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赋能医药企业创新绩效

2023-05-30虎利森江林月庄金苑

关键词:创新绩效企业创新医药企业

虎利森 江林月 庄金苑

摘 要: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数字赋能已成为医药企业打造竞争优势,促进企业创新的必要条件。本文基于上海医药案例,梳理其数字化转型的方式、动因,深入研究其数字化赋能企业创新的路径、数字化转型前后企业创新投入产出变化以及与其他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区别。研究发现:医药政策对医药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企业创新有着关键影响;上海医药数字化通过重构企业运营、赋能科学研究以及优化用户体验三种形式赋能企业创新;企業数字化转型不仅能促进企业创新突破,还能有效提升企业业绩。

关键词:数字赋能;企业创新;创新绩效;医药企业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创新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涌现,数字化(数字科技)正逐步成为全球企业创新变革的重要突破点[1]。医药制造企业是高新技术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政策激励下,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增加,但没有数字技术支撑的医药企业内部研发生产表现出了明显的下滑,给企业的研发创新带来巨大压力。并且医药创新具有严格的专利保护,医药创新必须依赖大量的实验、统计、观察以及经验积累,且必须经历实验室开发、药物毒理、临床试验、新药申报等多个阶段,相比其他行业,医药企业的创新耗时更长,成本更高、风险更大[2]。

企业在创新的过程中,需要资源倾斜和卓越的管理流程作为支撑,当企业的数字化程度较高时,表明企业拥有较为成熟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这种能力保障了各种资源的融合贯通[3]。因此,企业的数字化程度是医药企业创新不可忽视的因素。

二、文献综述

(一)数字赋能与企业数字化转型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赋能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热衷研究的话题。孙新波(2018)[4]在基于赋能定义的基础上将数据赋能定义为通过创新数据的使用场景以及技能和方法实现数据价值的过程。张国胜(2021)[5]将数字赋能定义为一种融合企业生产要素的能力,该能力借助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数字技术,将数字技术和组织的生产管理进行全方位融合,赋予企业新生产函数。可见,数字赋能是赋能范畴下利用数字技术进行资源有机整合并赋予企业价值提升的新路径。

数字赋能的显著特点在于数字技术的精准应用,而实现数字赋能企业新能力的基础在于企业数字化水平的高低,因此,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成为研究数字赋能企业创新的关键步骤。基于技术融入视角认为数字技术的融入重塑了组织资源结构、组织形态和商业模式,由此引发战略变革[6];基于管理转型视角认为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数字技术引起的组织管理变革;基于数字能力视角认为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通过数据技术引发发展潜力,辅助建立组织外“弱连接”,以此来提升企业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7]。尽管上述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与机制的阐释具有很大差异,但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起点是数字技术对企业业务和管理的融入与改造,终点是企业整体战略转型上取得了共识[8]。

(二)数字赋能医药企业创新

现阶段我国医药企业创新发展能力呈现两极分化,一些拥有创新药物的医药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我国医药企业正在由仿制药为主转向创新药研发为主[9]。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多数医药企业选择技术并购方式快速获取技术创新能力,以期望能够在激烈的竞争市场占有一席地位[10]。在企业创新进程中,利用集成信息服务平台或者与相关信息技术机构合作等加强信息技术建设的措施能够促进对信息的高效获取和利用,达到优化创新决策并加速创新进程的目的[11]。

关于数字赋能企业产品技术创新。企业对新产品和市场反应的预测随着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基于标签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面临较高的不确定性[12]。制造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创新,赋能企业创新资源基础和模式,提升企业产品技术创新水平[13]。数字赋能企业产品技术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数字化拓宽了产品技术创新的空间。Yoo Y和Henfridsson O(2010)[14]认为数字化产品的分层模块化结构促进了产品的物理属性和数字技术的融合,促使企业可以从物理产品和数字技术服务两个方面展开创新,其对制造企业技术创新具有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企业数字化降低了产品技术创新成本。张昕蔚(2019)[15]认为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经济系统内信息的不完全性,降低了信息搜寻和沟通成本。徐向龙(2022)[13]也认为数字技术降低了企业产品的研发成本,提升了企业产品的创新效率。

关于数字赋能企业组织管理创新。数字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逐渐普及化,陈剑(2020)[16]认为数字技术能够促进企业优化运营系统,提高运营效率,同时还能为企业创造消费者价值、重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重塑供应链关系。因此对传统企业内部的管理思想、体系架构、组织控制带来了很大冲击。高腾飞(2022)[17]认为数据、数字技术为企业组织管理变革提供了动力,不仅包括推动以数据管理部门为核心的智能中心型组织结构变革,还强化了企业从更趋精准化到更趋服务化的营销模式变革。

