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的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2023-05-30马振清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社会稳定中国式现代化国家安全

马振清

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作出了战略部署,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深刻認识新时代十年国家安全取得的显著成就,准确把握当前国家安全形势的新变化新趋势,有助于我们总结经验教训,沉着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充分认识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从提升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强化领导干部应对风险本领、充分发扬斗争精神入手,努力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国家安全;国家安全能力;社会稳定

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 - 5381(2023)02 - 0005 - 08

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稳定是一个国家走向繁荣兴盛的必要条件,也是保证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成立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从《国家安全战略纲要》制定和实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的修订出台,我国的国家安全体系逐渐成型,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显著提升,国家安全得到全方位加强。在此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并没有停止对如何保障好国家安全进行探索,特别是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国家安全”出现了29次,报告用专章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1]52进行全面部署,突出了国家安全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战略地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努力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顺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新时代十年国家安全体系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在国家安全领域,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与当代中国国家安全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重要论述为指导,在国家安全制度体系、法律体系、战略体系以及教育体系等方面均取得一系列显著成就,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点和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

(一)国家安全制度体系愈加成熟

国家安全体系的完善和能力的提升,需要强有力、专业化的领导机构进行统筹协调。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都格外重视国家安全工作,并在不同时期成立了相应的国家安全机构,对国家安全起到了很好的制度保障作用。从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到国家安全部,再到中央国家安全领导小组,不同时期的国家安全机构根据时代背景以及国家安全领域的战略需要,其职能更多偏重于保障国家的外部安全,对涉及国家主权、制度安全的相关事宜主要从外交的角度进行决策,对国家的内部安全以及内外安全的协同工作机制的重视程度则没有达到今天的高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际局势波诡云谲、瞬息万变,国内形势深刻变化、日趋复杂,威胁国家安全的因素出现多元化局面,国家安全受到严峻挑战。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和综合实力的较量,还是制度之争。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安全工作体制机制还不能适应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需要搭建一个强有力的平台统筹国家安全工作。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已是当务之急。”[2]506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2]540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设立,有效实现了国家安全工作的统一决策、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同时将公共安全治理和社会治理纳入国家安全治理体系之中,完善了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国家安全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安全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在面对香港修例风波、新冠肺炎疫情、“台独”势力分裂活动等重大挑战和考验时,正是由于我国协调高效的国家安全制度与工作机制,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好人民安全和社会稳定,凸显了我国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牢牢地将维护国家安全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二)国家安全法律体系基本建立

在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和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后,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安全法律体系也开始了进一步探索。在党的十八大之前,我国尚未形成较为科学、系统的国家安全法律体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快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抓紧出台反恐怖等一批急需法律,推进公共安全法治化,构建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3]此后,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安全法治体系建设,相继修订、出台了20多部与国家安全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各级地方政府也作出积极响应,积极开展维护国家安全的立法活动,至此形成了以宪法为主体、以国家安全法为主干、以国家安全具体领域专门性立法为辅助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法律体系,国家安全体系建设得到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在国家安全法律体系中,2015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无疑起到了统领性、综合性、基础性的作用,基本上涵盖了国家安全事务的方方面面。以此为基础,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情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一系列与国家安全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国家应急管理体系”[1]53。在这其中,国家安全法治体系发挥着关键性、保障性作用。因此,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针对我国国家安全法治实施与保障中的不足和短板,我们只有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相应措施,才能不断适应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需要。

(三)国家安全战略体系逐渐定型

国家安全战略是为了维护和保障国家免受内外不安全因素影响,合理配置国家资源,充分运用国家力量,以确保国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稳定的指导方略。世界各个国家都十分重视国家安全战略规划,特别是近几年国际局势加速演变,世界各大国纷纷制定新的国家安全战略,以充分应对当前世界格局的快速变化。例如:俄罗斯在2021年出台新版《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战略》;日本在2022年4月对2013年12月由内阁会议通过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进行修改,并将中国视为最大的竞争对手;美国历来重视国家安全战略规划,自1987年里根政府首次发布《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以来,美国历届政府都会发布新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其中拜登政府于2022年10月发布《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把中国列为最严重的威胁和挑战的国家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国家安全战略。201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国家安全战略纲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通过的首部国家安全战略文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的认识上升到全新高度,并将国家安全理论和实践不断向前推进。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安全政策,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统筹推进各项安全工作。”[4]2021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国家安全战略(2021—2025年)》,以五年计划的形式对国家安全工作作出重点部署。至此,国家安全领域的战略性文件日益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这使我们进一步掌握了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主动权,进一步巩固了十年来国家安全领域取得的成效,进一步拓展了新时代国家安全战略的视域。

