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方言童谣里月亮意象的审美意义
2023-05-30叶渝
叶渝
内容摘要:“意象”是传统古典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文学要素,是诗人传递情感的特殊艺术手法。潮汕方言童谣作为中国民间文学一个重要分支,与神话、传说等民间故事一样是民间文学的重要文学形式,从根源上与儿童文学天然地密切相连,兼具儿童文学的文学性质和文体形式,同样有着丰富的文学意象,呈现别具韵味的审美特点。本文选取以月亮意象为主题的童谣,分析月亮意象在潮汕文化中的审美意义,探寻潮汕方言童谣特殊的审美趣味和文化根源。
关键词:潮汕方言童谣 意象 月亮 审美意义
二十世纪初以来,学界对中国民间童谣的研究一直未有间断。长久以来,学者们试图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对童谣加以定义。周作人在《儿童文学小论》里总结了前人对童谣的研究方法,把童谣的界定大致分为三个方向:民俗学,教育学和文艺学。[1]吕得胜在《小儿语》中称:“儿之有知而能言也,皆有歌谣以遂其乐。群相习,代相传,不知作者所自……夫蒙养正,有知识时,便是养正时也。”[2],便是肯定了童谣所具有的教育功能。而钟敬文先生认为“可以把‘童谣二字来表示民间自然的儿童所歌,及他们母亲所唱的歌谣”[3]。则是从民俗学的角度,将童谣归入民间文学的范畴。当然,还有不少学者从文艺学的角度对民间童谣做出了探究。童谣作为民间歌谣的一个重要分支,与神话、传说等民间故事一样是民间文学的重要文学形式,从根源上与儿童文学天然地密切相连。蒋风认为,民间童谣是“在长期口耳传承中一并逐渐演进为儿童文学最基本的文体形式。”[4]
不管是从民间文学或是从儿童文学的角度界定民间童谣,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学界普遍认可了民间童谣所具备的“文学性”。而“意象”是传统古典文学作品一个重要的文学要素,是诗人传递情感的特殊艺术手法。民间童谣是地方老百姓在长久的历史阶段中口耳相传、凝聚了老百姓智慧结晶的文学作品,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文学意象。它们描绘独具地方地域特色的生活、生产场景,传递充满独特风味的审美趣味和文化意蕴。
潮汕方言童谣是广泛流传于广东省粤东地区的民间歌谣,是传唱于一代代潮汕儿童摇篮边、游戏时的启蒙之歌,也是记录潮汕百姓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文学之书。它“是岭南文化中一朵珍贵的民间文学奇葩,作为传承潮汕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吸收了历代诗、经、乐、歌、谣等艺术精华,具有明显的民系族群地域特征,也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语言价值、民俗价值、史料价值和教育价值”[5]。
月亮这一意象,众所周知是中国文化尤其是古典诗歌中一个重要的文学符号,它寄托中国文人的志趣,成为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凝练升华的载体。本文拟选取几首以月亮意象为主题的潮汕方言童谣,借助对其中月亮意象的赏析,探寻潮汕方言童谣特殊的审美趣味及其背后的文化根源。
一.潮汕方言童谣中的“月亮”意象
在潮汕方言童谣中,与“月亮”相关的歌谣可以大体分为三类:睡眠曲、游戏歌和述事歌。比如《月光月光》和《初三月如眉》就是典型的摇篮曲,而潮汕地区的孩子最琅琅上口的游戏歌和叙事歌则分别有《月娘月光光》,《月圆圆,照溪墘》和《月高高,照街头》等。
《月光月光》这首童谣描绘了一幅月光照在庭院和卧室的恬静温馨的画面,富有潮汕百姓的生活气息:
“月光月光月疏躲,照篱照壁照瓦槽,
照着眠床脚踏板,照着蚊帐绣双鹅。”[6]213
童谣中的“月疏躲”是潮汕方言特有的表达,指月亮在云层间“时明时暗,像在有节奏地唱诵”[6]213。静谧的夜里,那轮明月仿佛也知晓孩童要入睡了,躲进了云里,似羞怯地,又似在和孩子玩躲猫猫游戏,月光照在院子外的篱笆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又慢慢地爬到了院墙上、屋瓦上。夜渐深了,月亮悄悄西斜,月光照进卧房,照在孩子的床前,也照在了绣着一对大白鹅的蚊帐上……儿歌中的“篱”、“壁”、“瓦槽”、“眠床”和“蚊帐”等物,都是潮汕民居中随处可见的物件和生活用品。它们沐浴在柔和的月光之中,给恬静温馨的氛围增添了几分市井生活的烟火气息。
不同于《月光月光》所营造的充满生活气息的靜谧氛围,《初三月如眉》以“瑶台”和“瑶池”为月亮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弥漫神秘气息,充满想象力的“天上的仙境”:
