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适时渗透传统文化

2023-05-30杨淑侠

关键词:古诗词内涵传统

杨淑侠

摘 要:近年来,传统文化一詞已经成为各个学科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话题,小学体育也不例外,教师也应该正确认知传统文化对学科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并能够将其有效融入课题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作为学生学习路上的“指引者”,应该全面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现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在小学体育学习阶段,既能够熟练掌握具体知识的内涵,又能够从小学阶段便对体育学科产生独特的见解与认知。另外,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应该基于传统文化教育,有效渗透其内涵,促使学生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对学科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从而更好地优化思维形式,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与要求,发挥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 小学体育 渗透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2.054

传统文化作为我国当前发展阶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促使学生通过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学习,更好地感知传统文化的实际意义,从而通过对体育学科知识的学习,不断感受我国发展历史的艰辛与不易,使学生能够体会到现代教育知识的来源,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与意识,充分落实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教育的核心内容。另外,教师在实际的传统文化教育设计中,应该合理挖掘教材中存在的传统文化内容,有效渗透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落实新课程教育的实际作用。

一、优化传统教学模式,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近年来,传统文化教学已经成为各个学科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也是新课程标准要践行的重要理念之一。所以,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路上的指路人,更应该首先对传统文化产生正确的认知,能够结合时代的发展现状,有效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促使学生能够积极感受传统文化的实际魅力,然后教师还要能够结合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内容,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模块内容,以引导学生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有效学习与把握。同时,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感受,学生也能够通过感受教材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好地挖掘其背后的传统文化核心内容,从而有效落实新课程的教学需求。所以,教师就应当基于传统文化教育,促使学生能够在小学体育学习阶段,培养正确的传统文化学习意识,从而树立强烈的爱国热情,也有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传承与发展。

比如,教师在教学小学体育教材中《球类运动》的相关内容时,就可以优化传统教学的思维形式,积极落实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内涵,有效设计课堂教学模块内容。比如,教师可以将小学体育教材中的基本内容与我国2000多年前的汉朝历史进行有机融合,并借助真实的图片或者视频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知识导入:在唐朝流行的“十五柱球”,上面刻着“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红字和“傲、慢、佞、贪、滥”等黑字,木球击中红者为胜,击中黑者为败。这种小小的游戏能很好地体现出人们的价值观。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借助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内容,对学生进行思维启发与引导,有助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高效推进,也有助于学生在小学阶段更好地感知传统文化的内涵。

二、结合生活实际教学,有效渗透传统文化

体育学科知识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也能够很好地体现生活、展现生活,教师在实际的体育课程教育过程中,不能够脱离生活,应该根据教材的知识内容,有效选择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进行实际的指导和教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完全脱离生活实际,一味带领学生进行思维想象,而应该根据学科教育的特点,渗透传统文化内容,落实生活化实际教学的意义。并且,传统文化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与传统文化相关,将教学与生活进行结合,更有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体会,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认知。

例如,在学习小学体育《足球》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应该有效结合生活,积极渗透传统文化,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借助网络技术的优势,寻找有关足球的由来与历史,并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深入研究与拓展。足球在古代被称为“蹴鞠”,是一种上到帝王、下到平头百姓都喜爱的一种运动项目。其经过了千百年的演变与传承,才成了今日的足球运动。教师还应该向学生推荐公众号、微博话题等多元化的内容,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学习与了解相关的知识与内容。最后,教师再辅以“足球”在古代的组织形式,结合教材的实际教学计划,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的知识拓展,感受传统文化知识的趣味性,从潜意识中对传统文化产生正确的认知,更好地辅助教师的开展相应的教育工作。同时,传统文化内容的渗透,不仅可以促进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会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另外还会提高传统文化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渗透效率。

三、基于传统文化渗透,提升课堂教学趣味

体育教材的基础知识,在人类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与案例,引导学生更好地对知识进行记忆与掌握,从而发挥体育学科教育的实效性。另外,在小学体育教材中有许多知识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应当正确认识这一现象,并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不断提升小学体育课堂的趣味性。例如,教师在教学小学体育教材中有关“古代体育器物”的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就应当基于传统文化的渗透,结合我国先辈们的智慧结晶,不断向学生拓展相应的知识,以提升体育课堂的趣味性。

比如,教师在课堂开始,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介绍有关竹蜻蜓的知识,《抱朴子》中记录的:“或用枣心木为风车,以牛革结环剑,以隐其机”即为现在的竹蜻蜓,竹蜻蜓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这种简单制作而又精良的小玩具,也是德国人发明的直升机螺旋桨的前身。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借助现有的材料,亲身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竹蜻蜓,从而使得学生感受传统民间工艺的魅力,还能够在小学体育课堂上渗透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内涵。这样一来,既能够提升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助于我国传统民间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四、树立传统文化思想,优化传统教育观念

