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校家社协同 实现多维一体共育
2023-05-30杨韶刚
杨韶刚
摘 要校家社协同教育在传统的家校合作、家长参与和家校联盟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协同教育把协同学的观点运用在教育领域,可以提高教育的效率和效益。这种协同是让教育协同的各方拥有共同而高远的教育目标,多元参与和深浅层次的教育战略,立足发展和卓有成效的教育理念和对策机制。协同教育要凝聚教育合力,实现双赢和多赢的教育目标;要注重量身打造,遵循最近发展区的教育规律;要坚守底线思维,提倡取乎其上的价值追求;要注重多维一体,加强协同育人的操作机制建设。
关 键 词 家校社协同;多维一体;协同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23)03-0027-05
①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项目(德育专项)“广东省中小学家校协同教育现状及其评价机制研究”(编号:2021JKDY042)成果之一。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家校协同专业委员会教育科研规划重大课题“家校协同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编号:JXXTZD2101)成果之一。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中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妇联等部门要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全社会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教育,倡导家庭、学校、社会、企业、政府等多维一体,协同提供优质教育,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201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2]具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提出了重视家庭教育,密切家校联系,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多维一体”协同育人格局的建议。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今年1月19日,教育部、中宣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到“十四五”时期末,政府对协同育人工作的统筹领导更加有力,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健全。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更加浓厚。到2035年,形成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3]学校家庭社会多维一体协同育人正在成为当代中国教育的热点。
一、家校合作的歷史溯源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是在传统的家校合作、家长参与和家校联盟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当今时代的校家社协同教育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合作关系中的协同作用,强调在政府的统筹领导下,通过学校的积极主导、家庭的主动参与和社会的有效支持,使协同各方由家庭、学校、企业和社会各司其职转向多维一体的共同目标、共同责任和共同行动,成为协同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动力源。
从国外家校合作的历史演进来看,家校合作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8世纪60年代前,以家庭教育为主体的教育阶段。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之前,只有上层社会子弟才能进入公学或文法学校接受教育,毕业后一部分学生可以到牛津大学或剑桥大学继续深造,而普通民众子弟只能到初级学校上学,接受的主要是宗教教育。因此,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社会主要是在家庭中对儿童进行教育。
工业革命后,从家庭教育转向学校教育为主。工业革命用机器生产取代了以男性为主的体力劳动,妇女和儿童大量进入工厂,多种学校教育形式应运而生。例如,在英国流行近百年的星期日学校,就是利用星期日为在工厂做工的儿童青少年提供宗教和识字教育的免费学校;19世纪中叶专门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开始在英国出现;公学和文法学校仍然是贵族子弟才能上的学校,但文法学校分为三类,分别为继续升学、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下层民众开设的学校。
20世纪60年代以来,学校推行科层化和专业化管理,家庭教育职能进一步弱化。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公共行政组织的科层化管理的理性原则,强调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利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在此原则支配下,学校教师逐渐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这种管理体制在提高学校管理效率的同时,也使学校管理日益僵化,与家庭和社会的联系合作愈显弱化。
当代社会变革推动家校合作。20世纪60年代前是欧美国家家校合作的萌芽时期;进入60-70年代后,家校合作得到初步发展;到70-80年代,家校合作在欧美发达国家得到政府和各界高度重视,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从上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家校合作向系统化发展,形成一系列家校合作理论和实践做法;21世纪以来,家校合作走向家校社协同教育阶段,从家庭参与向家校合作伙伴关系演进;当今时代,以学校为主导的校家社协同育人正在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协同育人的新模式。
我国家校合作经历了以下阶段:20世纪前中国的家庭教育和私塾制学校教育;20世纪上半叶家校合作开始萌芽;50-70年代家校合作初步发展,此时我国教育界开始重视家校合作问题,但主要采用家长会或教师家访等初级合作形式;80年代以来的家校合作处于兴旺发展期,这一阶段我国教育理论界向欧美发达国家学习,运用西方家校合作理论在中国学校开展家校合作研究;近年来,从家校合作向家校协同教育演进,而今,在政府统筹下吹响了新时代中国校家社协同教育的新号角。
二、校家社协同教育的理念解读
校家社协同教育是在传统家校合作基础上的改革与发展,传统的家校合作以学校为中心,家庭只能做配角,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而社会的作用则可有可无,根据当地政府和社区的需要而不断变动。而新时代校家社协同则强调教育的协同效应,强调社会、个体和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中各个子系统之间通过多种复杂的相互关联,共同影响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一)协同与协同教育