“初三月如眉,手荡摇篮去又来;
阿奴阿奴猛猛夗,阿妗带你上瑶台;
上了瑶台觅李白,教你做诗当秀。
中秋月,月圆圆,手荡摇篮高又低;
阿奴阿奴猛猛夗,阿妗带你上瑶池;
上了瑶池觅鲁班,你手艺收徒弟。”[7]349
伴随着摇篮一高一低地荡着,母亲(阿妗)轻轻哼唱着摇篮曲哄着孩子(阿奴) 快快入睡(猛猛夗),告诉他,梦里有神秘的天上仙境——瑶台和瑶池。那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在那里孩子能拜李白和鲁班为师,学习文化和手艺,歌谣寄托了母亲对孩子长大成才的美好愿望。
《月娘月光光》是一首潮汕儿童耳熟能详的游戏儿歌:
“月娘月光光,秀才郎,
骑白马,过阴塘;
阴塘水深深,船囝来载金;
载无金,载观音;
观音爱食好茶哩来煎, 爱 雅女么哩在冠陇山;
冠陇姿娘会打扮,打扮儿夫去做官;
去时草鞋共雨伞,来时白马挂金鞍。
阔阔门楼缚马索,阔阔祠堂徛旗杆。”[7]367
夏夜的明月底下,或是房前树下,或是民宅天井,或是小巷空地,大人带着孩子乘凉。小孩子们三五成群,一边唱着童谣,一边做着骑马的动作,模仿歌谣中的秀才郎中举做官,骑着大白马衣锦还乡的情形,玩起过家家游戏。歌谣充满童趣,寄托了潮汕人期待后代子孙读书做官、光宗耀祖的心愿。
在《月圆圆,照溪墘》和《月高高,照街头》这两首述事歌中,歌谣句式简单押韵,朗朗上口,描述了潮汕人熟悉的乡间和街头巷尾的生活场景,一静一动互相对照的画面中充满生动的童趣和市井的气息。
比如《月圆圆,照溪墘》:
“月圆圆,照溪墘;溪墘老姆哭啼啼,目汁流到下颏边。”[7]321
又如《月高高,照街头》:
“月高高,照街头;街头狗吠大门口,爱去过番动动走。”[7]321
在《月圆圆,照溪墘》里,皎洁若圆盘的月亮,映照在小溪上,本是一副宁静美丽的画面,谁知小溪边竟来了个老奶奶(老姆)在那里哭哭啼啼。只见她哭得涕泪直流,眼泪(目汁)都流到下巴(下颏边)了,给这个宁静的月夜徒增了几分滑稽之感。而《月高高,照街头》则描画了夜深人静,明月高照的大街上,一只流浪狗在街头巷尾四处徘徊(动动走),吠叫的画面,是孩子生活中常见的夜间场景,却又在不经意间令人联想到潮汕人背井离乡,飘洋过海下南洋(过番)讨生活的心酸。
二.“月亮”意象的审美意义与文化根源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文学要素。意象一词源自《周易系辞上》:“立象以尽意”,即寓“意”之“象”,诗人借用客观物象以寄托主观情思。诗歌的意象是诗人情感的升华,“在最简单、平常的意象背后往往有最为深邃奥秘的情意”[8]116,它超越时间和地点的限定,往往能使读者与之共鸣。
月亮的意象早在《诗经》中便已出现: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诗中的月亮清澈幽冷,静谧孤寂,勾起人思乡怀人之情。经过了千百年的积淀,揽月想象这一动人的意象成为中国诗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情感载体,以传递思念离别,渴望团圆之情。唐代诗人李白更为月亮意象的衍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李白现存诗作中,…光是以月为题的就达二十余首,令人惊叹叹的是,从月亮意象衍生出来的群落,其丰富程度超过了从初唐到盛唐的诗人。李白的生命赋予月亮以生命, 李白生命的外延成了月亮意象的外延。”[8]138“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乡愁的共同载体;“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是童稚未开的孩童眼里的“白玉盘"”、“瑶台镜”;“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是对生命苦短的沉思;“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则为排解孤独之情。
总体而言,古典诗歌中的月亮是圣洁而遥不可及的,体现了文人墨客孤高的品性和远大的理想情怀。与之相比较,潮汕方言童谣中的月亮意象在洁净童真中则带着一些市井生活的功利心和烟火气,表现出雅与俗的双重特点。童真的意境体现在摇篮曲中对月中仙境的美好想象,对月光下秀才郎骑白马游街的热闹场面的向往,对月夜下老奶奶流泪的滑稽样子的嬉笑调侃……如果说《月光月光》里的月亮意象是生活的、温馨的,那么《初三月如眉》和《月娘月光光》则传递了潮汕人望子成龙的虚荣功利心,以及期盼孩子学得一技之长的务实态度。
月亮意象在潮汕方言童谣里的这种既雅又俗的审美特点是怎样形成的,还要从潮汕文化的根源探究。