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行,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成为各个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模块,小学体育作为小学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教师也应当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思想,努力优化传统教育观念,能够根据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有效选择传统文化内容,向学生展示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内涵。同时,教师也应当正确选择相应的载体,不能够平铺直叙地向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应当结合教材的具体知识,适当对传统文化进行引入。这样一来,学生便会以更高的积极性投入到传统文化知识学习当中,能够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例如,在教学小学体育教材中《饮食健康与运动》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适当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与研究。例如,中国人更加重视午餐的质量,会将午餐当作一天中最为重要的一顿餐食,往往会准备的较为丰盛。而西方国家会比较重视晚餐,将晚餐的餐食准备得较为丰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西方国家的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对比,更好地感受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内涵,满足新时代的教育需求。

五、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认识传统文化意义

小学体育教学不僅仅是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对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进行理解与认知,然后结合体育知识进行学习与模仿,而是应该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引导学生对体育的基本动作技巧进行把握,借助有效的传统文化教育,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相关体育运动中的基本知识,使得学生能够以较高的积极性在课堂上进行自我学习与认知,同时,传统文化教育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模块知识的深刻内涵。这样一来,借助传统文化,学生能够进一步学习体育所折射的深刻内涵,拉近学生与体育学科之间的距离,实现心灵上的碰撞与摩擦。

例如,在学习小学体育模块教育《武术》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在带领学生学习武术的简单动作要领,并合理引导学生自主训练与模仿。然后教师再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我国有五十六个不同的民族,每一个民族也有着不同的体育项目,我们应当尊重与介绍各个民族之间的传统文化差异,不能够歧视或者排斥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另外,渗透传统文化,学生内心不再对课程内容进行抗拒,能够紧随教师的教学思路,一步步感受知识从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教师也能够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渗透与讲授,有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与发展。

六、基于跨学科教学,感受传统文化内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古诗词也受到了许多国际友人的喜爱,逐渐成为中国优秀文化的代表与象征,我国在进一步的发展当中,不能够沾沾自喜,应该根据国家现有的文化优势,更好地提升国家的综合地位与能力。并且在现代体育教育过程中,古诗词教学也是各个教育阶段的重点内容,古诗词能够反应古人生活的场景以及心路历程,教师应当注重提升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意识,能够在实际的古诗词教学当中,使学生既要达到基本课程学习需求,还要使学生能够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更好地感知传统文化,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自主对古诗词的深刻内涵进行挖掘。

例如,在学习《寒食城东即事》等与体育运动相关的古诗词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在熟练背诵的基础上,通过对古诗词的深入欣赏,更好地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更好地感受作者此时的心境,既能够发挥古诗词教学的实际作用,又能够引导学生间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内涵,提升整体的教学效率。同时,通过意境的创设,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朋友之间离别时的那种心情。这样一来,既能够引导学生实际感受古诗词的具体内容,也能够基于古诗词教学,有效落实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

七、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落实传统文化教育

近年来,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成为各个学科教育的重要组成模块,教师需要结合小学体育教材的实际内容,有效设计课堂教学模块,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体育教材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更好地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内涵。另外,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时,也不能够仅依靠课堂知识传授,应该合理借助现代教育手段与方法,从而有助于教师开展进一步的教学工作,有效提升传统文化的渗透效率。

比如,教师在教学《射箭》的相关知识时,就可以优化传统教学的思维形式,积极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内涵,有效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比如教师可以将小学体育教材中的基本内容与《论语》进行有机融合,并借助《论语》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知识导入:“今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生,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借助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内容,对学生进行思维启发与引导,使得学生能够从多方面、多层次进行分析、解决问题,从而也有助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高效推进,也有助于学生在小学阶段感知传统文化的内涵。

八、突出传统文化教育,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教学形式,其主要依靠教师对课本知识进行适当把握,能够结合基础知识的特点,合理选择恰当的教学形式,促使学生更好地感知知识的实际内涵,从而更好地辅助教师开展相应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既能够丰富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也能够引导学生感知相应知识的实际应用场所。所以,在现阶段小学体育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师为了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就应当结合小学体育教材的实际知识内容,有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不断丰富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模块的内容,也能够为学生带来学习感受与体验,从而达到新时代的教学需求与目标,有效落实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目标与要求。

比如,教师在教学小学体育教材中《传统文化活动》的相关知识时,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只能够在课堂上简单听取教师的讲解,不利于学生在课堂上有效感知相应的传统文化内容。教师应该基于传统文化教育,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比如:空竹、丢手绢、足球等。这样一来,可以通过开展具体的传统文化教学活动,不断优化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使得学生转变传统的思维,更好地投入到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同时,学生在对相关知识的来源进行分析与查找时,便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存在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与思维习惯,有助于学生在进一步的发展中获得动力。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各个学科教育的组成模块,教师在现阶段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体育知识的特点,选择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为载体,对学生进行高效率的知识传输,使得学生能够在小学教育阶段,既能够增长自身的知识,又能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内涵,并不断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肖正勇《中小学体育教学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策略研究》,《灌篮》2020年第8期。

[2] 郭晓光《传统文化与中小学体育教学相融合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第44期。

[3] 罗艳伟《浅谈如何将传统文化与小学体育教学相结合》,《成长》2020年第2期。

[4] 程玮《小学体育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研究》,《体育风尚》2019年第7期。

[5] 檀素文《试析传统文化如何与小学体育教学结合》,《文学少年》2020年第28期。

猜你喜欢

古诗词内涵传统
踏青古诗词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挖掘习题的内涵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