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

2023-05-30郭海申杜舒宁

关键词:德育传统文化

郭海申 杜舒宁

摘 要:传统文化作为我国先民在长期劳动中所形成的智慧结晶,对现代人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德育管理的基础能够增强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在教育制度不断发展改革的背景下,必须主动融入传统文化,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增强学生对家国的热爱,培养学生的进步精神,因此要主动将传统文化传承与德育管理相融合,探究正确的德育管理策略。

关键词:小学 德育管理 中国传统文化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2.056

德育作为小学教育的关键,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通过在德育管理中融入传统优秀文化,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增强广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在小学德育管理教育开展中必须使小学生正确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结晶,这样才能够推动国家的不断发展壮大,培养学生的进步精神。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管理相结合的重要作用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小学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构建的重要时期,正确的教育可以强化学生的价值观。由于外部的负面影响,使其情绪认识发生偏差,从而产生不良的社会意识。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从优秀的民族文化中获益良多,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提高,中国传统文化日益受到广大学生的忽视。许多学生都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存在着盲目消费、超前消费、不理智追星等诸多不良现象,还有不少小学生背着家长公然打赏主播、给游戏充值、给喜欢的明星打钱,这些行为已经远远超过了小学生的承受能力。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学生对金钱的认识不清,没有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下,让同学们多学习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道德品质,使学生得到正面的指导和激励,使学生学会勤勉,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从而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提升。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关注“以德服人”,一个人的德行是他人、社会对其进行评价的关键。小学德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德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才可以更好地将自身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服务于社会。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内容都与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提升相关,如诚实守信、节约、慈孝仁爱、爱国等,这也是小学生必须做到的基本道德品质。在小学德育中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入,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行为观念,并且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教师可以借助经典的传统故事,如岳母刺字、孔融让梨、程门立雪等,通过故事、人物事迹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引导,促使学生能根据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3.培养爱国精神,弘扬民族文化

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然而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往往容易被影响。目前,我们大力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要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得以持久发展,必须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弘扬传统文化文化。比如,儒家在传统的教育中提倡关怀人性、完善自我、国家和民族的爱国情怀,并能有效唤起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敬业精神。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管理相融合的具体举措

1.注重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管理相融合

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当前我国中小学道德管理工作主要表现为:目标不明确,缺乏具体的教学手段和内容,导致小学生对思想道德的认识不够透彻。把中国传统文化和小学道德管理工作有机联系起来,既适应了新时期的要求,又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质。中国的文化是以礼仪而闻名的,伟大的思想家孔子为了宣扬礼仪,撰写了《周礼》,提倡“以德为人,以一日为德,以德为德,以德为民”。礼仪能控制人的行动,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提高道德修养的同时,也可以对学生进行礼节教育。例如,在传承传统礼节的同时,还可以设置一些特殊的课程来传授现代的文明礼节。礼要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才能使人感到学习是有用的、有价值的。学会了现代的礼节,学生将会产生与人交往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学生获得了知识和能力,个人素质随之提高,自然会对自己、他人、家庭、社会、国家和未来负责。

2.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实施分层次落实

小学生年龄差距很大,接受能力并不一致,在实施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各年龄段的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教学策略。比如,要注重初中生的启蒙,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在不同的假期里,让同学们认识到节日的由来、节日习俗等方面的知识,并以多种方式提高对节日的认识,强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引导。对高层次的同学来说,可以在读古典名著的时候,体验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从古典的诗词和古籍里,感受古人的感情,从作者的创作环境中了解三孔、孟府、孟庙等儒家文化的圣地,亲身体验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格素質。当今的社会发展很快,尤其是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我们国家也要面对外来文化,我们必须要弘扬传统文化,让我们的思想安定下来,并能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将传统文化引入课堂可以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同时,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不断提高自己的读写能力。

3.德育教师必须重视自身的言行举止

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做到以身作则,给孩子们树立一个榜样,让学生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同时也要用自己的实际行为来履行相关的责任。在课堂上,教师既要教授学生学问,又要把做人的原则告诉学生,以提升学生的品德。在实践中要做到树立模范,提高整个学校的教师的综合素养,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加强对学生的道德建设和评价,使所有的教师都成为一名优秀的模范。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古诗、古乐、古书等进行细致讲解,使学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修养。通过对中国传统道德进行介绍,使学生在思想和方法上不断进行改革,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德育教师在进行德育管理制度的制定之前,应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性格特征进行了解。结合小学新课程标准,时刻牢记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把班级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主人意识,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德育教师能够与同学合作,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责任心,让学生有一种将班级作为自己家庭的感觉。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德育工作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不仅要把自己的知识作为教学的目标,而且要成为能够自主思考的个体。要针对不同的人进行“因材施教”,要全面认识班上的每一个学生,掌握学生的学习水平、生活习惯、性格特点等,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从而使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的品格和独立的学习能力的人。例如,德育教师在进行德育管理时,在课上、课间和其他教师的课堂上多方面观察学生,加强自身对学生的了解,发放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对于叛逆心理较强、性格敏感的学生多给予关注,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从学生角度出发激励学生,降低自身德育管理工作的难度,提高德育管理水平。

