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策略研究

2023-05-30曹宁

传播与版权 2023年3期
关键词:网络舆情应对策略高校

[摘要]基于AI、大数据、云计算和虚拟现实技术的智能媒体时代的到来,实现了信息传播模式的智能化升级,信息数量增长和传播速率明显提升。智能媒体在方便高校师生获取信息、表达意见的同时,也改变其思维方式和行为认知,对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机制提出了高要求和新挑战。文章在深入分析智能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主要特征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增强网络舆情防范意识、建立健全舆情应急机制、提升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切实保障师生合法权益四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以营造和谐稳定的高校校园网络环境。

[关键词]智能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智能网络终端的高速发展,尤其是AI、大数据、云计算和虚拟现实技术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演进与应用,媒体发展形态产生了颠覆性变革,引领人们进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智能媒体时代。智能媒体时代实现了信息传播模式的智能化升级,信息传播达到双向、交互、高效流通,满足了受众更高层次的信息传播需求。但同时,受众对网络信息的依赖性不断增强,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监督面临新的挑战。作为高校校园主体的大学生群体,不但思想活跃,而且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是智能媒体用户中的重要群体,对网络舆情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显著影响。因此,高校主动把握智能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特征以及存在问题,积极探究应对策略,有效提升网络舆情治理水平,对创造有序校园舆论秩序,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一、智能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特征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传统媒体平台的生产模式得到系统优化,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播效率,增强了受众参与积极性,为网络舆情的形成和传播提供新的动力。同时,由于高校学生群体和传播环境的特殊性,高校网络舆情在传播载体、传播内容、传播速度、传播方式上发生了新变化。

(一)網络舆情形成的突发性和载体的多样性

在智能媒体时代,网络信息通过技术升级可以实现智能化、场景化和可视化,给受众带来沉浸式体验,激发公众的参与热情。在网络舆情初期,受众易广泛参与传播,舆情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并且不断扩大影响面,网络舆情的传播范围和覆盖人群达到最大限度,使高校舆情监管部门面临严峻挑战。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革新,大部分高校构建完善了媒体传播生态体系,同时也赋予受众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智能媒体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在充分尊重受众思维方式、语言习惯、行为习惯等的基础上,升级创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同时,也丰富了网络舆情传播载体的多

样性。

(二)网络舆情传播的迅速性和影响的广泛性

网络信息一旦引起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容易在较短时间内通过微信、微博、QQ、抖音等大学生使用率较高的社交软件引发转发和评论,快速地在网络空间扩散和覆盖,迅速演变为高校网络舆情。尤其是在大数据智能算法技术的推动下,网络信息推送和公众读取信息的速率得到巨大提升,增强了信息传播时效,也进一步加强了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态势和扩散效应,使网络舆情信息迅速聚集、传播、扩散、叠加并不断衍生。如果网络舆情事件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控制,不仅会影响高校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还可能产生连带效应,对学校的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如果高校不能及时和妥当地回应舆情相关问题,则可能衍生次生舆情—即在舆情应对和处置过程中因为时机或方式不当等原因给事态带来更大的舆情危机[1]。

(三)网络信息推送的精准性和甄别的困难性

相对传统媒体、社交媒体,以大数据和云计算为技术支撑的智能媒体优化升级了信息传播模式,实现了“信息追踪”功能,媒体平台可以对任何信息进行智能化追踪和收集反馈,并通过算法对回收数据进行分解、过滤,由此了解受众的信息偏好,在信息传播时自动进行信息匹配,为受众提供“一对一”的信息精准推送,保证受众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持续获得感兴趣的信息内容。但受众长时间大量地接收单一类型信息,容易使其对媒体平台产生依赖性,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受众认知上的偏差,长此以往,受众会对媒体平台发布的信息真伪性丧失判断和甄别能力。另外,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现实技术更加成熟,智能媒体能够通过数字技术进行“信息包装”,并以虚拟世界形式将其呈现,同时,智能媒体还可以运用计算机技术仿真系统营造超现实的生活场景,从视觉和听觉上给受众带来很强的代入感和临场感。