关于数字赋能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在利益相关者价值主张再识别的基础上,对企业整个价值网络的重新设计与构建,其实质也是对差异化的一种追求[18]。徐蒙(2020)[12]认为卓越的商业模式应该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使组织数字化方面有所突破并持续保持竞争力;二是能够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并取得成效。张振刚(2022)[19]基于组织变革理论与知识基础观,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的确能够有效促进商业模式创新。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与案例选择

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分析医药上市企业数字赋能企业创新的路径与机制,这样安排的原因在于:一方面,目前我国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医药企业较少,且数字化转型多是医药制造企业,数据限制采用实证研究;另一方面,采用大样本数据很容易因为内生性所致的因果颠倒和因素遗漏而忽略医药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细节。

选择上海医药作为本文案例企业的原因在于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大型医药集团企业,是上海市发展生物医药的龙头企业,并且上海医药倡导“创新”的企业价值观,截至2020年,上海医药创新药管线取得了很大的阶段性发展,在我国医药产业大变革时期的当下,上海医药采取医药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以打造自身的竞争优势。因此上海医药成为本文研究数字赋能医药企业创新的最贴切案例。

(二)数据来源与分析思路

本文案例资料和数据来自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公开发表的历年年报,和其官网公布的有关数字化转型的公告。同时为了数据和资料的完整性,本文也参考了有关财经报道和券商报告,尽可能做到资料来源的丰富性和综合性。

本文案例分析的思路主要是在上述资料的基础上,梳理上海医药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对其数字化赋能企业创新成果作归纳总结,并评价数字赋能上海医药创新的绩效和发现可能存在需要完善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得出案例分析结论,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四、案例概况

(一)公司发展历程

上海医药(集团)于1996年成立,在2011年于香港上海两地上市。公司主要有医药工业和商业两大业务。2021年在《财富》500强榜单中名列437,在世界制药公司排行榜中位列42,在国内药品领域位列第2,在中国证券市场中位居第2。公司以“创新、誠实、协作、宽容、负责”为宗旨,致力于把公司打造成“国家级现代医药供应链服务平台”。近十年来,上海医药以建立“国家医药服务体系”为核心,以服务、科技、金融为转型核心,打造创新医药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全渠道整合营销体系、多中心的器械大健康业务体系、一体化的全国业务体系和数字化战略体系等五大战略体系。

(二)数字化转型方式

上海医药与众多企业合作,打造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医药商业科技平台,即上药云健康,用大数据推动医药市场的发展,达到运营一体化的效果。上海医药企业的“互联网+探索”主要体现在处方药新零售方面,其焦点在处方药的获取、实现、配送和支付上。上海医药“互联网+”在处方药的新零售方面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着重切入点是处方的获取以及平台服务方面,新特药销售是上药云健康“互联网+”的主赛道。从医院引得新特药的处方,通过“互联网+”的信息传递将药送到患者手中,并通过大数据的方式为患者提供咨询等服务。此阶段上药集团与京东电商独家合作,分享处方药电商的数据与资源。第二阶段是在处方药的获取方面实现云端化,此阶段主要以长期的慢性病药为主,提供电子处方以及送药到户服务。此阶段上药集团与仁济医院合作,推进“慢性药简易门诊+电子处方送药上门”服务,同济医院开取处方药而上药云健康进行云上送药两者分工明确,既保证了药物的安全又保证了配送的时效。第三阶段是对上药云健康的商业模式的探索,主要是对处方支付的云化探索。此阶段上药集团设立上海镁信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新支付”“新零售”的探索,从而改进完善医疗支付的现实状况,让患者可以降低购药成本并且更加便利的购药。第四阶段是上药云健康开始探索把商业逻辑生态圈化,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从处方药的获取到处方药配送再到处方的支付,上药集团一步一步地将“互联网+”医药商业科技平台完善起来。上药集团的“互联网+”探索,为中国创新药业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有助于中国创新药业的完善和水平的提高[20]。

五、案例分析

(一)上海医药数字化转型动因分析

上海医药全面建设数字化的发展战略与医药政策的发布密不可分。自2015年始,有关医药政策较多,我国医改进入关键阶段。政策主要向以下几个方面倾斜:在医药研发生产层,政府鼓励企业对优质创新药品研发、对提出对优质创新药实行优先审批的政策、并完善药品全流程监管制度。在医药商业层,政府鼓励公司建立健全药品监控溯源体系、控制药品流通成本。在医疗服务层,实行医药分开、制定并鼓励“互联网+医疗”的模式。

在此背景下,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对数字医疗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另一方面,随着医改的逐步推进,控费降价的压力迫使医药企业不得不利用数字化技术来提高研发以及生产效率。

(二)数字化赋能企业创新路径研究

上海医药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创新可以概括为重构企业运营、赋能科学研究以及优化用户体验三种形式。

