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策略
2023-05-30陈求丽
陈求丽
【摘要】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优化作业设计,合理设计分层作业,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真正做到减负增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策略
2021年,随着“五项管理”文件的颁布及“双减”政策的落地,作业成为教育关注的热点。作业既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2021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作业管理的通知》明确指出:“把握作业育人功能,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创新作业类型方式。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彈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提高作业设计质量。”而目前小学数学的作业形式比较单一,书面作业占绝大多数,目标不明、盲目多练,数学作业的设计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出现了作业“一刀切”的现象。笔者以为只有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学情优化作业设计,注重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实践性、探究性,同时兼顾群体特点与个体差异,设计合理的分层作业,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真正做到减负增效。
一、关注学生差异,多角度设计数学作业的层次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数学课程既要促使全体学生达到数学学习的基本质量标准,也要为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留足空间。但受到智力、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尤其到了中高年级,学生的个体差异越发显著。作业设计需要关注学生差异,从不同层次设计满足不同学生需求的差异性作业,可以有效提高作业的针对性,使所有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均能充分受益。
1.基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水平,从作业难度进行分层
基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水平,设计体现不同难度水平的作业供学生选择,是体现作业差异的一个重要途径。设计不同难度水平的、可供选择的作业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习基础和能力水平不同的学生达成符合自己现阶段学习需求的目标。不同难度水平作业设计的关键是要准确地知道各类学生所处的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水平,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现、学生日常的测试和练习结果,或通过学生前几次作业表现的结果来进行综合判断。并据此设计能够体现差异的作业。通常情况下,不同难度水平作业的设计有两种方式:一是设计体现不同层级的作业板块,如“基础巩固”“能力提升”“拓展应用”等,其中“能力提升”“拓展应用”板块对学习基础和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学生可以选择完成。不同层级的作业板块既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又可以激发学生挑战的积极性。 二是设计若干体现不同难度水平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能力水平选择相应的作业。
案例1: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三”单元复习分层作业
【基础巩固】
一、仔细观察,选一选,填一填。
1.右边的4个平面图形分别是左边几何体从什么方向看到的?
2.一个几何体,从上面、正面、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都是,则这个几何体是( )
【能力提升】
二、动手操作,填一填。
一个几何体,如果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动手摆一摆,这个几何体至少需要( )个小正方体,至多需要( )个小正方体,一共有( )种摆法。
【拓展应用】
三、动手操作,画一画。
一个几何体,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图中的数字表示这个位置上的小正方体的个数,请你摆一摆,再画出这个几何体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右面看的平面图形。
为了考查学生对“观察物体”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教师从三个层级设计四道作业题供学生选择。第一题的两小题是从不同面观察几何体,属于基础水平。第二、三题是操作题,是逆向思维的题目,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需要根据所给的平面图推出几何体,这样的作业既能锻炼学生的推理意识,又能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基于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从作业完成形式进行分层
学习风格是学生偏爱的学习模式,比如有的学生喜欢通过聆听和记笔记进行学习,有的学生善于在讨论对话中进行学习,有的学生喜欢视觉化的学习方式,有的喜欢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学习等。作业设计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风格,在作业完成形式上体现分层,能激励学生努力完成作业。基于学生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差异设计作业,关键是要了解学生的认知风格类型和个人喜好,针对同样的作业内容和要求,设计不同完成方式的作业,作业完成的方式可以是画思维导图、绘制图表、设计方案、录制视频、模拟表演、展示交流等,学生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喜欢的或者能够证明自己学习结果的方法或表达方式完成作业。
例如在“圆”的单元知识整理时,教师可设计如下题目让学生完成:请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文字描述、思维导图、表格、图文结合等)梳理“圆”单元的知识结构。
此题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同样的作业目标和内容,设计用多种方式完成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选择不同的方式自主梳理单元知识结构,加深对单元知识的结构化理解。
3.提供不同指导方式,体现作业设计层次
对于同样的作业内容和完成方式,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多样化、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任务提示设计差异性作业。不同方式的任务提示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作业指导,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均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指导提示,支持学生顺利完成作业,进而达成相近的学习结果。不同指导方式的作业设计的关键是教师在设计作业前要先了解学生完成作业时可能遇到的困难,预设该为学生提供怎样的方法指导才能帮助不同的学生顺利完成作业。作业指导即有方法指导,也可以提供工具、资源等的支持。
