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饭圈文化”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应对

2023-05-30梁辰

关键词:追星偶像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饭圈文化”的出现和流行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产物,作为喜欢追求潮流和前沿热点的青年人群,八成以上的大学生曾有过追星行为。由于“饭圈文化”具有封闭性、排他性和煽动性等特征,对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然而,“饭圈文化”在模范引领、组织动员等方面存在的积极作用同样不可忽略。在学生中培育“意见领袖”,正确利用“优质偶像”力量,提高学生网络素养,引导学生关注优质偶像的个体成长和奋斗历程,是发掘“饭圈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力量,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吸引力的必要举措。

关键词:“饭圈文化”;追星;偶像;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的普及,网络生活成为当前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追星”这一行为已逐渐从个体行为演化为群体行为。借助新媒体平台,大学生开始“有组织、有纪律”地开展追星活动,形成一个有一定规模的群体组织,即“饭圈”。“饭圈文化”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成型,持续演变,成为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话语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要利用互联网特点和优势,研究把握现代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推动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1]。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以“饭圈文化”为抓手探究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能及时贴近学生、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活力不足、吸引力不足的短板,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新路径、新阵地。从工作角度而言,探究“饭圈文化”的流行机制是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和有力抓手;从学术角度上,探究饭圈文化可以为正确认识大学生心理行为、构建网络思想政治育人体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一、“饭圈文化”的缘起与特征

“饭圈”是粉丝圈子的简称,粉丝群体叫“饭”,由“粉丝”组成的圈子则叫“饭圈”。在“饭圈”中,粉丝因同样的喜好而聚集,以群体的形式,有计划地开展活动。在互动的过程中,产生了独特的语言与行为规范[2],即“饭圈文化”。

(一)“饭圈文化”的缘起

“饭圈”的形成诞生于“追星行为”。学界普遍认为,在我国,“追星”的概念始于改革开放后的80、90年代,是电视节目逐渐进入千家万户的“衍生品”,是现代工业与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3][4]。当时的年轻人通过购买海报、给电影电视明星写信等形式表达对偶像的喜爱,追星行为较为局限且较为含蓄。 2005年《超级女声》节目则是我国追星文化的开端,“粉丝”成为追星者的代名词。“超女”选手的粉丝群体近乎疯狂地通过短信投票、现场站台、高举灯牌等方式为喜爱的选手加油,这也让追星行为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引起了广泛讨论。最近十年,随着“韩流”文化、选秀文化的盛行,“饭圈”开始与“流量”“资本”紧紧捆绑,乱象迭出。

龚杰克等人认为“饭圈”是粉丝在追星过程中自发组织而成的利益团体[5],吕鹏等人则从明星和追星者之间的互动这一角度定义“饭圈”[6];李济沅认为“饭圈”不是粉丝的简单机械组合,而是粉丝之间各司其职、协同配合的有机整体[7]。对于“饭圈文化”的起源,学界有着较为统一的认识,即饭圈文化的兴起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普及。随着文娱市场和移动互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当代青少年接触和喜爱偶像明星的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8]。从本世纪初为崇拜仰慕的明星购票、买专辑、看现场演唱会的“远距离追星”,演变成在互联网上为偶像明星“控评”“做数据”“买流量”的“云追星”。在对偶像单纯的“情感依恋”变为“物质支持”的过程中,粉丝群体内部逐渐衍生出了一套有别于其他群体的语境和文化符号,最终演变为“饭圈文化”[9]。

(二)“饭圈文化”的特征

从“追星族”到“饭圈”,粉丝组织经历了从松散到严密的转变。随着大数据、信息技术的普及,“饭圈”人数与日俱增,“饭圈文化”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更加突出。饭圈的运作,愈发成为一个整体,从“粉头”到“死忠粉”再到“路人粉”,为更加快捷、高效、精准地为偶像应援,饭圈内部还出现了不同职能的分工。饭圈内部的有序性和高效性一方面提高了粉丝的体验感,另一方面,也加剧了“饭圈”作为一个集体的封闭性和排他性,促成了粉丝组织在一些对外及对内行动中的集体非理性状态,形成了“饭圈文化”独特的特点。

1.边界清晰——“饭圈文化”的封闭性特征

从社会学角度分析,“饭圈”本身就具有圈层化特征,即群体内部构成高度相似,内部成员间具备很强的社会联系,社会属性相近。基于对某个偶像共同的喜爱,青年群体以兴趣和情感为核心建立起了追星组织,通过在组织内部设定不同的层级、部门、公约、规范等,建立起组织内部的秩序。偶像则是维系饭圈内部运行的“助燃剂”,饭圈的一切活动皆围绕某个偶像进行。