在我国古代“协”字起源于甲骨文,其字形是三个力,表示众人一起发力,有些甲骨文在“口”上加一竖,表示众人一口,大家一起喊劳动号子,使力量得以集中爆发。本义是表示“共同”,后引申为“和谐”“相合”等义。这是我国“和文化”之词源。“同”字在甲骨文中由两部分组成,上面是个“凡”,表示“大都”,下面是个“口”,表示说话。意思是说,大家都发出一样的声音,含有众口同声的意思。随着汉字的演化,“协”和“同”逐渐发展成为双字词。《汉书:律历志》说,“考之于经传,咸得其实,靡不协同。”意思是说,经过查考经传文献,获悉了真实情况,确实没有不一致的。这是个褒义词,现在多用来表示万众一心,为同一心愿而努力。
在西方,“协同”概念源自古希腊(synergia),最初的含义是“共同工作、在一起工作、合作、在工作中帮助他人”等。上世纪70年代,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Hermman Hakan)创立了“协同学”(synergetics),成为系统科学的一个分支理论,主要研究完全不同的学科中存在的共同本质特征。它通过分类、类比来描述各种系统和运动现象中从无序到有序转变的共同规律。[3]显然,这门学科适用于研究各学科中的自组织现象,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性。例如,协同教育、协同学习、知识协同理论等,都是由协同学发展演化而来。
协同教育把协同学的观点运用在教育学领域,指联合对学生有影响的各个社会机构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增强教育效果,提高教育的效率和效益。[4]1991年我国学者李仲涟最早把协同学运用于教育领域。[5]到上世纪末,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会第一次正式确定“协同教育”的概念,认为协同教育是当代教育理念和发展方向,要通过动员和挖掘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教育资源,使协同作用的各方主动协调教育力量,通过积极合作而形成教育合力,实施同步教育,共同培养“四有”新人。[6]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和界定协同教育。例如,李运林认为,“协同教育是指学校教育系统、家庭教育系统和社会教育系统中某一系统的要素或信息进入另一个系统,并与另一系统的要素相互联系与作用,产生协同效应,影响了该系统的教育功能的现象。”[7]这个概念开始把学校、家庭和社会融合起来,发出了校家社协同教育的先声。
(二)从家校合作到多维一体的协同教育
家校合作教育在经历了学校内部机构协同的教育改革之后,逐渐开始向校家社协同教育转化,进入21世纪后,学校、家庭、社会、企业和政府机构等多维一体的协同教育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
1.家校协同教育应约而至
古往今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始终保持密切关联,因为家庭教育中的子女和学校教育中的学生都是共同的教育对象,离开了任何一方,都是不完整的教育。但是,在教育形式上,国内外都是在经历了家校合作后才逐渐转向家校社协同教育的。早期的家校合作着重于以学校为主体,要求家长配合。随着实践和认识的深入,家长参与学校,家庭-学校-社区建立共同体伙伴关系,[8]愈益成为家校合作的主要思路。当代中国更是明确了协同教育要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运作机制。
2.校家社协同教育的深层构建
综观国内外家校协同教育,虽然其中确有一些成功的典型和经验,但总体说来,家校协同还是停留在肤浅的表面,有些教育活动看似开展得轰轰烈烈、颇有声势,但实际上却偏离了家校协同教育的共同目标,即家庭、学校和学生要通过协同教育得到共同发展。很多活动只停留在形式上,有些则用来应付检查;也有些活动是为了“讨好”家长,目的是与家长“搞好关系”,让家长按照学校的意志配合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这种居高临下的不平等在“家校协同教育”中很有市场,很容易导致形式主义。校家社协同教育需要加强深层次的理论构建,把一些真正成功的校家社协同教育的典型案例加以理论化提升,在操作层面也要进行具体的设计和规划,探讨其作用机制,才能逐步实现校家社协同教育的战略目标。
3.多维一体校家社协同教育建构
1999年6月,全国第三次教育大会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学校、家庭和社会要互相沟通,积极配合,共同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学校、家庭和社会开展协同教育,为协同教育走向多维一体提供了权威的法规文件。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发布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家庭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尤其是今年1月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更是明确了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各方的目标要求,多维一体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新局面正在形成。
三、多维一体协同育人的对策省思
与传统的家校合作相比,多维一体校家社协同育人具有更深刻和丰富的教育内涵。这种协同是让教育协同的各方拥有共同而高远的教育目标、多元参与和深浅层次的教育战略、立足发展和卓有成效的教育理念和对策机制等。因此,多维一体校家社协同育人是一种新的教育理想和谋略,需要国家和政府进行顶层设计和计划统筹,甚至有必要形成法律法规,教育协同各方倾力配合,采用正确而适用的教育方法,不断适应和满足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需求,才有可能完成多维一体协同育人的时代使命。
(一)凝聚教育合力,实现双赢和多赢的教育目标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新的信息在数字空间里瞬间移动,在给教育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向教育提出了新问题:现代科学技术能否满足学生在各个领域身心发展的需要?例如,学生的共情(empathy)、与他人的联系和交往,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认同。这是挑战也是机遇。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时,很多学校开设网课,通过远程教育和学生们进行沟通。对生活在大城市的学校教育部门和学生们来说,这是一种完全可以利用的教育合力,但对于广大偏远地区的农村学校和学生们来说,则根本做不到。如果让企业参与建设,其中的费用由谁出?能否做到利益共享公平?有研究发现,让学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学校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9]但这样做肯定会增加学校和教师们的工作时间和精力。这就要学校、家庭、社会、企业和政府全面考虑教育协同各方的利益和需求,对他们的付出给予必要的回报,这样才能动员各方的积极性,真正凝聚教育合力,实现协同教育各方共同的教育目标。
(二)注重量身打造,遵循最近发展区的教育规律
