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饮食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饮食文化普及的问题与对策

2023-05-30刁颖颖韩帅鹏张满秋龚科宇

食品界 2023年3期
关键词:蒙古族少数民族美食

刁颖颖 韩帅鹏 张满秋 龚科宇

少数民族同胞是中华民族源源不断、生生不息的一部分。近些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扶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推动民族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各民族的饮食文化特点却很少被人们熟知。若能让同胞们熟知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将有助于促进各民族相互了解,团结发展。首先,需对从古至今美食文化的发展与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特点进行探究,然后对目前现有信息传播平台的美食文化宣传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对问题出现的深层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进行阐述,接着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案;最后,对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

中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饮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少数民族的饮食习俗是中国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国56个民族是通过“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居住方式分散在全国各地,少数民族同胞因其民族居住地独特的气候与物产,再结合自身的民族信仰,从而产生了风格迥异的生活方式,经过岁月长河不曾间断的演化后,逐渐产生了不同的少数民族饮食文化。

1.从古至今的美食文化发展探究

1.1古代悠久的美食文明

美食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各朝各代都有其特色美食。以唐朝为例,唐朝以肥为美的社会风气离不开其丰富的美食文化,我们目前所知道的红烧狮子头、胡饼、萧家馄饨等都是从唐朝发展起来的。唐朝的饮食文化总体特征是胡化、养生化和艺术化。所谓胡化即饮食习惯胡人化,表现出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特点。这种潇洒、豪爽的吃饭方式也自然营造出一种和谐、欢快的氛围,所以当谁家有喜事发生时,摆席请客就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庆祝方式。除唐朝外,各朝各代都有其独特的饮食文化,如元朝最受欢迎的是羊肉。元朝由于是蒙古族统领,烤肉风气弥漫全国。经过一代代的绵延发展,当今的美食种类数不胜数,加上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食品的印象渐渐从以前的解决温饱到如今的享受美食。

1.2传统节日中的美食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主要有腊八节、重阳节、中秋节、七夕节、端午节、清明节、元宵节、春节以及各种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国传统节日的演变历程,记载了数千年来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它们大多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的体验,对美好生活的祈祷,对英雄人物及其精神的怀念,以及渴望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就蕴含着深厚的以人为本思想。早在西周时期,人们就认识到了人的力量。节日餐饮文化形成了一系列体现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追求的餐饮民俗活动,并以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为出发点。首先,节日食品满足了人们非日常的饮食需求。其次,节日食品作为一种媒介,承载着人们的美好愿望,无论是除夕夜的饺子、元宵节的汤圆、端午节的粽子,还是中秋节的月饼等都是传统节日里人们必备的代表性的食品。

1.3美食文化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食品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得益于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90后、00后为主的新生代消费主体,已经习惯用互联网来方便自己的生活,特别是在饮食方面,“美团”“饿了么”等平台的产生,给了如今各行各业普遍忙碌而忘了吃饭的劳动者,也给了在学校食堂吃腻了的大学生们点外卖、送餐上门的机会。并且,随着这些平台的不断优化更新,人们对美食app的依赖性越发强烈。据统计,中国外卖消费者规模也从2011年的0.63亿人次增长至2020年的4.56亿人次,年复合增长率达18.6%。不仅如此,像现今流行的“美食探店”“美食博主推荐”等加速着线下实体餐饮行业的发展。现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越发强烈,美食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其关注度必然会越发高涨。

2.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特点探究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而在泱泱华夏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更是创造出了灿若繁星般的中华美食。如今,中华美食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载体,早已是中国的一张亮眼名片。有着56个民族的中国,民族美食自然也有着深厚的历史韵味。现今,民族美食的文化故事、民族美食的制作方法以及民族美食店铺的普及都越来越广泛。下面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的特色美食文化。

对于蒙古族同胞来说,自古以来,其饮食习惯就与中原地区有着天壤之别,而蒙古族的饮食习惯也因为“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而与草原畜牧业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羊肉是蒙古族最常食用的美食之一,我们熟知的烤全羊、手抓羊肉、烤包子等美食都是蒙古族极其热爱的美食。此外,蒙古族的乳制品种类也是不胜枚举,奶皮、马奶酒等美食也是蒙古族日常生活中最喜爱的美食以及待客佳肴。蒙古族还有其特有的那达慕草原美食节。在这天,消费者可以在美食集市上看到各式各样的蒙古族特色美食,感受蒙古族的民族风情。蒙古族也是热情好客的民族,待人热情,坦率热诚。在茫茫草原上旅行,每一座蒙古包里的主人,都会热情地接待相识或者素不相识的客人。特色鮮明的美食文化,为繁荣发展的蒙古族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满族在当时特定的历史和社会环境下,总结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当代的饮食文化精华,并加入满族饮食文化的优秀成分,将其发扬光大,使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再度达到一个高峰。在入关前,满族先民一直以边疆民族的身份出现,虽然主要采用本地特有食材,但制作方法受到中原地区的影响,例如“酱肉汁水炖鸭子”“柿糕”等透露出中原特色的女真食品。满族入关后,使满族饮食文化成为官方权威饮食文化的象征,大量关外满族的特有土产被源源不断地运入中原地区,诸如熊掌、飞龙、猴头等。他们喜将各大菜系按照“满族口味”进行改进,例如“京酱肉丝”“酱爆鸡丁”等因为满族喜爱用“酱”而制作出来的菜品。而随着满族饮食文化与中原饮食文化的不断融合,因而创造出“满族八大碗”“满汉全席”这些中华饮食文化的瑰宝。