近些年来,饭圈的发展渐趋成熟,活动组织、内部运行更加有序[10]。内部甚至还产生了独特的“饭圈用语”。如拼音缩写“yyds(永远的神)”“zqsg(真情实感)”等。这些类似“暗号”的语言方便饭圈成员高效交流,也同时彰显了圈层内部人员间的独特性。粉丝之间使用外人无法理解的符号进行交流,增强了内部成员间的联结,也进一步割裂圈内外的两个场域。因此,在“饭圈”中产生的文化带有封闭性,即饭圈的边界十分清晰,圈内圈外有明显的差异和隔阂。

2.排除异己——“饭圈文化”的排他性特征

“饭圈”组织的主要目的是围绕偶像进行一系列的“打投”活動,粉丝通过“打榜”、买专辑、买偶像周边等消费行为表明对偶像的喜爱,也借此增加偶像的人气,提高偶像商业价值[11]。在这个过程中,就不免出现偶像与偶像间的利益冲突。为了达到“固粉”的目的,保持圈内的“纯洁性”,饭圈内部不允许组织成员同时表现出对其他明星的喜爱。为提高偶像的影响力和路人好感度,粉丝会在新媒体平台上对偶像进行“控评”。特别是当平台上出现偶像的负面言论时,粉丝就会进行有组织的“刷屏式控评”行为,力求将负面评价“淹没”,避免相关信息出现在显著位置上。由于饭圈这种排他性的文化氛围,饭圈内的个体很难接受不同的意见及看法,难以形成独立思想和判断能力,容易陷入“信息茧房”。

3.乌合之众——“饭圈文化”的煽动性特征

“饭圈文化”极具煽动性,容易使人陷入狂热之中。与传统的追星行为不同,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粉丝通过“饭圈”进行联结,将个人的追星行为转化为群体行为,由于有相同的情感诉求,饭圈内的粉丝行为也容易互相影响。勒庞在《烏合之众》当中指出,处在群体中的个人会作出一些在独处时不会作出的行为。群体的狂热能够使人“丧失理智”,作出与自己日常行动截然相反的选择。饭圈里的“粉头”,一般由资历较深的“粉丝”担任,有些甚至由艺人的经济公司派人委任。这些“粉头”作为追星活动主要的组织者,经常使用一些具有煽动性的语言对圈内其他成员进行鼓动甚至是操纵,如“只买两张专辑跟‘路人有什么区别?”“他为你承受的恶意,你要拿这次销量来还!”“你不打投,配得上这么好的他吗?”等。通过话术鼓动粉丝为偶像消费、做数据,或集体控评、攻击“对家”等。在群体民意的裹挟下,个人往往为显示合群跟随大流,加上一些大学生价值观不够成熟,容易被误导和操纵。

三、“饭圈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粉丝群体超5亿,近7成“00 后”认为自己是混饭圈的人员。81.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曾有或现在有”追星行为。据某饭圈app披露的数据显示,其大学生用户数占比达到75.8% [12]。可以说,大部分青年学生都可能受到“饭圈文化”的影响。理性看待并合理利用偶像的力量可以对青年的成长成才起到正面的激励和引导作用。

(一)“饭圈文化”创造变革机遇

“饭圈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为青年提供了学习的榜样。对公众人物怀有崇拜之情、模仿冲动是青年在成长过程中的正常表现[13]。在成长的道路上,部分大学生容易感受到困惑和迷茫,缺乏前进的力量,偶像的出现正好填补了大学生精神的空虚,成为学生的情感寄托和学习目标。特别是近几年风靡的“养成类”偶像,让粉丝全程参与到偶像的培养、练习、出道过程中,使得粉丝更有成就感,同时,也能够让粉丝了解到偶像的成长过程的不易以及成功的艰辛。

另一方面,“饭圈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路径和载体。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较为严肃和死板,教育方式和途径都比较陈旧。主要采取的是“老师说,学生听”的方式。其中一些内容对于当代青年来说年代过于久远,从生理距离和心理距离来说都比较遥远,不利于学生产生共情。“饭圈文化”通过给予抽象的事物以具象,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生动活泼了起来。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如国民历史普及漫画《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其粉丝群体称自己为“兔子”,中国为“种花家”。漫画展现了中国清末以来的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讲述中国历经磨难到腾飞崛起的故事。粉丝以“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愿在种花家”作为“圈内人”的信条。以“爱国”为主基调的“饭圈文化”,将无形的“爱国主义”具象化,增强了爱国主义的亲和力。

(二)“饭圈文化”产生消极后果

大学生社会阅历较少,思想不够成熟,价值观也正处于一个不稳定易变化的阶段。“饭圈文化”显示出来的封闭性、异质性和煽动性等特征,容易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造成负面影响,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挑战。

在商业资本运作下衍生出的“饭圈文化”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一定消极影响。饭圈中为了表现对偶像的支持,就需要粉丝为偶像花钱,饭圈内禁止所谓“白嫖”即不花钱只享受的行为。如果粉丝不愿意为偶像花钱,就容易被圈内的其他成员孤立,甚至遭到“驱逐(开除粉籍)”。在这种集体道德情感的不断刺激下,饭圈青年的自尊心和虚荣心不断膨胀。大学生经济来源有限,为完成追星“指标”很可能出现过度消费的情况。