(四)国家安全教育体系不断完善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维护国家安全不仅需要党和国家在宏观层面的综合把握,还需要科学完备的教育体系以培养大量专业的国家安全人才。2015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也明确规定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随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面对外部敌对势力的打压、遏制、封锁将会愈加强烈,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相互嵌套,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艰巨。在此情况下,针对此前一段时间国家安全教育在各学段开展不到位的问题,教育部先后在2018年4月和2020年10月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和《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后者更是涵盖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16个领域,细化了每个重点领域的主要学习内容,根据当前各领域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规定了学习要求,为培养具有国家安全意识的时代新人明确了方向。除此之外,2021年1月,国家决定设置第14个学科门类——交叉学科,并下设“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和“国家安全学”两个一级学科。基于此,部分高校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纷纷设立国家安全学院或国家安全学专业。2021年4月,经过专家论证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北京师范大学在原有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研究院基础上,成立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成为国内首个设立“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的高校。此后,吉林大学、国防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南京大学也成功获批“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虽然国家还没有明确“国家安全学”的具体二级学科,但众多学者认为,我国的国家安全学科建设态势良好,国家安全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正处于上升阶段,国家安全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为国家培养大量复合型国家安全人才,为保障国家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当前国家安全形势的新变化新趋势

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必须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进行科学研判,对当下国际局势的发展和国内环境的变化作出战略判断,为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顺利推进营造良好安全环境,为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奠定坚实的安全基础。

(一)世界格局加速演变,国家安全外部环境复杂动荡

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其主要原因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始终以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国家安全工作,统筹好外部安全与内部安全,国家安全体系愈加完善,国家安全能力显著提升。当今世界愈来愈成为一个整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加强,国家间相互依赖空前加深,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5]在这种背景下,维护好国家安全不能仅仅只注重消除国内的不安全因素,也要综合考虑好国家安全的外部环境,努力以自身的安全建设推动整个世界的和平安定,做到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大家安全才是真的安全,這也是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深层内涵。

当前,我国外部安全压力陡增,安全领域威胁层出不穷。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1]26一方面,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在以更加昂扬的姿态不断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民族复兴进程不断推进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将中国作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对象,利用媒体霸权大量制造假新闻、假舆论,抹黑和丑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形象,并不断利用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制造事端,通过在中国台湾、香港等地扶植代理人,影响不明真相的人民群众,企图制造“颜色革命”。另一方面,虽然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但在地缘政治、局部冲突、恐怖主义等安全威胁的影响下,世界局势动荡不安,整个国际秩序处于深刻变动之中。尤其是2022年初爆发至今的俄乌冲突,使得世界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能源危机、粮食危机、通货膨胀等一系列影响国家安全稳定的因素持续蔓延、不断发酵。因此,全面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必须要以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对国家安全工作进行超前布局,防止外部安全威胁与内部安全威胁连锁联动、共同作用。

(二)非传统安全威胁愈加凸显,国家安全内部环境深刻复杂

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作为党治国理政的重点工作,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显著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1]26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过程中,影响国家发展的各种不利因素仍是客观存在的,能否有效应对这些风险挑战,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和中华民族的命运。

热爱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世界范围内大的战争很难再打起来,国家间的战略竞争和实力比拼集中于科技、网络、资源等方面。2019年底暴发的新冠疫情,时至今日仍对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强烈的冲击。这次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较大冲击,经济增长下行压力逐渐加大,金融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面临重大考验。不仅如此,这次疫情还引起了一定的社会安全危机,疫情防控的负面新闻迅速在网络空间发酵,以生物领域为中心逐渐对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网络安全造成威胁。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强化经济、重大基础设施、金融、网络、数据、生物、资源、核、太空、海洋等安全保障体系建设。”[1]53这些恰恰都是国家安全中的非传统安全领域,也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多元化影响,以底线思维及时预判、提前反应、做好防范,努力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三)党的建设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党的执政安全受到严峻挑战

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关键在党。党员队伍建设好坏直接关系到各项国家安全工作的推进情况。只有党的执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才能更好地巩固党的领导地位、执政地位,国家才能实现长治久安。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的威慑加持下,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政治隐患,党员违法乱纪事件数量显著下降,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但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63.1万件、处分62.7万人,均高于2019年、2020年数据。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5万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7.7万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8万人。[6]这说明违规违纪违法行为仍未完全根治,党内存在的政治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仍然复杂,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管党治党也永远在路上。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如果党内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党的执政安全基础就会受到动摇,国家安全也将面临严峻挑战。

三、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国家安全工作面貌焕然一新,在此基础上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有助于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有助于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安全感。