在管理层面,数字赋能重构企业运营。上海医药从2017年开始依托大数据网络,人工智能等新信息技术,建立了财务、行政、人事等十大共享服务平台,形成了基于云计算的“上药专有云”体系架构与运作模式,将内部和外部的信息进行高效链接。并以其为基础,借助信息化技术的综合优势,实现线上线下销售同步进行。与此同时构建商业创新智能、智能决策等智能应用,从而形成企业全域数字化有机整体。管理者可以通过观测指挥中心数据,实时监控信息,从而达到高效决策的目的。

在工业方面,赋能科学研究。上海医药数字化转型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用高新技术来代替人工完成部分工作。上海医药创新中心集聚上海市“名校”“名企”“名院”尖端科研力量,将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通过多种形式引进高端人才,紧扣新药从先导化合物发现到候选药物分子的获得、再到临床研究的研发流程,自建系统化、高效率、高级别、可及性强的药物通用型发现技术平台及孵化转化平台,成为高校院所和中小医药企业原创成果孵化转化的坚实桥梁。

在商业方面,优化用户体验。上海医药借助网络平台致力于打造线下线上同步的销售网络,降低广告成本以及租金等实体店成本,让客户在家就能享受服务,努力给客户带来全新服务体验。上海医药在全国率先制定了ERP新运营策略,并率先实施了全国范围的系统集成化、基础架构标准化、全国管控模式一体化等战略,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服务。

(三)上海医药企业数字化转型前后企业创新投入产出的对比分析

上海医药企业在2014年首次提出“数字化上药”的目标。如图1所示,在2014年以后企业创新研发的投入上升迅速,2014—2018年的投入分别为51232.43、61769.08、67055、83606.26、138901.07万元,而且营业收入方面也上升迅速,2012—2018年的营业收入总体上涨大约9081578万元,上涨幅度较大。

如图2所示,从研发人员数量角度来看,2014年至2021年,企业研发人员数量逐年增长,且在2017年之后上涨幅度更大。这意味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更加注重创新研究。如图3所示,是企业主要在研新药情况,2012—2013年在研新药的数量较少,自2015年开始上海医药对新药的研发逐渐上涨,由此可见,数字赋能企业创新动力,有效促进了创新成果的转化。

(四)上海医药企业数字化与其他行业企业数字化的区别

在医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最核心关注的是人,而将技术视为一种工具。数字化主要面向的对象是各种医药企业、医护人员、患者以及其他与之相关的机构,是通过数字化的技术来帮助人们进行医疗的行为,以此来提高医药企业的效率、降低其成本。由于医药企业独特的特性,其进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与其他类型企业有所不同。

1. 医药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在标准化和規范化方面要求较高

医药企业数字化转型中最核心的工作就是对医药数据的获取、保存、整理和运用,其目标是促进医药数据信息发挥最大的价值。目前,医药企业数字化转型最重要的是打破数据之间的壁垒,而医药信息技术标准和医药数据标准的制定、规范和统一有助于医药信息数据的相通,这也就是政府有关部门一直在执行推进的重要工作。因此与其他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相比,医药企业对于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就会更高。

2. 医药企业中涉及的领域相对较多,数字化应分不同的情景来进行切入

医药企业的内部系统比较复杂,因此其中涉及的管理等内容就比较烦琐,数字技术可以应用到的情景也很多。而医药企业数字化转型大多都是从每一个小的情景去做切入,针对每个具体的应用情景去进行具体的数字化转型。医药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是由点到面扩散式的实行与推进的,通过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来进行全方面的数字化转型。

(五)上海医药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1. 医药企业对于信息的安全性要求较高

由于医疗信息会涉及患者私密且不愿公开的信息,所以一直以来医药行业的信息数据都处于不公开状态。而数字化转型则需要医药企业与不同平台相通,所以在转型的过程中就会在如何保障数据安全不泄露上面临较大挑战。在转型过程中要保证网络环境的安全、技术的安全以及浏览器性能的安全,因此实施起来就比较困难,具有挑战性。

2. 医药企业中需求类型各样,融合难度较大

由于医药企业服务方面自有的特性,不同的患者对于就诊的科室不同,不同的患者对于药物的需求不同,所以医药企业就会存在不同的板块以及不同的平台,因此产生的数据信息等就会有所不同,融合起来比较困难。

3. 数据信息增长较快,信息的存储量大不易管控

医药企业每天都会有许多新的医药服务数据产生,而这些数据都和患者有关,且比较重要,需要长期保存。但目前来看,很多医药企业都缺乏这方面的数据管理能力,因此,医药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对数据的储存和管控的压力变大。

4. 数字人才的缺口大、成本较高

随着数字技术的日益普及和重要性的提高,企业对数字化人才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数字化人才缺口急剧扩大。特别是医药企业,仅仅掌握信息技术的专才将不再适用,而是对数字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药企业需要的是横跨技术、医药等多个领域,既懂数字化技术,又懂医药业务的“桥梁型”人才。

