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的转变与改善
2023-05-30卜时海
卜时海
摘 要:在当前现代教育环境下,一方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已成为教学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信息化教学工具的普及以及教学理念的更新,也正推动着历史教学创新发展。受此影响,历史教学环境在设施、资源、教学方法等层面呈现出诸多变化。这些转变既为教学带来全新挑战,又为教学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如何面对这些挑战,并以科学的理念抓住发展的机遇便成为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现代教育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的转变,阐述了这些转变为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优化策略,希望对教学有所助益。
关键词:现代教育环境;高中历史;转变;改善策略
在当前现代教育环境下,一方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已成为教学发展趋势,新修订的高中历史课标进一步强调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学生的教學中心地位也得到进一步明确,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及学习方式得到提倡。另一方面信息化教学工具及教学理念发展日新月异,个性化学习、个性化教学随之得到实现,历史教学得到进一步创新发展。在这一现实背景下,历史教学在教学形式、教学设施等层面呈现出全新变化。但这些转变为历史教学带来了发展机遇,也为历史教学带来诸多挑战。教师应以科学的思想正视这些挑战,并以科学的教育理念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此推动历史教学改革发展。
一、现代教育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新变化
(一)教学设施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高中历史教学设施多为书本、黑板和投影仪。然而在现代教育环境下,教育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一方面更为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设施已得到推广应用,另一方面依托数据库等信息技术,部分学校建立了校园网、校园教学资源库等信息化教学平台。可以说,现代教育环境下历史教学设施正呈现出全新变化。
(二)教学形式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课堂教学以教师与学生的单向沟通为主,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巩固知识与技能的途径多为课后的“题海战术”与课本知识的“死记硬背”。然而在现代教育环境下,一方面新修订的高中历史课标要求教师进一步转变角色定位,将自身转变为教学的引导者,确立学生的教学中心地位,更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教学形式。另一方面在教育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出现了各种全新教学形式,线上实时教学等教学形式也在各类教育软件的推动下得到实现。教师可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组织教学,学生可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通过线上课堂或课堂回放完成学习任务。教师的个性化、信息化教学得到进一步实现,学生的自主化、个性化学习也得到进一步实现。可以说,在现代教育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形式正呈现出全新变化。
(三)教学资源及获取形式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育资源或来自区域内学科带头人、教研人员等教科研人员,或自身多年积攒的教学经验,或书本、练习册、高考题、特殊案例及典型案例,或课外历史书籍。在现代教育环境下,一方面在素质教育改革协同育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理念的推动下,历史教师正逐渐从政治、语文等学科中寻找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历史教师可在网络搜寻各种教学素材,也通过参与全国各地优秀教师网络教研等线上活动,与全国优秀教师交流经验,获取更具时效性及实效性的教育理念及教育资源。可以说在现代教育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资源及获取形式正呈现出全新变化。
二、现代教育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面临的挑战机遇
(一)教学设施变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一方面在课堂教学环节,较之于板书与PPT等传统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设施功能更为强大,其蒙层、竞赛等功能能够更为有效地帮助学生当堂消化与识记历史知识点,并能够大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在课后,学生能够通过如教学资源库等信息化教学平台回顾课堂重点或预习新知,甚至能够与教师在课后就难点、不懂之处再次展开沟通,温故而知新的教学优势十分明显。但针对部分基础教学内容,板书等传统的教学设施仍具有一定教学优势,且过多地使用信息化教学设施也会导致教学的重点被淹没,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教师也需要在这一层面予以一定重视。此外,这些现代化教学设施也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这样才能够抓住信息技术为教学带来的发展机遇。
(二)教学方式变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在现代教育环境下,教师将自身定位为教学的引导者,将学生定位为教学的主体,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教学方式组织教学,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随之在合作探究中得到有效锻炼,创新精神也得到有效培养,自身全面发展也随之得到实现。这不仅符合新修订的历史课标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要求,且符合现代教育环境下培育创新型人才的时代要求。但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的导学能力、学生的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这也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挑战[1]。
(三)教学资源及获取方式变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从上文不难看出,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及多元获取途径使教师能够更为轻松、高效地完成教研任务,且能够集百家之长,进而实现自身教学能力的有效提高。从学生的角度看,一方面通过历史电影等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有效融入,课程的趣味性得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识记的效率得到提高,教学有效性也随之得到提升。另一方面通过微课等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有效融入,学生能够轻松地在课前完成预习等任务,在课后更是可以完成复习等学习任务,学习的效率得到明显提高,这也为教学优化发展提供了保障。但高中生利用网络不仅能够搜索到学习资源,还能够搜索到网络上形形色色的“戏说历史小说”等内容,高中阶段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尚待进一步形成,很容易受到这些不良思想的影响,进而形成不热爱传统文化、不爱学习历史等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也为教学带来诸多挑战。
三、现代教育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优化措施
(一)转变教师与学生的教学角色定位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在教学角色定位上,教师是主导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给予学生更多的个性发展空间,充分展现学生自身的主体性、独立性、自主性,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延展,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教学也将得到优化。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将自身转变为教学引导者,将学生转变为教学的主体,综合学生的性格特点、认知能力等基本学情及历史课标等教学目标要求,科学设计历史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案,为教学有效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生活中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关心学生的日常起居,以民主、平等的态度与学生沟通,以学生更容易接受的形式指出学生的错误,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信任,进而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环节,教学持续优化发展随之得到保障。