4.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

在小学课堂上,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教学,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比如,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充分融合到教育内容之中,让学生在从小就树立爱国、奉献、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从而让学生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其次,对现行的德育管理课程进行全方位调整,把经典的道德模范、名人、民族英雄、爱国将领的英雄故事等内容加以整合,使学生能以英雄人物为楷模,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实施道德管理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要求,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进行有效培养,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和情感状态,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发展。然而,各学校对德育工作的关注却不尽相同,有些人只提供了一门道德课,有些人只靠着一本书。普通的《三字经》《千字文》等道德教育资料,都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知识,教师可以将其与教材相融合,进行情境式的教育,使学生能够在各种环境中体验和感受到传统文化,从而提高道德教育的质量。

5.营造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氛围

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正面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主动创造一个与社会环境相结合的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从而对学生的人格、品德形成正面作用。教师要利用各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如:利用各种教学道具、教学录像,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向同学们进行展示。比如,教师们可以通过组织诗词朗诵比赛、中国传统节日等形式,把中国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当中,让同学们更加热爱中国的文化,同时也可以制作一些文化雕塑,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现自己的艺术成果,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发展。

6.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目前大部分小学生缺乏足够的社会责任感,一方面是家庭的溺爱,另一方面是社会中不良思想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社会责任感是最重要的个人品质,教師可以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来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例如,在劳动节可以让学生主动打扫班级教室,让整个班级内的环境更加干净整洁,让学生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在班级开展德育管理时也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良好的合作意识,通过与其他同学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工作,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鼓励学生全面成长。学生社团是学校扩大第二课堂的一个重要渠道,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不仅充实了学生的课后生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兴趣和专长,也为学生创设了交流平台。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各类社团,如书法、舞蹈、中国象棋、围棋等。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可探索中国的民族文化瑰宝,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德育管理成功与否取决于德育教师的德育管理制度和方法。德育教师可以采用“严慈并济”的方法进行德育管理,“严”并非要求德育教师对学生时刻严肃,不苟言笑,而是要德育教师对于已经制定的班规或是日常行为规范要严格执行,不能因人而异差别对待,制度面前生生平等。“慈”并非要求德育教师对学生一味仁慈放纵,不守底线,而是要德育教师在课下与学生平等相处,关爱学生,对于遇到困难或是心情低落的学生提供帮助,以获得学生喜爱。例如,在德育管理中如有学生违反班规,德育教师首先要“严”以对待,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依照班规对学生进行教育。之后再以“慈”心待之,与学生共同分析利弊,温柔地对其进行劝导。德育教师自身要心中有准则,对待什么样的事采取什么样的处理方法,做怎样的表情管理,以什么样的语气交谈。总而言之,德育教师在进行德育管理时要严肃对事,仁慈对人,要有底线、有制度、有准则,让学生了解德育教师的处事方法,进而对自己行为举止加以约束。

7.构建多元化的小学生道德教育平台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生道德教育中,就是构建一个多样化的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第一,要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学校宣传平台等官方网站需推广优秀传统中国文化,增加名人风采等专题栏目,以吸引学生参与讨论。同学间要及时沟通,促进信息反馈,增进互动。其次,关注家庭与社会的教育资源。家长和学校对学生的日常行为有直接影响。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故事来教育孩子们,把“言传身教”结合起来,改变原来的家庭教育方式。全社会都要重视汉语教学,推广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中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理解也在不断提高。近几年来,国家在教材、课堂等领域采取了一些措施,必须将传统文化深深根植于教师的心中。在教学过程中新修订的小学科目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内容。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实践,继承民族文化,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培养民族自信。

总而言之,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管理结合起来,有利于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加强对爱国、敬业的认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所以,在中国传统教育和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结合上,要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作用,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要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环境,使学生在职业能力、文化素质上得到持续提升,并在实践中运用新的方法,使其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姚伯广《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建议分析》,《读写算》2020年第17期。

[2] 沈建庭《浅谈新时代下小学德育管理途径》,《考试与评价》2021年第1期。

[3] 吴炫桦《小学中队辅导员德育管理的策略分析》,《科普童话》2020年第26期。

[4] 陈世宽《新时期小学生德育管理工作有效策略探究》,《人生十六七》2018年第5期。

[5] 刘鉴文《小学德育管理的有效性探究——基于广州市黄埔区15所重点小学的调研》,《科教导刊》2017年第4期。

[6] 王海娟《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中国校外教育》2017年第8期。

[7] 崔振彬《浅谈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新课程研究》2015年第5期。

猜你喜欢

德育传统文化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