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自动化对降低中间品进口依赖的分析

2023-05-30王磊

支点 2023年3期
关键词:工业自动化引言

王磊

【摘要】在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本文通过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数据库和WIOD数据库,测算了2000-2013年的中国企业的DVAR、工业机器人使用状况与制造业行业的中间品进口依赖程度,以DVAR为视角,探究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能否抵御中间品进口依赖的负面冲击。研究发现,中间品进口依赖会对企业造成负面冲击,显著降低企业的DVAR。当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之后,能够提升企业的DVAR,抵御住中间品进口依赖的负面冲击。

【关键词】中间品进口依赖,DVAR,工业自动化

引言

目前,中国是全球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然而,中国制造业体系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导致我国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部分中间品需要长期依赖于进口,使得我国制造业发展受制于人。当前,我国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降低对国外中间品的依赖,减少中间品进口依赖的负面冲击,提升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国内增加值。

同时,工业机器人作为现代制造业中集诸多高精尖技术于一体,是技术进步的标志。制造业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能显著提升企业生产率,促进技术进步。那么,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是否能降低中间品进口依赖的负面冲击?本文将基于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视角出发,探究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之后,企业的出口国内增加值率能否得到提升,中间品进口依赖的负面冲击是否得到缓解。

一、文献综述

关于中间品进口的研究,以往学者多关注中间品进口的正面效应。许家云等(2016)认为企业中间品进口会提升其存活率。田巍和余淼杰(2014)认为,中间品关税的降低使得企业能够增加其他方面的投入,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可以发现,现有文献多是从正面发掘中间品进口的作用,本文则是着重研究中间品进口的负面冲击,对现有文献进行补充。

关于工业自动化的研究,国内外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企业应用工業机器人之后对企业的生产率与产品质量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Graetz 和Michaels(2018)认为,机器人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此外,蔡震坤和綦建红(2021)认为,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后将能够提升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从而帮助其更好地获得定价权,最终得以提升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更有优势的地位。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为本文研究中间品进口与工业自动化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但仍有可以完善的地方:1.之前的研究中多关注中间品进口依赖的积极影响,可美国断供华为事件让我们意识到,过于依赖中间品会导致被外国高科技公司“卡脖子”等问题,本文也将着重研究中间品进口依赖的负面效应;2.以往的研究多是从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获得行业层面的数据,由于行业分类的不一致,往往会出现误差,本文则是通过HS代码与中国海关数据库直接识别企业层面的机器人使用状况。

二、实证分析

(一)指标测算

1.企业出口国内增加率

3.工业自动化程度

本文通过中国海关数据库,识别机器人HS代码,统计出企业层面进口机器人数量(rbtqty),本文采用企业机器人进口数量(In rbtqty)作为企业工业机器人应用的代理变量。

4.描述性统计

本文主要使用的数据为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时间区间为2000-2013年,数据具体的描述性统计见表1。

(二)模型设定

(三)结果分析

表2是式(3)的估计结果,第(1)列是只控制个体固定效应的结果,第(2)列是控制了个体、行业和年份固定效应之后的结果,第(3)列则在第(2)列的基础上加入了地区固定效应,第(4)列则是多控制了行业×地区的高位固定效应。可以发现,不管怎么样控制固定效应,中间品进口依赖的系数为负,说明中间品进口依赖对DVAR造成了显著的负面冲击,过度依赖中间品进口导致企业的出口国内增加值率下降,而中间品进口依赖对中间品进口依赖与机器人的交互项的系数始终显著为正,说明企业应用机器人之后,将会对DVAR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抵御中间品进口依赖的负面冲击,提升企业的出口国内增加值率。

(四)内生性分析

在前文的基准回归中,所用到的控制变量可能与DVAR有反向因果关系。比如企业年龄越大的企业往往规模越大,越有可能使用工业机器人,从而提升企业的DVAR。本文采取行业机器人平均进口强度(industy_ robot)来作为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工具变量。行业机器人平均进口强度受行业层面的变量,而DVAR则是具体企业层面的变量,二者之间的关联度较低。同时,行业机器人平均进口强度是用每个行业进口机器人企业数量与该行业企业总数的比值来表示,能够较好地反映该行业工业机器人的使用状况。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的回归结果见表3。第(1)和(2)列是以行业机器人平均进口强度作为工具变量的回归结果,第(3)和(4)列是以滞后一期的企业机器人进口数量。可以发现,机器人与中间品进口依赖的交互项系数始终显著为正,本文的结论依旧稳健。

结论

本文以DVAR的视角,探究工业自动化能否抵御中间品进口依赖的负面冲击,提升企业的DVAR,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中间品进口依赖会对企业造成负面冲击,显著降低企业的DVAR;2.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之后,将能够提升企业的DVAR,抵御住中间品进口依赖的负面冲击,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

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建议:第一,当国外进口中间品在国内有替代品时,可以使用国内替代品,降低对国外进口品的依赖程度,避免国外高科技公司对我国企业“卡脖子”现象的发生;第二,加强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适当减税,鼓励企业加强对创新活动的投入。技术进步才能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减少对国外中间品的依赖;第三,大力扶持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着力夯实产业基础,发挥其对我国企业DVAR的提升作用。

基金项目:本文属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SJCX22_0917)

参考文献:

[1]诸竹君,袁逸铭,焦嘉嘉.?工业自动化与制造业创新行为[J].中国工业经济,2022,(07):84-102

[2]陈晓华,李兴彩,宋学印.?制造业服务化会加剧中间品进口依赖吗?[J].技术经济,2022,41(02):129-141

[3]蔡震坤,綦建红.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是否提升了企業出口产品质量——来自中国企业数据的证据[J].国际贸易问题,2021,(10):17-33

[4]李磊,王小霞,包群.机器人的就业效应:机制与中国经验[J].管理世界,2021,37(09):104-119

[5]胡晟明,王林辉,董直庆.工业机器人应用与劳动技能溢价——理论假说与行业证据[J].产业经济研究,2021,(04):69-84

[6]张杰,陈志远,吴书凤,孙文浩.对外技术引进与中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J].经济研究,2020,55(07):92-105

[7]李磊,徐大策.机器人能否提升企业劳动生产率?——机制与事实[J].产业经济研究,2020,(03):127-142

[8]田云华,周燕萍,邹浩,王凌峰.人工智能技术变革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国际贸易,2020,(02):24-31

猜你喜欢

工业自动化引言
浅谈无线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工业自动化领域现场电气器件DIN导轨安装改进方法调查与研究
浅析工业自动化特点及前景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的探索
解读《欧也妮·葛朗台》中金钱禁锢下的人生
基于思维导图的线性代数复习策略
提高小学低段课堂写字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