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提升教师德育素养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探究

2023-05-30王海庆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工作双减

王海庆

[摘 要]“双减”政策的颁布与实施为中小学德育工作带来重大机遇,也对中小学教师德育素养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助推“双减”落地,教师是关键。文章旨在通过对教师的德育素养探究来优化中小学德育工作实践路径,以期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和质量,切实增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效。

[关键词]“双减”;德育工作;中小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06-0087-03

一、引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关键作用,特别是中小学教师。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其目标是为学生作业和课外培训减负。与此同时,家长开始担忧学生减负后成绩有所下降,学校担忧教师压力增大,纷纷提出“为学校减负”“为教师减负”。在此背景下,更加凸显新课程标准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和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一切了学生的发展”。“以人为本”的“人”应包括“教师和学生”,只有教师得到发展,才能真正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只有“先立教师的德”,才能“树学生的德和学生的人”。“双减”政策为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了发展契机,拓宽了德育教育面。一切教育政策都要通过教师积极参与、有理、有力地落实到日常教学中,才能转化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上,所以在“双减”背景下,须提高教师的德育素养,这样才能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二、提升德育工作的实践途径探索

中小学校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班级是主战场、教师是排头兵,要实现“双减”政策的目标,基础在教师、根基在教师。学校的德育教育就像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英魂唤醒另一个英魂一样,教师要靠精神力量去影响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的成长,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教育部早在2017年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就明确提出,要将中小学德育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要想在“双减”的大背景下实现此目标,应深入理解、分析、研究德育素养价值,建立健全相应的机制,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开展德育活动、创先争优,从教师自身的内外修养和德育情境出发,从德育实践与操作方面进行分析,多措并举提升教师德育素养。

(一)深入理解德育素养价值,为德育工作注入思想活力

中小学教师能否理解德育素养价值,直接影响“双减”政策的实效。“双减”不只是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更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能只看到工作时间的延长,必须从思想观念和行为上强化责任担当。教师立德树人的前提是自我立德,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是德育生命,教师德育能力建设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底色[1]。德育素养是教师教育信念、教育良知与教育意志的体现,教师只有将教育作为终生奋斗的事业,这种信念才能转化为坚毅的教育实践。德育素养也是教师以德育德、以善启善、以文化人的必备素质。教师要深入理解德育素养价值,在言传身教中为学生树立德育标准、德育典型,并用自身品质影响学生,带动学生提升德育水平,向贤者看齐,使学生健康成长。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观察模仿的对象,对学生德育素养养成有重要的影响。首先,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德育是一个双边互动的活动:一方面,教师的个性人格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学生学习态度的认真与否也会直接影响到教师本身。其次,教师是学校整个教师团队的一分子,教师自身的表现会影响到其他教师,同时也会被其他教师的言行所影响。德育教师可以依靠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其他教师,其他教师也能通过教师团队的整体氛围来影响德育教师。再次,从学校层面来看,一所具有良好校风学风的学校,是德育素养养成的温床。它不仅可以促进教师德育素养的养成,对学生也有一定的熏陶作用。一所学校应当在整体上树立德育成长的理念,通过学生、教师、学校领导来营造良好氛圍,促进师生共同发展[2]。在德育过程中,教师不只是进行学科教学,更多的是以高尚的品格去感染学生,以良好的道德、责任感、美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主动内化德育内容,切实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具体实践可以是深入浅出地给中小学生讲“好故事”,利用课程间隙、自习课等多种形式分享“感动中国人物”“时代楷模”等德育教育感人事迹、案例,以此来激励学生学习先学德,充分发挥德育的引导作用。

(二)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为德育工作注入监管活力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时代在发展,社会环境也在不断改变,教育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小学德育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德育为先”成为重要的教育理念。在“双减”工作中,如何把自上而下、自外而内的政策推动变成自下而上、自内而外的教师行为,需要学校搭建育德平台,完善德育制度,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目前来看,教育监管水平处于一个上升的时期,社会对教育管理工作的要求逐渐提高[3]。中小学的德育管理逐渐开始得到重视,但由于学校和教师对于制度内涵、功能等的理解存在偏差,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德育工作面临着监管受空间限制、缺乏制度保障、教师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双减”背景下,学校、教师更应该提高对德育制度构建的重视程度,结合中小学生的成长需求完善对现有的德育机制。只有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完善教师补偿机制,构建德育评价指标体系,走规范、专业、系统、科学化的德育发展之路,才能够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笔者发现,“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仅凭教师一己之力难以真正保障德育工作取得实效,需进一步建立健全德育监督评价机制[4],需要政府、学校和家庭多方协同发力,结合实际制订“双减”背景下师德建设系列制度,如“师德建设规范”“教师上课制度”“教师考评制度”“教师补偿机制”等,同时对教师的言、行、课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让德育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自觉行为。这既能厘清教师义务教育的边界,减轻教师负担,有效约束教师行为,做到将教学与德育相统一,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率,提高教师自身德育教育业务水平,又能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将课后服务经费引入奖罚制度,规范教师德育职业道德,以制促改,相辅相成,使教师在多重监督下提升德育素养。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为德育工作注入行动活力

