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三新”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型及其教学评价
2023-05-30邵先凡
邵先凡
[摘 要]以相关理论文献为指导,概述河池高中名师工作坊对“高中语文课型及其教学评价”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情况,初步形成高中语文课型及其教学评价的基本模式,阐明研究与实践的意义。
[关键词]语文课型;教学评价;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06-0010-03
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全文简称“三新”)背景下,对高中语文课型及其教学评价进行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河池高中名师工作坊通过对河池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常规课型——阅读课、作文课、复习(讲评)课等进行研究与实践,探索出这些课型的基本模式,并形成相应的教学评价模式。
一、高中语文主要课型及教学评价方向
新课程实施以来,高中语文教师大都注重研究课型的构建,毕竟课型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方向。在明确“三新”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型构建方向和相应的教学评价方向的过程中,《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是教师重点研究的指导性文献。
(一)研究与实践的主要课型
依据社会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目前,高中语文课型的划分可从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入手。河池高中名师工作坊结合河池高中的教学实际,把语文课型分为阅读课、作文课、复习(讲评)课、自主学习、实践活动等,主张以内容定出教学目标,再围绕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和步骤;课堂应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关注教学的综合效果。
(二)评价的注意事项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方向标,在新课程评价体系、新高考评价体系等的指引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更显规范、科学、有序、有效,也更彰显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河池高中名师工作坊通过研究与实践,明确评价时应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评价方式多样化
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应根据实际需要,整合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这样做不仅能评价学生语文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情况及语文能力水平,还能评价学生在课堂参与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合作精神、创新能力等。
2.评价主体多元化
部分教师所开展的评价的主体是他自己,以致学生处于“评价缺位”状态。“三新”背景下,“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被一再强调。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评价应面向全体学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3.评价标准人文化
“三新”背景下的评价立足“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人性与人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评价时应关注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需求,所做评价应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建立自信。
二、課型模式的实践及意义
(一)阅读课型模式的实践及意义
河池高中名师工作坊开展了阅读课型模式建构实践活动,重点选取小说群文阅读课型进行探索,对这一课型进行“同课异构”。通过集体备课、磨课、上课、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工作坊找到了从专题入手的办法,即以“细节描写”或“人物的典型性”等为专题进行教学设计和授课,并结合小说群文阅读课型模式初步提炼、总结出阅读课型模式:选点—定向—导学(导读)—小结—迁移。在这之后,工作坊开展的四节展示课,都以选点(专题)为突破口,定准目标,通过导读、导学,总结出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形成阅读能力,并且能把这种能力迁移运用到其他阅读活动中。
这一课型模式的建构,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指明了一条清晰的道路,也为其他课型模式的建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同时,通过导学、导读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及鉴赏能力,通过迁移运用指导能够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整个教学的设计及实施能很好地体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
(二)作文课型模式的实践及意义
作文课型主要包含指导性写作和作文批改及讲评两类课型。指导性写作,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科学且合理的作文训练;新课改背景下的作文批改和讲评应采取新的灵活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指导性写作课型模式的实践尝试
河池高中名师工作坊的这项实践的情况通过三位教师的三节探讨课来呈现,内容关涉议论文主体段的写法和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课后教师经过集中议论,总结出议论文主体段的基本写法有三种:第一种为五句式法,即观点句、阐述句、材料句、分析句、总结句。第二种为时空思维,即“在什么时间,谁做了什么+主题”“在什么地点,谁做了什么+主题”。第三种为多课题思维模式法,即“古代名人课题+今人课题+国外课题”。同时,教师还明确了关系型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模式:深究概念—弄清关系—结合现状(材料)。
由这三节课形成的相应指导性写作课型模式颇具代表性。其构建方法和思维方式,亦可供其他内容的指导性写作课借鉴。学生通过实践,能够快速找到写作思路,拓宽选材渠道,形成思辨思维,高效完成作文。
2.作文批改及讲评课型模式的实践尝试
让两位教师对这种课型进行“同课异构”,并通过公开课展示。一位教师采用小组互改互评模式,分两步完成教学。第一步,以小组为单位互评探究,并完成批改任务。第二步,小组长讲评及展优。批改结束,各小组长要对本组批改的作文,从主要的优缺点方面,进行具体的讲评,并展示和推荐优秀作文,方式可为张贴展览,班级QQ群、微信群发布等。课型基本模式为“合作互评、批改—讲评—展优”。
另一位教师研究的课题为“作文讲评之论据的选用”,批改及讲评课的第一步让学生按照批改细则互改作文,第二步重点让学生展示所批改的作文以及修改升格后的作文。课型基本模式为“辅导—批改—升格—展示”。