教育必须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和谐发展。综观世界各国的教育目标,教育都是为了满足国家或世界对未来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人才的核心素养。但要实现这个教育目标,需要与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相一致。换句话说,教育要遵循學生“最近发展区”的规律,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在维果茨基看来,所谓“最近发展区”就是“在由独立的问题解决所决定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导下,或在与更多有能力的伙伴的合作中,通过问题解决来决定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10]。协同育人正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通过协同各方成人的适当指导,来提升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只有这种精心打造量身定做的协同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合学生发展需求和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坚守底线思维,提倡取乎其上的价值追求
近年来,我国政府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从经济稳步发展和讲究方法效果的角度讲,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凡事从坏处准备,向好处努力,就可能会达到更高级的理想目标,即使没有达到理想目标,但由于事先做好了各种出现问题的准备,一旦失败,也不至于惊慌失措,乱了阵脚。但是,在我国和国际社会愈益加强法制建设的当今时代,守住底线不过是最起码的法律要求。早在儒家典籍《论语》中,孔子就对其弟子说过:“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从个体和人生发展的视角来看,我们的协同育人更应该提倡取乎其上的价值追求。确定较高的理想目标,只要自己努力了,即便达不到,也接近了这个理想目标。如果从一开始就给自己划定了最底线的人生目标,那很可能一生都会碌碌无为。如果我们的协同育人能够把这两种思想理念结合起来,把“守乎其下,取乎其上”的价值追求结合起来,或许这种提法对每个人的健康成长和人生发展都有重大启迪。
(四)注重多维一体,加强协同育人的操作机制建设
我们现在提倡校家社协同,只是协同育人最基本要求。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视角来分析,建立学校、家庭、企业、政府机构和社会(社区)多维度协同育人的机制,才是协同教育的理想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这已经为多维一体的协同育人定了基调,只是在具体操作机制上还没有真正形成。因此,我们提出以下构想:
1. 发挥家庭在协同育人中的奠基作用。在协同育人中,家庭是最重要和最不可缺少的协同方。只有切实“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 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科学有序地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培训,才能引导家长成为协同育人的重要力量。
2. 注重学校在协同教育中的专业和主导作用。学校担负着教育的主要职责,教师拥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协同育人应以学校为主导。学校应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有专人负责,有目标、有规划、有措施,注重协同育人成效。
3. 重视顶层设计,发挥党和政府在协同育人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和政府保障作用。我国的社会主义政体具备这样的体制机制,通过顶层设计,可以一呼百应,效果明显,但有些地方政府对此尚未予以重视,需要根据各地情况因地制宜加强政府统筹。
4. 善于总结典型经验,并上升到理论水平,用来指导其他类似的校家社协同教育。用成功有效的协同育人典范来引领社会,有助于形成我国协同育人的新理念和新战略,有助于发挥典型人物和单位的道德影响力,有助于传播协同育人的正能量。
5. 建立以学校为主导,以家庭尽责、企业参与、社会和社区支持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可以利用学校和一些有成效的社会力量开展有针对性的校家社协同教育指导,组织企业开展必要的协同教育技术指导,同时政府和社区要加强监控和指导,形成真正的教育合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8-09-10)[2023-03-05].www.gov.cn.
[2]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EB/OL]. (2019-07-08)[2023-03-05].www.gov. cn.2019-07-8.
[4]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N/OL].(2023-01-19)[2023-03-05].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301/ t20230119_1039748.html.
[5]兰静,杨小梅.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实战模拟.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325.
[6]李仲涟.论心理的协同效应[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5):1-6.
[7]王宝祥,刘宏博.我国协同教育发展概况和促其健康发展的建议——关于协同教育的初步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1999(6):82-88.
[ 8 ]李运林.协同教育是未来教育的主流[ J ] .电化教育研究,2007(9):5-7.
[9]Gary,W. D. & Witherspoon,R..The Power of Family School Community Partnership: A Training Resource Manuel[R].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2011:12.
[10]Bathgate,K. & Silva,E. Joining forces: The benefits of integrating schools and community providers[OL]. Wiley Online Library. 2010,(127):63-73.
[11]Chaiklin, S. 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in Vygotskys theory of learning and school instruction. In A. Kozulin, B. Gindis, V. S. Ageyev, & S. M. Miller (Eds.), Vygotskys educational theory in cultural contex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39-64.
責任编辑 徐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