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家庭作业平台的建设与实践研究

2023-05-30刘平辉

体育教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平台实践小学

刘平辉

摘  要:体育家庭作业是国家加强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一环,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布置什么内容”“怎么进行实施”“如何科学评价”的问题。本文以普雷马克原理为依据,创新性地构建了“三练五评四反馈”的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练习理论框架,研发了小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平台,建立了以少年儿童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为理论依据的小学体育家庭作业资源库,并建构了“多元立体交互式”的体育家庭作业评价体系,较好地解决了小学体育家庭作业实施中的问题,并通过平台实施体育家庭作业起到了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技能水平、亲子关系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体育家庭作业;平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3)03-0031-03

一、小学体育家庭作业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布置什么内容”是落实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首要问题

从当前教学实践来看,由于许多体育教师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体育教育教学规律、运动能力或运动技能形成规律认识不足,对不同学段布置什么体育家庭作业,让学生掌握什么体育知识与运动能力的目的性不明确,随意布置体育家庭作业,盲目地布置一些“可有可无”的练习内容,甚至有的学校干脆不布置家庭作业。而小学生处于心理、体能敏感期较为特殊的阶段,肌肉力量、耐力、心肺功能等仍处于发育阶段,尚不具备专业运动技能的基础,解决体育家庭作业“布置什么内容”是首要问题。

(二)“怎么进行实施”是落实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关键问题

体育作业是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来完成的作业,学生必须对作业内容有直观理解才能进行动作的模仿学习或巩固练习。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怎么实施体育家庭作业?例如可以模仿学科作业的形式,用纸质“打卡”布置作业,通过图片和文字进行作业的描述,但很难将一些专业术语和比较新潮的练习内容表达清楚,易使学生因对作业内容理解不清而造成动作练习错误。同时纸质体育家庭作业的布置,是每天用笔记录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师无法实时掌握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也没有横向比较,缺乏竞争,难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完成作业。因此,体育家庭作业的落地实施,必须妥善解决“怎么进行实施”这一问题。让体育作业内容直观呈現,实现实时反馈,激发学生主动完成作业是问题的核心。

(三)“如何科学评价”是落实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核心问题

体育家庭作业内容的设置是否合理、学生是否喜欢、学生是否真实完成作业、完成作业的成效如何,这些问题都涉及到评价。评价是体育家庭作业落实情况的体现,是检验体育家庭作业是否达成目标的关键。

二、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体育家庭作业实施过程

(一)建立“体育家庭作业内容资源库”,解决“练习什么内容”的问题

以少年儿童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理论为依据,从体能、技能、亲子三方面将作业内容分为“体能练习”“运动技能”“亲子练习”三类作业。按类别梳理拓展,分层分类,建立含有336例作业内容的“体育家庭作业内容资源库”,解决“布置什么内容”的问题。

其中体能素质练习内容按柔韧、平衡、协调与灵敏、速度、力量和耐力等进行分类设计;在技能内容上则结合学校体育校本课程教学内容与各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了校本内容跳绳、篮球和足球项目的技能内容;在亲子作业内容的设计上,亦是按照体能的发展敏感期进行亲子内容的设计。如水平一的体能素质内容以柔韧、平衡为主,灵敏与协调为辅;运动技能作业内容则与水平一校本课堂教学跳绳、篮球、足球项目内容实时结合,让学生通过体育家庭作业的练习巩固提高课堂所学,进行“学”与“练”的有效衔接;亲子练习的内容则结合水平一体能与技能发展的需要进行设计。

(二)研发“三练五评四反馈”理论模型的小学体育家庭作业平台,解决“怎么进行实施”的问题

结合互联网技术发展的现实,以普雷马克原理为依据,创新性地提出“三练五评四反馈”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理论模型(图1),研发了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小学体育家庭作业平台”(图2)。

该模型紧紧围绕提高体育家庭作业的成效进行,学生按需求自主选择“三练”相关内容进行练习,按实情以“五评”进行时间、次数等量化标准实时自评。平台根据学生的自评以“四反馈”及时反馈学生锻炼的情况。平台将选择作业练习、作业完成反馈、作业完成成效三个环节进行了有机衔接,以动态化地呈现作业内容、菜单化的选择模式、游戏化的得分晋级方式,促使学生主动完成作业,并实时了解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改变了体育家庭作业的实施途径,很好地解决了体育家庭作业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怎么进行实施”的问题。

以“三练五评四反馈”为体育家庭作业构建理论模型研发的体育家庭作业平台,打破了传统体育家庭作业布置与完成模式。平台搭建在学校校园网服务器,资源库作业内容全部以可视化形式呈现,使体育家庭作业内容在互联网技术支撑下实现动态化、形象化、生动化。平台主要分为教师、学生两个模块。教师模块可按班级在平台进行作业内容、练习时间等相关选项设置,并实时收集学生完成作业的相关数据,如学生的作业得分和作业内容的选择频次等。学生模块可对照动态作业内容进行体能练习、技能练习和亲子同练等选项的练习并“打卡”,实时了解个人得分、排名和等级等情况。

(三)构建“多元立体交互式”小学体育家庭作业评价体系,解决“如何科学评价”的问题

根据体育家庭作业实施的评价反馈需要,提出了规范科学的“多元立体交互式”体育家庭作业评价体系(图3)。体系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对项目价值、练习成效进行交互评价。