二、智能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应对工作存在的问题

智能媒体时代有利于促进媒体平台与受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对高校做好网络舆情应对工作具有积极作用。虽然高校在利用智能媒体平台优势应对网络舆情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还不能完全适应网络舆情监管的发展需要,仍存在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 网络舆情治理理念滞后,应急处理机制不够健全

网络舆情伴随互联网的兴起而形成、发展,对高校而言,网络舆情应对工作仍处于摸索阶段。尤其是近年来,网络媒体形态呈现日新月异的态势,新媒体、自媒体、融媒体、全媒体以及智能媒体等不断更新发展,深刻改变人们的认知,高校网络舆情传播模式发生了新变化。而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理念相对滞后,“重管理轻治理”,忽视了智能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目前,国内多数高校对网络舆情的应急处理是基于学校、职能部门、二级学院、辅导员、学生自上而下的单向传递模式,在舆情传递过程容易导致信息滞后[2],有时还会出现管理主体不明确、职责不清晰等问题。

(二)网络舆情工作机构缺失,工作队伍专业能力不足

任何工作的高效推进都离不开健全完善的工作机构和专业工作队伍的有力保障。当前,高校能够充分认识到网络舆情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从人员、经费以及应对条件等方面给予一定支持,但从其网络舆情应对实效来看仍存在不足,主要体现为以下方面。一是大部分高校没有设置网络舆情工作机构,网络舆情应对工作基本由学校宣传部门负责,虽然部分高校设置了隶属于宣传部的网络舆情工作科,但权限小、人员少等突出问题也使网络舆情应对工作成效有所降低。二是高校网络舆情专职工作人员数量不足,从校级到二级学院的网络舆情工作基本上都由其他岗位人员负责,并且相关人员较少接受系统的培训,应对网络舆情的经验不够丰富,应对能力和专业性也不足[3]。这不仅严重影响了高校网络舆情的预警和化解,还容易导致次生网络舆情危机的发生。

(三)网络安全教育不到位,师生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不畅

高校网络舆情虽然从表象来看是一种网络行为,但是它是现实生活中高校各类现象和问题的复制化演示表达,即部分师生的现实关切和诉求没有得到较好实现。究其原因,一个重要方面是学校与师生的互动不足,师生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不畅,师生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切实保障,进而促使师生在网络世界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主张,由此使得校内网络舆情事件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发酵。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也日益重视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但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相比,网络安全教育在课程设置、教育形式、课时安排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使得部分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意识培养没有达到理想水平。

三、智能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

在智能媒体时代,面对网络舆情带来的严峻挑战,高校要在充分认识智能媒体传播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全面把握网络舆情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应对处置机制,筑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堡垒,守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阵地,积极营造清朗健康的校园网络空间。

(一)及时更新舆情应对理念,增强网络舆情防范意识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运用和发展,网络舆情生态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网络信息传播载体形态更为多样,技术和数据核心作用愈加突出,网络舆情形势更加错综复杂。面对智能媒体时代网络舆情传播出现的新变化、新情况,第一,高校要主动树立新理念,转变传统网络舆情工作思路。高校可研究分析智能媒体时代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特点、规律,切实做好网络舆情信息监测、分析、预警、处理、评估和防范等常态化工作。第二,高校需要改变以往存在的单方向、命令式思维[4]。在智能媒体时代,以往宣教告知式的信息通知方式无法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并且难以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信息获取需求,有时还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反而容易产生不良影响。第三,高校要树立积极主动的应对理念,不能对出现的网络舆情信息进行消极处理,而是要在全面调查核实相关信息的基础上,从满足公众知情权的角度,做到及時全面科学回应,有效稳定舆论导向。

