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2023-05-30陈苗苗
陈苗苗
摘 要:文化是民族的血液,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传统文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思维具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应该注重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渗透效率,积极发挥传统文化的意义,努力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效率。另外,教师不能够直接将传统文化生搬硬套到小学英语课堂当中,应该根据小学英语教材的内容,有效渗透相应的知识,以引导学生高效学习与思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 传统文化 渗透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2.030
小学英语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单词的记忆与阅读理解,能够学习简单的语法知识。但在现阶段教育过程中,教师不能再局限于以上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应当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模块内容,以教材中的实际知识为载体,将传统文化知识有效渗透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当中,使得学生能够从小学教育阶段感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内涵,还能够基于传统文化模块教育,不断充实小学语课堂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在课堂上收获更多的知识,不断开拓自己的眼界,从而有助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优化传统教学思维,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英语是一种语言,有着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成为各个学科教育的重要组成模块,传统文化还是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对现代人类的精神文明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教师应当基于传统文化的教育,以教材基础知识为载体,更好地向学生讲解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内涵。另外,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内容时,不能够脱离学生的基本认知特点,应该基于小学英语这门学科的教学特点,有效渗透现代教育手段与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无形中感受传统文化教育的魅力与内涵。
例如,在教学“I like those shoes”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适当渗透传统文化知识,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图片、视频,欣赏先辈们所穿的鞋子,并对学生进行思维拓展。这样一来,既能够有效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又能够基于传统文化教育模块,不断充实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佳的学习体验,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计划的推进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基于传统饮食,优化课程内容设计
小学英语这门学科不同于其他理学类课程,需要学生根据主观的思想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教师还应该根据新课程理念的目标与要求,有效渗透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内涵,使学生能够在小学阶段便对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能够主动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学习与研究,从而更好地感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还有助于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所以教师应当基于传统文化教育,优化传统的教学思维形式。
例如,教师在教学“Let's eat!”相关知识时,就可以基于传统文化教育,优化课程内容设计,使得学生在现阶段的教育过程中,获得更佳的学习体验,从而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内涵。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一开始,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食物,并说出喜欢这种食物的原因。然后教师再对学生的想法和意見进行合理总结,并对学生进行知识拓展,向学生讲述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饮食文化,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先辈们便开始追求食物的味道与做法,懂得了烧、烤、煮等多种烹饪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饮食文化一直延至今日,在现阶段中,我国具有鲁菜、川菜、粤菜等多种菜系,对食物的烹饪方式更是数不胜数,我国的饮食文化在当今已经得到了有效传承与发展。这样一来,通过对相关知识的拓展,可以使得学生更好地感知相关知识的实际内涵,从而更好地把握时代的发展趋势,还能够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际作用。
三、结合生活化教学法,渗透传统文化内涵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结合生活,因为我们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与传统文化相关,有效结合生活,更有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理解和体会,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认知。例如,在学习小学英语教材中的词汇dragon时,教师就应该有效结合生活,积极渗透传统文化。教师在课堂的开始,可以向学生准备与龙有关的图片与视频,并通过知识拓展与延伸,向学生介绍我国关于龙的神话故事,使学生能够在课堂的开始主动投入到小学英语学习当中。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结合生活化教学法,有效渗透传统文化的内涵。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分享自身的属相,再辅以十二生肖的历史来源与构成进行详细讲解。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这样一来,通过对我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叙述,学生能够对相关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也能够更好地记忆单词,既转变了传统背景下,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教师也能够更好地开展进一步的教学计划。同时,学生长时间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还能够在小学英语学习阶段逐渐对传统文化知识与内容产生巨大的兴趣,能够在进一步的学习当中,主动传承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还能够充分发挥生活化教学法的实际作用与内涵,另外还会极大提高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渗透效率。
四、创设传统文化情境,优化课堂内容设计
小学英语教材中的知识相对比较烦琐,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若直接向学生讲述相应的知识点,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与接受,教师在现阶段的教育过程中,应当创设具体的教学情景,不断优化课堂内容设计,以引导学生高效率学习与掌握相应的知识。并且教师也应当树立传统文化的教育意识,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在小学英语教育阶段渗透传统文化的内容,使得学生能够从小就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实际作用,有助于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例如,在学习“We love animals”时,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比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在学生分享结束后,教师可以树立传统文化教育的意识,向学生介绍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的国宝熊猫,向学生拓展有关熊猫的生活习性、饮食习惯等各种各样的特点,然后教师可以列举许多西方国家花巨资购买我国的国宝熊猫,却出现了买得起,养不起的现象,说明我国的国宝熊猫对生活环境的标准要求较高,适合在中国境内饲养,即使部分西方国家购买了熊猫幼崽,却没有能力将其抚养长大。通过这一具体的案例,教师可以向学生渗透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内涵,使得学生更好地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当引导学生树立较强的民族责任感与自信心,能够认识到学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希望,作为新时代青年,应当努力学习,积累丰富的知识与经验,能够在进一步的工作当中,更好地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所以教师应当在小学英语教学阶段,有效渗透传统文化的内涵,使学生都能够养成较强的民族自豪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激发自身的潜力。
