相关,通过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彝族人民创造出一系列颇具民族特色的民居建筑,诸如闪片房、互板房、干栏房、土掌房等。作为一个农牧兼营的民族,凉山彝族当地的村寨分布表现出特殊的传承特征。彝族民居选址主要为地势险要的高山坡地或者河谷地带的向阳山岐,居住环境枕山臂江,朝阳避风;三是对凉山彝族民族服饰的影响。凉山彝族的民族服饰重点体现了本民族的家支等级观念、精神风貌及社会生活环境。通过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彝族人民基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民族特征,创造了自身民族服饰色彩的黑、红、黄三原色。

自然地理环境对黑衣壮族民俗的影响

黑衣壮族主要聚居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该地区为扬子地块边缘,属石灰纪和泥盆纪的石灰岩岩溶地貌。气候主要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干燥、水分蒸发大。自然地理环境对黑衣壮族民俗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黑衣壮族饮食民俗的影响。因为黑衣壮族聚居地区土壤瘠薄,粮食产量极低,所以其水稻种植较为落后,主食以玉米为主,其次为荞麦、红薯。再加上当地气温偏高,所以黑衣壮民通常不饮烈酒,而以自酿米酒为主,并且高温不适宜存放肉类食品,荤食通常以腊肉、腌酸肉为主;二是对黑衣壮族居住民俗的影响。黑衣壮族长期以来一直延续着自然淳朴的村落以及依山傍林修建的干栏式民居,此类民居主要为石木结构,工艺粗糙简单,其一般有三层及阳台,第一层用以圈养牛羊,第二层住人,第三层则为仓库,该种别具一格的居住方式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三是对黑衣壮族民族服饰的影响。基于对当地地形地貌、气候干热特征的适应,黑衣壮族的服饰大多清一色着黑,男人穿着前盖大襟上衣,搭配大裤头、宽裤脚的裤子,不仅便于散热,还便于人们生产劳作。女人则通常穿着右盖大襟及葫芦状矮脚圆领的紧身短式上衣,搭配大裤头、宽裤脚的裤子,同时头戴黑色头巾,腰系黑色围裙,兼具实用性和装饰效果。

综上所述,民俗的形成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自然地理环境则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民俗的形成与发展以自然地理环境为前提,民俗的传播扩散受制于自然地理环境,民俗是人与自然地理环境相协调的成果。为了使各地区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相关人员应当对地方自然地理环境特点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升对民俗文化的认知水平,在新时期肩负起传承发展民俗文化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朱正娲.自然地理环境对民俗事象的影响分析[J].东西南北:教育, 2021(03):7.

[2]孙英芳,萧放.中国民俗学乡村社会治理研究七十年[J].民间文化论坛, 2019(06):11.

[3]李江敏,赵青青,陈静.长江经济带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20,40(12):191-198.

[4]张漫月.自然地理环境对语言文化的影响——以汉语和英语为例[J].现代语言学,2021,(02):4.

[5]王博.萨满教对北方少数民族民俗事象的影响——以满族,鄂倫春族以及蒙古族为例[J].青春岁月,2019(20):419.

[6]王宁.试析自然地理环境对民俗事象的影响——以乾隆时期宜川县为例[J].唐都学刊,2005(03):134-138.

[7]王英.自然地理环境对民俗事象的影响探讨[J].炎黄地理,2022(09):35-37.

[8]秦树辉,韩秀珍.初探自然地理环境对民俗事象的影响[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5):114-118.

[9]赵徐州. 民俗文化在时代沉淀中厚积薄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02-10(006).

[10]丁锐,尚鹏,钱雅倩.民俗文化融入高中地理教学的基础、价值与路径——以苏州地区为例[J].地理教育,2023(02):49-53.

【作者简介】赵有勇(1979—),男,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自然地理习俗。

猜你喜欢

凉山蒙古族彝族
彝族海菜腔
“你这块凉山的石头”——倮伍拉且访谈
稳岗拓岗凉山就业扶贫拔“穷根”
凉山有了致富金“药”匙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浅析古代蒙古族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