(二)强化网络舆情监测研判,建立健全舆情应急机制

要做好网络舆情监测研判,高校就要建立“线上+

线下”的双线舆情信息收集与反馈平台。“线上”指以大数据为依托,搭建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高校凭借大数据的信息技术优势和分析算法,能实现对负面舆情信息的精准智能识别,并且能提前进行舆情预测,避免舆情进一步扩散或爆发,同时能深入分析与结果相关性较强的影响条件和因素,对网络舆情的现状及走势做出准确的研判和预测,为科学的网络管理提供数据支撑[5]。“线下”指高校组建网络舆情信息员队伍,主要依靠任课教师、辅导员、学生骨干,搭建“全天候、全覆盖、无缝隙”的人工舆情信息监测预警体系,确保舆情信息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制度、方案、人员是有效处理和引导网络舆情的关键要素,高校应成立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制订网络舆情管理办法和突发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网络舆情事件应急处理的方法、流程、人员职责,做到提前监测、准确研判、迅速处置、及时总结。同时,高校应积极构建“内部互联+外部联动”舆情协同机制,既要让学校内部各部门相互配合、通力合作,有效控制网络舆情事件发展态势,也要注重加强与驻地网安、网信、工信等部门的联动协作,促进网络舆情信息收集联动和共享。

(三)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提升学生网络媒介素养

网络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不同社会思潮相互碰撞,这使得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网络行为容易受到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同时,由于大学生处于价值观念形塑的关键时期,易受到非理性化甚至错误信息的影响。因此,高校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提升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对做好网络舆情应对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承担着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价值塑造以及能力培养的基本育人功能,在加强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教育方面具有资源优势。因此,高校应充分发挥课程教学体系、校园舆论氛围“两个阵地”的作用,有效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切实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判断力。第一,高校课程教学要积极构建“思政课+课程思政+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不断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推动网络伦理道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高校要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网络伦理道德元素,强化专业课程 “一课双责”。第三,高校要立足现有平台和师资资源,打造覆盖全员的网络伦理道德教育通识课程。高校营造校园舆论氛围要通过网站、广播台、通知栏、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多种媒体平台,全面开展线上线下宣传,大力普及网络伦理道德相关知识,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网络媒介素养。

(四)畅通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切实保障师生合法权益

树立“以师生为中心”的理念,切实保障师生合法权益,是高校做好智能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根本所在。为此,高校要积极转变观念,主动发声回应,拓展沟通渠道。一方面,高校要对师生提出的事关个人权益问题积极作为,认真受理并进行深入调查,及时向当事师生反馈调查情况,如果进展情况缓慢或者无法及时反馈也应主动说明。如经调查确实存在损害师生合法权益的情况,高校必须严肃处理,坚决捍卫师生合法权益。另一方面,高校要打造“走进来+走出去”的双向诉求表达渠道。“走进来”指高校通过“书记校长信箱”“校领导接待日”“座谈会”等方式邀请师生主动沟通交流;“走出去”指高校领导及部门、单位负责人要走出办公室,主动到师生中间开展调查研究,倾听真实声音,掌握真实情况。

四、结语

高校既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也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对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在智能媒体时代,高校要充分认识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紧迫性,掌握智能媒体传播规律,了解网络舆情传播特点,发挥智能媒体技术与应用优势,切实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小环.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对策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0(05):155-158.

[2]詹志灵.融媒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27-31.

[3]李建东.融媒体生态下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和处理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1(24):73-75.

[4]姜良杰,王星淇.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事件应对研究:以北京J大学为例[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134-140.

[5]杨郡媚.智能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对策研究[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9(12):85-86.

[基金项目]2021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应用研究项目“信息时代如何保护自己?—大学生信息安全普法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21-SKZZ-32);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改项目“‘思政+设计双融共育机制下的思政课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21M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曹宁(1989—),女,山东济南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网络舆情应对策略高校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