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探究

2023-05-30高凌

关键词:初中英语传统英语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素质教育”理念在各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都得到了强有力的渗透,并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其中,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教学内容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推进了素质教育的落实。在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之中,学生所受到的外来文化冲击是较为明显的,教师在帮助学生形成跨文化意识的同时,还需要以传统文化渗透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基于此,本文针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初中英语 传统文化 渗透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2.031

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使得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也在不断革新和前进,教育行业也不例外。我国的初中英语教学,在不断优化、调整与改革中,已经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其中。在将传统节日、传统乐器等元素,与初中英语教学进行融合的过程中,教师的文化素养与学生的品德素养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在某些学校的英语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较深,教师在实际教学时,难以将传统文化与初中英语教学进行有机结合,这就给“立德树人”理念的落实,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一、初中英语教学与传统文化结合的现状

在教育行业不断推行“立德树人”理念的过程中发现,我国传统文化中,所蕴藏的素质教育元素与“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高度契合,且实用性较强。基于此,相关部门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规划、整理,并将其与各学科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有机结合。在当前阶段,我国的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等,受到了世界各國的广泛关注,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也受到了热烈欢迎,特别是在文化全球化的理念被提出后,我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也愈发频繁。但是,我国许多青少年在其成长的过程中,甚至没有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了解与掌握,许多学生虽然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对我国的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他们对传统历史文化的热爱,明显不足。

也就是说,想要以传统文化影响学生行为习惯、思想道德的诉求,在这种情况下,是难以得到实现的。相关调查显示,由于国外文化的冲击,我国的许多青少年,对于万圣节、圣诞节等节日的习俗,有很清晰的认知。但是,对于我国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习俗,却没有非常明确了解。基于此,许多初中英语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已经将传统节日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融入,但是,从成效来看,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明显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足,使得学生所受到的影响十分有限,同时,也不能够激发学生心中,对于传统文化的热情。因此,为促进传统文化与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结合,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加大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力度,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之中,将传统文化设计的趣味性增强一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进而对所教的内容产生兴趣。

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问题的提出、新主题活动的创设等,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在布置作业的环节,也要学会打破常规,给学生布置探寻类、查找类作业,让学生自主去探寻课程主题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做出总结。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以口语表达的形式,让学生到台前分享,这里需要注意,教师在学生分享完毕后,无论效果如何,教师都要及时予以鼓励,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不断强化自身的自主学习意识。

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这种大背景的影响下,在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之中,渗透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以下两点重要意义,需要为大家阐明。

第一点,就是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理念在各个学科中的普及,相关部门也强调了我国传统文化在各科教学中进行渗透的关键性作用。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能够让学生的爱国热情更高涨、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也会更强。在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之中融入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中,对传统文化的内涵、精神等产生更为深切的了解,同时,由于是英语课堂,学生对于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之间的对比,也会更加明显,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对比中,更加直观地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学生的家国情怀也会更加浓烈。

第二点,就是能够推进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在这种全球文化都在共同发展、不断交流的背景下,我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重要举措。在两种文化不断交流、交融的过程中,我国的青少年在努力学习英语等语言的同时,国外的青少年也在学习我们的汉语。而在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之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相应元素,能够使学生在掌握英语语法的同时,锻炼口语,并且能够让学生在不断学习中,学会用英语介绍我国的传统文化、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以增强国外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加强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

三、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在上文中笔者提到,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并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同时,对于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也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在语言的学习中,作为一名教师需要明确,语言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纽带。接下来,笔者就针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实践策略,进行具体的阐述与探究。

1.学生课外英语阅读活动的开展

在开展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课外阅读所发挥的效用。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选用教学方法时,一定要明确的就是,要想从根本上,推动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必须要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并且要推进学生朝向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采用合作式学习的方式,带领学生参与到课外阅读的活动中,在保证预期教学效果能够切实达成的同时,结合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最大限度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质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懂得充分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以便于让学生在不断交流中,取长补短、提升知识、素养。

例如,在实际开展课外英语阅读活动时,教师要先对班级内每个学生的阅读量、阅读水平等进行了解,这样才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外英语阅读活动的设置。然后,教师就可以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外读物进行引入,在成功引入后,教师就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以便于让学生在相互促进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英语阅读水平。同时,在这种学习模式中,学生的阅读量也会有明显提升,这样,在课堂上,教室就可以每次选择几个学生,针对自己的课外读物进行分享,并说出自己的读后感受,在这种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自身的综合素质、英语素养等也会获得明显的提升。比如,在学习到国外的名著时,教师就可以将我国的名著引入到课堂上的课外阅读活动中,如《三国演义》(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The Kingdoms Era),就是不错的选择,《三国演义》属于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名著之一,将其引入到课外阅读中,既能够将国外名著的讲解与我国名著的学习相结合,同时,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四大名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再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就能够在活动中,对《三国演义》中的各个人物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于这些人物的品质,也就会有直观认识,这对于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行为习惯的养成等,就会有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作用。