线上评价主要为实时数据的统计对比评价,如对学生的体育家庭作业练习情况进行实时得分对比评价、等级对比评价等,对项目内容按学生选择频次对比进行价值评价。线下评价主要为进一步验证数据的真实性,如通过线下的课堂抽测、阶段性比赛对学生实际练习成效进行检验评价;对线上反馈选择频次少的项目进行线下评估、调整、设计,筛选出具备使用价值与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项目。通过线上线下对学生练习效度与项目内容的交互评价,构建了以项目价值、练习成效为主体的家庭体育作业评价体系,解决了“如何科学评价”的问题。

三、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体育家庭作业实施效果

(一)学生體质健康水平得到整体提升

平台体能练习模块主要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目的布置作业。自2017学年开始全校使用平台,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上升趋势明显,及格率、优良率、优秀率分别一直保持在98.31%,59.15%,15.26%以上,至2021学年三率分别提高到99.03%,64.78%,19.13%。尤其在2020、2021学年疫情网课期间,平台发挥了巨大作用,呈现了线上布置与反馈的实时性优势,学生通过每天完成不同的作业内容,身体素质得到延续保持,体质测试数据依然保持良好态势。

(二)巩固课堂所学运动技能,促进各项目校队发展,实现“学、练、赛”一体化衔接

平台技能练习模块主要以布置课堂教学技能内容为主,通过该模块作业的练习,能对课堂教学内容起到预习或复习的作用。如在2021学年第二学期,在各年级进行篮球内容的教学前后,分别安排了对应的篮球作业给学生练习。后台统计显示选择该作业的4761人次中,作业等级达优秀人次为4488占94.48%,而课堂教学篮球考核的优秀率也达91.3%,动态呈现的作业内容让学生能够准确完成预习与复习,起到了有效巩固提高篮球技能的效果。

学生全面体技能的提高,让参与校内比赛的学生更多,比赛更加精彩,各项目校队的选材面更大,校外比赛成绩稳步提升。学校运动队参加镇级以上比赛获奖人次从2017学年的238人次,到2021学年上升到458人次,其中在广东省顺德区第十二届运动会比赛中,笔者学校学生分别参加了大会青少年组设置的足球、田径、击剑、毽球、武术、轮滑、棋类、羽毛球、游泳等九大项比赛,获近700总分,占整个代表团(21所学校组成)得分的四分之一,学校篮球队在2022年还获得了广东省小学生篮球锦标赛冠军,充分体现了学校学生良好的运动技能水平,实现“学、练、赛”一体化衔接。

(三)实现家校融合,培养锻炼习惯,促进亲子关系,扩大运动人群

体育家庭作业是一个长期的作业,学生通过长期作业练习,逐步形成锻炼习惯。而家长在参与、督促作业完成的过程中,也会对学校的体育工作进行持续的关注与支持,很好地实现了家校融合。

家人的陪伴与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学生的成长起积极作用。平台设置的亲子同练模块,使更多的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锻炼,满足了学生对家人陪伴的需求,使亲子关系更加融洽,家庭运动氛围更浓,家长的参与也扩大了运动人群,推动全民健身的良性发展。

(四)促进体育家庭作业的有效实施

平台趣味性的积分等级制吸引了学生主动参与练习,而亲子作业的设置让家长参与到其中,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督促作业的完成。学校自以平台实施体育家庭作业以来,学生完成作业的人数对比纸质“打卡”期间明显上升。如在2022年暑假期间,每天坚持完成作业的人数达38.3%,可以纳入运动人群(按每周三次以上计)的达83.2%,而通过线下的抽样检测发现,作业完成的真实度高达90.1%。可见,以平台为实施途径可以促进体育家庭作业的有效实施。

四、反思与建议

建设平台是小学体育家庭作业落地实施的有效途径之一,需要家校的共同配合。家长对体育家庭作业的认可、督促、鼓励对落实体育家庭作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完善体育家庭作业平台框架与内容,提高亲子同练模块的内容质量,吸引更多家长参与进来,既可以扩大运动人群,还可以使亲子关系更加融洽,也是提高学生完成作业质量的重要保障。

研究过程中,有专家学者建议使用AI(人工智能)技术对完成作业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经实践研究与分析认为:AI技术确实可以提升作业完成的信度,但体育作业的完成方式是学生利用身体位移动态完成,空间转换较大,并基本在半小时以上,长时间利用移动设备对准学生进行拍摄“打卡”,需要专人负责,这将大大增加家长负担。后续加强“多元立体交互式”评价体系的细化研究,加大线上线下作业完成样本的交互监测,能够很好地解决该问题。“多元立体交互式”评价体系是一种诚信教育,也是对体育作业完成的有效监测机制,亦是在新时代“五育”并举的一种融合。

运用体育家庭作业平台落实体育作业是提升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需要长期坚持。但由于目前社会、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学生等对体育家庭作业实施的目的和意义还没有足够的了解,给学生布置适当的假期体育家庭作业进行体育锻炼的问题尚未得到应有重视。全面推广运用体育家庭作业平台落实体育作业任重而道远。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体育专项2021年度立项课题“小学体育家庭作业平台的构建与实践研究”(编号:SDTY2021039)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平台实践小学
网络平台支持《教育技术学》公共课实验教学模式构建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