这两节课都以学生的合作探究为主,形成了作文批改及讲评课的两种通用模式。这有利于转变教师全批全改、全权负责作文讲评的局面。这样的课型模式除了能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书面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
(三)复习(讲评)课型模式的实践及意义
共有五位教师参加这类课型的课堂教学展评。第一位教师的周测讲评课形成了“考情分析—寻找解决方法—实例检测”模式,契合一般试卷讲评课的特点和“三新”理念,较好地体现了语文高考评价体系要求。第二位教师的高考复习课形成了“高考真题导入,归纳方法技能—剖析高考真题,明确考什么、怎么考、怎么答—高考真题检测,学以致用,提升解题能力”模式。第三位教师的文本阅读方法复习课形成了“模拟考考题入课,回顾考点知识及答题方法技巧—高考真题检测,巩固答题方法技巧—迁移拓展,学以致用”的模式。第四位教师的月考讲评课形成了“考情学情分析—明确考点的设题方式—构建解题方法体系—高考真题检测巩固—拓展延伸,能力提升”的特色模式。第五位教师的常规知识点复习课形成了“回顾旧知识—精讲模拟考考题—归纳方法技巧—课堂巩固训练—迁移拓展”模式,巧妙地把新课标理念融入其中。
这五位教师在教学设计和课堂展评中,在建构课型模式的过程中,把复习和讲评的内容融合在一起。这其中,复习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已掌握知识的理解,明确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合理编织知识网络,构建紧密的知识体系。讲评则以总结学习成果,纠正认知错误,为后继学习扫除障碍为主要任务。
三、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在“三新”背景下,高中学校积极推行“教—学—评”一体化改革,旨在将评价贯穿教学活动全过程,使评价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学评”三者紧密衔接,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一)创新课堂教学评价
河池高中名师工作坊将“语文课型及其教学评价”作为实践和研究的主题,对所有的课型展评课进行量化评分,并评出等次。为此,工作坊设置了《河池高中名师工作坊语文课型教学评价参考量表》。这份评价量表关注目标、效果两大方面,涉及教学理念、内容、方法,学生行为,教师行为等的评价。这样的做法是对传统评价方式的守正创新。评价突出课堂教学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照应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量表堪称一把尺子,是用来衡量各种课型的教学效果的。目前,河池高中名师工作坊开展的17节课型展评课,均用此评价量表进行评分,体现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同时,评价量表也反过来成为完善课型模式及课堂教学的指挥棒,发挥服务教育教学的作用。
高效的教学评价是连接教与学的重要纽带。基于评价量表评价只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基本模式。新课标提到,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和内容应着眼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评价方式和评价主体应多元化。因此,如何对课堂教学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构建更为科学的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
(二)鼓励教师踊跃参加教研成果评比
为了遵循评价主体多元化原则,河池高中名师工作坊除了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还引导各教师把自己所作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论文等整理好后,参加省级、国家级教研部门组织的教研成果评比,让专家对这些教研成果进行进一步判定。现有14项教学成果分获省部级相关评比的一、二等奖。工作坊还引导相关教师明确,奖次的高低、获奖与否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可以通過参加评比,发现自己的不足,知晓自己教学教研的质量。教研成果评比结果其实是很好的评价,既是一种激励,又是一种鞭策。专家所给的意见和建议,能为教师今后的教学教研指明方向。
(三)鼓励教师积极撰写论文投稿
工作坊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参加各类课型的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活动。通过教学实践和观摩活动,每一位教师对课型的认识,逐渐由感性上升为理性。在此基础上,工作坊鼓励各教师将自身的认知整理成教学教研论文。工作坊还鼓励各教师积极向各级教育类杂志投稿,现已有7篇论文分别被不同的教育类杂志采用。对于教师来说,投稿结果同样是一种评价,能推动自己继续努力;而阅读论文中总结的教学经验,则能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四)鼓励学生参与评价
学生喜爱和需要的课堂才是真正的好课堂。在每一节展示课结束后,工作坊都让上课班级的学生参与到课堂评价中来。各班级以小组为单位,集体讨论所上的这节课的优点、不足等,形成书面报告并上交。教师在知晓学生的喜爱与需要之后,会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教学,调整原来的教学设计,寻求更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而建构更契合学生需要的课型模式。
工作坊在建构高中语文阅读、作文、复习(讲评)等课型的基本模式及评价标准之后,通过开展教学及评价,鼓励教师参加教学成果评比、进行论文投稿,引导学生反馈意见等,让相应的课型模式得到进一步完善。各教师以“三新”的相关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教研综合能力。如有17位教师分别参与了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展评课,其中有7位入职不到三年的青年教师,从普通教师转变成校级骨干教师,有10位中青年教师由学校骨干教师变成学校优秀骨干教师或市、自治区级优秀语文教师。
综上,河池高中名师工作坊在“三新”背景下,以“高中语文课型及其教学评价”为研究课题,坚持在内容上守正,在形式上创新,以真实的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扎实开展相关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对当地高中新课程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产生了积极影响。尤其是探索出来的几种高中语文常见课型的基本模式及评价标准,对整个高中语文教学都具有现实意义和借鉴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罗晓晖,冯胜兰.追求更高品质的阅读教学:中学语文名师课例深度剖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2]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4] 邢红军,田望璇.课堂教学评价理论:反思与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20(6):53-58.
[5] 郑新丽.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课程评价建议[J].语文建设,2018(2):59-63.
(责任编辑 农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