2.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以促进跨文化教学能力的增强

在我国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工作中,由于大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较深,在给学生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往往采用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讲为辅的授课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得到充分凸显。在当前阶段,随着我国教育政策的不断推行,相关部门重点强调了传统文化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关键作用,所以,在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时,一定要发挥自身引导者的作用,将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内容相结合,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而促进自身跨文化教学能力的提升。

例如,学校可以针对英语教师,组织定期的传统文化学习与培训,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英语学科教师对于素质教育的認识,改变其在教学时的固有理念,提升其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将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日常的英语课堂教学相结合,不断探寻二者之间,能够结合的切入点,并在此基础上,将整体的教学内容,进行规划、调整。同时,除了学校组织的培训之外,教师本身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多观摩其他教师,然后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不断进行优化,这样才能够保证在未来的教学中,做到英语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元素的有机结合。

3.加强课外实践活动设计,以推动二者之间的融合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元素,除了教师需要做出正确引导之外,学生也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外的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进行落实。教师可以将复习、自习、练习的时间拿出来,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在进行活动组织时,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所学重点,以多媒体展现与之相契合的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在参与活动时,畅游传统文化的海洋,并拓展学生的视野与知识储备量。

例如,学习“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时,教师就可以将与讲卫生、懂礼貌的相关传统文化融合其中,如One cant Make a By Success without Bing Self reliant(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等与干净整洁、养成好习惯相关的谚语就可以融入课堂中。同时,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在学习到这课时,组织故事会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微机教室中,自己搜集与保持干净卫生相关的传统文化故事,如宋代话本《济颠语录》、元代的《夷坚志》等,找到其中与干净整洁相关的内容,用英语进行翻译,然后,与同学们进行分享,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会通过这种课外活动积累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自身的英语语法也会得到锻炼,英语水平也会得到良好提升,这样学生的综合素养就会有显著提高。同时,学生在介绍、分享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会不断加深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这对于民族自信心的培养也是十分有利的。

4.深度挖掘教材,不断探寻二者间的融合点

对于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来说,所有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需要将“教材”作为起始点的,在进行教材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会根据我国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进行教材内容的规划。在这种大背景下,初中英语教材内容的设计,就需要根据我国素质教育的内容进行推行,融入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若想从根本上推进二者之间融合的速度,就需要教师细致挖掘教材、研究教材,探寻英语教材中能够与传统文化进行融合的切入点。

例如,在“Can you play the guitar?”一课的教学之中,因为涉及乐器的教学,教师就可以将其作为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内容进行融合的切入点,介绍我国传统的乐器,如Pipa琵琶、Erhu fiddle二胡、Chinese zither古筝等,教师可以围绕其中几个乐器,给学生进行详细讲解,并采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吸引学生的专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是符合行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初中英语的教育教学之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能够使学生的英语素养、综合素质等得到有效提升。特别是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英语教学与传统文化的结合,能够使学生保持本心、提升文化信心。基于此,本文从初中英语教学与我国传统文化进行结合发展的现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以及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进行了详细论述,旨在为日后初中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无疑也将成为中国文化展示、传播和融入世界文化的必要途径,而且在英语教学中引入和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也是时代的需求。本文就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策略进行研究,希望对初中英语教师有所帮助,也希望二者的结合可以让一代又一代学生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 陈多琦《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策略的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41期。

[2] 武爱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校园英语》2021年第46期。

[3] 黄惠君《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策略研究——以外研版初中英语教科书七年级(上册)Module10 Unit1为例》,《求知导刊》2021年第51期。

[4] 张海明《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英语教师》2022年第3期。

[5] 陆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策略》,《英语教师》2022年第5期。

[6] 陈晓飞《主题视角下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渗透教学实践》,《校园英语》2021年第37期。

[7] 汪先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课堂的渗透》,《华夏教师》2022年第2期。

[8] 刘兵《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思考——以中华创世神话为例》,《今古文创》2022年第33期。

[9] 蔡莹萍《基于互联网+视角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年会论文集》。

(高凌,1980年生,女,汉族,山东省青岛人,大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初中英语传统英语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读英语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酷酷英语林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