(一)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提基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在遵循现代文明进步逻辑和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基础上,基于中国发展实际所走的一条全新的、独立自主的现代化道路,打破了西方世界对现代化模式的垄断,形成了人类社会发展新格局,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实现现代化的中国模式、中国方案,也有力地印证了现代化并不等同于西方化,展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勃勃生机。实现现代化是民族国家的普遍追求和共同目标,集中展现了政府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也是全球各国政府治国理政的重点和难点。在当前国际社会中,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不超过30个,这些国家绝大多数都集中在西方世界,走的是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正是基于此,西方主流媒体大肆鼓吹西方现代化的正确性、唯一性,向世界上没有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极力推销西方模式。但是,西方现代化是建立在对劳动人民长期掠夺的资本积累基础上的,其特征是社会和阶级的极度两极分化,西方世界却以文化和价值观输出的方式,掩盖对其他非西方国家殖民掠夺的历史事实。

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范式的超越,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中国发展用实际行动向发展中国家证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可行性。正是基于此,在“东升西降”发展趋势日益显现的情况下,西方国家才对中国的崛起和发展愈加敌视,平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坚实的安全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1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民族发展的根本前提,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将十分困难。从历史逻辑看,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丧失了国家安全,从此中华民族遭受侵略掠夺欺凌,一步步从盛世走向衰落。此后,许多仁人志士为了救亡图存展开了长期探索,不同阶级、不同政党相继登上历史舞台,但始终没有改变中华民族贫穷落后的境遇。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非凡的勇气和卓越的领导,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实现了民族独立,建立了新中国,至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富足,中华民族走上现代化发展之路。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新论断、新思想,特别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也使中国的国家安全面貌焕然一新。因此,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能为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提供安全环境。

(二)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

发展是解决我国当前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有序,才能促进国家和民族繁荣富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安全与发展是必须兼顾的两方面。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安全和发展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一方面,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历史反复证明,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发展水平上去了,才能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军队保障,发展才是最大的安全,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才能破解改革过程中的发展难题,不断夯实安全的根基。另一方面,安全是发展的条件。没有安全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发展,只有国家免受安全威胁,才能一心一意谋发展,才能将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安全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向好,但国际环境日趋错综复杂,国际关系不断变革,面临的风险挑战显著增多,要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朝着有利于我国发展的方向并不容易,这使得我国发展进程中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也大大增加。虽然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但是当今世界发展格局正发生着深刻变革,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深度推进,逆全球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进一步抬头,大国博弈日趋激烈。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已进入攻坚期、深水期,各种看得见、看不见的矛盾冲突叠加在一起。因此,只有切实做好国家安全工作,坚持以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努力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在确保安全的同时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掌握历史主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从而确保中国这艘巨轮在惊涛骇浪中行稳致远。

(三)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不断满足人民安全感的重要举措

国家安全视域下的安全感是对生活环境、社会治安以及自身稳定的一种主观的感受,虽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生理需求列为人的最低级需要,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安全需求越来越成为人们的“第一需求”。因此,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不断满足人民安全感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夯实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7]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必须将维护人民安全、提升人民安全感置于首位,这既是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国家安全领域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体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的基本前提。也只有切实保障好人民生命安全、健康安全和财产安全,才能发挥群眾首创精神,紧紧依靠群众力量守护好国家安全,形成人人参与维护国家安全的良好社会风貌。

截止到目前,总体国家安全观已经扩展涵盖至16个具体领域,虽然并没有单独将“人民安全”列为16个领域之一,但又处处都体现着人民安全,把人民安全的重要性提升到新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人民安全的重要性,从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到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再到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都深深印刻出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彰显了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既为了人民又依靠人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收入水平逐年递增,特别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完成了我们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也印证了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当基本生活得到充分满足后,人民群众对安全感的需求就会与日俱增,迫切需要更加完善、更加科学的国家安全保障。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有助于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手段、更新的理念沉着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将更多的国家安全工作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四、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路径

(一)提升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

国家安全事关民族兴衰和人心稳定,维护好国家安全从来都是每个国家的头等大事。国家安全的有效保障不止取决于国家军事实力、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强弱,更重要的是生活在这个国家中的全体社会成员都有意愿和能力参与到维护国家安全的行动中。如果说一个国家的国防力量是维护国家安全的“硬实力”,那么全民的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就是维护国家安全的“软实力”。2021年,我国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的满意度达98.62%,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虽然我国的国家安全体系日益完善,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显著提升,但是从公民个体角度来说,全民的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还有待提高,还没有完全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需要全社会和全民共同参与和支持,使其更加自觉地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成为国家安全的坚实守护者。