五、挖掘教材知识内容,渗透传统文化内涵
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不能够直接对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渗透,应当结合小学英语教材的实际内容,选择合适的载体,有效渗透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够通过自己主观的意识,对学生进行教育与指导,应当基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选择教材中现有的知识内容,引导学生高效学习与掌握,从而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渗透效率。所以,在现阶段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效率,教师就应该全面规划教材知识内容,善于挖掘教材知识的模块,有效渗透传统文化的内涵,引导学生高效率学习与掌握相应的知识,又能够在小学英语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优势。
例如,教师在讲解“My classroom”的相关知识时,可以有效挖掘教材知识内容,渗透传统文化的内涵。比如,教师在讲解相关知识内容时,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的教室,古代将学校称为“私塾”,往往由教书先生与学生组成,古代将教师称为“先生”或“夫子”,先生会教授学生学习琴、棋、书、画等各种知识内容,通过千百年的转变,演化成当今社会的学校与班级,通过介绍这一文化,学生能够对相关知识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教师也能够更好地开展进一步的教学工作,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内涵。
六、增强跨文化意识,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严格按照新课改的目标与要求,有效设计教学计划与内容,并结合现代教育手段与方法,有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理念改革的目标,教师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努力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得学生更好地感受国际之间文化的差异,从而激发学生内心的爱国意识,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责任心,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与意识。
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相关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就应当树立跨文化教育意识,不断优化传统的教学形式,积极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比如教师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分享周末所做的事情,大部分学生往往会回答在家完成作业、打游戏、看电视等,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西方国家学生在周末会出去兼职,自己工作挣钱,减轻家里的负担。在西方国家,许多父母往往会支持自己的孩子外出兼职,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而在中国,大多数家长出于心疼或担心孩子健康,往往不会主动要求学生在假期进行兼职或工作。教师可以针对这一现象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这样一来,学生能够通过感受国际之间文化的差异,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从而有助于教师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有效渗透传统文化内容,也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
七、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正处于思想与价值观念形成与培养的关键时期,教师作为学生的陪伴者与领导者,对学生思维意识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所以,在当前时代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树立正确的思维意识,能够基于传统文化教育的魅力与内涵,并结合小学英语学科的基本教学目标,有效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内容,引导学生在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还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内涵,从而更好地发挥小学英语教学的实际作用,切实落实新课程理念的目标与要求。
比如,教师在教学“What time is it?”的相关知识时,就应当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形式,引导学生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内涵。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教学思维,积极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模块,以提升英语课堂整体的教学效率,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际作用。例如,教师在讲解相关知识时,可以为学生进行知识拓展,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现代的记事工具与古代的计时工具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感受先辈们智慧的结晶。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们讲述钟表的由来,钟表是通过千百年的转变,才成就了当今的繁华景象。这样一来,通过在课堂上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拓展,可以更好地引導学生感受相关知识的来源,并能够真切体会传统文化在我们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的提升与发展,还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
八、基于传统文化知识,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
小学英语这门学科与其他语言类学科相比,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英语教材知识相对比较烦琐,学生若通过死记硬背的形式对知识进行掌握与记忆,往往不会有效提升整体的学习效率。教师在现阶段教育背景的影响下,应当基于传统文化知识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教师应当基于小学英语教材的实际特点,选择现代教育手段与方法,不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以引导学生高效学习与思考。这样一来,教师既能够不断优化传统的教学形式,又能够使学生在新时代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逐渐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
例如,教师可以借助英文电影不断丰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内容,比如迪士尼电影中的《花木兰》是依据我国传统的故事“花木兰从军”进行改编的,教师可以每周拿出固定的时间带领学生学习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电影知识。这样一来,可以通过观看电影的形式,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可以更好地展开进一步的教学工作,也能够使学生从小学英语学习阶段就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有助于在小学英语中高效渗透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在传授英语语法知识的同时,结合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基于教材的基础知识内容,适当地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使得学生在熟练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还能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更好地优化自身的学习思维。另外,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英语课堂上的渗透,能够使得学生更好地感知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魅力,能够在进一步学习中对传统文化产生强烈的兴趣,从而提升自身自主学习的欲望。
参考文献:
[1] 曹连文《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机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9年第9期。
[2] 李彩虹《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机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山东青年》2020年第8期。
[3] 宋娟《扎根民族文化 瞭望世界文明——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黑河教育》202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