藏族同胞的节日习俗以及美食文化也有着鲜明的特点,而较为封闭的高原又让他们自身传统的优良民俗文化得以完整的保存下来。如著名的雪顿节。“雪顿”意为酸奶宴,节如其名,藏族传统美食酸奶子是节日中的一道靓丽风景。酸奶子酸酸甜甜的,也有很多藏族人民会选择加入适量的白砂糖,搅拌均匀后喝,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藏族人民还青睐“青稞酒”“酥油茶”“糍粑”等特色民族美食,在望果节和藏历新年的时候也免不了拿出来品味一番。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如何使生活在中国的少数民族和谐共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宪法》明确表明:尊重少数民族及其风俗习惯是中国政府一直秉承的政策,而中国政府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也始终秉持着这一政策。党和国家根据我国多民族的国情,结合革命年代党关于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的积极探索和实践经验,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和民族工作实际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在党的领导下,多年来,各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奋斗,锐意进取。

3.对当下民族美食文化宣传的具体分析

3.1美食平台缺少民族板块

“美团”“饿了吗”等当今市场上主流的美食外卖平台的特点是面向大众,为大多数人提供方便快捷的食品,但缺点也很明显,这些平台缺少民族针对性。主流美食平台缺少对于民族美食的专门板块,同时也缺少对美食文化宣传的策划。当民族同胞使用这些软件搜索自己民族的美食时,会发现平台对民族的划分很不明确,搜索出来的美食数量很少,同时也没有针对自己民族的详细介绍。

3.2文化宣传平台不能满足人们需求

像郑州文化消费、文化云南等这类仅针对个别地区或个别文化进行宣传和介绍的微信公众号不具有对整个中华民族文化进行宣传的性质,在美食方面也是相对薄弱与忽视。而像食疗文化这种为对食疗感兴趣的养生群体提供交流的平台与指导的软件,虽然产品内容属于饮食文化,但并没有把重点放在民族饮食文化的宣传上。

就目前来看,现有的饮食平台和文化宣传平台尚未关注到民族饮食文化的宣传。因此,建立普及和宣传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平台迫在眉睫。

4.解决民族同胞吃饭难问题的具体对策

4.1搭建民族美食文化数据库

目前,各大互联网平台上关于民族美食文化的信息具有零散化问题,群众只能零零散散地接触到部分民族的美食文化。大多数群众除了对蒙古族、维吾尔族等几个民族的饮食文化有所了解之外,很少会了解到其他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因此,搭建民族美食文化数据库尤为重要。当美食数据库建立好以后,再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对各个民族的美食文化加以分析和分类,群众便可通过数据库快捷且全面地了解各个民族的美食文化,进而各个民族间文化方面的信息交流也会更加顺畅。

4.2搭建民族美食交流平台

如今,各大平台的美食介绍层出不穷,但唯独缺乏了对民族美食的关注。搭建民族美食交流平台可以对民族进行精细的划分,用户在一个平台上即可全面了解到自己民族的美食。同时,用户可以在平台上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的方式“晒”出自己民族的美食;可通过该平台学习制作符合自己民族饮食风俗的特色美食;可通过该平台相互分享各自民族的特色美食,达到普及各民族美食文化的效果。

综上所述,搭建一款集上述功能于一体的民族美食平台极为必要。当民族同胞在家时,可打开平台,通过美食交流中心了解自己民族的特色美食,或者通过民族美食搜索引擎,查找与美食相关的历史文化介绍以及详细制作过程的图文和视频,根据制作步骤,动手制作家乡的民族美食。当用户外出时,可打开平台,通过民族餐厅板块的精细划分,挑选合适的民族餐厅,并通过平台的导航功能顺利找到餐厅。一款汇集多功能的美食平台可解决市场上各大平台忽略的民族美食文化的問题。

5.搭建民族美食小程序平台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近些年来小程序平台的不断发展,截至2021年,全网小程序数量突破700万个。其中,微信小程序是行业主流,数量超过430万个,占比高达约61.43%。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小程序。同时,基于便捷性,小程序可以更好地向民族同胞推广,相较于其他的产品,搭建这样一个微信小程序平台将会为少数民族同胞提供极大的便捷,少数民族文化的推广也将更加容易。

我国民族政策的实质是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发展进步,共同繁荣。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并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此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将针对“三区三州”进行相关政策倾斜,以支持当地的发展。目前,民族地区正大力发展文化与旅游产业,不断推动民族旅游业向深层次、优质化方向发展,各地方政府更加重视文化对旅游业的促进与支持作用。可以看出,便利的旅游与文化发展为我们向民族地区探寻和收集少数民族美食信息带来了巨大便利,也为搭建一款全方位涵盖的少数民族饮食信息的平台提供了便利。

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可以通过多方面的途径。由于现今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饮食。因此,这样的解决方案不仅可以帮助少数民族同胞解决“吃饭难”问题,改善民族地区人才流失的现象,同时也可以帮助更多民族同胞了解中华民族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因此,保护好我们的根与魂将会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繁荣发展。

作者简介:

刁颖颖,女,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

韩帅鹏,男,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软件工程;

张满秋,男,本科在读;研究方向:金融学;

龚科宇,女,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基金项目:

西南民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320022230083)资助。

猜你喜欢

蒙古族少数民族美食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浅析古代蒙古族的信仰
美食大作战
美食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美食都被玩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