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要拿“上幼儿园”来恐吓幼儿

2023-05-30姚晋

山西教育·幼教 2023年3期
关键词:入园同伴幼儿园

姚晋

一、案例描述

松松入园已经两个多月了还是不适应,每天入园半日就被家长接回了家。一天早晨,松松妈妈送松松上幼儿园,在幼儿园门口对松松说:“松松,今天中午不来接,等到下午放学来幼儿园接你好不好?”松松听了把嘴一撅,不太乐意的样子,松松妈妈又说:“在路上我们不是说好了,你上幼儿园,妈妈上班,晚上接你的时候给你买喜欢的挖掘机吗?”松松听后才点点头,同时紧紧拉着妈妈的手不放。松松妈妈看到他点头准备离開时,松松立马大声哭闹起来:“不要走,妈妈不要走!”教师见状准备上前安慰,松松妈妈看到教师过来后对松松说:“你再哭,下次老师就不让妈妈过来送你了!”松松听完吓得抓紧妈妈的衣服,哭得更厉害了,而教师就莫名其妙地变成了家长吓唬幼儿的“工具”……

二、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小班幼儿健康发展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喜欢上幼儿园,并能初步适应集体生活;在一日生活中情绪稳定,愉快。

松松的表现属于分离焦虑,于是教师对松松有了更多的观察。松松妈妈约定下午放学来接,松松点头代表他能理解自己需要上幼儿园。入园后,松松玩游戏的时候很投入,也很开心,和同伴交往互动也很正常,这说明他是喜欢幼儿园的。但是,松松每玩一小会儿就会想起来要找妈妈,看到妈妈在远处才会心安继续玩游戏。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松松妈妈用恐吓的方式劝说松松入园,给松松带来了紧张和害怕的体验,所以妈妈一旦离开松松就会哇哇大哭,不知道怎么处理自己内心紧张害怕的情绪。

三、指导策略

1.开展家访沟通了解

幼儿离园后,教师跟松松妈妈进行家访沟通,帮助家长认识到恐吓的劝说方式对幼儿的成长会产生不良影响。松松妈妈表示认可,也反思到在上幼儿园以前松松都是在乡下奶奶家,有时候晚上不睡觉乱跑奶奶就会吓唬道:“再不听话,有老拐子来拐小孩了!”因此,教师建议家长可以使用鼓励、奖赏而非恐吓的方式劝说幼儿入园。

2.帮助幼儿信任教师

古人有云:“亲其师,信其道。”在上幼儿园以前,家中长辈是幼儿最亲近的人,家长说什么,幼儿就相信什么。正是由于松松妈妈经常说“你再哭,下次老师就不让妈妈来送你了”这样的话,使幼儿产生了“是老师让妈妈和我分开的”这样的错误认识,由此对教师产生信任危机。因此在幼儿面前,建议家长愉快地和教师进行交谈,让幼儿觉得家长是信任教师的,可以帮助幼儿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3.引导幼儿充满期待

幼儿园为幼儿创设了与同伴一起学习游戏的空间,这是家庭所不能替代的。家长每天晚上回到家可以问问孩子,今天在幼儿园有没有什么想要分享的?学到了什么新本领?有没有交到好朋友?第二天入园前,家长还可以用温和的态度告诉幼儿,幼儿园里有他喜欢的玩具和游戏,还有他的好朋友在等着他一起玩,让幼儿更加期待去幼儿园。

4.教育需要多样化

我们经常说教师是园丁,幼儿是花朵,那么每一种花的种类、特点、花期都是不一样的。同样,教育也不是批量生产,一劳永逸。以松松入园哭闹为例,教师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原因,同时针对松松的个体情况调整了教育方式,创设与情绪相关的主题课程引导幼儿学习情绪管理。

5.家园共育助力入园

新生入园焦虑是一个普遍问题,在入园前期,教师可以组织家长和幼儿入园参观,提前了解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也可以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开展育儿知识讲座,帮助幼儿和家长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帮助幼儿做好入园准备,能够使幼儿适应集体生活,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幼儿的同伴交往和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

(责任编辑:郭凯云)

猜你喜欢

入园同伴幼儿园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寻找失散的同伴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陕西筹措15亿元缓解“入园难”
宝宝入园巧加餐
东阳10家电镀企业被整合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