一方面,要继续利用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宣传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国家安全知识的良好氛围,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2015年修订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十四条规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从2016年4月15日第一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设立开始,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业、社区、学校都会自发以“国家安全”为主题开展各式各样的宣传普及活动,提高社会公众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意识,成功动员群众投身到维护国家安全的各项工作中去。另一方面,虽然《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为各学段系统开展国家安全教育作出了具体规定,但实际教学中“失声”“失语”现象仍然存在。大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需要继续推进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特别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实现国家安全教育覆盖全学段,使学生尽早学习国家安全知识。要清晰认识我们国家所处的内外环境,树立国家安全忧患意识和法治意识,进而提升整个民族的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

(二)强化领导干部应对安全风险本领和能力

领导干部是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主力,需要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具备较强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要锻造忠诚可靠、能力突出、敢于斗争的国家安全干部队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来自外部的安全威胁也随之增多,对经济社会发展、政治稳定、人民福祉构成潜在威胁,进一步增加了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难度,对领导干部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和本领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以生物安全为代表的非传统安全威胁逐渐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相比以军事、政治、国土安全为核心的传统安全,非传统安全威胁因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破坏力大等特点,一经爆发就会迅速对国家安全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除此之外,非传统安全威胁往往具有连锁效应,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很容易在不同领域产生综合性影响。因此,领导干部要转变思维观念,深刻认识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严重性、深远性、复杂性,确保我国重点领域免受安全威胁。

一方面,要对党员领导干部开展经常性的国家安全教育培训,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国家安全意识,不断提升他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各级领导干部应急处突能力专题培训班,开设国家安全教育主题研讨班和讲座,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集中性、脱产式国家安全教育培训,有助于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的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提升他们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的学习,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安全的重要讲话精神,利用好《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读本》《总体国家安全观干部读本》《总体国家安全观学习纲要》等学习读物充实国家安全理论知识,在学习中树立历史思维、底线思维、法治思维,更好地将其运用于维护国家安全的实践中去。广大领导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是党治国理政的主要群体,他们看待和处理国家安全问题的态度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需要领导干部增强国家安全担当精神,在实际斗争中提升应对安全风险本领,铸就坚不可摧的国家安全防线。

(三)充分发扬斗争精神,切实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

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精神品质,是我们党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关键所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更需要牢牢把握住这一取胜密码,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有效抵御来自外部的威胁和风险,确保我们沿着正确道路前进并不断取得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发扬斗争精神,展示不畏强权的坚定意志,在斗争中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牢牢掌握了我国发展和安全主动权。”[1]4首先,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要同一切损害人民利益、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作斗争。如果每位党员都能够做到爱党爱国、忧国忧民,发扬斗争精神,在大是大非面前勇于亮剑,面对歪风邪气敢于较真碰硬,做维护国家安全的忠实守护者、践行者,切实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那么广大人民群众就能由衷地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就能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其次,要在主动作为中强化斗争意识,增强斗争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需要有充沛顽强的斗争精神。”[8]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只有在重大风险挑战面前不畏惧、不退缩,在各种错误思潮中明辨是非,敢于触及深层次矛盾问题,正视风险冲击与安全威胁,在矛盾冲突面前勇于迎难而上,及时消除各种党内政治隐患,才能在一次次重大挑战中提升自我,积累斗争经验,才能锻造出过硬的斗争本领。再次,要讲究斗争方法策略。斗争并不都是一味斗争、盲目斗争,并不一定非要拼得头破血流才能达到目的,要做到有勇有谋、智勇兼备。斗争也不是不让步,但在国家安全领域,涉及人民利益、国家主权、领土安全的问题上,我们绝不会妥协半步,做到原则问题寸步不让,牢牢把维护国家安全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努力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发展实际作出应对及改变,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新变化新趋势,以强大的政治勇气和科学战略定力系统推进,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64.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9.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72.

[6]赵乐际.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 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22-02-25(2).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81.

[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23.

Modernization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System and Capacity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the Overall National Security Concept

Ma zhenqin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henzhen),Shenzhen 518055,Guangdong,China)

Abstract:The report approved by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emphasized the strategic plans for modernizing China's national security system and capacity,which have safeguarded the success in advancing and expanding Chinese modernization.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national security in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new era,together with keeping pace with new changes and trends in national security,conduces to a thorough review of the relevant historical experience,and thus making for effectively responding to a series of immense risks and challenges on the journey ahead. With its significance sufficiently recognized,modernizing the national security system and capacity is to be conducted by raising the people's awareness and readiness regarding national security,strengthening the officials' ability of coping with risks,and bringing into full play our fighting spirit.

Key words: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national security;national security capacity;social stability

责任编辑:刘有祥 李祖杰

猜你喜欢

社会稳定中国式现代化国家安全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国家安全视角下的战略物资储备立法完善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关系研究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华人卷入两起涉美“国家安全”案
邓小平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