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作用
2023-05-30单魁贤王月英焦宏晶
单魁贤 王月英 焦宏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事业特别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工作高度重视,明确要求“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反复强调学校在立德树人方面担负的重要使命。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要求“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为我们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听党话、跟党走的新时代青年,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地开好思政课。”“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坚持教育主体性发展和教学自主性成长相结合的创新教育办学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在全国建立了一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不断强化“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科学指向,引领全国思政课建设开启了全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坚持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以最大限度满足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需求和期待。
思政课是塑造和培养当代青年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课程,体现的是高等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的要求。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最根本的是要准确全面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二、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着力点
明确方向和责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我国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关键所在,是检验高校各项基本工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的体现和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少年强则中国强。未来的竞争是年青人的竞争,今天的年青人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骨干和栋梁。”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必须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努力和加快培养全面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担当推动民族复兴大任的跨时代新人,这是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直接关系到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薪火相传、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的重大问题。
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办好中国事情,关键在党。办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思政教育,努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高校发展优势。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重要的政治成果,“两个维护”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宝贵的历史经验,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做到“两个维护”是最根本的政治规矩和最高政治原则。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政治自觉、把准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始终做到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时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善用“大思政课”。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要求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善用社会大课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讲。“大思政课”在于宏大的时代篇章、鲜活的社会实践、生动的历史现实这一蕴含着丰富思政元素的社会大课堂。办好思政课,要有大历史观,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心怀“国之大者”,必能有所担当。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源头活水。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优秀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深厚力量。善用“大思政课”,就是要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整合“大资源”、汇聚“大合力”,主动适应信息时代新形势,以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校风、优学风。
三、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选择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立德树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优秀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師,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责任。”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队伍,充分发挥其率先垂范作用,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
深入推进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动力。思政课是当前青年学生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主要路径和渠道,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应当站在高校意识形态发展的全局需要进行规划设计,正确梳理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相关的重大关系,正确的理解和把握思政课创新发展的基本规律,创新和完善各项体制机制、教学模式、教育内容,注重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所具备的引领作用。通过改革教学实践、课程体系,通过转换行为模式,搞活整个课堂,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坚决贯彻执行全过程育人和全员育人目标要求。
推动思政课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通过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交叉融合,促进高校教育教学在具体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的融合,实现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人文素养的共同发展,提升高校素质教育综合水平。在高校专业课的教育实践中融入思政教育,强化学生的综合思想政治水平和政治敏锐性,在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履行价值引领责任,积极在实践中探索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效衔接的教学方法改革要点,在突出专业理论知识有效传授任务的同时认真履行价值引领的实践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作者:单魁贤,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王月英,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副教授;焦宏晶,珠海科技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雷 博