(二)构建民主型课堂,以和谐的教學氛围改善教学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师生间缺乏平等沟通,教师多在学生简单思考后就将教材和个人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学生只能够被动接受,无法形成对历史知识的独特观点,创新意识也无法得到生成,这与现代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因此为改善历史教学,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中心地位,通过多元化教学手段构建民主型课堂,搭建师生沟通的桥梁,以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推动教学发展。为此教师一是要在教学中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认真倾听学生的观点,适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尽可能实现师生认知等层面的统一。二是不要将教材和个人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允许学生提出对教材等内容的个性化观点,充分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学习效率得到提高。三是对优秀的观点要给予物质或精神上的鼓励,以此进一步激励学生。以学习“辛亥革命”为例,教师可组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并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总结出“辛亥革命”的时间轴及大事记,教师做以点拨、补充与完善,以此完成教学任务[2]。
(三)构建开放型课堂,给予学生发展创新思维及实践的空间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满堂灌”,并采取“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听课、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权在教师手中,这与现代教育理念并不符合。因此为实现现代教育环境下历史教学的有效优化,教师要构建开放型课堂,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予学生思维创新与实践应用的空间,深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以此实现教学优化。为此教师可按照课标及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确立学生教学主体地位,将自身转化为教学引导者,采取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如项目教学、单元整体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归纳总结这一学习过程收获历史知识,生成历史思维等核心素养,教学优化随之得到落实。在这一层面教师一是要强化思维层面的引导,以此为学生搭建“脚手架”,帮助学生克服思维上的阻碍。二是要强化学习方式层面的引导,如引导学生在讨论前先思考片刻,说出简单的探究方向后再做讨论,如引导学生认真倾听他人发言,再做反驳等,提高学生沟通、协作、探究的能力,课堂效率随之得到保障。以学习“辛亥革命”为例,在教学环节教师可为学生展示“辛亥革命”相关历史背景材料,并抛出问题“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与学生一同讨论,以此激发学生疑问,调动学生思维,并通过师生的共同总结得出“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必然的这一结论”,并以此导入新课[3]。
(四)构建信息化课堂,以信息技术推动历史教学创新发展
当下信息化教学模式优势十分明显,教学意义十分重要。因此为实现历史教学优化,教师要构建信息化课堂,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进而为教学持续优化发展提供保障。因此教师可在课前为学生布置微课预习视频,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为学生明确教学基础知识及重难点,以此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效率,并为教学环节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导学环节教师可为学生播放学习内容相关纪录片等信息化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思维,以此提升导学环节效率。在教学环节教师或可为学生播放教学内容相关视频,或可为学生布置针对某一内容的微课视频,以此帮助学生深度理解相关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与教学效率。在课后教师可为学生布置复习类微课视频,或引导学生运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完成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再次回顾课堂重难点,并借助平台收集学生的教学反馈进行查缺补漏,以此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与技能,教学有效性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4]。
(五)创新评价体系,为现代教育环境下历史教学创新发展提供保障
一方面在现代教育环境下,新修订的历史课标要求教师构建“教、学、评于一体”的评价体系。另一方面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唯成绩论的评价方式也打消了那些应试能力不足,但学习十分努力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并不符合培育创新型人才的标准。因此教师也要创新评价体系,提升评价体系的有效性,为现代教育环境下历史教学创新发展提供保障。一是,教师要创新评价思想,建立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并举的评价体系,将除成绩外的学生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核心素养纳入评价范畴,以此实现对学生的全面评价,进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保障。二是,教师要创新评价的方法,拓展评价的主体,坚持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采取师生互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进而实现学生的自我提升与集体进步,高中历史教学持续优化也将得到保障[5]。
结束语
在现代教育环境下,历史教育在素质教育改革、信息化教学工具及信息化教育理念等因素的推动下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教学在形式、理念等层面发生诸多转变。这些转变既为高中历史教学带来了进一步创新发展的机遇,也为教学带来诸多挑战。教师要积极面对挑战,升级教育思想,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以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落实培育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以开放型课堂给予学生发展创新思维及实践的空间,以信息化课堂进一步推动历史教学发展,以此抓住发展的机遇,进而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的优化发展。同时,教师也要认识到信息技术是不断发展的,因此教师也要坚持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关注信息化教学领域的新变化、新发展,以全新的理念武装自己,进而为教学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杨述德.构建“三型”课堂推进创新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历史教学创新教育之我见[J].考试(教研),2011(4):87-88.
[2]吴艳国.浅谈高中历史创新教育实践[J].明日风尚,2016(22):76.
[3]成敏.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转变与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5(31):1.
[4]马少伟.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初探[J].科教导刊,2017(2X):2.
[5]柳克平.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2015(1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