教师队伍是德育发展的关键力量,高尚的师德是德育体系建设的灵魂。在“双减”政策实施中,要真正读懂教师的心理变化,尊重并信任教师,理解、关爱、激勵教师,这样德育工作才有生机和活力[5]。充分发挥教师引领作用,可以通过常态化开展“师德师风新时代新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活动,以“新思想”为指引,围绕重点内容定期、定点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系列活动,加强教师队伍整体德育素养。学校可以创设条件,打造学习园地,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教师能够学、愿意学、比着学;让教师以“德”字当头,“才”字立身,促进自我净化与提升,进而积极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兼顾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身心健康,以教师的示范引领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人格、高尚的品格。教师应在教育教学全阶段加强“育人”工作,双向把握学科与德育的关系,结合中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年龄阶段,创新德育教育的观念和方法,使学生茁壮成长[6]。

优质小学教育的关键是优质小学教师。聚焦小学德育教师专业发展是小学教师教育的文化自觉。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结合学生心理发展和实际生活需要实现真正交互,才能实现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德育渗透,这是每一位教师应承担的使命, 这一光荣使命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担当[7]。充分发挥“双减”背景下教师的引领作用,还可以运用“常态+共享+科研”的教师成长模式,提高教师德育素养,让教师将德育教育融合进学科教学中,坚持每周开展学科德育集中研讨活动,进行集体备课,针对在各学科中出现的学生思想教育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从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健康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疏导,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可以通过搭建成长共享平台,以开展德育工作经验分享会、座谈会、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建立学校德育微信交流群、线上德育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等方式,分享学校优秀德育工作者或者外出参加德育培训教师的心得体会、工作方法、理论知识,为德育工作搭建校内交流平台。可以课题推动德育教师长足发展,鼓励教师申报各级各类课题,以科研带教研,以科研促德育,以课题研究推动德育改革深入发展,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升学校德育教育教学质量。

(四)开展提升品质系列活动,为德育工作注入创新活力

中小学德育教师应有从事德育工作的理想、学识和能力, 成为中小学生生命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而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中小学德育教师, 是新时代初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开展提升系列品质活动, 是完善中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专业建设品质的有力抓手,同时也是贯彻落实教育部德育精神的有效举措。新时代中小学校德育实践应创新改进活动育人的思路和方式,结合“双减”政策,统筹规划,为教师设立“德优美育”评选、培训标准,深入挖掘教师典型,完成评选、学习培训系统性工程。应充分整合学校资源,发挥以老带新的帮扶作用,对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德育品质培训,利用多媒体、实践中心活动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德育教育等形式设置多元化德育活动,定期开展“双减”背景下的德育素养培育大会,德育工作推进效果总结会,学典型、补短板大会等会议;定期举办德育能手“传帮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推广、德育演讲等活动,组织教师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常态化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营造良好德育氛围。特别是评选“德优美育”双减先锋、评选优秀德育先进个人,以推广典型的方式营造全校争当德育模范的和谐氛围。

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成长。教育部门需要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和学校共同推进,继续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激发教师的主人公精神,发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和建设中,为德育工作注入创新活力。特别是在当前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增多,容易受网络传播内容的影响,传统的德育措施跟不上时代和学生的发展需求。为此,要让互联网科技为提升德育品质活动赋能,通过线上的形式举办活动,但是要注意的是“双减”需要教师有更长的时间辅导学生,举办评选、培训等一系列活动[8],教师需要从繁重的工作解放出来,保证活动效果和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德育应有的育人功能。

三、总结与展望

教育是民生之基,德育是教育之本,德育工作需要形成多方合力、共同发力。“双减”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双减”与德育相得益彰。未来,“双减”背景下的德育工作必定能够不断取得新进展,朝人民满意的方向行稳致远。只有遵循教育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师成长规律,坚持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紧密聚焦本地、本校工作实际,将德育工作与落实“双减”工作相结合、与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积极创新工作路径,充分激励和引导广大教师努力践行“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要求,深入理解德育素养价值,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教师引领作用,开展提升品质系列活动,定能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师队伍的崭新形象切实增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   参   考   文   献   ]

[1]  崔振成.教师德育能力建设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底色[J].中国德育,2022(3):1.

[2]  杨兴国.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德性审思[J].中国成人教育,2015(20):83-85.

[3]  朱小蔓, 王平. 从情感教育视角看教师如何育人:对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思考[J]. 中国教育学刊, 2018(3):83-88.

[4]  张伟东.精细化管理在小学德育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教书育人,2019(17):23.

[5]  谢春风.创新一体化德育政策  激活教师育人新动能[J].中国高等教育,2021(18):1.

[6]  王金梅, 吕多江. 好学校应在“软均衡”上“着墨”:记2018年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典型经验校永昌县第一小学[J]. 甘肃教育, 2019(13):12-15.

[7]  刘慧.小学德育教师发展的时代新方位[J].中小学德育,2019(6):1.

[8]  刘丽芳,范兴. 关注细节,创新发展: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突破口[J] .新课程导学,2021(32):18-19.

(责任编辑    陈    明)

猜你喜欢

中小学德育工作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高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