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平二四年级后滚翻教学设计

2023-05-30凌浩贾荣

体育教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

凌浩 贾荣

关键词:水平二;后滚翻;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23)03-0049-03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目的,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及身心发展需求,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与日常生活实际相联系,利用“摔倒情境”作为教育契机,采用坐下和倒肩的比赛、多种形式的推手使学生掌握后滚翻动作,不断满足学生运动需求,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确保学习目标达成,让学生在学练中体验交流、协作、竞争和克服障碍的感受,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做到人人都有进步,人人拥有健康,促使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核心素养不断提升,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

后滚翻是小学阶段技巧类教材中最基本的动作之一,不仅仅是向后滚翻类和向后翻腾类动作的基础,也是技巧组合动作的连接动作之一,通过后滚翻的练习,增强肌肉力量及关节、韧带的柔韧性,提高学生前庭器官功能,促进身体平衡能力的发展,发展学生的柔韧、灵敏等素质,提高身体的协调性、控制能力和空间感。

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与健康(2013部审)》水平二四年级第五章体操类活动第三节技巧单元中的第1课时坡垫后滚翻,依据后滚翻的技术要领分析,是学生在水平一段掌握团身滚动、左右直体滚动、前滚翻的基础上学习的,四年级要求在水平一的基础上增加变化,逐渐增加难度,同时也为学生后期学习技巧组合动作奠定基础;本课重点是解决推手有力、后倒快、团身紧的要点,难点是推手倒肩收腹,动作协调连贯,后滚翻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不仅要克服后倒的心理障碍,还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降低难度,利用坡垫、斜垫减少学生对后倒的畏惧心理,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为后续体操组合动作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帮助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水平二四年级(4)班学生,共38人,该班级学生活泼好动,喜爱新鲜事物,可塑性强,有较强的模仿能力,还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但是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对新鲜的视觉及肢体刺激能保持较高的无意注意;针对学生的这种求新、求异的心理特点,采用直观的教学、分层、游戏、情境导入等教学手段,体现“玩中学”“学中练”。部分学生由于肥胖、柔韧差及心理障碍,对于后滚翻的积极性不高,尤其是肥胖和心理障碍的学生表现更加明显。一是肥胖、力量不足,导致团身不紧,后倒慢;二是心理障碍,后倒时害怕,出现后坐、仰头现象。教学中会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和教学实际情况调整目标、手段或降低难度,所以本课用情境设置、多种形式的推手团身后倒练习,使学生知道后滚翻在日常生活的价值与意义,减轻身体和心理负担,争取最大程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练习的积极性。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采用分层和分组教学,体现“帮带”作用,及时解决学练中存在的问题;本课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采用启发、分组、合作、展示、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等教学方法,充分挖掘每名学生的潜在能力。

四、实践课教案

【点评】利用情境导入,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教师不小心摔跤,运用后滚翻保护自己,以此为教育契机,引出后滚翻动作的价值与意义;基本部分教学中,根据技术动作要点逐一分解,循序渐进地掌握用力推手、团身后倒快的要点,充分体现由易到难、因材施教原则;再到尝试练习,发挥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实际练习情况,选择平垫或坡垫的后滚翻练习,始终将分层教学贯穿于整个课堂。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
新理念 新模式 新方法
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数的运算”的教学设计
基于电子白板的《电流和电源》教学设计
以实验为基础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探究如何着眼未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浅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Flash动画》课程的应用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