首先要从潮汕方言童谣的起源说起。潮汕方言童谣从属潮汕歌谣。潮汕歌谣源远流长,根据学者考究,有文字记载的潮汕歌谣散见于明清时期的各种文献中,而从潮汕地区出土的文物,则可以佐证,潮汕原始歌谣传统可以追溯到秦汉以前。在悠久的历史长河里,“潮州的土著,陆为畲民,水为疍民。畲歌本是潮音的老调,而疍歌却是最原始与最有影响的东西。畲歌、疍歌是最纯粹的地方性潮歌,也是潮歌的主流。”[9] 很长一段时间里,潮汕歌谣被称为“畲歌”。在漫长的以口耳相传过程中,“畲歌”与伴随中原移民而来的中原文化不断发生碰撞与融合,逐渐形成“口语化、方言化、故事化、人民化的”[10]特點。记录潮汕百姓民风习俗、生产生活的潮汕歌谣,“揭示了不同时期潮汕民众的生活状态、思想观念和社会变迁发展的轨迹”[10]。中原移民与潮汕土著在漫长的融合中集体创作而成的童谣,衍生于市井生活场景,淳朴自然,诙谐戏谑,自然也如那轮高挂于潮汕人庭院之上的明月,纯净轻灵中透着一股市井生活的烟火气,传递出潮人乐观和自我调侃的生活态度。
其次,要从中原文化的影响说起。其一是中原移民带来的影响。资料记载,东汉末年以后,大量中原移民因北方长期战乱南下迁徙来到潮汕地区,他们一并带来了中原的文化。在中原文化与潮汕土著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中,潮汕人民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另一重要的影响是唐宋以来被贬谪到潮汕的官员带来的。其中最著名的是唐朝时的韩愈。韩愈到潮以后,整肃民风、兴办州学,提倡教育,潮汕地区逐渐形成尊师重教,以读书为荣的风气。这股风气反映到记录潮汕人生活内容的潮汕歌谣中,就是对儒家文化的学习与向往,在审美意境中努力向传统古典文学靠近与模仿的姿态。如“月光月光月疏躲,照篱照壁照瓦槽,照着眠床脚踏板,照着蚊帐绣双鹅。”就传递出类似“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意境,只是这种意境更为世俗化、生活化。《初三月如眉》虽然染上几分俗世的功利虚荣,却也隐隐呼应“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中的“白玉盘”和“瑶台镜”的高洁。
“月亮”意象在潮汕方言童谣中所体现的雅与俗两种互相矛盾、互相融合的特点,恰恰呼应了与儒家文化既极力靠近、又若即若离的潮汕文化特有的性格。这些既俗又雅的童谣在一代代潮汕孩童的摇篮边,在他们嬉戏时,播撒下了对淳朴天真的童年记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经典文学的天然亲切感。浮现在童谣中的那一轮明月的意象,便是潮汕孩童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学启蒙。潮汕方言童谣的文化渊源和其独特的乡土气息,构成了潮汕文化中一个特殊的文化基因,它植根于一代代潮汕人的血脉里,不管他们以及他们的后代子孙走到世界哪个角落,只要他们诵读起潮汕方言童谣——就像他们的父母或祖父母在摇篮边为他们吟诵的那样——便能唤醒他们内心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参考文献
[1]周作人.儿童文学小论[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75
[2](明)吕得胜.小儿语[G]//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初版:1
[3]钟敬文.关于《孩子们的歌声》——序黄诏年君编的儿歌集[G]//王泉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文论选.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601
[4]蒋风,主编.中国儿童文学史[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3
[5]林朝虹,林伦伦.潮汕方言歌谣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4
[6]陈子典,主编.岭南传统童谣:广府童谣、客家童谣、潮汕童谣[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7]林朝虹,林伦伦,编.全本潮汕方言歌谣评注[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2
[8]孙绍振.审美阅读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9]陈训先.潮汕文化中的畲族文化[J]//林朝虹,林伦伦.潮汕方言歌谣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5
[10]欧俊勇.潮汕歌谣的审美文化解析[D].广州:暨南大学,2010
(作者单位:韩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