另外,“饭圈文化”体现出的娱乐化、碎片化等特征,造成严肃的政治议题被“泛娱乐化”,这种过度“消解严肃”的现象也值得担忧。为扩大影响,吸引流量,部分影视作品启用流量明星来饰演历史人物。虽然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吸引年轻人了解历史,但往往容易造成关注点的转移。经常可以观察到一些历史剧的宣传微博下,出现粉丝整齐划一的控评,这些评价多在表达对明星演技或颜值的赞扬,甚少关注到作品的意义和史实本身。在诠释作品的过程中,一些明星缺乏对历史的敬畏,甚至出现政治立场的错误,极其容易对青年产生误导。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何以应对“饭圈文化”

“饭圈文化”在互联网上的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认知与思维方式,对高校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探索“饭圈文化”中隐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一)创新教育内容和方式,提升思想教育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正确看待“饭圈文化”的影响,借鉴“饭圈思维”进行管理。一是尊重大学生追星背后的心理和情感诉求,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关心学生的精神世界,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爱好,引导学生找到追星之外的情感寄托。二是提高新媒体素养,主动了解当下受学生欢迎的热点,构建平等的沟通交流方式。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结合起来,做到寓教于乐、润物无声。三是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利用网络信息传播“扁平快”的特点,克服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局限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二)正确利用“优质偶像”力量,积极传播正能量

对偶像的崇拜和欣赏是青年投身“饭圈”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动因,偶像的力量对“饭圈文化”的广泛传播起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利用这一点,发掘、利用好“优质偶像”资源,使之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如,为增强“青年大学习”对广大青年的吸引力,共青团中央邀请了央视主持人王冰冰、知名up主毕导等广大青年学子喜爱的名人参与到学习视频的录制中。视频一推出,当月参学比显著上升,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又如,在疫情初期,一些流量明星捐款捐物,以切身行动影响粉丝,引导粉丝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在需要的地方,营造了良好的风气。各级各部门、各高校应充分利用好饭圈资源,通过偶像对青年的影响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生动性和吸引力。

(三)注重培育“意见领袖”,引领学生群体新风尚

注重培育学生中间的“意见领袖”,牢牢把握思想政治话语权。积极培育学生中政治素养较强、各方面表現突出、具有较强号召力的学生意见领袖。寻找学生当中特别优秀的同学,加大对这部分同学的培养和打造力度。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利用“领头羊”效应,以学生意见领袖为辐射点,以点带面,凭借其思想言论、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影响带动广大青年学生。如北京邮电大学学生,B站知名up主“老师好,我叫何同学”,他的视频涉及数码产品、教育、运动乃至人生选择等诸多话题,激励广大学子勇敢追梦。视频曾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官媒转发推荐。他甚至将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做成视频,获得广泛关注。他的毕业设计也获得了北京邮电大学的优秀毕设,这样正能量的榜样,从学生当中来,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其言论、态度、价值观等容易被学生接受,更容易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

(四)加强对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当下互联网环境较为复杂,各类观点、言论鱼龙混杂。“饭圈文化”深受不良风气的影响,在金钱观、是非观等方面对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饭圈文化”,既没有必要全盘否定,更不能全盘接受。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一是开设相关课程,加强学生网络素养。将学生网络素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的必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和网络道德规范。二是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如通过举办各类活动、举行主题班会等形式帮助学生认识到为偶像“打投”需要适度,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适当支持。但是对偶像最大的支持则是学习偶像身上的珍贵品质,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三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引导学生正确辨别“饭圈”的言论,学会独立思考,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立场坚定。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98.

[2]张钧莉,方明东.迷失的狂欢:“饭圈文化”失范表征、成因及治理[J].当代青年研究,2022(02):88-93.

[3]孟威.“饭圈”文化的成长与省思[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19):52-59+97.

[4][8]胡岑岑.从“追星族”到“饭圈”——我国粉丝组织的“变”与“不变”[J].中国青年研究,2020(02):112-118+57.

[5][13]龚杰克,赵福江.“饭圈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影响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小学管理,2020(07):28-31.

[6][10][11]吕鹏,张原.青少年“饭圈文化”的社会学视角解读[J].中国青年研究,2019(05):64-72.

[7]李济沅.“饭圈”文化现象的生成逻辑与青少年引导策略[J].中国德育,2020(16):18-22.

[9]李金秋.“饭圈”文化对青少年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及启示[J].汉字文化,2020(19):163-164.

[12]张力一翔,周学政.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饭圈现象研究[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23(03):14-19.

责任编辑  韩  谦

作者简介:梁辰,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辅导员、讲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华南农业大学学生工作研究项目“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及其应对研究”(项目编号:2021Y026)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追星偶像思想政治教育
超级富翁帮你追星
简简单单的追星时光
偶像报
我们班的追星风
编辑部追星日常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我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