二、关注学生认知特点,创新分层作业的形式
小学生心理发展及认知特点是从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渐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具体生动、直观形象的事物更容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小学生的识记由无意识记向有意识记转化,以机械识记为主,由形象记忆向抽象记忆转化。思维由直观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情况,设计基础性的书面作业、游戏型作业、拓展性的实践体验型和跨学科型等类型的作业,创新作业形式,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1.设计游戏型的数学作业
游戏是孩子最自然的学习方式,他们在游戏中能汲取数学智慧,在探索中能展现个性风采。数学游戏不仅为孩子们的学习带来乐趣,更重要的是让每个孩子感受到了数学魅力,体会知识与生活的深度融合,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以及对世界的探索欲望。小学生由于好动和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点,对游戏有很大的兴趣爱好,老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在作业设计时多设计一些数学游戏,如猜数字、纸牌游戏、图形变身、24点等有趣的数学作业,改变单一的作业形式,将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把知识、技能训练与非智力因素培养和智力因素的开发活动巧妙联系,让作业变得更生动、有趣。
2.设计实践体验型的数学作业
实践体验型作业是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作业,需要综合运用知识,建构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开放中创新。实践体验型作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开放性、多样性、探究性和创新性,内容贴近生活,形式灵活多变的特点。教师在设计实践体验型作业时,作业内容要注意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参考学生个人经验和已有知识经验,从解决问题出发,以真实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体验生活,感受数学在现实世界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在完成作业的途径、方法、手段上要体现多样化,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完成作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探究,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3.设计跨学科作业
跨学科作业是一种新型的作业形式,是课程视域下作业观所必须考虑的一种关键的作业类型。它倡导统整学生已有的学科学习经历,以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为导向,注重跨学科理解,合理利用校内外的时空,鼓励学生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探究等方式开展跨学科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跨学科作业可以立足某一门学科,与其他学科联系整合进行设计,也可以综合多门学科,超越学科进行设计。
三、关注作业素材,丰富分层作业的内容
小学数学作业素材的选取应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现实,以利用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过程,培养抽象能力、推理能力等。《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学生的现实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活现实,即学生熟悉的事物,以及自然、社会中的想象和问题。二是数学现实:即当前学生已积累的数学知识。三是其他学科现实,即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在各学段已经具备的其他学科知识。”数学作业设计,可以根据学生的现实选用学生比较熟悉的学校和日常生活中的素材选编、改编或创编数学问题,以丰富作业的内容。
1.结合教材精选题目
数学教材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一般来说,教材中的习题大多数是基础型题目,教师可以通过精选教材中习题作为基础性巩固练习,检验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掌握程度。
2.依据教学内容改编题目
《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作业管理的通知》明确指出:“为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教师可以根据课标要求和教学内容选编、改编、创编符合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比如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后,为考查学生对多边形面积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情况,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设计以下的分层作业:
案例二:“图形的面积”分层作业
1.计算图1中梯形的面积。【基础题】
2.(1)补充完成图2方格上面的图形使它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进阶题】
(2)找出2种以上的解题方法,并写出你的想法。【挑战题】
第1题是基础性题目,考查学生对梯形面积理解并会计算梯形的面积。第2题根据已给出的面积大小补充图形,题目具有探究性和挑战性,其目的是利用探究性作业,培养学生空间观念、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创编题目
《义務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教学建议提出:“要强化情境设计和问题提出,真实情境创设可从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和已有数学经验等方面入手,围绕教学任务,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加工特点的素材。”高质量的作业设计应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真实的学习和生活中寻找题材,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总而言之,数学分层作业设计要根据作业目标和内容,关注学生的差异,通过多种途径设计满足不同学生需求的作业,让作业目标更明确,形式更为多样,内容更贴合每一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提高作业的针对性、适切性。高质量的作业设计和实施,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业也由此成为减负增效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王月芬.重构作业: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义务教育高质量基础性作业体系建设项目组.学科作业体系设计指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六类专项课题“五年级数学下册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QJH20211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