六、结论与建议

本文系统梳理了上海医药数字化转型的方式、动因,研究分析了上海医药数字化赋能企业创新的路径、数字化转型前后企业创新投入产出变化,以及上海医药企业数字化与其他行业企业数字化的区别。分析表明:医药政策对医药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企业创新有着关键影响;上海医药数字化通过重构企业运营、赋能科学研究以及优化用户体验三种形式赋能企业创新;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不仅能够促进企业创新,还能有效提升企业业绩。

上海医药案例显示医药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存在信息安全、需求繁杂、信息存储和数字人才缺口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造成了严重的障碍。因此本文建议,在医药政策方面,政府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出台创新药品研发、审批等配套政策,鼓励医药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赋能,增强医药企业创新能力,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提升企业创新产出和效率。在信息安全和存储方面,医药企业首先应该按照数据的重要程度分级,根据数据信息的重要层级实施不同程度的保护措施。其次,医药企业要针对不同情形预防信息不安全状况的产生,比如研发人员在研发药物的过程中,数据信息处在流动的状态且没有办法进行监控,研发人员的中途离职可能会引起信息的泄露,除此之外,还有在设备使用过程和员工安全意识等都要预防。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医药企业不仅要重视医药研发人员的培养,还要强化数字技术人才的培养,要破除不合理的人才观,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打造一支既有医学背景,又懂计算机等数字技术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非,胡慧芷,林慧妍,等.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资本市场表现——来自股票流动性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21,37(7):130-144+10.

[2] 张妍,任新茹.医药制造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机理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22,34(2):91-102.

[3] 胡川,黄华.沉淀冗余、研发生产率与核心技术能力——数字化转型的调节作用[J].软科学,2022(11):1-12.

[4] 孫新波,苏钟海.数据赋能驱动制造业企业实现敏捷制造案例研究[J].管理科学,2018,31(5):117-130.

[5] 张国胜,杜鹏飞,陈明明.数字赋能与企业技术创新——来自中国制造业的经验证据[J].当代经济科学,2021,43(6):65-76.

[6] 朱秀梅,林晓玥.企业数字化转型价值链重塑机制——来自华为集团与美的集团的纵向案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1):1-12.

[7] 胡青.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机制与绩效[J].浙江学刊,2020(2):146-154.

[8] 张哲,阳镇,陈劲,等.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多重模式比较——来自50个国有企业案例的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2(11):1-11.

[9] 曹鑫,阮娴静.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国医药企业创新发展能力评价研究[J].中国药房,2020,31(16):1931-1937.

[10] 张娜娜,苏敏艳,郑慧凌,等.技术并购对医药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吸收能力和动态能力的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9,39(21):147-153.

[11] 彭志平.广东生物医药企业创新信息需求及信息保障调查与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4):109-113.

[12] 徐蒙.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J].企业经济,2020,39(12):54-60.

[13] 徐向龙.数字化转型与制造企业技术创新[J].工业技术经济,2022,41(6):18-25.

[14] YOO Y,HENFRIDSSON O,LYYTINEN K. Research Commentary—the New Organizing Logic of Digital Innovation:an Agenda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J].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2010,21(4):724-735.

[15] 张昕蔚.数字经济条件下的创新模式演化研究[J].经济学家,2019(7):32-39.

[16] 陈剑,黄朔,刘运辉.从赋能到使能——数字化环境下的企业运营管理[J].管理世界,2020,36(2):117-128+222.

[17] 高腾飞,陈刚,陈颖.数字服务化视角下的企业管理变革:内在逻辑、动力基础与实践路径[J].贵州社会科学,2022(2):135-143.

[18] 李文莲,夏健明.基于“大数据”的商业模式创新[J].中国工业经济,2013(5):83-95.

[19] 张振刚,张君秋,叶宝升,等.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2,39(11):114-123.

[20] 孙一元.上海医药集团:做大“云健康”[J].上海国资,2020(6):69-71.

基金项目:湖北经济学院2021年研究生科研项目“经济不确定性、数字赋能与企业研发创新——基于我国医药制造行业历史经验数据”(YJS2021-11)

作者简介:虎利森(1997- ),男,宁夏银川人,湖北经济学院会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企业创新;江林月(1997- ),女,安徽安庆人,湖北经济学院会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司治理;庄金苑(1998- ),女,山东青岛人,湖北经济学院会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碳会计。

猜你喜欢

创新绩效企业创新医药企业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医药企业政工管理工作分析
医药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专用性人力资本、治理机制与企业创新
不同行业的企业创新特征实证分析
技术选择、二元学习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基于VAR模型的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医药企业营销策略优化研究——以正大天晴为例
实施细胞激活工程与推动企业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